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少年被“驱邪”致死抑郁症该被正确认识

2022-07-19 09:43:34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2年6期
关键词:附体韩某鬼神

湖南省湘潭市的韩某,因其14岁的儿子小韩患有抑郁症,“行为异常”,通过朋友联系了江湖术士陈某来家里治疗。陈某称小韩“鬼神附体”,要做法事驱鬼驱邪。陈某前后两次为小陈“施法”,第二次为小陈灌下液体时,导致小陈死亡。法院最终判陈某3年有期徒刑。

现代社会,抑郁症已经是一种常见疾病。笔者认识的朋友之中,就有好几位正在治疗或者已经康复的抑郁症患者,而有抑郁症症状的就更多。事实上,每个人都可能在人生某个阶段感到抑郁乃至患上抑郁癥,这就如同发烧感冒一样。

很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平等对待抑郁症患者。在很多县城或者乡村,抑郁症要么被漠视,患者被称为“心情不好”“内向”“不开心”,“你生活这么好,为什么还会抑郁?”“抑郁是日子太好了,多吃苦就好了”,这样的认识往往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更可怕的是对精神疾病的妖魔化,“精神病”一词,经常越过科学范畴,作为一种“生活词汇”,具有一定的侮辱性。更严重的指控,可能是“疯子”——这是道德指控,也是人格贬低,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也是很多悲剧的起源。

韩某的认识,就很有代表性。他发现儿子“行为异常”,不是带他到正规医疗机构去做治疗,而是询问朋友,而他这位朋友也和他认知相同,认为这种“异常”是奇怪的疾病,是鬼神附体,他又去找了一位江湖术士过来——到这里,悲剧已经注定,只不过是伤害的大小而已。

有这样认识的人并不在少数。事实上,自现代医学普及以来,不但是精神疾病,就连发热头痛也有可能被认为是“中邪”。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在广大乡村乃至县城等基层区域,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疾病,还存在被视为是“不正常的”的情况,这也是江湖术士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从长远来看,基层医疗部门可以更多开展面向公众的卫生知识普及,让更多人认识到抑郁症并不可怕,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在更大范围避免类似新闻中的悲剧发生。

(来源:光明网 张 丰/文)

猜你喜欢
附体韩某鬼神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8:36
基于多种组合算法的船附体结构设计优化
开运年会
女报(2020年2期)2020-06-12 11:37:49
这届雪人跑偏啦
润·文摘(2020年2期)2020-03-09 06:17:12
浅谈先秦诸子的鬼神观
北方文学(2018年32期)2018-11-19 10:12:34
遗嘱以外的直系亲属有权变更遗嘱内容吗
妇女(2018年12期)2018-02-15 12:43:32
鬼神
喜剧世界(2017年5期)2017-03-29 01:52:26
恋人一方因拒绝分手而自杀,另一方犯法吗
妇女(2017年1期)2017-01-17 18:19:48
将夫妻财产赠予小三及非婚生子,妻子可否要求返还
伴侣(2015年4期)2015-09-10 07:22:44
人大副主任不怕党纪怕情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