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实践与思考分析

2022-07-19 09:35:46胡玲玲
高考·中 2022年3期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历史教学高中历史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自主学习能力已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核心要求,为此,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能力的重点就在于使用怎样的学习策略。目前,元认知策略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这是众多学习策略中最本质的一种执行策略,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元认知意识,而这也为他们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灵活使用元认知策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元认知策略的作用,探究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渗透元认知策略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中历史;元认知策略;历史教学

一、元认知策略概述

元认知指的是人们在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自身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同时要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自我反省,并且可以根据各种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如果将其应用到学习领域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僅能运用各种思维意识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加工,还要对自身的学习行为进行监督与反省,要能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同时,可以依据不同的知识内容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并预测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达到怎样的结果,以便能够随时对其进行修正,从而有效提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元认知策略指的是人们在完成某一项认知任务时,根据自身实际水平所创设的一系列认知活动的具体规划,同时要对其进行全程化的监督和调节。元认知策略其实是学习策略中最具有基础性、高效性的一种执行策略,它能够使学生学习活动的成功率更高,并且这种策略还具有加强的灵活性,使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知识内容和学习任务对学习方法进行合理调整,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元认知策略的分类

(一)计划策略

计划策略指的是人们在开展认知活动之前,要明确认知行为所要达到的目标,并且制订出符合自身当前探索能力的认知计划,选择与之相符的探求方法,同时,还要根据这一计划预测活动的结果,判断此流程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如果将其应用到学习活动中,就是指学生需要在课程开始之前先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然后再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预习,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之后再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科学的学习流程,找到重点、难点知识,以便在课堂中实现更加高效、更有针对性的听课行为,从而真正提升学习的效率。

(二)监控策略

监控策略指的是人们要以认知目标为重要依据,在活动过程中对自身的认知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控,要能及时调整并改正错误的探究行为,并且能够对求知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公正的反馈。而在学习行为中,这种策略则是指学生要对自身的学习行为进行监督,确认自己是否能够找到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能否对它们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且要学会选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探寻信息。除此之外,监控策略还包括对自身学习态度的关注,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学习思维是否能够跟上老师的讲课速度等。

(三)调节策略

调节策略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外界因素或自身因素的干扰而出现错误的认知行为,对此人们应当做出及时调整,使认知活动回归到正轨。另外,还需要对认知结果进行检查和总结,找出与预估内容有偏差的部分,并对其加以修补和完善。在学习活动中,调节策略要求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验证,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再回到课本中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及时改正,从而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元认知策略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元认知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可知,凡是元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他们就会拥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对学习有着强烈的自觉意识,而且能够实现有计划、有目的地自主学习行为。另外,他们还非常擅长制定符合自身当前求知需求的学习目标,并匹配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提高他们的元认知水平,能够促使其更加自觉主动地加入到历史知识探索活动中,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实际能力,以及教材的学习任务设定与之相符的探寻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取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能有意识地对自身探究行为进行监督,并依据求知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从而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调节。在这一过程中,高中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同时,能够借助这一系列行为提高学习的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学科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还要积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拓展认知范围,并逐步在课程活动中渗透各类思维训练,从而快速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强化他们的思维意识。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主要是针对各类历史事件进行深度的剖析,并借此探索出背后的发展规律,而这一学习要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所以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成为教师当前最主要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历史课程中加入元认知策略的相关训练,能够更好地帮助高中生强化对元认知的认识,并以此来促进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历史事件,从而提高其历史思维意识和逻辑探究能力。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进行学习,能够真正了解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有利于提高历史课程的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用最少的时间和更少的精力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并借此提升此学科的综合素养,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历史教师就可以采用元认知教育策略。元认知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探索知识效率的高层级认知机能,在高中历史课堂中使用元认知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并帮助他们逐渐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借此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及时更新他们的反馈信息,适当调整教学进度。

