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野外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7-01-07 21:47霍科科党利红
考试周刊 2016年101期
关键词:现状与问题动物学管理模式

霍科科+党利红

摘 要: 探索动物学野外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改革野外实习管理模式的内容,启发学生更好地融入自然且在野外实习中获得更多知识,为学生创造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条件。通过分析动物学野外实习在高校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院多年的野外实践摸索和改革经验,在经费支持、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习时间和地点安排、实习纪律和考核制定、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型的管理模式,以此提高野外实习的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 动物学 野外实习 现状与问题 管理模式

动物学是生物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动物学课程是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的精品骨干课程,其主要的教学特色是重理论强实操,体现了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在动物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课程教学规划中将书本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它不仅巩固了书本理论和实验操作知识,而且全面提高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1-4]。所以,做好动物学野外实习具有至关重要的实践意义。近年来,各高等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而作为师范类高校的主干课程——动物学,也需要跟上教学改革大潮流的步伐。动物学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课堂双语教学的推动和实施,由于经费、扩招、课时压缩等原因,重要的野外实践环节被减缩或缺失,但也有部分高校对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和管理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3-5],并提出了野外实习在动物学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各大高校教改的经验和实践,结合我校教学特色及所处特殊地理位置,就我校动物学野外实习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探索,在野外实践中得到了师生的好评,为强化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效果提供了参考。

1.动物学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当前诸多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课堂学时减缩和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等,给动物学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如简化实习部分、缩小实习地范围、学生及教师队伍比例失调等。因此,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实事求是地开展动物学野外实习成为当前高校一直探索的热点问题[6-7]。依据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

1.1实习地域狭小,实习内容有限。

我国幅员辽阔,横跨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地理区域,动物资源丰富,各类群的物种比例约为世界动物各类群的1/10,在一些动物类群中,所占比例可能更高;各类动物的生活环境多样,不同的环境中生存有不同的动物种类,这就对动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各生物专业动物学野外实习的实际情况分析,大多数生物学科专业的动物野外实习地域一般选择在省内或邻近省周边的特定地点,实习活动的范围狭小,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如陕西秦岭野外动物实习,主要采获的几乎全部是昆虫标本,虽然种类较多,但对哺乳动物、鱼类等的生活方式、外部特征、标本的采集和辨别及保护动物的采集和研究方法等都得不到学习,因此无法实现动物实习的目标。

1.2专业指导教师缺乏,实习效果难以保障。

响应国家扩招政策,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多,参加野外实习的学生人数增加,当然就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资源配置不足、实习设备跟不上、实习基地住宿满足不了等,二是专业指导教师的数量难以满足,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野外实践教学的核心,指导教师的紧缺,使教师和学生的人数比例不协调,学生得不到足够的指导和交流,特别是具有一定实习指导经验和野外实践能力教师的缺乏,直接影响学生实习的预期效果。

1.3实习经费不足,实习时间难以保证。

多年来,实习经费不足一直是影响野外实习顺利进行的重要问题,且随着高校扩招政策下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更是体现了财力资源上的匮乏。实习经费是完成野外实习的基本保障,但经费欠缺已是我国高等院校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严重制约着野外实习教学体系的建立,直接影响到实习的效果和质量[8-10]。我们采用的是学校资助实习期间大部分费用,包括实习材料、采集工具、基地租借和住宿、交通、相关参考书等必需费用,学生自己承担生活费用,因物价上涨,学生经济负担过重,且学校的资助仅能满足基础的需要,有关的参考书籍、采集工具等不能及时增补,同时实习时间缩了又缩,严重影响了实习成效。

1.4重形式轻结果,实习效果不佳。

现在很多高校的野外实习“虎头蛇尾”,前期工作声势浩大,包括动员大会、启动仪式等,学校领导参加致辞、院级领导动员讲话及带队教师宣读实习纲要,等等,带动了学生的积极心理,但由于经费不足,真正的实习过程却能简则简,能省则省,甚至整个野外实习的采集活动像游走观光。这种走过场的野外实习过于形式化,缺乏学生的主动性和研究兴趣的培养,无法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总而言之,高质量高效率的野外实习,不仅能巩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通过合理的动物野外实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效地了解动物在人类社会环境和大自然生态环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提高珍惜生物资源的主动性,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8]。

2.动物学野外实习管理模式探索

笔者自2004年至今,在组织和参加每年的动物学野外实习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良方法、丰富内容、探索更适合的时间和地点等,通过对比这十几届学生对动物野外实习的评价,以及亲自带队实习的感悟,总结了目前动物学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部分高等院校野外实习的管理模式,初步提出了一套新型的野外实习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2.1争取得到足够的经费支持。

野外实习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是连接理论知识和深入了解大自然的纽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力支持[9]。在我院领导和带队教师联合申请下,得到了我校主管领导对野外实习实践教学的高度重视,且经常亲临实习基地探望,对实习进程进行全面指导,也及时了解到野外实习面临着各方面的困难,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加大经费支持。因此,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在动物野外实习就设备更新、师资投入、基地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改善,保证了实习的顺利实施。

2.2组建高素质指导教师队伍。

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亦是决定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也是有效完成实习教学的重要保证之一[10]。经过多年调整,我院已形成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动物野外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3名,实验师1名共七位,其中博士4名,硕士3名,成为高效、顺利地完成野外实习的师资保障。

