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瑞吉欧学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从这一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等同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和教育资源。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它是全体教师智慧、技巧与协作的结晶。一所好的幼儿园,其环境应当富有个性,并与办园理念融为一体。
幼儿园教师必须清楚幼儿园的办园方向与教学特色,融入“环境是幼儿的隐形课程”的理念,将环境创设与教学工作有机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挖掘以环境育人的功能。近年来,我园努力探索以“自主欣赏 自由选择 大胆创造”为主旨的环境创设理念,通过整体规划、师生共同参与,建构一个“环境尚美 活动立美”的幼儿教育环境。
一、环境创设的功能结构
1.创设多元感受的艺术欣赏区
我园的每层楼都会设置艺术欣赏区,帮助孩子们感知艺术,如一层的“五彩树”、二层艺术长廊的“与大师对话”、三层的“多宝阁”等。我们还定期开展艺术大师的名作赏析活动,选择经典油画、水墨画、工艺品等,意在开阔幼儿眼界、提升幼儿审美水平,让幼儿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耳濡目染。
2.打造互动交流的美育活动区
我园充分利用各楼层的公共空间,开辟了“立体建模区”“百布坊”“棋韵茶院”等美育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动手体验的场地,并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设置了不同难度的艺术体验活动,为培养幼儿自由地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支持。这些美育活动区域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地方,因为他们亲自参与到创设中,成为了环境的主人。
3.提供丰富多彩的作品展示区
我园密切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将幼儿的作品在展示区呈现。一方面,将各层转角和楼道的墙面作为主题作品展示区,如“同心圆”“不一样的我”等主题展示区;另一方面,将各班级门口墙面作为班级作品展示区。这些幼儿的原创作品,从材料的选择到主题的选取,都反映了我园艺术教育的定位——艺术源于幼儿的生活,反映了幼儿对生活的认识。
二、环境创设的内容结构
1.生活中的美时美刻(一层)
(1)“五彩树”
我们选取了5种颜色作为一层大厅五彩树主题墙的用色。绿色代表健康,红色代表感恩,黄色代表自信,蓝色代表友善,橙色代表创新。这些颜色体现了我们的教育理念——“美时美刻,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这面墙就像一棵大树,孩子们就如同种子,我们希望每颗种子都能茁壮成长,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心怀感恩、自信阳光、待人友善、积极创新,成为栋梁之才。
(2)冬奥会主题墙
我园教师以2022年北京举办冬奥会为契机,指导幼儿进行了画冬奥会标志的主题活动。这场活动一方面让幼儿知道这些符号的由来与意义,了解关于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的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幼儿关心国家大事,学习运动员勇于拼搏的精神。
(3)“秋天的色彩”
秋天的时候,教师组织幼儿拿上准备好的色卡到园中寻找相似顏色的植物,让他们学会认识颜色、分辨颜色,从而增强审美感受能力。
2.艺术中的美时美刻(二层)
(1)“不一样的我”
这个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和其他材料制作一个想象中的自己,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让他们学会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同时引导幼儿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包容他人的特点。
(2)“草间弥生的点”
草间弥生作品中波点的元素和鲜明的色彩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感。教师通过草间弥生画的南瓜与实物南瓜对比,引导孩子发现点的趣味。孩子们用剪纸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呈现出自己想象中的南瓜。
(3)“与大师对话”之蒙德里安
我们的艺术长廊会定时更换主题,其中有一期的主题是关于荷兰画家彼埃·蒙德里安的。教师通过展示《红、黄、蓝的构成》等作品,让幼儿了解这些绘画的基本元素,引出绘画的三原色,让幼儿掌握色彩知识,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还可以利用线描填色、无纺布剪贴等方式让幼儿感受色彩的魅力。
(4)认识建筑
我们利用二层楼道西侧的空间为幼儿展示和介绍世界著名的建筑作品。本区域还设置了体验区,提供纸板拼插和木质楼房模型等玩具,让幼儿感受动手搭建建筑模型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引导幼儿用画线或填色的方式描绘出自己想象中的家的样子。在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中的“家”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他们奇妙的设计,也能看到他们对家的爱。
(5)观察物体的剖面
引导孩子们观察、发现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剖面,比如蔬菜、植物等的剖面,让孩子学会从多个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引导孩子们尊重多样性、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学会包容。
3.传统文化中的美时美刻(三层)
(1)“棋韵茶院”
“棋韵茶院”是我园特色的艺术活动体验区之一。幼儿置身于其中,可体验我国古人“调素琴,阅金经”与饮茶作乐的诗意生活,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信。
(2)“百布坊”
“百布坊”体验区为幼儿提供一个欣赏、体验民间布艺的场所。在这里,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了解少数民族布艺的纹样、色彩、制作方法等,感受少数民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比如扎染活动,幼儿能够体验到布料经过“扎—染—洗—晒”的步骤,可以得到不同图案的作品的过程,享受创作的快乐。此外,扎染作品还可以继续用于创作,比如他们可以用自己染的布进行拼接或制作装饰画等,从而提高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
除了以“棋韵茶院”和“百布坊”为主题的区域外,还有传统色彩区、水墨体验区、创意材料区等,让幼儿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我园致力于美育新模式的探索,在园所的环境创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上仅是我园环境创设的部分成果。我们从大环境入手,秉承大教育、大美术的理念,以兴趣浇灌,用探索施肥,艺术传情,文化润心,让师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耳濡目染。我们希望为孩子们播下一粒粒美的种子,在未来某一天,它一定会生根、发芽,一定会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