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沪深A股生物制药业上市公司为例

2022-07-20 02:35袁育明
经济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制药业经济效益费用

●袁育明

近年来,企业自主研发投资日趋强劲,特别是2018年3月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深刻认识到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一直备受关注。根据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研发投入达2.2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23%;但在结构上,企业和地方财政投入仍是短板,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其实,为激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我国早在1996年就开始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之后并不断修订与完善,并规定企业享受优惠事项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并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政策;扩大了受益主体范围,简化了申报流程,提高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从而初步实现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目标,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但是,因为研发投入的收益周期较长等因素,导致政策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效果不理想,一定程度上又抑制了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从而影响了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效果。本研究选择对创新依赖度高、研发投入大的生物制药行业,并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生物制药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检验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供依据。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研发投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分析

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多数研究表明,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与企业经济效益正相关,即加大研发投入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也有部分学者发现,研发投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呈负相关或者不相关关系。依据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而技术创新依赖提升研发投入。从短期来看,研发周期漫长,耗费资源,投入并不能立即转化为产出,甚至没有产出,存在风险。从中长期来看,研发投入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结合前人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与当期企业经济效益负相关,与滞后期企业经济效益正相关。

(二)加计扣除政策的激励效应机制分析

根据市场失灵理论,企业创新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创新成本高、周期长以及创新成果存在外泄的风险,市场机制并不能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因此,税收优惠政策就是各国政府常用的干预手段,其中最为公平、最有优惠力度的当属加计扣除政策。首先,加计扣除政策节约了额外经营现金流,从而间接增加了资金供给,增强了企业对高风险、不确定性强的研发项目的投资动机和能力。其次,加计扣除优惠作为政府行为,具有信号发送作用,可以向风险投资基金和金融机构发送企业优质的信号,缓解企业融资压力,进而提高研发创新效率与效益。最后,税收优惠有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掌握核心技术,开拓新市场,获取超额利润,进而有效刺激企业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如下假设:

H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越高,企业研发投入意愿越强。

H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与企业经济效益正相关。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沪深A股162家生物制药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期间为2016~2019年。同时,为避免数据对研究结果客观性的影响,本研究对样本进行了科学处理,一是排除ST、*ST公司;二是剔除了研发费用与加计扣除数据未披露的公司;三是对2016~2019年净资产收益率极端值进行去尾处理。通过以上处理,共得到162家生物制药业上市公司555组非平衡面板样本数据。本研究应用Stata13.1统计软件,对国泰安数据库中生物制药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数据统计,并以上交所与深交所网站披露的财务报告年报附注为补充来源。

(二)变量选取及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被解释变量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该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2.解释变量。本文解释变量为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

(1)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为体现企业规模和资金流动,采用研发费用投入强度指标(研发支出/总营业收入)衡量企业研发投入状况。

(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除以总资产进行标准化。本人改进了已有文献中简单粗暴用企业研发费用乘以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来计算研发投资成本的减少做法,故花费大量时间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中收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3.控制变量。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为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研发人员占比、企业规模、总资产周转率、政府补助金额,各变量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列表

(三)回归模型设计

1.企业研发费用与经济效益。为检验H1,研究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建立如下模型:

上述模型中,roe、roe_1和roe_2分别为当期、滞后1期和滞后2期的净资产收益率,rdi为解释变量,代表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强度。

2.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与经济效益。为检验H2和H3,建立如下模型:

其 中 ,βcontrol=β2lev+β3qr+β4pordp+β5zone+β6size+β7tat+β8gg上述模型中roe为当期的企业经济效益,rdpdi(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为解释变量,分别检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rdpd对研发投入rdi和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影响程度。

三、实证分析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为变量的特征值与取值范围统计结果。从中可见,被解释变量企业经济效益roe的均值为0.1045,总体经济益较好,标准差为0.0725,极小值为 -0.1908,极大值为 0.3288,样本波动较大,说明虽同为生物制药业企业,但其经济效益有明显差异。解释变量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的标准差0.0518,极小值0.0035,极大值0.5261,均值0.0579。生物制药业研发投入强度样本均值为0.0579,略高于5%,说明具有一定竞争力,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均值0.0017,标准差0.0015,极小值接近0,极大值0.0106,可以看出加计扣除比重较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宣传与落地不到位。

表2 变量的特征值与取值范围统计

(二)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表3显示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可知,生物制药业上市公司样本中经济效益变量roe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rdpdi相关系数为0.21,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相关;经济效益变量roe与资产负债率lev的相关系数为-0.197,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相关,说明高财务杠杆可能对生物制药业企业经济效益产生负向影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rdpdi与研发费用投入强度rdi相关系数为0.48,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相关,说明加计扣除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在研发投入。另外,研发人员占比与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企业规模与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等变量之间同样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通常情况下,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超过0.8,说明变量之间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不适合进行回归分析。由表3可知,相关系数的最小值为-0.658,绝对值小于0.8,说明可以进行深层次的回归分析。

