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农业场景的食农教育实施策略与方法研究

2022-07-18 06:04侯涛杨一凡
艺术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都市农业

侯涛 杨一凡

摘要:城市农业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前景,基于此的食农教育以农业为基础,通过食农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关注食物生产与营养。文章从社区农园、城市农园、屋顶农场、校园农场四个类型对城市农业空间展开创新研究,通过教育的方式提升公众对农业与食物的关注度,尤其是培养儿童与青少年在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认知。通过青少年这一受众主体,挖掘农业场景与体验式教育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食农教育;可食景观;都市农业;生产性景观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3-000-04

近年来,食农教育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农业在近几年有所发展,但仍然存在发展速度较慢、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同时,在城市与农业环境逐渐分离的环境下,青少年对健康饮食文化与食品安全的认识不足,开展食农教育是有必要的。因此,文章基于新型的城市农业场景开展食农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为了实现研究目标,下文回顾了相关文献,分析对比国内外城市农业历史与现状,以及它们与研究問题的关系,验证在城市农业空间开展食农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必要性,提出食农教育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1 概述

1.1 城市农业

城市农业,顾名思义是一种在城市具有相对独立形态的区域型农业[1]。城市农业作为一种被世界广泛接受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明确提出了“城市农业”的概念。进入21世纪,城市农业空间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了一种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的农业形态,亦是推进城乡融合的农业形态。在不同国家,由于不同的农业特征和经营模式,出现了更丰富的名称,如日本的城市间隙地农业、德国的市民农园型农业以及荷兰的外向型农业等。

受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我国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形成了城市农业的初步形态,一些城市也逐步形成符合各自实际和特色的城市农业模式,如休闲体验模式、社区支持模式、科普教育模式等。

1.2 生产性景观

生产性景观主要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劳动,融入了生产劳动和劳动成果,是一种包含生命力、文化性、可长期延续、有物质产出的景观。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故各国的生产性景观应用趋势也存在区别。20世纪90年代,安德雷斯·杜安尼总结并提出了农业城市理论,在之后的理论研究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克逊·德斯帕米尔又提出“垂直农场”这一概念,即利用垂直农业技术,在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成本的情况下,解决城市人口的食物保障问题[2]。此外,世界各地也制定了大量生产性景观方案,如著名的西雅图的社区园艺计划、草根永久培养运动等,让城市农业在消除当地贫困和饥饿中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3 食农教育

食农教育以农业为基础,关注食物生产与营养,以期通过教育的方式提升公众对农业与食物的关注度,尤其培养儿童与青少年对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认知,并通过科普、耕种、食育、环保、创新融合等多种方式,重新建立人与土地、人与食物、人与社会的关系。

食农教育起源于日本学者铃木善次“食于农的实践意义”这一理论,它是指将教育、食物、农业三者联系在一起,学习由农业和食物形成的当地饮食文化。英国名厨杰米·奥利弗与孩童校园饮食倡议者珍妮特·奥利曾发起“好食”运动,并且在2006年,土壤协会、关注食物运动、健康教育信托、有机庭园共同创办了“生活饮食伙伴联盟”,通过教育让学生对食物、农业、耕作、营养、健康等多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外,诸如此类的还有美国的“食用校园”[3]、澳大利亚的“食农教育厨房计划”等。

2 创新城市农业空间

2.1 城市更新治理背景下的社区改造:社区农园

2.1.1 社区农园的空间形式

在社区农园中以社区果园和社区花园作为社区空间改造的两个主要应用形式,社区农园在场地选址、开发设计、后期维护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基于社群融合、居民交流互动体验的需要。

拉斐特可食花园位于美国底特律市中心,该项目通过蔬菜种植区、儿童乐园、猕猴桃花架、花园棚屋等多个丰富的功能区,定期举办社区活动,居民可以在这里种植、分享食物与心得以及休憩放松,儿童也可以在这里学习有关种植农作物的相关知识。这一花园由此具有了一定的教育功能,形成了凝聚居民积极主动性、充满生机活力的社区农园。

2.1.2 社区农园的价值意义

社区农园是可以充分发挥社区核心力量的形式,农业景观的设计营造为居民提供了参与农耕、种植收获的机会,这种亲身体验的机会可以增加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社群的精神力量,从而在社区文化、环境美化、预防犯罪、生态安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随着近年来国内社区营造意识的增强,各大城市也相继开展了对社区农园的探索,如创智农园、百草园等。

