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为孩子们讲好中国传统建筑的故事?

2022-07-19 09:37:54
幼儿美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动房子绘本

编者按:建筑从来不仅仅是建筑,它还是文化和艺术的载体,更承载着一个民族背后的历史故事。中国传统建筑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底蕴,浓缩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大美育的新时代,除了引导孩子们读古诗、学书法、画中国画之外,怎样从建筑的视角对他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启蒙,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孩子们讲好中国传统建筑的故事?本期特别采访了《中国房子》原创系列绘本作者许釜老师。

《幼》:《中国房子》是您作为绘本作家创作的第一套书,能不能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呢?

许:《中国房子》是一套有关中国传统建筑的认知启蒙类绘本。书名听起来有点儿像教科书,其实这套书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的绘本系列。用简单、轻松的故事形式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知识的同时,每一本的结尾还会由建筑引申至传统价值观(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信仰、精神和情感等方面。所以,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一套联结着传统文化精神的启蒙绘本。

《幼》:一般碰到“建筑”这个题材,创作者们可能更偏向于给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做建筑百科,采用写实的画风搭配科普性的文字。但您却选择给低幼孩子做一套传统建筑启蒙绘本。您创作这套绘本的初衷是什么?

许:起初因为想给上幼儿园的女儿讲中国传统建筑的故事,后来发现身边朋友们的孩子也有这方面的需求。我的朋友和我在大学任客座教授时遇到的90后、00后的学生中,也有很多想了解传统建筑的,只是困于没有了解的途径,尤其是困于通俗易懂的入门媒介。所以我想,既然自己有兴趣做原创绘本,那就应市场需求创作一套关于传统建筑的启蒙绘本吧。以低幼定位,也可以说是自己的需要。正如之前讲的,我觉得低幼向的绘本很有魅力,简单而有力量,越简单越有挑战,越简单离“本质”越近。大道至简,我觉得好像是找到了一扇修行的方便之门,创作的过程虽然艰苦但非常快乐。 孩子没有耐心读长篇,所以绘本的篇幅必须短小。但正因此,薄薄的一本浓缩的全是精华。大道理讲白、讲直、讲慢、讲长,孩子不爱听,所以大到内容的挑选、组织和结构,小到一词一句,也要精炼和独到,大量省去的文字就交给画面语言来传达。所以怎么画又是个学问。不仅要画,还得兼顾生动、有趣、天真、好玩……才能吸引孩子。这简直就是个做超级减法的过程,还得超级走心地做,需要功力和耐力,也因此对作为设计师的我来说有魅力和吸引力,因为绘本和设计有很多共通之处。

《幼》:翻开《中国房子》,多处细节十分精彩,比如人和物的表情、动作十分生动有趣,让人产生很强的代入感。您的专业是视觉传达,设计师身份对您这套作品绘画风格的设计产生哪些影响?能举例说说吗?

许:视觉传达就是用视觉传达信息,其实就是用画面语言说话。因此,不同于绘画,视传设计的画面必须更明确高效、更易懂易记。这就需要设计师逻辑清晰、概括精炼地“说话”。这些意识和习惯对我的绘本创作确实都有影响,不论选题立意、文字组织、画面表现,设计思维都贯穿其中。以画面为例,主体突出、造型简练、去透视、留白、一本一色等,都是提炼概括后的“设计”。作为设计师,我对自己还有一个要求,就是“独特”。话要说简单,但不能乏味,得独特生动才是不简单的简单。基于独特的要求,创作会融入更多的观察和思考,表现时也会转化出更多的比喻、联想和情趣,正如读者在这套绘本中所看到的。另外,要求生动独特,也需要自己更全神贯注地投入,只有把真情实感“融”进去,才能独特和生动!也因此“孩子气”能吸引我。转化到绘本的画面表现,就是看似不受控制的上色和涂抹以及“拙拙”的油彩线条、动作和表情。我想,独特和生动的语言也一定是让人快乐的。

分享一个“小插曲”。有一次我正开车,后座上一年级的女儿突然低声细语地说:“爸爸,不好意思,我刚刚排了一个尾气。”然后我们就闻到了臭臭的味道……虽然鼻子很不开心,但女儿独特的语言让我笑坏了。

《幼》:《中国房子》将科普的知识巧妙地融入绘本故事中,还传达了建筑背后的人文内涵,您是如何把讲知识和说故事结合起来的?还请给读者们分享您在创作时的一些经验和想法吧。

许: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和诗篇,中国传统建筑之所以是我们看到的样子,她美丽智慧的形式和技艺背后是优秀中华文化和精神品格的滋养。这一点也是在长期關注和考察过程中我所深切感受到的。所以,起笔时很自然地就把每本故事的落脚点设定在人文内涵上。

第一本写的是屋顶。我觉得把屋顶比喻成帽子易于孩子们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可以使房子拟人化,方便故事更生动地展开。故事结尾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还是用了比喻和联想,通过屋顶的形状将房子和山川大地联系在一起,把中国人的“人工”幻化成大自然的一部分,这也是我们祖先所追求的。第一本写完后,我让女儿看,她马上就记住了屋顶的功能和特征。结尾的比喻和画面她也很喜欢,对当时还在上幼儿园的她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意味着什么或许还无法理解,但通过这个故事,她“看”到了一种可能,有点儿可爱、有点儿温暖、有点儿想象……我想,对她而言这好比在心灵埋下了一颗种子,更具体的感知将留给时间去发酵。

我的成人朋友们看后也都觉得这样的题材和立意很好,之前没见过,也长了知识、受了启发。所以,就这样,我按着这个思路一直写了下来。

《幼》:您身兼设计师和父亲,对家长们将这套绘本作为亲子阅读使用有何建议呢?

许: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读,读出声、读出表情来,让房子像“人”似的同我们讲故事。(我们的房子确实也是有生命、有情感的,是我们的好朋友。)

这套绘本作为低幼启蒙类读物,对知识点的介绍把控在入门和浅显的度上。画面表现贴近幼儿,去透视化、去立体化,抓的是大特征和大形态。

所以,不妨带着孩子一起去实地探访传统建筑,置身其中讲故事。经常有朋友问我去哪儿看最精华的中国房子,我建议每到一地可以先从查阅全国或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始。这些信息在网上很容易找到,保护单位中常会有一些明清以前的早期建筑遗存,会带给我们很不一样的感受。结合绘本中的内容实地探访,相信一定会得到更丰富的体验和启示。

猜你喜欢
生动房子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学生天地(2020年34期)2020-06-09 05:50:58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孤独的房子
视野(2017年22期)2017-12-08 10:34:30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一百分等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