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如 张珺铭 张成国 饶欣玮 张 璇
1.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1400;2.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网络暴力作为时代的一种产物,不仅会严重损害事件当事人的身心健康,还会扰乱网络秩序,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拥有强大的力量。系统地研究网络暴力现象,能够多渠道地探究引导高职学生更好地使用网络的方法,能够结合时代背景扬长避短地使用网络育人措施,以期实现对社会、国家有用的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互联网也有其两面性,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也随之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中,网络暴力就是典型问题之一。
关于网络暴力的概念,学界目前并未存在较为统一的界定。本文综合已有文献和研究内容后认为,网络暴力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基于一定的目的,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蕴含特定内容的语言、图片、视频甚至进行人肉搜索等,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扰乱网络秩序的失范行为。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综合已有文献,本文认为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语言暴力、图片暴力、视频暴力和人肉搜索。
1.语言暴力:指在网络空间中,使用具有歧视性、侮辱性的语言符号,扰乱网络交际秩序,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是网络暴力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2.图片暴力:通过修改、制作图片,对他人进行调侃、讽刺、挖苦等。
3.视频暴力:一种是视频本身就带有攻击性的内容,另一种是对视频进行恶搞或者对视频进行人为的截取或加工,使得信息混乱,影响大众对事件的判断。
4.人肉搜索:指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和广大网民的力量,挖掘当事人的信息并将其隐私公布于众,以致侵犯当事人权利的行为。
网络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是对其表现的追问与反思,只有了解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认识网民的网络行为是如何发展为不道德行为的,也是进一步探究网络暴力应对之策的前提和基础。
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它可以使网民的社会身份得以隐蔽。与网络的虚拟性相伴相随的另一特点是——匿名性,在互联网中网民可以暂时脱离自身的社会身份进行沟通和交流。网络暴力行为的实施者通过匿名实施网络暴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释放其压抑的情绪,获得心理上的放松,但他们忽略了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导致网民的自我约束力下降,弱化了人们对于网络中的责任认知。甚至部分网民认为网络是法外之域,可以随心所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一般来说,社会变化要比法律变化快得多”[1],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众多的变革,也给传统的法律制度及体系带来了挑战和冲击。
自媒体时代,网民可以自己决定发布什么,不发布什么,人人皆可以成为“信息中心”。互联网开放性、即时性的信息传递模式加大了对于信息把控的难度。
在网络盛行的今天,网络媒体作为重要的意见领袖,在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部分网络媒体为了追求“流量”和点击率,不惜突破道德底线,在传播信息时,对事件进行加工甚至歪曲,进而吸引大众的眼球,干扰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将面临身心的巨大变化,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的一个时期,自控能力较弱[2]。自控能力有赖于自律意识的发展,换言之,高职学生的自律意识越强,自控能力也就越强。倘若网民网络道德自控能力强,能够自觉规范个人的网络行为,这无疑会大大降低网络暴力发生的概率。
本次研究以贵州省高职学生作为主体,有效样本570份,其中包括男生316名,女生254名。从性别、网龄、上网用途三个维度与网络暴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结合调研所得数据,在理论基础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要求,旨在探究干预网络暴力影响的措施和方法[3]。
1.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网络暴力类型与性别的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如表1。结果表明,在四种网络暴力类型中男生(M=1.74,SD=0.75)采用语言暴力的得分高于女生(M=1.44,SD=0.661),其余三种类型对性别差异影响不显著。
表1 性别与网络暴力类型差异性分析
2.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析网络暴力角色中的性别差异性,实验结果如表2。结果表明,在受害者和旁观者中,女生的均值都比男生高。得分情况分别为:女生(M=1.147,SD=0.264),男生(M=1.098,SD=0.205);女生(M=2.990,SD=1.007),男生(M=2.690,SD=1.250)。其他变量对性别差异均不显著。
表2 性别与网络暴力角色差异性分析
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网龄和网络暴力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
图1表明随着网龄的增加,采用语言方式进行网络暴力的均值越大。尤其是网龄在9年以上的表现最为突出。说明网龄越长,进行网络暴力时采用语言形式的可能性也在增大[4]。
图1 网龄与网络暴力(语言)的相关性
从图2可以看出,采用图像方式进行网络暴力的均值随着网龄的增加而增大。网龄与网络暴力(图像)的均值呈线性关系,表明随着网龄的增加,进行网络暴力时采用图像形式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图2 网龄与网络暴力(图像)的相关性
图3表明采用视频方式进行网络暴力的均值随着网龄的增加先变小后增大。网龄在6~9年时,网络暴力(视频)的均值达到最小。
图3 网龄与网络暴力(视频)的相关性
从图4可以看出,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的均值随着网龄的增加而减小。表明随着网龄的增加,采用人肉搜索的形式进行网络暴力的可能性也在降低。
图4 网龄与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的相关性
采用双变量方法,分析上网用途与网络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如表3。结果表明,上网用途为网络社交、网络购物和网络学习的与网络行为显著相关[5]。统计表明:上网用途为网络社交、网络购物和网络学习的学生,他们更注意防范网络暴力和端正个人的网络行为。
表3 上网用途与学生认知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首先,在互联网中,女生更容易遭受网络暴力;其次,网龄越长越容易采用语言和图片的形式进行网络暴力,网龄越长越不容易采用人肉搜索的形式进行网络暴力;最后,上网用途的不同,学生的网络行为也存在差异[6]。
网络暴力会严重阻碍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出干预网络暴力影响的措施和方法有利于减少和预防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弱化了网民的责任认知,助长了攻击、辱骂、侵犯隐私等一系列不良网络行为的产生,而匿名机制也增加了对网络失范行为的搜查难度。网络实名制的实施使得网民无法隐匿自身社会身份,有利于网民规范自身言行,增强责任意识,从而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也有利于网络暴力等失范行为的追踪。
“法律的存在能帮助预防不道德和破坏行为,法律作为道德规范的基准,使得大部分人可以在道德范围内进行他们的活动。”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并未十分完善地覆盖到整个网络社会[7]。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冲击和挑战,应探索创新立法机制,建立适合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法律体系,规范网民上网行为,营造良好网络育人环境。
除健全法律法规外,国家加强对网络媒体平台的监督和管理,网络平台加强对信息生成用户的监督和管理,有利于过滤不良信息、引导舆情,对危险信息进行及时预警,进一步抑制网络失范问题的产生。
网络媒体不仅是网民交流的平台,更是网民获取信息的来源。因此,网络媒体一方面要严格把关输出的信息内容,客观公正的报道信息,发布正确的信息;另一方面,在交流互动中发现违法信息和侵权行为,要及时进行处理。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还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信息造假行为和提升网络信息的质量。
调研数据显示,部分高职学生没有意识到网络暴力的影响和危害,部分高职学生存在不文明的网络行为[8]。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与网络交往中缺乏道德自律有关,因此,要发挥道德对网络行为的有效规范,必须从增强网络道德的自律性出发。
高职学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约束自身不合理的行为,自觉维护网络秩序。高校要关注社会变化,结合学生实际,丰富和及时更新德育内容,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充实高职学生的道德认知体系;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普及网络法律法规,提升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高职学生还处在一个“断乳期”,在身心方面对家长还有一定的依赖。家长应与子女加强联络,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增进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子女的用网兴趣和习惯,引导子女的网络行为,促进子女良好网络道德的养成。
当今社会,高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离不开互联网,培养学生实现网络自律,自觉维护网络社会公共秩序,从而更好地顺应网络社会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