2.2 促进人与环境融合的可食用景观:城市农园

2.2.1 城市农园的类型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特色与当地农业技术的结合下,出现了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城市农园。在非洲堪培拉、乌干达等国家,城市农园处于初期无意识发展状态,土地源于城市过度扩张保留下来的农园;在德国柏林、圣彼得堡等地,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在城市开展农业活动,以及在房前屋后小范围种植;此外,大片的城市农园、农业公园、特色农园等形式出现在日本、荷兰、新加坡等地,并且应用了一定的城市特色与生态技术。

从城市农园的运作和经营方式来看,城市农园分为公园型、种植型、科技研究型三个类别。公园型城市农园在功能方面集生产、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而种植型农园面积较小,较为分散,以向城市居民出租小块种植地,提供种植体验为主。科技研究型农园主要作为先进农业技术研究的实验和教学场所,具备教学和部分展示开放的功能。

2.2.2 城市农园的功能与意义

创智农园是中国上海一处开放性街区的城市农园,也是国内较早出现且运营管理成熟的成功实践案例。该项目整体打造以“都市农耕体验”为主题,集活动举办、种植体验、儿童体验式教育为一体,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农园的种植教育体验中。城市农园在当今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城市中多方的利益联系也越发紧密,这种现象离不开城市农园在改善生活状况、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2.3 高密度城市空间的绿色基础设施:屋顶农场

2.3.1 屋顶农场的实践发展

20世纪6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屋顶农场的营造形式展开实践探索,并且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1996年,劳伦斯·约瑟夫出版了《都市农业:屋顶花园的可能性》,标志着屋顶花园进入了人们的视野。1982年,德国政府颁布了有关城市屋顶绿化的法案,这种强制性手段使城市一些较大建筑、工厂的顶面出现了屋顶农场,并吸引周边居民承包属于个人的种植区域,种植农作物。

2010年,布鲁克林屋顶农场在纽约建成,该农场被称为“全世界最大的屋顶土培农场”,該项目在具备种植体验的基本功能外,还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有关农业种植的教育讲座。而对城市居民来说,教育功能的赋予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社会价值[4]。

国内屋顶农场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时间较晚,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范围的逐渐扩大,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如相关屋顶绿化技术不够规范、后期运营管理成本高等,这也将成为屋顶农场继续推进所面临的挑战。

2.3.2 屋顶农场的实践意义

屋顶农场是一种新兴的屋顶绿化方式,其充分利用了城市建筑群中的灰空间。随着城市屋顶面积的不断扩大,屋顶农场也逐渐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屋顶空间引入农产品作物种植,可以使城市居民学习到种植的相关知识,体会播种和收获的喜悦,品尝和分享劳动成果,有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同时,由于屋顶农场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可以进行雨水收集再利用,形成的绿化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推动生态友好型城市的建设[5]。

2.4 生态文明教育融合儿童自然成长:校园农场

2.4.1 校园农场的相关概念

校园农场是将农业场景与教育属性联系起来,以学校为单位,为学生提供与植物、农业有关的体验式教学的场景。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2.4.2 校园农场的实践意义

有关数据研究显示,在青少年及幼儿的成长教育中加入有关植物、蔬菜的种植实践教学,有利于改善儿童的饮食结构,提升儿童的身体素质,同时以校园农场为载体,有助于儿童在学习蔬菜等作物知识的过程中,收获友情,增强班级与团队之间的凝聚力。

3 实施价值与方法

3.1 基于受众主体:服务青少年发展与成长的食农教育

3.1.1 增强食农教育对青少年行为心理的影响

食农教育所营造的自然环境对青少年的行动有不同的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自然环境。农业种植环境可以刺激青少年的五感,同时,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们更有放松感和舒适感。氧气可以调节身体的神经系统,加快代谢。由此孩子们会对自然和安全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小就能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3.1.2 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青少年具有独特的心理需求。青少年介于儿童至成年的阶段,渴望独立是一大需求特征。在体验式教学中,青少年拥有合作、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有助于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辩证分析的能力。在课程中,收获与分享果实,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社交心理需求也能得到满足。

3.2 促进人与食物连接:食农教育价值服务研究

3.2.1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开展食农教育,能够使青少年理解和学习各种食品的种类、供给源和营养价值,帮助青少年从认知和情感的角度平衡饮食,认识到不健康的食品和饮食方法的危害性,进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食农教育还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体力。除此之外,植物景观对调节青少年的心理有很好的作用。可食用农作物在作为景观的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使青少年获得满足感,从而减轻压力,增加幸福指数。

