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为
摘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究高校学生体育社团 “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管理部门协同不够通畅、育人配套要素支持不足、法规制度未能落到实效的现实困境。据此提出应从政策保障、管理协同、激励机制、思想引导等路径提升“三全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 键 词:学校体育;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4-0098-06
Approach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ree-wide education” for
students' sports associations at colleges
LIANG Dawe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arxist theory of all-round huma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actical path of "three-wide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associ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practical dilemmas are as follow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associations is not effective en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is not smooth enough, the supporting elements of education are not enough, an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cy guarantee,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ideological guidance, the research aims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ree-wide education”, so as to cultivat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aesthetics and labor, and eventually realiz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talents through moral education at universities.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sports associations;three-wide education
近年來,教育部门也陆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三全育人”的理念,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作为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已成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阵地,其本身蕴含的隐性德育价值和外显体育价值,能通过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集体协作意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身体实践和德育价值的互动融合。本研究试图剖析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三全育人”的科学内涵与耦合逻辑,解析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育人的现实问题,为探索具体化、自身化、实践化的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育人路径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1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三全育人”的现实要求
1.1 思想引领:塑造学生人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刻诠释了高等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1]。“蒙以养正,圣功也。”思想教育是培育校园学生思想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塑造优秀的道德品格。作为“第二课堂”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社团兼具教育的理念性与实践性,能够借助动态活动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体育活动,实现对学生身体和精神的双向引领。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能够顺应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通过沉浸式体育场景传递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拓宽了思想政治课堂的空间维度[2]。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日常管理和活动内容之中,既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新的疏通路径,又可以激发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良性互动,多维度塑造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常社团活动和参加校内外的各种体育比赛过程中,学生能够以团体形式参与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在接受体育运动知识的基础上磨练意志精神,激发体育运动的信念感,进而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精神,在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拓宽学生全局视野、塑造学生优质人格。
1.2 实践拓展:提升技能素养
马克思主义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实现劳动能力提升,更要实现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发展。高校学生培养也遵循这一理论,将智力培育和体力培育有效结合,践行人才培育的实践性。为了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体育成为了首选的实践载体。体育社团所特有的活动自主性质使得社团本身比公共教学有着更多实践和拓展机会。学生通过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参加校内外的各种体育活动,或是在比赛中担任裁判及相关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使学生的体育活动更加有序、科学和规范,进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以小型体育活动形式,通过个体与团队之间的配合协作,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育运动存在的意义,不仅强调以活动本身实现身心健康,还主张在运动实践中提高心理素质和认知能力。