四、高中历史元认知策略使用的现状

(一)教育理念陈旧,知识储备薄弱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程中,由于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太深,使得他们更加偏重于应试教育方法,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他们的学习过程。有的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育任务,采用了传统的讲课方式,一味给同学们灌输理论知识,却没有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另外,历史老师对高中生的认知并不充分,他们不是很清楚当前学生的真实求知需求,不了解他们的发展状态。在新课改的要求中,教师需要意识到每名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潜能,要真正相信他们,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进而提高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很少有教师做到这一点,他们没能将课堂完全交还给学生,使其依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逐渐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历史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教材内容,就需要自身先拥有丰富的学识,广博的见识,要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和知识拓展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拥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知识,这样才能更充分地了解学生,观察他们的学习状态,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但是,从目前的情況来看,高中历史老师对其他学科知识了解不是很多,因而影响了他们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教师缺乏对元认知策略的认识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教学,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对元认知的了解还不够充分,这就导致他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使用元认知策略,要在什么阶段使用,以怎样的方式运用等。有的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元认知策略,但并没有形成更为系统的教学方案,他们只是有意或无意地在各授课环节渗透了一些元认知思想,而没能将这种学习方式真正教给学生,因而降低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1]。

另外,不同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元认知的认识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很难将元认知策略科学合理地融入授课过程中,也难以用元认知策略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进而阻碍了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降低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学生缺乏元认知实践指导训练

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很少会自觉用到元认知策略,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元认知,什么是元认知策略,而教师也没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与辅导,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准确使用这一策略,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求知效率。另外,教师也很少开展与之相关的实践训练,因为他们自身对元认知的认识就比较模糊,所以就更加难以系统地将此学习策略传授给学生。

五、高中历史元认知策略的教学实践探索

(一)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丰富理论知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改变历史教育理念,坚持“以学为本”的教育原则,以此来创建出更符合当前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高中生的发展需求,根据他们的真实心理诉求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其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首先,历史教师应当形成新的教育观念,意识到历史教学并不只是传授给同学们理论知识,也要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更科学的探究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发展观和发展水平,要意识到高中生才是课程的主体,并将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设计教学方案,以此时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主动学习意识。另外,教师还要坚持平等民主的原则,为学生创造和谐友善的求知氛围,提高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

除此以外,教师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拓展认知范围,丰富思想内涵。历史教师要阅读各类型、各方面的书籍,特别是与元认知相关的知识,从而加深对这一策略的理解,并将其合理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另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自学,在潜移默化中让高中生认识到自学能力的重要性,进而使其能够有意识地跟随老师进行元认知训练。

(二)提高高中学生自身的元认知水平

历史老师要在课堂中多开展元认知活动,以此来增强高中生的元认知水平。比如,老师可以创建教学情境,用更具有趣味性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悟和体验[2]。

在学习“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唐朝鼎盛时期对外交流的视频,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提升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唐朝时期,汉族皇帝与突厥、回纥、吐蕃、渤海、靺鞨、南诏等少数民族地区都进行过或大或小的战争,或者通过设机构管辖、和亲、羁縻政策等手段,使其最终归顺朝廷,进而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师利用视频能够更好地调动高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借助视频生动的特点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元认知的水平,强化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实践训练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元认知水平的训练,积极引导他们做好课前预习,找出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点,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中以这类知识为出发点进行高效的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用集体的力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然后再设置相应的巩固习题,用课后考核的方式加深他们对历史信息的记忆。同时,教师还能通过小考结果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更为客观的反馈信息,从而实现更有针对性地复习讲解,并借此完善教学方案,改善历史课的学习效率。教师设置这一系列学习内容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还能提高高中生对元认知策略的认识,从而有效强化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元认知策略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自主学习策略,它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化自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充分理解这一策略,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授课过程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孝坤.高中历史教学中元认知策略使用状况调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

[2]张莉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达成路径探究:以分析评价“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22)42-44.

[3]谷大伟.基于时空观念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以“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22)85-87.

作者简介:胡玲玲(1983— )女,汉族,福建惠安人,福建省石狮市石光中学,历史学学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新课程背景下元认知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SZJ20114)(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元认知策略历史教学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成绩的相关分析
元认知策略在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弹唱训练中的具体运用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0:38:46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8:20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9:27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16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17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6:22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