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模式下以时政讲评为导入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探讨

2022-07-18 10:02陈淑珍
高考·下 2022年3期
关键词:主讲人时政环节

摘 要:“6+1”模式指的是学习目标制订(任务清单)、课前预习、互动交流、课堂展示、质疑探究、总结评价以及全过程教师导学。其主张的是“活教育”,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为了提高高中生政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融入“6+1”模式,将时政讲评作为导入环节,引导主讲学生结合课程内容、时事政治,在考虑与他人互动交流所得灵感的基础上,有效设计时政讲评内容。

关键词:“6+1”模式;时政讲评;教学探讨

一直以来高中政治课堂都以死记硬背为主,教学上突破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为了活跃政治课堂氛围,笔者融入了“6+1”模式,通过设计时政讲评这一导入环节,确保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并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评价时事,将时事与课程内容交融,唤起学生政治学习兴趣。最为关键的是,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讲评时,提前做到了理论理解和吸收,保证了政治理论的灵活应用。

一、“6+1”模式概述

在新教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诞生了很多经典教学模式,其中“6+1”模式被很多高中应用到了各个科目教学当中。该种模式具体内涵是:

第一,“6”指的是目标确定(任务清单)、课前预习、互动交流、课堂展示、质疑探究、总结评价六个教学环节。这六个环节环环相扣,以学生课前自学为发端,以教学总结为末端,过程中努力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1]。

第二,“1”指的是全过程教师导学。即教师为了提升学生自学能力需要建立一个具体的任务清单,使不同层次学生可以选择不同任务展开自学,教师在课堂展示环节点评学生的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导学当中教师发挥的是引导、组织作用,将主体地位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学。

二、时政讲评在高中政治课堂导入环节中具有的作用

(一)激励学生展开自学

时政讲评具有创新性,改变了学生心中传统政治课印象,学生会感觉新颖有趣,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是实现学生课前自学的根本保证。例如,在讲授“神奇的货币”这一课时,笔者提前安排时政讲评环节,要求讲评人通过时事新闻引出该节课,能够让其他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内容。学生接到任务后,积极地提前预习新课,了解货币的产生机制、货币本质以及职能,再搜集目前国内外与货币有关的新闻,最终选择了“货币支持实体经济效果不断显现”这一时事新闻[2]。

(二)发挥承上启下作用

所谓承上启下指的是时政讲评能够发挥导入作用,将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地集中到即将要讲的课程上。以“货币支持实体经济效果不断显现”这一时政讲评为例,当中具有明显的承上启下作用。例如,讲评人说:“新形势下实体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为了保证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不断出台新的货币政策……那么货币是怎么诞生的,它的发展史、职能又都是什么,想要知道答案,咱们一起学习课程“神奇的货币”,下边有请教师登场!”讲评人时不时说出一些专业术语,例如,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等,学生从时政讲评内容对新课内容产生了兴趣。

(三)具有教学组织作用

時政讲评中将要学习的课程中的理论转化为可以理解的时事新闻内容,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难度。例如,汇率问题。在课本中是以100外币为基准,如果该笔外币兑换人民币越多,证明外汇汇率越高,反之则是越低。但学生对此很难有更深入理解。在学生的“美国联合其他国家施压人民币升值”这一时政讲评中通过非常认真的计算,讲解了如果汇率从6.9:1变成6:1会带来的结果:原本6.9:1汇率时,国产汽车8万元出口之后加上关税价格可能是1.5万美元,当汇率改为6:1时,8万元国产汽车出口之后加上关税价格可能至少2万美元,这会明显降低国产汽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诚然,当学生学完章节内容,利用所学知识再次推敲讲评人的观点,可以指出当中的错误,这对于讲评人而言也是一种成长。总的来说,通过时政讲评让学生形成了理性分析习惯[3]。

三、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时政讲评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反响平平

当思政教师将时政讲评这一创新环节公布出来以后,全班学生响应者寥寥。这样的现象会让教师感觉十分困惑,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并不喜欢这种形式。但很多时候并非时政讲评不受学生欢迎,而是学生尚未理解教师的目的以及对应的操作方法,也没有明了这样的操作能够给自身学习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这是教师急于求成导致的,还没有想好细节便将信息公布出去,当学生感兴趣询问更多细节时,教师也会茫然,这反而使得学生对教师创新教学失去了信心。所以详细的策划还是十分必要的。

