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研究

2022-07-19 09:43孙芳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化价值群众文化

【摘要】群众文化是一种个体自我参与、自我娱乐以及自我学习的社会性文化,其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是一种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现象。我国社会是一个由人民广泛参与社会而构建的文化社会,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离不开群众文化的建设与传承。通过阐述新时期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对群众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度解读,同时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成就和困境进行分析,旨在为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公共;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9-115-04

【本文著录格式】孙芳.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05(09):115-1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与落实,工农产业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大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自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逐渐“富起来”,大众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在此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也更加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相关部门与组织也积极筹办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以此来更好地鼓励大众参与社会活动。

一、群众文化的内涵属性解读

群众文化是在大众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中形成的社会性文化。其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客体为人民群众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从整个社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社会发展所衍生出来的群众文化需要满足大众日常文化需求,也需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力与占有水平[1]。具体来说,群众文化的内涵意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读。一是具有较高的全民性与群众性。该参与性活动是覆盖全社会的活动,群众不仅能够基于自主意愿来参与社会,也能够在社会影响下去感知群众文化的核心思想与内涵。二是具有较好的娱乐性与休闲型。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这种文化有着较好的乡土性与平民性,一般大众均能够基于自身认知与理解来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且能在这种文化活动中放松自己,娱乐身心。三是具有较高的宣传性与倾向性。从群众文化的内在特征来看,群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更多是基于社群内部的宣传所形成的,旨在通过文化宣传在社会上形成文化共情与精神归属。四是群众文化具有传承性、发展性[2]。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在一代一代的发展中形成的,其能够在不同社会阶段实现文化核心思想的丰富与拓展。总的来说,群众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社会发展与历史实践中衍生出来的精神文化成果。

二、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

(一)共情功能:拉近距离,情感寄托

群众文化的建设能在区域范围内创造相似的文化思想,大众能够基于地域性、乡土性民族文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拉近社会大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便提出了共情这一理念,当个体尝试通过自我表达、自我探索的形式与他人进行深度交流时,他人若能够深入对方的心理世界,便能产生共情效应,从而通过双方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来拉近社会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3]。对于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建设而言,其首要的社会功能便是通过大众所认可的群众文化来拉近社会大众的心理距离,且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也能将群众文化作为沟通的桥梁,从而在社会范围中构建关联度较强的社群关系。如此一来,多个社会成员之间产生了心理层面的共情,更能将群众文化视为情感上的心理寄托,拉近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激励功能:宣传知识,团结凝聚

美國学者凯兹·卡恩指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社会将个体凝聚起来主要依托一定的精神与心理力量,而非生物的力量,如大众的态度、直觉、信念、动机、习惯以及期望等要素都能实现社会个体的心理激励[4]。从群众文化的激励功能来看,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群众文化能作为一种社会普遍认可的思想与价值理念来进行传播,且社会政府或管理者通过宣传一定的知识与思想更能传递社会正面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体现群众文化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思想凝聚与激励功能,当社会有组织地进行群众文化宣传活动,大众能够在此环境中接收到相关的信息与内容,并且通过自身选择性理解与记忆来将相应思想观念转化成自身能够理解的内容,而这种思想内化的形式便能激发个体对群众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基于此,更好地实现个体行为层面的激励。

(三)社会功能:全民参与,公益服务

群众文化的最大特点便是来源于群众,发展依靠群众,这就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群众文化形成与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从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来看,其主要体现在全民的参与性与公益性两方面。一方面,群众能通过自发性的活动来感知群众文化,并且自身也作为群体中的一部分而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将自身的思想价值理念贡献在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群众文化中所具有的商业化属性相对较少,其更多是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活跃于社会空间中,且对于群众性活动而言,相关组织者与管理者筹办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活动也更多是基于公益性、宣传性的视角来推进的,这就使得群众文化活动主要呈现为一种社会服务,通过服务的提供来实现群众文化社会化渗透。

(四)娱乐功能:群众自娱,休闲放松

当人民群众对于群众文化产生一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之后,个体便能在群众文化氛围中放松身心,愉悦自我,从而更好地接受更多的文化娱乐体验。从群众文化的娱乐功能来看,其能够在满足大众知识需求基础上通过趣味性互动来营造轻松的社会氛围。一方面,群众文化能作为大众闲暇时讨论的话题,并且在此过程中通过相关话题的探讨来满足大众的精神生活,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另一方面,大众能在多元化、趣味化的群众性活动中进行体验,通过体验来结交朋友、畅谈人生,在满足自身社交需求的基础上还能通过相应趣味活动来进行娱乐,更好地达到精神放松的目的。

三、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文化价值

(一)利于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促使个体认识世界

在新时期建设与发展群众文化,能够基于“以文化人”的形式将群众文化渗透到大众群众中,促使大众更好地去认知世界与理解世界。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在《欧美的波兰农民》一书中提出,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客观要素,它具有能够满足人民某种需要的社会价值。从这方面来看,托马斯认为文化价值便是社会价值[5]。对于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而言,其首先能够满足大众的获知、休闲、社交等心理动机,通过个体需求的满足来提升个体的幸福感与满意感,大众便能够以一种更为积极乐观的心态来认识世界、反思世界,从而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和谐社会建设功能。

