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引领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2-07-18 01:32黄岁平
高考·中 2022年4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学研究高中化学

黄岁平

摘 要:研究性学习,即教师在把握学生学习特征的基础上,选定主题带领学生研究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文章以高中化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下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简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论述了高中化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开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期望在有效策略的指导和推动下提升高中化学研究性教学质量,为学生创新意识、研究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以研究性学习为引领的高中化学教学,彻底改变了师生的角色和课堂地位,通过构建化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而获得丰富的体验和知识,为他们创造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汲取的改变,有赖于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己,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同时,在研究性课堂上,师生关系从紧张开始向互助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模式,有效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当今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现状

纵观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方法单一。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采取灌輸式的模式开展教学。因化学知识点多且杂,教师采取一种方法难免会让学生丧失兴趣。第二,学习效果不佳。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不单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但在当今的化学课堂上,教师的关注点全部放在了知识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进而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化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

(一)目标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开展亲身体验的一场学习活动。本人通过分析与研究,总结了研究性学习的几大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

要想保证研究性学习效果,学生就要认真探究,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结论,同时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要想得到正确的结论,学生就必须不厌其烦地尝试,克服一切困难,锻炼坚毅品质。

2.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基于某个主题开展的探究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善用激励机制鼓舞学生深入其中,通过思考和分析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整合资料,通过调查、研究、交流成果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1]。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发现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为了解决提出的问题,需要收集、筛选和提取有效的信息,并根据手中的资料和自己所学,设计教学方案。为了提升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教师就要有意识教给学生汲取信息的手段,学生只有掌握好方法才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意识是一个现代人的必备素养。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打破了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局面,构建了有效交流、合作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交流中共享信息和成果,进而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了实现合作效果的最大化,教师要善于整合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分工中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小组合作带给学生超越了知识本身的意义。这样为学生日后迈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二)特点

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总结了研究性学习的几点特征。教师只有在把握好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探究主题,选定方法,才能实现师生的有效交流与合作。

1.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不局限于书本知识,也有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所以它的范围很广,不单涉及化学知识,也可能是多学科交叉的。在一个主题下,因人们的兴趣、研究视角和需要的不同,其研究设计过程、采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样的特点为师生共同提升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在开放性的课堂上不断成长与发展。

2.探究性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解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在研究性化学课堂上,教师要摒弃自己制订材料让学生分析、研究的方法,而是通过自身引导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对课堂呈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以完成整个探究过程。这个问题可以是某个特定案例,也可以是教师构建的化学情境,当然也可以是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得出正确的结论[3]。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和现实的联系,注重环境、科技发展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和现实,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才能实现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价值

研究性学习摆脱了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对课题开展研究和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研究性学习的应用,建立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开放性育人模式,这一模式的应用势必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纵观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灌输式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加强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可以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化学课堂,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不断发挥想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相关课题进行创新性的研究,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鲁科版高中化学知识点“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基于本节目标和学习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对日常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对这些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开展研究,通过各种有机物的结构分析,归纳官能团的性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不仅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可以推导结构的化学精髓,而且可以结合自己的所学和观点融入课题研究中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循序渐进地提升了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向教学渗透的今天,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需要教师革新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在改善学生学习现状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教学中,教师从“化学能和电能转化”这一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对原电池的原理、构成条件进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让学生从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电解质成分进行判断,进而让学生书写电极反应式。特别是燃料电池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各种不同电解质成分进行探究,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各种形式的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同时提升了对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正确认识。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研究性学习是在做好基础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的研究性教学活动。在研究性化学课堂上,经常要结合物理、生物学等知识,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基于此,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身,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而这一过程,也有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在研究性的化学课堂上,师生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从权威的讲台上走了下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与探讨,运用自己的智慧和专业能力协助学生完成相关课题的研究,师生地位是平等的,这样的关系有助于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四、基于研究性学习引领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加强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的融入有着深远的意义。为了提升研究性學习的价值,教师要重新审视当下的化学课堂,并在把握研究性学习目标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策略。本文试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研究性学习引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基于课堂难点选题,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方向

以研究性学习为引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可以唤醒学生内在的探索欲望,可以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发散思维。而上述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紧扣化学教材,在把握课堂教学重难点的同时,明确好研究性学习的方向,以实现最大化的研究性教学效果。例如:在鲁科版化学知识点“几种简单的晶体结构模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结构模型”进行选题,比如设计“晶体内部微粒排列的规律性”“探索晶体性质”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结合本节重点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建模能力。同时,在教学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归纳研究“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通过对铜和稀硝酸与浓硝酸分别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两种污染性气体的学习,设计“如何消除环境污染”的选题,让学生开展实验进行研究。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围绕课堂重难点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了这部分知识点,而且帮助学生明确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研究性学习的效果[5]。

(二)巧设问题,唤醒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内在欲望

研究性学习是围绕问题开展的探究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提升学生化学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好目标,把握好化学内容,并通过巧设问题,实现学生浅层学习到深度思考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的教学中,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条件有哪些?”“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实质是什么?”“如何优化化工生产条件?”通过问题引导唤醒学生内在的欲望,学生在对上述问题开展探究的过程中会对“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合理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通过巧设问题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接受程度,可以助力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正确引导,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研究性学习引领下的高中化学课堂,只有突破“灌输式”模式的局限,在完成知识讲解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引领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对化学现象和原理有更深的了解,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提供有利的条件。例如:在“苯的分子结构”的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联想乙烯的化学性质,制订实验方案,这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采取相应的方法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进一步提升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比如:在“哪些因素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实验探究中,需要各小组在选定好试剂之后,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主要包含通过什么现象说明反应快慢,如何处理多个影响因素,然后在对实验现象开展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最终的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还可以指导运用掌握的知识、得出的结论对“如何通过改变条件控制反应速率”进行研究,如此环环相扣让学生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而且真切感受到了化学知识的学习乐趣,以及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这一研究性学习思路,不仅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切实提升了学生参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推动着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6]。

(四)完善教学评价,实现研究性学习和化学课堂的充分整合

评价作为化学教学的关键一环,为教学的优化指明了方向。但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忽视评价,虽然有部分教师开展了教学评价,却没有将评价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终将评价流于形式。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完善教学评价,以实现研究性学习和化学课堂的充分整合。比如在小组完成研究性探究活动之后,教师可以从问题质量、学生态度、研究实效性等方面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情况开展评价。对于评价中的不足,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有序开展。随着教学评价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了解不断深入,而且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方案[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巧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才能实现学生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才能实现学生浅层认知到深层次的过渡,同时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进一步提升了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与效率。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研究性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只有明确好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通过巧设问题,探讨实验方案等才能唤醒学生内在的探究欲望,才能通过多种方式的整合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施扬敏.基于研究性学习引领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45):133-134.

[2]张波.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16(18):113.

[3]徐益明.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22):6-62.

[4]王畅.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3):40-41.

[5]刘娜.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6]葛标.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J].女人坊,2021(4):137.

[7]杨水金,杨晓棠,吕宝兰.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04-109.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教学研究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