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
——新中考改革背景下的课堂转型实践研究

2022-07-21 03:40王晔平甘肃省甘谷县西关中学甘肃天水7412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导学式数学知识知识点

◎王晔平 (甘肃省甘谷县西关中学,甘肃 天水 741200)

数学,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基础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这就需要学生具备综合能力.教师需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导学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同时,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将学生与学习连接起来的纽带.现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应该根据新的要求做出创新,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学数学,实现高效学习.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水平差异较大

根据现有的教学模式来说,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基础完全不同.在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很快做完题目,而相对成绩差的学生只会看着题目抓耳挠腮,没有丝毫的解题思路,这不利于教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长此以往,成绩相对差的学生可能身心上都备受打击,之后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如果不注重学生的学习基础,很难设计出适合各个阶段学生课堂的教案.这就导致学生不能跟上教学进度,让学生与课程实际内容分离,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除此之外,教师没有从整体的层面来了解数学的本质内容,对学生的引导也是点到为止,这就导致了对学生的要求变低.教师放低了自身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客观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扼制了学生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本质不受重视

在进行日常的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真正地抓住数学课堂的实质内容,没有做到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教学与数学本质相分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引入合适的日常的生活情景,但这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被教师看重,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数学教学讲求的是简短、高效,但是在现在的课堂中,教师会提很多问题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甚至经常会超范围提问,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层次来提问,这不利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将数学教学只放在传统的讲授中,没有将数学知识与实际要求结合起来,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数学教学应该跳出以前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味地灌输内容,丝毫不考虑学生是否听懂,是否能够理解内容.所以,想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就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课堂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内容分配不均衡

想要创设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就需要认识到数学教学是一个整体,而将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合理分配,才能促进整体的发展.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学生当作学习过程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与课堂内容相融合,不能将学生置于课堂之外.这就要求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能够参与进课堂,需要掌握各个环节的节奏,不能有一个环节用时太长,后面的教学环节被压缩,甚至是直接取消.教学情景应该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设计,除了知识需要符合课堂教学外,还应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融合进去.教师需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平衡,如果掌握不好其中的度,数学教学很容易会变成花费了时间,却没有效果的课堂,从而让数学教学的过程受到阻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有可能比较着急下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就会直接说出答案,忽略了很多正在讨论自己看法的小组,而且没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或自身的特色,阻碍了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导学式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设计适合的教学问题

在学习中,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探索,主动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可以设计课前的问答环节,对学生已知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使用多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数学知识的深层内涵.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想要快速引导学生学习,最为常见的方法是讲故事.教师在学生听故事的过程中引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着手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学习概率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讲述某一天教师遇见了一个商店举办的抽奖活动,但是需要购买100 元的商品才发一张奖券,而且在一万张奖券中,有1 个特等奖,10 个一等奖,100 个二等奖,问学生一个人能抽中二等奖的概率.如果抽不到,那么抽中特等奖概率是多少? 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者自己开动脑筋算出来,也可以翻出教材上的知识点来找出根据,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的知识点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如果根据教学情景需要,也可以将某一位学生带入情景,这样做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将数学教学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中,可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使用导学式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设计不同的数学问题,这样可以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二)增强知识点的系统性

数学知识不仅多,而且每个都比较重要.学生其中一个知识点学不透,就很难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都是不够具体的,需要靠学生的思维能力去想象并解决,这也让数学教学的难度变大.教师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设计数学问题,将教材上的难点简化,最好变得通俗易懂.这就对教师的能力有了要求,需要教师将导学式教学放在首要位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想出多种解题方式的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式时,可以设计教学情境:学校组织了学生进行踏青活动,需要租用车辆.如果租了很多辆能乘坐45 人的车,就有15 个人坐不上车,租一样数量60 座的车又多出了一辆车,且其他的车都是满座.现在知道45 座的车辆一天的租金是300 元,60 人的是350 元,怎样租车划算,有多少种计算方法,可让学生来思考.这个过程就是对学生的探究思维的考查,让学生增强对重难点的认识,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数学知识具体化.将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具体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解决合适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将一个个知识点结合,把数学知识吃透,再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使用导学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对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基于前期学习的知识,所以,运用导学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的同时,回顾以往的知识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将新知识与快遗忘的知识点相结合,并且将这个过程当作一个基础,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在学习新知识时,先给出以往学过的知识点,让学生以这个为根据,想出新的知识点.但是,这个知识点需要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内,而不是超出了学生接触的层面.作为连接两个知识点的纽带,可以不局限于一个,可以是多个知识点结合,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数学条件反射,一看到某个问题就可以想出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对自身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式.

比如,在学习四边形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在进行教学之前,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对学生进行提问.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和四边形,让学生踊跃回答,说出两者之间的不同.可以让学生翻教材寻找,看谁找不同找得多.最后,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存在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可以通过三角形的性质来判定四边形的类型.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而不是放羊式教学,即只注重教学,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放羊式教学会导致学生不能理解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让教学效率变低,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做引导.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不能让学生的关注点跑偏,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也提出数学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让成绩较好的学生与成绩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看谁的小组解题能力更好,并要求小组的每个人都参与数学问题的思考.教师要注意用好学生带动差学生来促进学生学习,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引导方式.

(四)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

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了解到,当前很多初中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知识十分枯燥无味,这主要是因为授课教师采用了错误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授课教师主要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思考,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作者建议授课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教材知识之间的距离.例如,授课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一些晦涩难懂的数学概念时,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借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来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例如,授课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二次根式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概念及相关内容,就可以在采用导学式教学的同时为学生融入科学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对该数学内容进行探究.这里,作者为学生设置了以下问题:

【题目2】如图所示,在Rt△中,=3,=1,那么是否能够计算出第三边的长度是多少呢?

【题目3】甲同学在一次射击比赛中总共射击了六次,其环数分别为9,7,8,8,7,9,那么甲这六次成绩的方差就是,请问的数值是多少.

【问题评析】采用导学式教学法提出上述三个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复习.实际上,相比于初中其他课程的学习,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脉络.学生只有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贯通,才能够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因此,在导学式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结合的过程中,授课教师需要秉持以旧引新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值得注意的是,在以旧引新的过程中,授课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过于难的教学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而过于简单的教学内容又会使学生产生自负心理.因此,授课教师需要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水平,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五)自主学习,掌握一般内容

在利用导学式教学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今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强调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因此,授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一些一般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一些一般性问题进行探究.

例如,当授课教师在对“正数与负数”这一模块的内容进行讲解时,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导学案例:

【题目1】大家都知道,东与西是两个相反的方向,因此,当一辆汽车在向东行驶3 km 后,又向西行驶了4 km,那么这两个数值就具有了相反的意义.

【题目2】请同学们对下面两个情境进行分析:第一,温州零上10 ℃的气候与齐齐哈尔零下10 ℃的气候;第二,收入800 元与开销500 元.

当学生对这两个情境进行分析后,请他们翻开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并回答以下问题:第一,通过学习能够发现,整数可以分为哪三个部分? 分数又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 第二,有理数的概念是什么? 第三,根据有理数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哪两个部分?

上述随堂练习能够使学生在导学阶段掌握该章节内容的基础知识.由此能够看出,在利用导学式教学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思维.

总的来说,采用导学式教学方法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让学生探究其中包含的知识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的基础上找到新的学习思路,增强分组学习能力,让数学知识点学习变得整体化,由简入难,由难入简.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导学式数学知识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整体导学式开放性教学法初探
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实施程序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