(二)利于普及群众价值观念,构建良性群体组织

建设群众文化,能够将新时期形成的群众文化核心思想、观点等内容进行社会化传播,扩大群众文化社会覆盖范围,提升大众对群众文化的知晓度。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每一种文化都存在着它的价值系统,个体在这个文化模式中生存与发展都会不自觉地接受这种文化观点与系统的影响,且不同的社会环境也会铸造不同类型的文化系统[6]。可以说,群众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普及群众价值观点,并通过价值观念的普及而构建當地特定的文化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性的文化价值体系,建设当地良性和谐发展的群体组织,为群众文化的传播提供发展平台。

(三)利于大众心理情感认同,形成群体的归属感

群众文化建设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便是建设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群体性组织,这种组织文化传播活动主要是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组织与其成员之间进行交流的,这种信息传播活动能够基于组织内部方针、政策等方面来开展相应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而这些目标、宗旨等内容便能通过大众心理层面的共识来进行传播。在这种传播与互动过程中,大众能够基于心理情感、行为行动层面形成组织归属感与认同感,更好地在此社会空间中将自身视为组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而言,大众心理层面的共识更能为后期的社会性群众工作奠定基础。

(四)利于传递乡土文化信仰,丰富民间文化内涵

群众文化来源于群众、来源于基层、更来源于中国的乡土社会。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这方面来看,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便是熟人社会,也就是基于地域性的特征而构建了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布局[7]。对于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而言,其文化的核心思想中渗透着诸多地方性、民间性特征,且中国的熟圈也构建了中国乡土社会,这就使得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传递出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民间文化思想与理念,通过传承与创新来丰富我国民间文化的思想与内涵。

四、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群众文化建设成就与发展困境分析

(一)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群众文化建设成就

1.群众文化活动建设成就

群众文化活动是传播群众文化,普及群众文化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据调查,2021年枣庄市薛城区共开展文化娱乐活动50多场,吸引当地1.8万人参加此类活动,同时相关群众文化活动的线上直播观看人数也超过了300万人次,受益群众基本达到20万人。可以说,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与发展来看,当地已经在薛城区文化旅游中心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带头下筹办了多场群众文化活动,此类文化活动以提升人民大众的幸福感为目标,重点创造了美术展览、朗诵活动、广场舞比赛、非遗文物展览等活动形式,从而依托多元化、创新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来丰富大众的日常生活,打好文化惠民的组合拳。

2.群众文化工作建设成就

群众文化工作是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文化旅游中心的重点工作。截至目前,薛城区已经连续筹办了24届百日消夏群众文化艺术节,旨在通过文化艺术节促进群众文化的传播。如当地文化艺术节筹办了庄户剧团展演、声乐大赛、颂歌献给党戏曲专题晚会等多项大型专题活动。薛城区文旅中心每年坚持开展民俗文化大拜年、邻里文化节、广场舞大赛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戏曲进乡村活动246场次,电影放映2638场次,形成了“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格局。同时,薛城区文旅中心也积极开展文化生活满意度调查座谈会,更好地落实群众文化工作,通过相关组织部门引领来实现群众文化的社会性宣传。

3.群众文化保护开发成就

文化遗产同样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呈现载体。近年来,薛城区重视文化遗产的创造性保护开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对显著。全区物质文化遗产共有区级18项、市级30项、省级9项、国家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区级99项、市级52项、省级7项。同时,薛城区开展三级联动管护文物安全工作模式,实现了全区58个文物保护单位的全覆盖。可以说,文化遗产作为历代劳动人民实践的成果,当地已经能够认识到文化遗产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能通过相应的政策与行动来保护文化遗产,用文化遗产传承群众文化。

(二)枣庄市薛城区群众文化建设发展困境

1.活动类型相对传统,文化发展创新不足

在枣庄区薛城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其群众文化活动主要以文化艺术节、文化展览的形式而进行的。这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并且群众也能通过参与、观看来体会到特色的地域群众文化。但是自新时期以来,我国群众文化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网络锦鲤文化、佛系文化等都逐渐体现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而此类群众的文化艺术活动更多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宣传的角度而形成的,大众更多是通过心理层面的认同与归属来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而新时期以来我国群众的思想观点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而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创新性不足,长此以往大众也会逐渐失去参与文化艺术节的兴趣,进而影响当代群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程。

2.群众文化覆盖度不够,全面参与兴趣不高

对于群众文化而言,其最大特征便是其全民性、覆盖性。在当前新时期枣庄市薛城区群众文化建设中就存在着覆盖面不够的问题。一方面,在当地的文化娱乐活动中,诸多艺术性会演参与人数仅占总体人数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的受众群体难以参与到此类活动中去;另一方面,当地群众文化的年龄覆盖面还比较小,特别是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基本能够覆盖中青年群体,但是这种群众参与性活动对少年儿童、老年群体的关注度不够,且这些群体由于在思想、行动上与中青年群体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少年和老年难以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去。另外,群众文化活动要求实现全社会群体的人人参与。但是在实际参与活动中,还有少部分群体因为工作忙等因素难以参与群众文化活动。

