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文化的视觉特征与抽象化图形设计研究

2022-07-18 06:04范宣宣
艺术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图形设计

摘要:弄堂是江浙地区特有的民居住宅形式,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地域风俗,弄堂文化因此形成和发展。文章通过分析上海、苏州两地弄堂建筑群的视觉特征,依据空间结构、标志性建筑、生活习俗提炼出典型设计元素,运用形式美构成法则和现代图形设计方法将其演变为抽象化的图形,探索弄堂文化图形设计与文创产品的结合,使弄堂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弄堂文化;抽象化;图形设计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3-0-03

“曲径通幽小街景,菜香酒香意浓浓”是人们对弄堂生活最真实的描述。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所居城市的归属感减弱,弄堂因其深厚的人文情怀成为当地居民的情感载体,它不局限于建筑本身的形式外表,更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创新应用为核心,是在受众审美倾向影响下发展的新型行业,因此,应探寻弄堂文化的艺术审美价值,尽可能找寻地域文化与艺术设计协同发展的方式。

1 弄堂文化的研究价值

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一直以来备受瞩目,近年来,针对普通居住空间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在逐步开展。多个城市提出,在注重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城市非保护类街区,以提升城市整体空间的丰富性和社会性。以弄堂、胡同等传统住宅形式为代表的城市非保护类街区,其存在形式是当地物质生产能力、精神文化生活的反映,展开对此类传统建筑的研究与设计,正视其多样性,是传承和发展江南地区历史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

弄堂空间承载着维护社区网络和邻里关系和谐的社会目标,以日常小规模和渐进式的持续发展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1]。弄堂居住空间体现出千姿百态的市井文化,以更温暖与惬意的方式围绕整个城市,微妙传达大众的情感。其可以延续传统文化脉络,使人们从中找到与现代城市之间的契合点,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弄堂空间的视觉特征

宗白华先生说:“凭借韵律、节奏、形式的和谐,形色的配合,成立有情有相的小宇宙,就是大美。”弄堂建筑空间首先呈现的就是视觉上的美感,可以将弄堂建筑的视觉美感运用到本次设计实践中,使设计方案在排版、图形、色彩等方面符合受众的审美倾向。弄堂空间主要呈现三个视觉特征。

2.1 统一与连续

2.1.1 弄堂之間的连续性

以上海、苏州为代表的弄堂大多狭窄幽长,道路曲折有致,走势多为曲折线,构成幽静、围城式的空间。其街道布局似棋盘,住宅和巷子紧密联系且错落有致,围墙保护居民生活不受干扰,独特的结构布局保持邻居关系的融洽自在,整个空间给人安静闲适的感觉。

2.1.2 色彩方面的统一

弄堂的墙面多是统一的颜色,形成平和、安宁的感觉。上海石库门里弄以红瓦灰墙、乌漆大门为代表,苏州地区的弄堂以粉墙黛瓦、青石绿苔为代表,这与当地的历史、气候、人文息息相关,从而形成此类色彩倾向。

2.2 走势和导引

多数弄堂方向感良好,很多细节都在引导人们行走,大多数人都不会迷失其间。以苏州地区为例,叶家弄的尽头望星桥存在明显坡度,人们便会把桥头当作行走的起点,桥边视觉元素的变化,如花窗、牌坊、石井等,都能起到视觉引导作用,增强人们的方向感[2]。现代城市街道也延续此类方向感,上海地区在对原有街道的改造中充分运用这类处理方式,放大十字路口,形成宽阔的空间,又通过增加檐廊缩小空间,一大一小形成视觉变化。弄堂形成的外观走势有直线、曲线、折线或斜线,斜度缓和,围合建筑的住宅有较多角度转变。可以运用这些特点,在图形设计中产生视觉变化,凸显弄堂走势特征,使受众感受到弄堂张弛有度的视觉魅力,从而对传统建筑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2.3 韵律与节奏