2.3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及地点。

根据陕西秦岭大多数动物的生活习性,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时间一般应选择在4月至5月期间,或在刚进入暑期的7月份进行。时间为期2~3周最合适。值得提出的是,相同的地域,动物在不用的季节中,其组成、分布、数量及活动规律存在很大的差异。建议安排1~2次短期的野外实习,每次不超过2天,选择离校园较近的保护区或植物园,这样有益于学生采集到各类动物标本,掌握不同季节各类动物的活动规律。

选择实习基地是野外实习的关键,动物学野外实习地点的选择应考虑到学生的住宿及标本采集,住宿应选择小镇,便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还应选择住宿场所具有大型院落,有足够的地方和空间整理标本。我校选择紫柏山东南脚下的庙台子林场为实习基地,该基地位于秦岭柴关岭南麓。紫柏山为当地最高峰,海拔为2610m,区域内山峦重叠,支脉纵横,中上部位坡度较缓,河流切割较浅,多为宽谷区。场区内海拔为1800m,平均坡度为37°。由于被高山环绕形成一个地势较高的独特地理环境,气候冷凉多湿。当地兼备南北气候特点,促使多种植物形成了明显的垂直分布,给各种野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是动物野外实习基地建立的最佳选择。经过多年实习,为了避免连续实习造成基地生物资源的破坏,我们利用地理优势,又建立了闸口石林场实习基地,它位于秦岭南麓西部,地处留坝县西北部的紫柏山南侧,东与本县庙台子林场接壤。这样两个基地的交替实习,有利于实习基地及周边被采集过的地域生物资源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更加有效地达到了动物学野外实习的目的。还可以根据地域不同的特点及动物分布的不同特点,结合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在时间上合理安排,选择多个实习地点,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认识更多地动物类别,扩大知识面,达到实习的真正效果。

2.4制定严格的纪律和考核。

没有好的管理,就不会出好的效益。野外环境情况复杂,采集活动范围大,对于学生来说好奇的东西多,还有雷电、暴雨和急流等各种潜在危险。若没有严格的管理,则不仅实习效果难以保证,还可能威胁到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为此,制定严格的纪律准则和作息时间表是必不可少的。实习前需认真做好实习动员大会,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将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成绩与理论课和实验课独立来开,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对野外实习的各个环节制定评分标准,包括认真准备实习工具及参考资料、标本采集方法及鉴定的正确性、采集过程中爱护环境和注意安全的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制作标本的态度及质量、现场考核等一并需被成绩化至实习总成绩中。野外实习准备期间要召开动员大会,同样地,实习结束也要进行总结。我院施行动物野外实习的总结分为学生个人总结、学生大组总结和全队总结。个人总结由学生个人执笔,可参阅学生的野外实习手册,大组总结由各学生大组的负责人执笔完成,全队总结即为这一份书面总结。最终实习过程中以上的量化成绩与实习总结总和为个人综合总成绩。

2.5注重实习中的安全工作。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关注点,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题,因此安全教育很重要,“时时处处想安全、人人事事讲安全”,让安全问题的警钟时常激荡在野外实习工作中。除了我们以上严格的纪律准则约束外,师生们更要掌握一些野外安全知识常识,特别是如何防止摔倒刮伤、蜂蛰虫咬、中暑感冒、肚疼腹泻等,应提前备好药物及防护工具等。值得一提,在秦巴山区,蜂蜇是最常见的,因此,熟悉该地区常见的胡蜂种类,查阅文献,提出一套预防胡蜂的方法及被蜇后的紧急处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确保每个人顺顺利利实习、平平安安返回。

2.6丰富标本采集方法。

动物野外实习是理论结合实践中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深入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了解动物的生活方式、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能够识别常见的各种动物,标本采集则是学生认识多种动物的首要任务,得不到丰富的标本,就不能保证动物的鉴别、标本制作等后续系列工作的开展。因此,首先要根据不同动物的习性采取不同的标本采集方法,使标本采集多样化,才可保证学生能够认识更多的动物,达到实习的目的。根据自身经验和查阅文献,就秦岭地理环境的动物分布情况,昆虫类,可采用直接摘取带虫植物、网捕、敲打、灯诱等采集方法;鸟类,采用望远镜观察;土壤动物,利用土壤收集器采集带虫土壤,回到室内灯光加热收集标本,等等。

3.结语

动物学野外实习涉及面广、形式多样、内容繁杂等特点决定了其在高校生物科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亦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自我约束、独立思考及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探索更加完善的野外实习管理模式,分析现状并提出改进策略,实现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结合到实践操作中的培养目标,使野外实习的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史海涛,熊燕,梁伟,等.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四川动物,2007,26(3):712-714.

[2]常征.动物学野外实习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4:193-196.

[3]邓道贵,章振华.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探讨[J].淮北煤师院学报,2002,23(4):86-88.

[4]谢宗平,倪永清.高师生物专业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21(37):42-45.

[5]唐鑫生.动物学野外实习管理模式探讨[J].生物学杂志,2006,23(3):56-58.

[6]齐龙.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8,5:135-137.

[7]李雨奎.高师院校动物学野外实习现状分析及对策[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32(2):86-88.

[8]王加连.提高动物学野外实习质量的思考和实践[J].林区教学,2007(2):108-109.

[9]马纯艳,卜军,付亮,等.植物野外实习的模式探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25(2):286-288.

[10]张博,马世荣,郭小强,等.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陇东学院学报,2015,26(1):117-120.

猜你喜欢
现状与问题动物学管理模式
浅谈大学动物学与初中生物教学能力要求的衔接
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行政处罚制度之完善
动物学
动物学
动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