(二)师生互动较差

“6+1”模式当中,教师导学是从始至终的,也代表学生被选为讲评人后,教师需要引导其有效地完成“时政讲评”工作,需要辅助其理解新课程内容,并联合筛选时事事件、时事新闻。然而,一些政治教师并没有这样做,他们认为既然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就该给予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而实际上,学生缺乏经验,当不能很好地结合新课程引入时政讲评时,将会对其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如此,在时政讲评之后,一些教师也疏于指导讲评,对其在时政讲评中的表现以及提出的观点没有指出短板以及长处,仅依靠学生还不能总结出非常到位的经验。

(三)讲评课程错位

讲评人所形成的时政讲评内容和课程内容并不呼应,无法发挥出承上启下作用,不能引出新课程。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第一,讲评人对课程内容形成了曲解,这也是教师没有全程指导导致的一个结果;第二,讲评人虽然形成了和课程对应的讲评内容,但是在讲评过程中偏离了中心,话题扯到了其他方面,这个问题和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有关。在时政讲评内容制作中,主讲人会和同学交流,以便于获得更多启发。但其他同学的错误认知也很容易影响主讲人,使其讲评内容和课程割裂。互动交流阶段发生了偏差,而政治教师没有发现这一偏差,最终导致了讲评内容偏误。“6+1”模式当中特别强调了教师的全过程导学的作用。教师若是忽视了这一元素,便会导致“6+1”模式效率下降。所以,讲评内容错位,政治教师有着很大的责任。

(四)教师缺乏延伸

时政讲评的关键作用是导入作用,为了保证课程的紧密衔接,需要政治教师接着讲评人的时政讲评深入联系课程,保证话题有效延伸。而在具体操作当中,政治教师缺乏延伸,一般都是形式上感谢讲评人,然后便直接开始进入课程讲授环节。而且在后续讲课内容当中也很少提及时政讲评当中的观点、论据,导致时政讲评成为了孤立的元素

(五)环节缺失问题

“6+1”模式包括目标确定(任务清单)、课前预习、互动交流、课堂展示、质疑探究、总结评价六个环节。但在时政讲评中,讲评人能够了解讲评目标、结合新课程展开预习,在讲评内容制作过程里也会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在开课前当着同学的面完成了时政讲评,并引出新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引导学生结合新学到的知识质疑讲评人的观点,或者在讲评人观点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观点。这也导致了“6+1”模式当中质疑探究环节缺失。

(六)缺乏总结环节

还有的时政讲评导入完成后,教师没有在课程完成后专门留出时间带领学生总结时政讲评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时政讲评。总结评价环节的缺失,导致其他同学在时政讲评时总会出现比较类似的问题,这无形中降低了时政讲评导入作用。

四、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时政讲评导入水平的策略分析

(一)精细策划提高学生关注度

政治教师先制作出翻转课堂视频,能够将课程主要内容总结出来,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先预习内容。视频中给出新课导入的时政讲评任务,接受在线报名。为了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其中,鼓励小组竞争。每个小组围绕着新课程要点对应组织素材,设计讲评内容。一般一个班级可以分成5~6个小组,每个小组7~8人。教师要将时政讲评导入新课的目的说明白,时政讲评的趣味性体现清楚,具体操作程序用图示说明。学生理顺了时政讲评和新课的关系,了解到其对于自身政治学习的驱动性,清晰了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标准,便会全身心投入其中。政治教师也要善于设定激励,将小组激励与课外活动关联起来。例如,表现好的小组可以于某个周六、周日凭借相关证明参加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有关活动等。这些活动资源是学校或者政治教师和有关机构合作达成的,目的是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连接。