音乐有韵律与节奏,弄堂建筑也遵循此类原则,它们所形成的高低起伏形成耐人寻味的弄堂美学文化。弄堂建筑通过某种视觉元素的重复利用产生节奏感,从而优化受众的视觉体验,使人们行走其中能够感受到弄堂的人文情怀。主题的重复虽然可以增强弄堂空间的节奏感,但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带来视觉上的单调感。因此,设计师在城市规划中会改变细节元素的设计,比如使建筑屋顶、窗户、墙体装饰、绿植等视觉元素略有不同。本设计也参考此类方法,加强单一元素形态的变化,使细节耐人寻味,同时将整个空间整合成不同的小空间,整体布局统一协调、富有韵律。

3 弄堂文化视觉化提取

3.1 物质文化元素提取

物质文化元素指空间固有的物质形态,是大众审美情感的直接表达。街巷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文化元素主要体现在民居建筑和生活元素上。弄堂里的民居建筑以石库门最具特色。石库门建筑融合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但由于历史因素,不再采用烦琐雕刻,而是追寻现代简约建筑形式,符合东西方的审美。其中巴洛克式观音兜特征最为明显,后期上海石库门建筑采用的形式大多由此演变形成,在此造型基础上打造巴洛克式山墙装饰体系,如今所能见到的中式门楼与巴洛克立柱、花饰及拱劵都由此而来。

石库门建筑保持了中国传统住宅对外封闭的形式,关上楼门,闲适安静,由此各区域“门”的形式逐步多元化,在居民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建筑门框材质选用石头,门扇颜色大多选用乌漆红,并配置铜环装饰,其平面及空间构成类似于江南传统楼房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具有规范整齐的特点[3]。苏州小巷也吸收了石库门建筑的视觉元素,与自身特色融合,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宽窄不一的巷口、错落有致的房檐、曲折有致的石板路、青瓦白墙、小桥流水等视觉元素早已成为苏州地区的代表符号。

除了固有的建筑空间形态,弄堂里的生活要素也是重要的物质体现。三轮车、长凳、躺椅、竹榻、蒲扇、鸟笼、花盆等日常生活用品在弄堂最为常见,真实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日常需求,微小却不可忽视。

3.2 非物质文化元素提取

弄堂空间蕴含的非物质文化元素是指当地的历史气息、人文习俗、审美情趣等隐形元素,是当地文化气质的浓缩。上海弄堂的非物质文化元素以繁华气质为主,展现出海派城市的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社会环境开放兼容、文化多元相融、风情独具等方面;苏州小巷的非物质文化元素以古典气韵为主,展现出江南水乡的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人性普遍灵秀颖慧、烟雨朦胧诗情画意、渔歌唱晚温软细腻等方面。

人文习俗、市井买卖也是非物质文化元素的重要体现。比如乘凉闲谈、种花养鸟等休闲生活,都是弄堂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小商品买卖活动也是在人群密度大的弄堂形成的,最常见的便是卖小吃糕点的店铺,从早晨到傍晚,各式各样的点心摊子出现在巷子路口,叫卖声充斥整个弄堂。还有各类情景要素,如雨天撑一把油纸伞的姑娘行走在石子路上,住在巷子里的居民端出椅子在门前修修补补,或走下青石台阶在河边清洗。除此之外,弄堂里的娱乐游戏、本地方言、人物形象等元素也使弄堂文化气息更加浓郁,形成与现代城市交织相融的温馨画面(见图1)。

从上海、苏州两个城市的弄堂抽取、提炼出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形成具有地域人文情怀的视觉符号,开展设计实践,将弄堂建筑的视觉特征应用在整体布局上,强化其特征,以呈现弄堂建筑的形式美感,增加画面意蕴之美,使作品刚柔并济、虚实结合,增强受众的文化认同感。

4 弄堂文化抽象化图形设计与应用

4.1 弄堂文化的研究框架

分析大众与弄堂文化的相处模式,寻求契合地域文化发展的视觉语言。研究弄堂建筑的视觉特征,实现从形到蕴的情感升华,探寻弄堂背后隐藏的视觉文化元素,对其存在形式、情感色彩、内涵意义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恰当运用新的视觉符号、独特的造型、舒适的色彩,赋予街巷元素更加独特的文化内涵,实现对情感、个性、功能等角度的研究与设计,突破简单的视觉表达。

