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丹,谢 薇,刘 青,谭 莎,董画千,刘夏梦,赵玲玲,罗丽媛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550002;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贵州 贵阳,550001;3.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贵州 贵阳,550001;4.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贵州 贵阳,550001 5.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贵州 贵阳,550001;6.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贵州 贵阳,550001)
原发性多汗症(PH)是一种不符合人体正常体温调节,局部或全身皮肤汗量异常增多的疾病[1],好发部位多为头面部、腋窝、手和脚[2],属于中医“汗症”范畴。PH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造成困扰,进而引起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焦虑情绪等。目前,西医治疗PH多以抗胆碱能药物和镇静药物为主,但是长期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可能导致口干、眼干、心动过速、便秘等不良反应,而服用镇静药物易产生依赖性,故临床在使用上述两种药物时非常谨慎[3]。外治法主要包括局部皮肤进行化铝溶液或醋酸溶液涂擦以及皮下注射肉毒杆菌霉A,前者作用时间短,并对皮肤刺激作用大,后者则是在注射部位易出血和疼痛。临床上,针对上述防治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者,可采取手术治疗,切断或夹闭交感神经抑制汗腺分泌,但存在术后感染、胸膜损伤、永久性无汗、其他部位代偿性多汗等并发症发生风险[4]。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日益凸显,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且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总结1例应用耳穴三序疗法治疗PH患者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51岁,因“原发性多汗症伴失眠10余年”于2021年9月8日至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穴特色治疗室就诊。耳部望诊为:多汗伴畏寒、失眠(入睡困难、易醒),免疫力较差,常并发荨麻疹;舌诊:舌淡苔白;辨证分型:营卫不和。季节转换、活动、情绪激动上述症状均加重,出汗呈持续性,且出汗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部、背部、腋窝及双下肢。治疗前通过评估,患者多汗症疾病严重程度量表(HDSS)评分2分,静息状态下出汗量为浸湿2张面巾纸,入睡时间为上床后2~3 h,每晚夜间醒来次数3~4次。
该患者采用耳穴三序疗法刺激耳部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动气血,从而调节脏腑功能,减轻患者多汗和失眠的症状。该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多汗症状基本消失,入睡时间由1 h 30 min缩短至20~30 min,夜间醒来次数由每晚3~4次减少至1次,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
患者取侧卧位,护士置于患者头侧,使用75%的酒精对患者一侧耳朵进行常规消毒,待干后,取适量草本舒缓刮痧油涂于整个耳部,进行耳部按摩。按摩顺序参照《耳穴诊治学》[5],以患者耳部产生酸、麻、胀、痛、热感觉为宜,重复按摩4~5遍,按摩时间约2~3 min。
2.2.1 操作原则:耳廓刮痧疗法的操作基本原则为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基础刮痧结合辨证证刮痧选穴重点刮痧。PH刮痧方案为:耳部铜砭基础刮痧,辨证选用交感、皮质下、肺重点刮痧,重点刮拭部位30 s。
2.2.2 操作方法:按摩完毕后,使用铜砭刮痧板进行耳部刮痧,刮痧顺序参照刘凤选等[6]耳部全息铜砭基础刮痧的顺序,包括耳前和耳后两个部位,共刮痧20 min,刮痧结束后,取适量医用棉球擦净患者耳部多余精油。
2.3.1 取穴及定位:参照《耳穴诊治学》[5]和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7]实施精确取穴和定位。主穴选取交感、皮质下、肺;配穴随证取穴,包括心、大肠、丘脑、缘中,经验穴为神门、失眠点。取穴见图1、图2。
图1 原发性多汗症患者耳前取穴图
图2 原发性多汗症患者耳后取穴图
2.3.2 操作方法:患者取端坐位,操作人员一手轻拉患者耳郭,另一手用探棒对准相应耳穴点轻探,找到压痛敏感点并按压出痕迹作为标识,用棉签蘸取75%酒精严格消毒2次,用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耳贴粘贴于压痕处,再用拇指和食指指腹分别放于耳贴的正反面按压,使局部产生胀痛感。每次贴一侧耳,3 d后更换至另一侧耳,双耳交替,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3.3 宣教:嘱患者每日采用拇指食指垂直对压法进行按压,并逐个按压所贴穴位,每日按压3~5次(早上、中午、晚上、睡前),每个穴位按压30~60 s,按压力度适宜。
PH是一种容易被忽视且为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目前,氯化铝制剂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首选药,但存在时效短、药效低,长期使用会导致皮疹、瘙痒或疼痛等局限性,若效果较差可联合抗胆碱药物改善病情,但会引起头疼、口干、便秘、尿潴留等不良反应[8]。研究[9]显示,注射肉毒素能阻止汗腺的交感神经分泌乙酰胆碱,从而使注射部位出汗量持续减少,但注射肉毒素需要选用有效治疗的最小剂量和最大治疗剂量的间隔,从而减少手掌无力等不良反应的产生。尽管手术治疗PH疗效显著,但可能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如感染、肺不张、气胸、血胸以及最为严重的Homer综合征。Karamustafaoglu等[10]研究显示,PH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代偿性多汗发生率为77.5%。
PH属于中医“汗证”范畴。《素问·阴阳别论》记载“阳加于阴谓之汗”,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失司,出现汗液外泄失常,称为“汗证”。中医病因病机为人体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阳两虚、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使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或汗液不能自藏而外泄。《灵枢·口问》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认为“十二经通于耳”,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与耳部的代表区均相对应,并在各个耳穴上规律分布,通过加强对局部穴位的反复按压刺激,以起到调节阴阳,平衡脏腑,活血通络的作用。耳穴三序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操作简单方便,循环按摩耳部,可调动全身气血运行;应用铜砭刮痧可刺激体表相应穴位产生经络传导,以起到疏通筋脉,调畅气血的功效[11];辨证耳穴贴压,对应相应器官,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组穴中交感、皮质下、丘脑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抑制汗腺分泌。“汗为心之液”,汗液的排泄有赖于心气的调控;“肺主皮毛”,皮毛为一身之表,包括皮肤与汗腺,故肺穴可调节汗腺;大肠、缘中可健脾助化,化湿去积;神门、失眠点为经验用穴,有镇静、安神、利眠的功效。
本例患者因持续的出汗量增加、失眠严重影响了其日常生活,临床治疗时根据调理阴阳平衡、调和营卫、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在按摩配合铜砭刮痧的基础上,再进行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采用中医联合、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方法治疗PH,取得良好效果,值得借鉴。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