3.线上线下融通欠缺,网络文化活动较少

自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这给我国社会的信息传播与共享带来了巨大便利。虽然目前薛城区已经能够通过网络直播来进行群众文化活动展示。但是这种直播活动更多是线下表演的一种网络搬运,而目前线上和线下的群众文化活动的融通性还有待提高。如当前网络空间中群众VR实景体验、网络在线评论与反馈、群众文化在线聊天空间等,这些项目在薛城区的覆盖面还有待扩大。且枣庄市当前也并未筹办多元的网络群众文化活动,大众在运用网络进行娱乐的时候,群众文化的渗透水平还有待提高。

五、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方向探究

(一)文化事业全民化

自新时期以来,我国在推进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升群众文化的社会覆盖面,鼓励全社会群体都过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去。首先,我们需要实现文化事业的全民化,要求社会群众各类新闻出版机构、广播电视台、图书文献事业单位、艺术演出事业单位等都参与到筹办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各个单位社会宣传优势来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推进。其次,我们要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全面化。也就是在进行群众文化的宣传活动中,我国相关的组织部门与管理机构需要落实好群众文化宣传工作,实现每个社区、每个区域都能覆盖,从而扩大群众文化的社会渗透范围。最后,在推行全民化的群众工作时,我国更需要切实做好文化事业单位与群众的交流反馈工作,充分了解大众的心理与精神需求。

(二)文化活动品质化

目前,我国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渐提高了一个层次。对此,我国在建设发展群众文化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文化活动的品质,用优质的内容来回馈社会大众。一是需要充分了解大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等软性需求,基于大众需求来提供高质量的群众文化活动,并且着重通过创新感官刺激、视觉体验的形式来满足大众需求。二是需要将文化创意产业与大众日常生活充分结合起来,基于大众日常生活开拓特色的文化产业,并以此为载体来进行群众文化的渗透传播。三是我国需要持续培育群众文化新兴业态,通过多元化的新业态来吸引大众兴趣,调动大众的参与积极性。四是需要做好大众艺术审美能力、艺术思考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也就是从艺术性的教育来拓展群众文化活动,更好地实现思想与艺术的和谐统一,以此来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品质提升。

(三)自我发展个性化

我国的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我国公民也更加重视自我的个性化发展,大众也努力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活出自己,为自己创造特色的、有价值的生活。对此,我国在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就需要更加重视自我的个性化发展。一方面,群众文化不仅仅表现为艺术文化会演、参观展览活动等,群众也能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来自主筹备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如篝火节、线上艺术展、方言配音等,从而基于个体的自主性来进行群众文化产品推出与发展。另一方面,群众也能基于自身生活区域空间自主筹办小范围的社群活动,如跳舞、健身、比赛等,这就能够将群众视为群众文化的创作主体,通过群众的力量来创建特色的群众文化。

(四)文化阵地网络化

当前社会,我国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已经构成了一个数字化的世界,大众也将互联网、智能手机视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我国社会在筹办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更多是基于线下的形式来进行文化思想传播,网络渠道并未成为群众文化建设主要阵地。对此,我国需要线上线下两手抓,发挥网络空间的文化阵地作用来进行群众文化的宣传。一方面,我国充分应用网络平台来进行群众文化的传,如应用“两微一端一抖”的形式将群众文化进行社会性宣传,采用文本、图片、短视频等多元组合的形式来提升群众文化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我国也能充分应用网络上刺激性、冲击性较强的视频、网络游戏等来吸引大众兴趣,并且在这些网络项目中渗透大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更好地运用网络平台来提升群众文化的呈现效果。

六、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是由大众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文化生活所创作的,具有平民化、草根化、娱乐化的属性,且群众文化能在社会群体中形成一定的共情效应,更好地通过群体激励与认同来提升群众对社会的归属感。在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我国更应该做好文化事业的全民化、文化活动的品质化、自我发展的个性化等方面,并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促进群众精神文化的多元传播,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俞良早,孟睿.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强”[J].河南社会科学,2021,29(3):109-117.

[2]李毅,荆林波.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功能目标及其实践路向[J].甘肃社会科学,2020(5):193-199.

[3]鄭广永.论城市社区文化的功能及限度[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1):87-93.

[4]盛新娣,艾美华,卢黎.基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农村大众传播效果管窥[J].新闻爱好者,2016(11):64-67.

[5](美)W.L.托马斯,(波兰)F.兹纳涅茨基 著,张友云 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03.

[6](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1.

[7]费孝通.乡土中国[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9.10.

作者简介:孙芳(1985-),女,山东枣庄人,本科,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为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文化价值群众文化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中国传统义利观下的市场经济主体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刍议墨江县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群众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