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建设

2022-07-20 00:35王磊
传播与版权 2022年8期
关键词:现状与问题数字出版

[摘要]在数字化信息时代,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已经融入出版行业的方方面面。数字出版是以内容和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各类出版要素有机地融合,为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文章首先分析数字出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其次阐述数字出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教材建设的举措,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数字出版;大学出版社;现状与问题;实际举措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出版社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高校教材出版的主力军[1]。大学出版社的主要职责是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教材出版保障服务。当前,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纸质图书可以通过嵌入二维码链接,以数字资源的方式进行传播。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数字出版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因此,大学出版社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数字出版对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价值,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出版能力,切实采取可靠举措,加快自身数字出版和转型升级,促进数字化教材建设。

一、数字出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数字出版产品数量有待提升

数字化教材融合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以及动画等多种元素,不仅使教学更具趣味性和开放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因为其便于存储、携带和传播,深受青年大学生欢迎。但是目前,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不明确,大学出版社对数字化教材建设缺乏积极性。部分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数字产品没有形成独立的产品体系,也没有形成固定的商业模式。在没有独立产品体系和固定商业模式的前提下,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产品数量有待增加,数字出版发展的速度和空间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拓展。

(二)数字出版观念有待更新

数字出版更加注重发挥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优势,把技术和出版相结合,提高出版效率,提升出版质量,从而实现出版的快速转型、加快升级以及融合发展的目标。但从总体上来看,数字出版并不是在传统出版基础上简单地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而是从内容、模式和理念的角度出发,把各出版要素与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融合[2]。换言之,数字出版更强调在传统出版的基础上进行快速转型和升级,以更好的模式和体系来适应当前社会人们日益丰富的信息浏览和阅读需求。但目前,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缺乏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对资源的挖掘不到位,数字产品出版创造性不足,存在追求“速度快、成本省”的情况。其数字出版观念有待更新,需要摒弃“数字出版只是在传统出版上的加减法”的观念和逻辑。

(三)数字出版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大多数大学出版社都已经成立专门的数字出版运营部门,对数字出版高度重视,但是由于该部门仍然处于成立前期的摸索阶段,其所具备的生产能力和产生的辐射作用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凸显。同时,相较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来提供发展支持,尤其是大学出版社进行立体化教材编写,需要强化专业编校技术并配备专业人员,如果缺失相应的激励机制与奖惩制度,则极易弱化相关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加大立体化教材的编校难度。此外,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在融合内容、融合流程以及融合效益等方面亟须统筹规划,协同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和多层次的探索,从而进一步完善数字出版体制。

二、数字出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教材建设的举措

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大约80%的大学出版社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资金支持,以开展数字出版与转型升级。然而,大学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领域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其数字化教材建设亟须完善,其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3]。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机制体制

在数字出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要想增强自身竞争力,就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以数字出版理念为基础,加快推动自身转型升级,完善数字化教材建设。而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工程,大学出版社只有不断协调各方力量,强化各职能部门、人员以及资源等配合,才能使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大多数大学出版社已经成立的数字出版运营部门为例,当前,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运营部门的运行效果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其并未扎实推进数字出版发展。这就需要一方面,大学出版社要明确数字出版运营部门的定位、设立的目的,确定相应的部门职责,厘清该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方法和途径;另一方面,大学出版社要明确数字出版运营部门的发展路径,制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制度,确立融合发展的方向、目标,助力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转型和升级,促进数字化教材建设。

(二)落实常态化机制,坚持定制化发展方向

1.落实常态化机制,做好数字化转型

常态化机制能够为大学出版社的發展提供长期而稳定的动力,是推动大学出版社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促进大学出版社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4]。随着数字出版的深入发展,大学出版社只有不断总结数字出版经验,落实常态化机制,才能够在数字出版领域实现创造性发展,使数字化教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大学出版社落实常态化机制,做好数字化转型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创新产品。一般来说,大学出版社立足内容资源,通过开发多种类型的产品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大学出版社可以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核心资源来推动相关内容实现数字产品创新转型,尤其是数字化教材。例如,大学出版社可以在纸质图书或教材上嵌入链接,生成数字资源二维码,形成现代数字图书或数字化教材,此类产品虽然和传统出版产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突出了数字化感知度,能够获得广泛的产品认可度。第二,创建知识服务平台。大学出版社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基础,通过整合资源来创建新型的知识服务平台,不断分类和梳理平台服务,发挥合力,循序渐进地延伸数字出版产品服务内容,精准服务数字化教材建设。

2.满足定制化发展要求,提供优质数字化服务

在数字出版背景下,对大学出版社来说,其满足定制化发展要求,提供优质数字化服务,是实现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5]。例如,大学出版社可以把产品类出版定制转化为“纸质电子一体化同步”,即围绕同一个资源、同一项内容,进行纸质化和电子化的多类型产品开发,这对推动其自身快速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再例如,大学出版社在传统纸质图书或教材上嵌入二维码,可实现产品数字化,若再将图书或教材定制为“图书+二维码等数字服务”,就可深化数字产品,使数字化教材既提供内容,又提供优质数字化服务。