一方面,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提高对自我的定位和认知水平,通过运动排解自身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竞技类体育项目在比赛对抗中能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素养。同时,通过各类体育活动比赛满足学生身体运动需要,激发学生体育情感,培养和强化学生运动兴趣,通过体育社团拓展交友圈,促使学生找到自身价值,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1.3 文化教育:营造成长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教育是思政中的重头戏之一,而校园文化作为经过长期沉淀的校园价值共识,在办学精神和环境氛围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以精神引领反哺教育实践[3]。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逐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上有着突出贡献,体育运动和各种赛事形成的校园文化能够提升高校声誉,其所营造的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环境氛围使学生拥有健康积极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坚强不屈的精神状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具有一定自主权,能够进一步激發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学生以多样的体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凝练群体意识,形成体育规范、行为规范、认知规范,通过体育文化营造的氛围使其产生认识态度的变化。这一过程,能够将体育运动与文化熏陶深度融合,让学生更深层次体会体育目的、价值及其生活含义,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生活意识,更可以从教育理念上,让学生热爱体育文化并建立起终身体育意识,成为代际传承的重要精神内容。
2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三全育人”的困境
2.1 参与主体协同不够通畅
多主体有效协同是推动学生体育社团育人功能实现的重要前提。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育人工作的参与主体包括校团委、体育部门、社团联合会和体育社团成员。团委和体育部门履行管理职能,负责思想引领、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社团联合会则是校团委与体育社团之间的沟通桥梁;社团成员在接受管理部门指导和监督的前提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虽然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明确了参与主体的权责,但在实际运行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都不够通畅,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容易造成管理缺位或多头领导现象[4],管理主体与参与主体之间的沟通壁垒更是影响了学生体育社团作用的发挥。
“三全育人”是系统工程,需要党政部门、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各个部门的有效互动才能形成合力。学校在具体运行中,对不同部门的职责导向和考核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如何协调不同部门的利益取向,如何构建全员育人格局,还处于迷茫探索期,做什么、怎么做是摆在面前的难题(理工类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访谈记录,2020TYST007)。
从根源上看,各级管理部门尚未将体育社团工作视为重点,上级部门对学生体育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有效指导,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作,不同单位只负责相应部分的业务管理,较少从社团发展的整体视角出发[5]。其次,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模式呈现行政化特点,部分高校团委采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将社团联合会作为学校管理部门的附属,社团联合会仅仅充当上传下达的工具,缺少沟通环节。此外,学生的自主管理空间受到挤压,行政管理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学校管理者与学生管理者的地位落差,加之沟通机制不完善,严重阻碍主体间的协同管理。
2.2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前者是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的直接教育,后者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间接教育。作为大学生参与面较广的学生组织,高校体育社团承担着思想价值引领、综合素养培养、丰富校园文化的作用。然而调研发现,广东省普通高校的学生体育社团发展较多以体育技能扩展为理念,未能多方面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立德树人”难以在体育社团活动中凸显,导致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偏离方向。
作为体育社团,我们今年在努力响应学校号召,尝试将体育社团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社团日常工作围绕训练和活动开展,体育项目更为重视的是身体活动,我所理解的思政教育偏向理论、精神的宣扬,目前两者的契合度是很低的,思政教育也是为了配合学校的任务开展“面上工程”,缺乏连续性,操作起来还是有些困惑(省属重点高校田径社社长访谈记录,2021TYST015)。
一方面,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者与执行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把握不清。思政教育经常被视为“高大上”“假大空”,在操作层面缺少行为教育、细节教育作为内容[6]。无论管理者还是执行者,均缺少专门的课程思政培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何融入体育社团活动中力不从心,难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吸引力,影响其传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体育社团的社团定位以及长远规划不清晰,日常工作是围绕某个体育项目开展活动或训练,缺乏社团的文化建设与传承,内涵与意义深度不足。同时,部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娱乐功能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教育功能,导致体育社团思政教育的阵地缺乏牢固性,对于学生思政教育缺乏有效途径。
2.3 育人配套要素支持不足
团中央、教育部以及全国学联联合印发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指出,为了学生社团的有效运转,高校应为其提供师资、活动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的支持[7]。调研发现,体育社团在发展过程中育人配套要素支持不足,具体表现为师资指导有限、运作经费来源单一、场地设备配套不足,人、财、物的短缺甚至限制了学生体育社团的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社团的发展规模和质量,更无法发挥体育社团“三全育人”的作用。