4.2 抽象化图形设计

现代艺术设计与抽象艺术之间有密切联系,抽象艺术赋予现代设计独特的造型感与象征性,是更深层次的视觉表达,主要采用几何形状、线条、色彩呈现内容的美感。康定斯基作为现代抽象艺术创始人,曾指出“纯粹的顏色、线条和形状足以表达一种思想,它们是能唤起感情的独立的视觉语言”。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运用抽象化的表达手法转化图形和色彩,在视觉化提取弄堂元素的基础上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运用几何形状赋予弄堂文化独特的视觉形式。简约的几何形状给人稳定平衡的视觉体验,图形设计的布局采用纵横交错的表现方式,与弄堂视觉特征呈现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相辅相成,形成现代审美趣味。几何形状之间的构成形式以分离、剪缺、重复、旋转为主,形成图形完整与残缺、曲与直、宽与窄的对比。通过几何形状的变化展现弄堂前后的空间关系,通过设计元素的灵活多变体现视觉层次的丰富性,同时要注意,在运用抽象几何图形进行设计时,不能只注重其艺术美感而忽略弄堂文化的真实特征,要对单一的形象进行具象处理,强化弄堂特征,提升图像的识别度。

在色彩搭配方面,以江南地区特有的色彩为主,通过固有的物质形态分析获得苏州和上海两个城市最具代表性的色彩要素:苏州以黛绿色、青灰色、粉灰色等雅致色彩为代表,上海以石库门建筑呈现的深红色、黑灰色等厚重色彩为主,整体设计统一而富有变化,沉稳而不失典雅,蕴含着当地特有的文化气质(见图2)。

4.3 设计应用

从古至今,可传播性就是文化传承的关键,使人与文化内容产生联系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4]。在弄堂文化图形设计过程中,利用抽象艺术设计形式赋予弄堂图形丰富的视觉情感和审美趣味,远远达不到传承传统的目的。此次设计以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重点,针对弄堂文创产品的市场需求明确设计定位,将街巷文化元素初步应用在明信片、丝巾、杯垫等易于生产、保留和分享的产品上,形成艺术、文化、商业价值共存的产品形象,实现设计作品的使用、装饰和欣赏价值,拉近受众与艺术设计的距离,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保护并传承弄堂文化。

5 结语

平面设计师靳埭强认为,“对传统传承的意义,其关键在于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使传统具有新的生命力”。弄堂文化不仅呈现出时代性的符号元素,而且是现代城市与传统建筑文化交融发展的重要纽带之一。当今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视觉语言结合是必然的设计趋势,图形则是可以最直观地呈现深厚文化底蕴的视觉语言之一。文章初步探讨与梳理了弄堂文化元素,尝试以抽象化的图形设计呈现地域文化特色,但仍有很多不足。未来人们探究的领域将涵盖科技、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弄堂文化的呈现方式也会越来越多,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设计反思必然给整个城市带来多层次的保护,为我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增加一份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健,黄伟文,王林,等.城市非保护类街区的有机更新[J].城市规划,2017,41(3):94-98.

[2] 赵梓吟,朱晓光.城市记忆视野中的弄堂及弄堂文化[J].城建档案,2015(6):90-92.

[3] 吴亚生.石库门里弄:上海区域文化特色的源起与展望[J].装饰,2016(4):34-36.

[4] 陈军.徽式古建脊兽图形再设计研究:以亳州“花戏楼”脊兽特征与文创开发为例[J].艺术设计研究,2017(4):88-92.

作者简介:范宣宣(2001—),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图形设计
浅谈苹果手机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自然形态图形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数码艺术的图形设计方法与运用
浅析图形构成艺术在包装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汉字在现代图形设计中运用浅论
关于城市主题招贴设计的几点心得
包装设计中图形设计的表现特征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浅析现代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