首先,大学出版社可以通过参加每年新优教材推介洽谈会,向优秀出版社学习,了解教材需求的新动向、新趋势,立足全国各地大学出版社正在推出和将要推出的新优教材、重点教材、规划教材信息,达成良好的合作意向。其次,大学出版社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定制化教材出版服务,为教师提供从选题开发、图书出版到宣传营销、发行供应的全程支持,促成出版合作。再次,大学出版社要在实现教材的增值服务上下功夫,提升教材性价比。例如,大学出版社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配套增加课堂PPT数字光盘,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教师备课,也可以以音視频形式拓展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丰富教材服务,还可以配套面向学生的慕课,丰富学生课外学习等。最后,大学出版社要密切联系高校,加强互动,多举办相应的学术会议、论坛等活动,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了解教师使用教材的情况,使教材编写紧跟学科需求,提升教材生产的精准度。

3.深入挖掘资源,产品从单一走向多元

当前,有部分观点认为,围绕同一项内容或者资源推出多种类型的产品,有可能导致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冲突,影响产品整体的效益和价值。然而,多种形态的数字产品虽然都是围绕同一个内容或者资源,但是其能够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适合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场景。因此,在数字出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应当同时开发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使产品从单一走向多元[6],基于场景服务开发融合教材,提升大学生教材使用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并围绕教学场景,通过数字技术将文字图表与音频视频、3D动画、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数字内容资源有效衔接,链接时空、再现场景,实现教材、课堂及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

从线下课堂的角度来说,纸质教材是首选,但在数字化场景下,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电子教材的需求不断攀升。与纸质教材相比,相同内容的电子教材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电子教材可以加入音频、视频资源以及设计检索功能,充分体现融合的价值和意义。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为例,其把纸质教材转化为电子教材,并按照相同的市场定价投向市场,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当前,为了顺应数字化发展,不少高校设立了一些新兴专业,比如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等,而为这些新兴专业提供高质量的教材也成为大学出版社教材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扎实推进各项措施,提升政策执行力

1.推动市场化改革

为了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各地政府部门颁布了多项政策,给予了资金支持,然而部分大学出版社在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和数字化改革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缺乏市场化推动的手段[7]。因此,在数字出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要想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就要发挥市场的驱动作用:一方面,大学出版社要增强自身市场营销意识,主动顺应数字化转型,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大学出版社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建立以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改革相结合的激励制度。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大学出版社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和盈利能力。大学出版社可以通过内部市场机制建设,并依托政策支持,来提高产品的质量,有效改善盈利不足等问题,使产品在数字化信息时代彰显传播的价值,发挥市场作用,助推数字化教材建设,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2.分层分类推动

从整体上看,数字出版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模式,大学出版社要想做好数字出版工作,就应当进行业内融合和跨界融合,并长期坚持[8]。因此,在数字出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应当积极分层分类推动组织工作,推进数字化教材建设,将数字出版工作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通过常态化机制和定制化工作,实现制度的推动和落实;第二个部分是借助大学出版社综合出版领导小组的规划设计力量,立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提供融合度高的产品;第三个部分是通过加快推动创新,实现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新空间。在未来,大学出版社可以成立创新扶持基金会,制定激励创新政策,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

3.发挥自身优势

技术只是一种方式和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大学出版社一定要用好技术,发挥优势。出版社的最大优势是内容和版权,在未来,大学出版社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内容版权资源上的优势,尤其是出版思考力的优势。同时,在数字出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实现业内和业外的相互融合也是自身快速发展和实现数字化出版转型的重要条件。因此,大学出版社要坚持向内和向外不断融合,发挥优势、规避劣势、弥补不足、补齐短板,通过与业内和业外其他机构的密切合作,有效解决自身在人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不足,积极开发特色产品,不断打造优质平台,促进数字化教材建设,推动数字出版和融合出版发展。此外,在数字出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要实现数字出版和转型升级,就应当增强合作意识,进行创新性和创造性合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信息时代,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和转型升级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出版社应当把握好市场的发展趋势,立足于自身优势,加强合作,以开放的心态融入整个市场发展潮流,主动调整发展战略,探索一条适合大学出版社教材建设的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融合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苗怡.媒介融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的转型升级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20.

[2]朱军,张文忠.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优化探究[J].新闻知识,2020(04):62-67.

[3]孙宇梅,杨正芊,段悦.数字出版时代大学生教材实际需求调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366-367,384.

[4]杨凇,姚丽亚.出版类专业大学生创业路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8(06):5-6.

[5]李钊.数字出版环境下大学生浅阅读现象思考[J].青年记者,2016(14):25-26.

[6]马明辉.打造精品教材的关键:团队+内容:兼谈教育出版的使命[J].出版科学,2017(03):48-51.

[7]李叶峰.高校教材治理的价值诉求、现实困境与实践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08):6-10.

[8]余建清.媒介融合背景下教材的数字化出版现状及对策[J].编辑学刊,2020(03):77-80.

[作者简介]王磊(1984—),男,安徽定远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编审。

猜你喜欢
现状与问题数字出版
动物学野外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问题研究
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行政处罚制度之完善
学术期刊云出版研究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