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群
唐代诗人杜甫曾在《夏夜叹》中感叹“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以表达对暑热天气酷热难熬的不满。现代人有空调相伴,可解部分暑热。但即便如此,苦夏之人仍为数不少。而且,经常使用空调,尤其是将空调温度设置较低,容易令本应在夏季排出的汗液滞留体内,导致内湿;还容易因室内外温差较大引发感冒等病症。事实上,我们不需要依靠现代化的祛暑设备,完全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到能够纳凉消暑的场所,稍加用心便可用无需花费过多的方式,为身体降温,让内心得到清净。
水是万物之源,观之悦目,掬之凉快,浴之爽身,饮之解渴。盛夏之时,或到临水处歇夏,或去水边纳凉,或入水中泳、漂、泡,都可给人带来凉爽和舒适感。唐代刘禹锡写诗《刘驸马水亭避暑》赞誉水中纳凉:“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咱们老百姓虽然不能像驸马爷一般在水中搭建水阁,但完全可以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在海边、湖边、河边进行游玩。且不说戏水可祛暑热,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可吸收较多热量,同时水分蒸发也可降温,所以仅仅是在岸边散步、聊天便可让人感觉舒适。
您也可以在水边垂钓,撑竿垂钓于白杨遮盖、绿柳垂披的河湖岸畔,呼吸水边的新鲜空气,既修身养性又能祛除暑热。唐朝储光羲诗曰:“垂钓绿弯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正是:风平、水清、心宁,垂钓之乐不在鱼,在于清涼世界中。
荫凉荫凉,有荫即凉。宋代梅尧臣在《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中吟道:“高树秋风早,长廊暑气微。”元朝释英在《山中景》诗中云:“六月山深处,松风冷袭衣。”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树荫可以抵挡阳光直射,降低部分温度,还可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局部温度。如果是在森林之中,这种降温作用会被进一步放大。当然,树荫下乘凉也有一些弊端,比如蚊虫较多,飞鸟可能“高空掷物”。如果您有条件,可以购买“天幕”“帐篷”等露营设备,将其放置在大树荫下或建筑物背阳通风的地方,自在纳凉。需要注意的是,露营结束时应将附近环境“归位”——带走垃圾,不破坏植被。
夏日绿色遍野,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一早一晚,或清晨到莲池赏荷,或傍晚去柳堤徜徉,都可令人心旷神怡。宋朝秦观在《纳凉》诗中赞道:“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杨万里描写得格外有趣:“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观赏这样的美景,哪里还有什么炎热和烦闷?
小时候住平房,室内面积小、通风不好,夏季十分闷热。傍晚邻居们便会搬出躺椅、行军床、马扎等到门口乘凉。人们会选择荫凉当风之处,或坐或卧,互相说笑,讲故事,猜谜语,对对子,有时会说书的来一段古今奇谈,会器乐的弹奏一支乐曲,会唱的哼一段抒情歌。人多的地方,也可以组织小型故事会、赛诗会、演唱会。这些消遣方式,就地取材,灵活多样,既能调节情绪,使人轻松愉快,减轻闷热,消除倦意,又可以促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增长知识,丰富文化生活,可谓化烦热为清凉。今天,虽然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您也可以下楼出门,和邻居们一起唱唱歌、跳跳舞、说说家常,以解暑热。
无论天气多么炎热,只要静下心来,在空气清新的院中、书房或卧室,或坐、或倚、或卧,意及碧空、朗月、极地冰川、雪域草原,自会从胸中溢出清气,从心底漾出凉意,惬意至极。唐代白居易每遇盛夏酷暑,总喜欢独坐院中,修心养性。他在《消暑》诗中写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嵇康在《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可见,心静也可降温。也许您没有宽阔的庭院,也许您的居室面积并不大,但只要开窗通风、室内洁净、心情平静,人在何处,何处便是清净之地。
饮茶解烦渴,品茗乐人心。《本草》记载:“茗,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气消食。”现代科学证实,茶,特别是绿茶,含有多种营养素和活性成分,除能供给人体丰富的营养外,还有提神醒脑、除烦解渴,具有去腻消食、清热解毒等功能。不少年轻人喜欢在夏日喝冰咖啡,其实不妨尝试温热的清茶。除同样可提神醒脑外,茶水还有帮助开胃,为机体补充矿物质等益处。正如清代一茶亭对联中所说:“识得此中滋味,觅来无上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