(二)需要建立全过程师生互动

政治教师必须深入了解“6+1”当中的各个环节,并知道全过程教师导学是串联的关键,必须要摆正自身位置,既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也要发挥出教师指导作用。在新课翻转课堂微视频制作时就要体现出教师引导作用,要让学生明白预习、时政讲评、交流互动、课堂展示等是连贯的,同时,学生的指导教师要随时在线,接受咨询,这样学生才能放心大胆地创造。在具体的小组竞争中,教师要抱着公正、公平、公开原则,最终选择出实力最佳的小组,全过程指导小组的时政讲评操作,帮助小组深入学习新课程关键知识,引导学生匹配对应的时政新闻。过程中善于鼓励学生,要给出基本方向,而具体的操作交给学生。实际上教师通过全过程导学,间接参与了时政讲评制作,也利于教师后续讲课过程中反复利用时政讲评证据、观点。在小组课堂时政讲评完后,教师必须要参与小组的总结评价,使得每个小组知道自身短板和优势。

(三)制订清晰的流程避免错位

政治教师必须要有防止学生时政讲评错位的风险意识,仍然如前文所述,需要与小组保持动态沟通,随时随地指导他们的学习方向,避免学生出现错误理解并在错误理解之下做出偏离主题的行为。首先,教师要反复与小组沟通,确认小组对新课内容的理解方向,以及理解程度,要倾听学生的汇报,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设性意见。其次,认真阅读小组完成的文案,认为合格以后,叮嘱主讲人熟悉内容,并积极预演。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证主讲人在课堂时政讲评时不至于偏离原先设定的路线。鼓励主讲人带领小组深入分析,寻找更好的创意。

(四)教师需延伸时政讲评内容

当主讲人完成时政讲评并导入新课程之后,教师除了积极地感谢主讲人,以及其所在小组之外,还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反复联系时政讲评,要保证时政讲评的内容对新课程知识点具有很好的解析作用,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象化。例如,在“货币支持实体经济效果不断显现”“美国联合其他国家施压人民币升值”两个时政讲评当中,便可以在货币和经济的关系解析中、汇率内涵解析中将时政讲评内容再现,引导学生利用时政讲评当中的观点理解核心课程内容。

(五)确保“6+1”模式环节健全

鉴于时政讲评导入新课操作中容易缺失质疑探究环节,教师可以在课程讲授完毕后,带领学生再一次回顾时政讲评中的观点以及涉及的政治课程理论,分析主讲人是否存在漏洞。这个过程便是质疑的过程,在质疑前提下深入研究分析便是探究,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怀疑的精神。“美国联合其他国家施压人民币升值”中主讲人列举的不同汇率商品进出口价格变化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协同汇率影响商品进出口价格的其他因素。例如,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这样可以让学生视野更开阔。

(六)时政点评的总结必须详细

在课程完成后,教师需要特别安排时间带领学生评价时政讲评内容、形式,以及主讲人在讲评中存在的问题等,这样的方式,其他小组也可以借鉴,利于后续时政讲评导入更加顺畅。总结评价中需要存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评价指标需要详细缜密。

结束语

高中政治课堂融入“6+1”模式,并且以该模式指导时政讲评,使时政讲评环节成为激励、引导、连接、组织的抓手,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自学目标或者任务清单下有效地展开课前自学、交流互动、成果展示、质疑探究、总结评价,从传统死记硬背向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转变。为了保证时政讲评和新课程内容呼应,需要教师秉持全过程导学原则,积极地关注讲评小组的工作进程,确保其按照正确方向不断地收集素材、组织话术、完善流程。并且在后续讲课当中,教师要巧妙地引入时政讲评,使學生进一步理解理论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且教师还需要设立质疑探究环节,带领全班学生反复推敲主讲人的论点、论据,或者推翻其论点,或者提升其论点,又或者挖掘出更多论点、论据,以这样的形式提升全体学生的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汝强.基于“高效6+1”模式的教学设计[J].中学教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下半月,2021(7):2.

[2]董胜.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开展时政教学的策略分析[J].好日子,2021(20):1.

[3]周京京.针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6):1.

作者简介:陈淑珍(1975— ),女,汉族,福建宁德人,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玉田中学,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学。

猜你喜欢
主讲人时政环节
浅谈当前党课教学的面临问题与完善建议
My Hometown
时政要闻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由一道测试题所引发的思考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时政
《开讲啦》做正能量的传播者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