3.2.2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

食物是一种人们每天都会接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材料。在青少年阶段,亲自实践总是比口头讲述、图片展示的效果更佳。这是作为教育资源的食物独特的优点。

以对青少年开展食农教育为例,可以发现定期向青少年开展食农劳动教育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个人素质的提升。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能够极大地改善青少年观察、思考、探究、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使孩子们珍惜食物,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有责任感,关心生命,提升审美能力。因此,食农教育作为载体和资源,对青少年个人品质塑造具有独特的作用。

3.2.3 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在全球化浪潮下,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年龄特征,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心理,很容易受到非科学的饮食思想影响。青少年可以以食农教育为出发点,通过种植实践学习和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营造具有文化特色的种植环境。同时,也能使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

3.3 创新课程应用策略:农业场景价值挖掘与课程实践

3.3.1 建立食农教育基地

劳动教育是将学生学习的课堂延伸到实际的农业种植场地,通过设置校园食农教学基地的方式挖掘农业场景价值。校园农场选地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建筑物的屋顶灰空间,建立屋顶食农教学基地来满足教学需求,可以采用立体种植、雨水收集等生态科技手段,也可以利用乡村闲置土地,在不破坏现有耕地类型的情况下建立教学基地,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增加教学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中,将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作为孩子们主要的认知对象,以作物生长序列为时间轴,以农业生产经验为重点,综合主题知识和传统文化内容,选定作物生产的关键节点,结合农业开发的新情况开展教育实践。

3.3.2 课程模块化、主题化

在食农课程体系建设中,将书本、图画等知识与教学课程结合,通过有主题的课程模块,引导青少年从理论转向实践,通过实践再次证明理论,形成有效的知识循环,既动手也动脑,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实践的积极性。

在当今鼓励不同学科整合的背景下,食农教育课程可以综合利用生物科学等一系列课程,加强模块化课程的统筹利用,在提升课程效率的同时,也能提升食农教育的教学质量。

3.4 体验式教育的价值:从农业开始的生命教育

3.4.1 农业实践中的自我解放

食农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依托校园可食用景观和校园农场花园,引导孩子们在农业实践课堂中调动自身积极意识来感受人与食物、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孩子们亲自参与种植场地的搭建、播种、施肥、观察培育、收获,能有效培养其动手实践和思考能力,体会通过劳动创造食物、分享食物的快乐,学习知识,促进自身成长。

3.4.2 食农知识系统的自我构建

通过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从种植、搭建、展示、实验四个模块结合我国传统节气、节日,形成一整套食农知识系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在合作中能够提升社群交际能力,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对植物科学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敢于质疑的精神,回归大自然,尊重自然,领悟自然。

4 结语

食农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善青少年的饮食习惯,使其在人与食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观念,且可食、可玩、可学的食农教育能够让青少年在快樂的体验中思考、实践、成长。同时,食农教育基地也是对校园景观功能的挖掘和探索,在改善校园环境、调节空气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基于城市农业空间形态从城市、社区以及最终走入校园的整体发展趋势,进一步分析国内外食农教育的现状,国内面向中小学开展的食农教育还有待挖掘,尤其是如何建立完备的课程体系以及合理利用现有场地打造校园食农教育基地还须进一步摸索。

参考文献:

[1] 李自若,余文想,高伟.国内外都市可食用景观研究进展及趋势[J].中国园林,2020,36(5):88-93.

[2] 沈海蓉,谢标,谢晟宇.基于可食景观的都市有机农业应用初探[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4):342-345.

[3] 李霞.美国可食校园计划的内涵、课程及特征[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17):67-72.

[4] 郑潇童.适应儿童的都市可食用景观设计应用[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5] 刘宁京,郭恒.回归田园:城市绿地规划视角下的可食地景[J].风景园林,2017(9):23-28.

作者简介:侯涛(1980—),男,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都市农业景观与食农教育。

杨一凡(2000—),女,山西阳泉人,本科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都市农业景观与食农教育。

猜你喜欢
都市农业
论“生产性景观”在当代都市社区中的应用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都市农业对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普通化要求的合理性分析
工业城市都市农业量化模型与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遵循五大发展理念,发展生态型都市农业
湖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路径研究
上海都市农业景观中的视觉效应研究
对天津市发展生态型都市农业的思考与建议
新常态下大力推进都市现代渔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城乡统筹背景下都市农业的发展特点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