表3 相关系数表

(三)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研发费用投入、经济效益的回归分析

在处理面板数据时,究竟应该采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模模型,经豪斯曼检验,净资产收益率和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的回归分析应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4)。由表4模型4可以看出,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的回归P值为0.001,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说明加计扣除政策对起到一定的效果,加计扣除政策促进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由表4模型5可以看出,加计扣除政策改善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效果不明显(净资产收益率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的回归结果不显著),进一步说明目前政府税收优惠加计扣除比例不大以及加计扣除政策宣传与落地不到位。

表4 模型4和模型5回归结果

(四)研发投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回归分析

在对模型1、模型2、模型3进行面板数据估计时,经豪斯曼检验之后发现,当期、滞后1期和滞后2期企业经济效益对研发费用投入的回归分析仍应使用时间与个体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5)。

被解释变量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roe roe-1 roe-2 Constant -1.464*** -1.482*** -0.418(0.304) (0.457) (0.606)rdi -0.312*** -0.174 0.321(0.097) (0.158) (0.200)lev -0.0966** -0.193*** -0.0982(0.039) (0.062) (0.101)qr -0.000826 -0.00605* -0.00498(0.002) (0.003) (0.005)pordp 0.00136 -0.000502 -0.0029(0.001) (0.001) (0.002)tat 0.192*** 0.0492 -0.107(0.030) (0.043) (0.065)size 0.0697*** 0.0745*** 0.032(0.014) (0.021) (0.031)gg -0.000575 0.00164 -0.00292(0.001) (0.001) (0.008)2017.year -0.0226***(0.006)2018.year -0.0469*** -0.0203***(0.007) (0.006)2019.year -0.0573*** -0.0376*** -0.0131**(0.008) (0.007) (0.006)观察值数量 555 378 246企业数量 162 147 140 R2 0.26 0.158 0.123 F统计值 4.94 3.70 3.45

具体而言,当期企业经济效益与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的回归结果在1%水平下显著,回归系数为-0.312,说明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对当期企业经济效益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资产负债率lev(b=-0.0966,0.01<p<0.05)、总资产周转率tat(b=0.192,p<0.01)和企业规模 size(b=0.0697,p<0.01)通过显著性检验,滞后1期企业经济效益对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的回归系数仍为负数-0.174,但不显著,说明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对滞后1期企业经济效益仍然具有抑制作用。滞后2期企业经济效益与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关系不显著,回归系数由-0.174变为+0.321,说明研发支出对净资产收益率不再是抑制作用,但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对于2016~2019年162家生物制药业上市公司而言,研发费用投入对当期净资产收益率抑制作用显著,滞后1期抑制作用不明显,滞后2期抑制作用消失,向正向促进作用转变。通过实证分析说明研发费用投入的风险性,其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检验生物制药业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

(一)研发投入与企业当期经济效益显著负相关,经济效益具有滞后性

从短期来看,研发投入存在风险。研发耗费资源多、周期漫长、见效慢,甚至没有产出。从中长期来看,研发投入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样本企业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与企业经济效益负相关,说明企业过多地将资金用于投资活动,因此,建议企业提高内部资金使用效率、寻找资金来源新渠道,保证充裕的研发资金是关键。研发投入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新一轮研发投入的资金保障,形成良性循环。

(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说明加计扣除政策实施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政策给予优惠越多,企业越倾向于加大研发投入。建议合理通过网络媒体与报纸、杂志、电视等宣传手段,使更多企业知晓该政策,规范企业财务核算,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使企业更加关注创新,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到实处。

(三)当前加计扣除政策对生物制药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不显著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度与生物制药业企业经济效益正相关,系数为0.232,但不显著。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已经由50%提升至75%,有效期至2020年底,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目前所采用的50%比例,低于巴西60%至100%的加计扣除比例,英国对小企业的研发优惠实行200%的研发税收减免。建议我国给予企业更多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加计扣除范围,进一步提高加计扣除比例,激活企业创新力。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首先,研发支出加计扣除强度指标,应该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金额除以研发支出加上无形资产(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摊销的合计数表述,然而局限于无形资产(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摊销数据难以获得,故用资产总额进行标准化,未能揭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0%以及75%的效果。

另外,因无法找到实验组与对照组,未能对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在2018年前后进行双重差分分析,未能对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对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充分的实证分析。

未来进一步研究可以可考虑扩展样本数据,延长期限,加入专利申请数量、新产品收入等变量多维度剖析与预测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的长期影响。

猜你喜欢
制药业经济效益费用
中国制药业方兴未艾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现状相关问题探讨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
全球制药业2010年将面临一系列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