我们学校社团活动经费相对来说不多,绝大多数用于活动宣传和学生培训,针对设备方面也是以活动内容为主。之前提到的思政教育,需要协调相关学院的老师来进行指导,一些宣传资料也需要特别制作,这个需要专门的经费支出(普通本科院校指导老师访谈记录,2021TYST021)。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缺少自我造血机制,人、财、物依赖于外部支持。人力方面,指导老师肩负教学、科研双重压力,辅导员日常管理事务繁杂,且指导工作不计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使得老师参与和指导社团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社团发展的科学性、规划性有所减弱。财力方面,国外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经费来源于学校经费、会员会费、经营性收入和社会资助[8],渠道广泛、资金充足。但我国体育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学生的策划、实践能力不足,导致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经费来源较为单一,主要由学校提供社团日常运作费用,以及向会员收取一定会费,较少通过企业赞助等方式多渠道满足自身的运作开支。物力方面,场地、器材资源紧张,校内有限的公共资源难以满足多个社团需求,加之物资管理制度较为僵化,申请程序繁琐,不能为体育社团活动开展提供充分的硬件支持。
2.4 法规制度未能落到实效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制度环境。法规政策包括由政府出台的宏观法规政策,也包括由学校制定的微观制度,既是对高校体育社团进行“刚性”约束,使其在规范的轨道上健康、有序运作,也为其提供支持与保障。但目前,高校学生体育社團的法规制度未能落到实效,无法为体育社团提供有效保障与监督。
其实我们已经很好推进了学校的社团工作,在思政教育上也进行了一定尝试,不过这个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对专门的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很多内容都要落到规则上推行的才会更快。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也是我们未来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教育部重点高校团委工作人员访谈记录,2020TYST002)。
法规政策数量不足。目前,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较为相关的法规政策只有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印发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虽然这一《办法》在社团的管理机构、组织建设、活动管理、经费管理、工作保障等方面作了相应指导,但制度内容较为空泛,制度的配套机制不完善。在具体实施层面,许多高校体育社团内部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条例,一定程度上造成制度缺口,法规制度出现“制度空转”“象征性执行”“选择性执行”等现象。同时,执行者能力不足,管理经验靠上一任负责人口头相传,对制度缺少执行意识和执行力。
3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三全育人”的路径选择
3.1 注重政策保障,护航社团持续发展
实现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从国家到高校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挖掘社团育人的合法性依据,保障体育社团价值引导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育者即指导主体,在社团育人过程中注重不同资源要素的交互作用,协调各方面、各阶段的自觉影响和自发影响,实现政策和实践发展的辩证统一[9]。首先,从政策法规着手,要求教育部制定与完善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相关制度规范。基于新时期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内容,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条例,指导体育社团更好地开展活动,保障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的有效性,发挥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育人的引领性,为其相关活动开展和思想价值引导奠定基础[10]。对高校层面而言,要完善学生体育社团运行的相应规章制度,从经费投入、活动开展、人员管理、资源配置等多角度,以公开透明、多元协商、有效管理的制度内容,保障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切实发展。对于高校体育社团本身,在运行过程中需尊重相应的规章制度,高校体育社团运行包括经费的来源与使用、活动开展、人员管理等,这些都是关乎高校体育社团有效运行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章可依、公开透明、民主协商。
有效的政策管理离不开监督体系的保驾护航,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同样需要以制度建设固本强基,保障高校体育社团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即风险防范和制度保障等问题。针对学生体育社团的违法违规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杜绝高校学生校园文化的不良风气。对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全过程进行监管,确保体育锻炼活动与思想品德教育衔接的合理性,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同时,对“全员”主体管理工作、活动开展、资源利用的权责利内容实施的能力水平进行评估和考核,实施追踪了解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运行的第一手信息,做到监督管理的收放自如。
3.2 内外管理协同,激发全员参与效能
全员参与机制是处理好体育社团规范管理和会员自我发展关系,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参与的重要内容,体现出“三全育人”理念中参与人员的多样性、时间持续性和过程长期性,也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要求。因而,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内外部管理制度,使全员参与机制高效实现[11]。从外部管理来看,要确保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外部管理的有序进行,既是实现体育社团育人的基础,也是保证体育活动与德育价值实现的重要支撑。这样就要求各高校将学生体育社团纳入学校体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由相关管理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将体育社团建设纳入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范围内,通过课堂内外的联动互补,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协调育人,共同营造出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内部管理方面,要畅通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管理的双重渠道,明确不同主体的管理职责,可以适当借鉴审计、巡视等方式,逐步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不定期对学生社团的内部制度建设进行抽检,以此与外部管理有效衔接。
