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庆
统编教材在多篇课文中安排了一系列的“小练笔”,这些“小练笔”紧密结合课文中的典范表达,让学生在“一练一得”中达成对文本表达形式的内化,有效降低了单元习作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小练笔”的教学要求,把握编者意图,灵活运用“小练笔”训练,实现读写双赢的教学目标。
统编教材安排的“小练笔”训练,分布在中年级和高年级两个学段中,练笔要求也是以梯度呈现的。中年级主要训练句式,多数情形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几句话;高年级主要是训练场景、细节描写,让学生通过场景、细节描写事物(人物)的特点,聚焦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这些“小练笔”可以大致分类如下。
一是仿写语段。仿写是“小练笔”的开始,也是读写结合的基础。中年级的学生需要通过大量仿写积累有关段的表达经验,从构段中学习构篇的基本方法、模式。统编教材安排的“小练笔”中,有7次属于仿写语段的训练。其中,第一次出现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小练笔”就属于语段仿写,后续学习的课文《大自然的声音》《荷花》《花钟》《我们奇妙的世界》《走月亮》《飞向蓝天的恐龙》中,也都安排了仿写训练。
二是补白想象。留白是作者根据表达需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也是文本表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作者在表达时不需要也不可能把什么都写得那么清楚明白,所以表达出来的文字仅是内容的一部分,还有内容隐含在字里行间。学生在阅读理解时需要借助想象进行还原,但并不是所有的留白都需要去还原,只有那些影响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和人物形象的留白需要借助补白的形式用文字表达出来。在统编教材中,安排补白形式的“小练笔”有3次,分别出现在《巨人的花园》《猎人海力布》和《穷人》中,主要是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出发点,通过适当的想象完成补白任务。
三是迁移运用与创新。这一类“小练笔”强调举一反三,学生从课文的典范表达中提取可资借鉴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运用到自己的表达实践中,反复训练后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统编教材中这类迁移运用的“小练笔”安排的次数有6次,主要出现在《猫》《落花生》《手指》《腊八粥》《少年闰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等课后练习中。具有创新意味的“小练笔”安排了3次,分别出现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慈母情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课文后的练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课文情境开展具有创造意味的表达。
教师对统编教材中安排的课后“小练笔”进行分类,目的不是要实现分类集中训练,而是在训练不同类型“小练笔”时更有针对性。
一是在仿写语段中关注语言发展。统编教材中设计的仿写语段训练,一般指定课文中的某一个表达特点鲜明的语段作为“样子”,让学生选择相关对象进行仿写。对这样的“小练笔”,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样子”的具体表达特点,从仿写内容中找准仿写需要达成的目标,然后再进入仿写训练中。如《荷花》中的“小练笔”是“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在这一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第2自然段中写荷花不同样子的语段,分析语段的表达特点,确认本次练习是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先仿写一种植物开花的不同姿态,再仿写植物生长的不同样子。这样的“小练笔”聚焦语言的发展。
二是在想象补白中追求情节精彩。对文本空白的理解和把握,需要重视文本语境,离开具体语境,语言往往会失去灵性甚至会产生歧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进入特定语境后,需要借助想象进行补白,使所补出来的内容与语境相得益彰。尤其是那些故事性强的文本,补出的情节既要合情合理,又要出乎意料。如《巨人的花园》一课的“小练笔”是“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这是课文结束前的表述,但课文只说“尽情地玩耍”,没有具体写孩子们怎样玩耍。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境进行想象:孩子们怎样爬上巨人身上玩耍;孩子们在花园里玩哪些喜欢的游戏,并把想象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让人们感受到孩子们与巨人玩耍的快乐情形。
“小练笔”属于短平快的表达训练,适合学生经常性开展训练。统编教材设计的“小练笔”,与学生经常性训练的要求相比,显得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承载的阅读与表达目标,抓住文本中具有示范意义的表达语段,结合班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借鉴编者设计“小练笔”的模式,自主设计“小练笔”供学生训练,真正让多读与多写有机匹配,更好地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
如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课文所在单元的語文要素学习目标有“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和“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在第3课《荷花》中,编者安排了写植物的“小练笔”。因此,教师可抓住课文第1自然段在描写动物外形特点上具有的示范作用,设计一次“小练笔”,让学生从第1自然段的表达中提取描写的范式:“一对”+“一对”+“加上”=“凑成”,先让学生选择一种动物进行仿写,再将“一对”中的量词空出,让学生选择其他动物进行仿写,写出动物外形的特点。教师自主设计的“小练笔”,能够为单元习作做好多方面的铺垫,可以化解学生习作表达上的难点。
总之,在统编教材“小练笔”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研读编者设计“小练笔”的意图,根据相关类型有序组织学生开展训练,切实通过“小练笔”增加学生的练笔量,让学生在练笔实践中逐步提高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