在此基础上,要发挥全员主体参与的效能。高校相关管理部门要积极利用现有管理工具,重视和关注学生体育社团育人发展,加强和突出对学生体育社团各项工作的支持和管理[12]。学生体育社团指导老师应充分重视体育锻炼活动和意志品格锤炼的重要性,调动自身所学运动技能和专业教学素养,指导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社团成员要积极参与学生体育社团管理,通过体育社团活动切实提高自身运动技能水平,提高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全面性,推动自身全面发展,为学习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3.3 完善激励机制,重视人才能力提升
恰当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发挥“全员”主体的能动作用,激发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积极效能。其中首要环节就是依据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具体现实,建立一定的评价激励标准,包括多层次、多样化的等级评价制度,社团内部的科学评比办法等内容。通过将社团运行情况、竞赛贡献、育人效应等内容纳入评价激励体系,对推动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团体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荣誉表彰,进一步在社团发展、经费支持、资源利用等方面给予肯定和支持,发挥优秀学生体育社团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社团参与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全面发展人的能力。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需要对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涉及的全员主体进行能力提升,重视人才的吸纳和培育。加大对高校相关负责人、指导老师、财务人员等管理者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准的培训投入,提升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续航能力;加强学生骨干的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创新意识、思政教育的相关培训,发挥学生组织者的模范作用;注重社团成员的理论学习和运动训练能力,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作用,不断开拓学生体育活动与德育教育协同发展的新领域。在此过程中,要营造人才挖掘和吸纳的新渠道,以经验丰富、能力卓越、态度积极、创新突出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实现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更新和再造。
3.4 重视思想引导,实现高校育人价值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延伸和支撑,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更是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阵地。因此,要重视思想引导机制,丰富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内涵,发挥体育社团在思想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从理念上看,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培育学生正确的体育健康意识,树立终身体育的价值观。通过体育活动开展和体育健康知识传授,让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理论和锻炼技能,从而形成自发主动、积极参与的主体意识。其次,发挥体育教学过程中隐性教育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合作竞争意识、积极向上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要注重育人理念与体育活动的有效融合,将“立德树人”的内涵赋予学生体育社团工作。其中学校体育承载的道德教育和目标导向,是明确学生立场、涵养道德理念的重要前提。通过沉浸式、全景式、角色式情景体验,以多样化的体育社团组织和多类型的体育情景体验,激发学生交流互动的积极性。加强全员参与过程中的多元主体互动,通过协同合作、自主管理、自发参与,实现学校环境与环境的映像刻画,为日后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基础。如此,以丰富体育活动、高效品德教育、协同交流互动为培养平台,有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
4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三全育人”的优化对策
4.1 营造社团和谐育人氛围
营造社团和谐育人氛围,是发挥体育本体功能和育人价值的重要措施。社团育人氛围属于体育隐性教育,与其他社团相比更具规则性、竞争性和合作性,通过体育活动“濡化”和“内化”滋养体育精神和体育情怀,让学生无意识地沉浸在特定的体育育人环境中,并在该状态刺激下主动接受德育教育。
和谐育人氛围的营造是一项由内及外的系统建设工程。在体育社团内部,建立规范的章程、统一的目标,组织开展社团成员培训教育活动,提高社团成员对社团规章制度的认识,体育活动的举办加深社团成员对规则的理解,最终在社团活动中形成体育价值观念的认同。其次,合作性、竞争性是体育社团的显著特点,社团成员应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关系,積极参与社团组织的队内竞赛、校内社团竞赛、校际社团竞赛,培养合作竞争意识,强固合作竞争精神,在组织内形成敢于竞争、乐于竞争、善于合作的体育社团精神。最后,完善体育社团运行机制,建立一个与体育社团文化实际相匹配的传播系统,利用5G和物联网技术加强社团活动的正面宣传、舆论监督、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加强体育社团与学生大众的交流互动,为体育社团育人宣传造势赋能。
4.2 打造特色品牌体育活动
思政内容与体育社团活动的结合形势应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变化性。体育社团本身在肩负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命的同时,应打造好喜闻乐见、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活动品牌,借助体育竞赛活动,为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能引起共鸣的、触动灵魂的精神文化产品。社团特色体育活动,应以提升自我、实现价值为核心,以突出竞技体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遵守规矩等精神为目标,不断提高社团成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一过程也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具体表现在个人倾向性的充分展现和满足,社会价值的更加优化,以及各种个性要素的相互协调。因此,根据社团属性以及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追求、自主化学习、理性化处事、务实化处世等特征,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结合学校特色、地区特色,深挖体育项目文化、丰富社团育人内容。如广东地区高校要大力发展舞狮、咏春、毽球等社团,以传统体育文化为引领,将抽象的中华体育精神和健康理念直观化、可视化,并融入到社团实践当中。坚持以体育社团为载体,以体育竞赛为手段,践行实践育人原则,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方针。构建出校际间、俱乐部间、社团间三级竞赛模式,与其他学校、俱乐部、社团等共建特色品牌活动,使特色品牌活动从空间上实现校内、校外相结合;从时间上,向前延伸至中小学,向后拓展为终身教育。
4.3 完善社团育人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体育社团“三全育人”从理念到实践的关键一环。体育社团育人管理制度,由纵向垂直管理和横向水平管理两个系统组成。纵向垂直管理,是对体育社团育人的深入考查和追踪,包括社团管理协作制、社团成员入会制、经费调拨制、科技信息交流制等;横向水平管理,能控制和维持体育社团活动,包括活动管理、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和奖惩制度等。
纵向垂直管理层面,体育社团应成立体育社团制度规划小组,依据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要求确定体育社团的管控模式和组织结构,从多元主体、经费调拨、科技赋能3条路径出发,对涉及主体的权责进行明确划分,使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并对关键事项进行授权。横向制度层面,学校应针对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把优化学生体育社团活动作为学校贯彻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育人功能和活动效果为主要指标,以年度考核为主要方式,对体育社团组织建设情况、活动管理情况、经费管理情况和工作保障情况等进行科学评估,保证体育社团的合理健康发展。
4.4 加强体育社团与学业融合
动力,是促使人们前进和发展的力量,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引外压”,激励与鞭策并用的举措,是解决学生体育社团参与度低、与学业融合持续动力不足等问题的主要办法。“内引”,是满足学生的主导需要和核心利益,一方面是满足学生对自身素质提升的渴望,另一方面则是丰厚学生对学习荣誉的积累。“外压”,是通过规范奖励措施和建立规章制度等手段形成的外界推动力对学生体育社团的参与形成强制性规范和约束。
满足学生内在动力需求的方式有:逐步加大对“优秀社员”“社团积极分子”等先进分子激励的广度和力度,把“育人参与”纳入“三好学生”“学生标兵”等荣誉评选的必要标准。外在压力层面,对学生参加体育社团活动建立专门档案记录,制定考核标准予以量化,将考核结果纳入学生学业档案;将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作为毕业资格审查中的必要环节,规定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次数、要求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参与结果达到一定等级方可毕业。总之,学生体育社团良好的育人效果体现在不仅能够平衡学生学习与体育社团参与的关系,充实课余生活,提升学习效率,还可挖掘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助力体育社团“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实现。
4.5 推动全员社团化进程
体育社团育人的全员参与,并不只是体育社团招新、学生参与的简单互动,而是需要多元主体协同才能有效实现,这不仅是推进全员社团化进程的逻辑起点,还是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培养的必由之路。针对体育社团育人配套要素支持不足的困境,可以从校团委、指导老师、学生主体3个维度进行改善。
校团委应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社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成立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社团,扩大参与学生的覆盖面。同时,在场地设施租借、竞赛活动审批、宣传动员等方面提供便利。此外,还应联合社团指导教师,将体育社团管理经验足、擅长组织体育活动等社团经验丰富的学生培训成指导学生社团发展的助教,缓解资源不足的现象。社团指导教师应保证学期指导次数,指导过程中要克服“重能力、轻德育”的倾向,积极推进目标清晰、过程规范、组织性强、参与度高、注重分享和启发引导的体验式教育等实践育人方法的改革[13],提高实践育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学生主体从提高对体育社团的认识、改变思想观念开始,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体育素养,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指导老师共同对社团发展建言献策,为推动社团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1-07-13(001).
[2] 邵天逸.“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J]. 体育学刊,2017,24(4):63-67.
[3] 韩煦. 高校学生社团育人效能现状分析及其提升对策[J]. 思想理论教育,2021(1):108-111.
[4] 张文婷.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育人机制探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6):119-121.
[5] 余乙兵. 高校學生社团建设管理面临挑战与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68-69.
[6] 毛振明,邱丽玲,杜晓红. 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解析——从当下学校体育改革5组“热词”说起[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4):1-1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印发《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出台[EB/OL]. (2016-01-13)[2021-10-20]. http://www.moe.gov.cn/jyb_
xwfb/s5147/201601/t20160113_227746.html
[8] 夏琼华. 美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特征及其启示[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3):22-26.
[9] 张仙智. 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践路径探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20(7):97-101.
[10] 徐燕. 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机制探索[J]. 中国高等教育,2019(12):58-59.
[11] 彭文刚,吕在艳,曾志海.“第二课堂”制度下体育社团活动对提升学生能力的路径探索[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3):114-116.
[12] 俞慧刚. 从合作博弈到利益均衡:高校学生社团与企业合作的动态演化过程[J]. 高教探索,2020(2):77-82.
[13] 朱平. 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协同与长效机制的建构——以全员育人为中心的考察[J]. 思想理论教育,2019(2):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