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会增加痴呆的风险呢?
缺乏锻炼
缺乏锻炼会增加痴呆的风险。超重和肥胖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增加,出现血管性痴呆。
吸烟和饮酒
吸烟可能会增加患痴呆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过度饮酒会增加痴呆风险,尤其是早发性痴呆。
熬夜
睡眠时间不足使痴呆的患病风险增加。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过多摄入糖和饱和脂肪,而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摄入少会增加痴呆的发生风险。
白天小睡时间过长
白天小睡时间过长(一小时以上)会增加痴呆的风险。
独居、缺少社会联系
这类人群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导致认知衰退和痴呆的风险增加。
哪些好习惯能让大脑更健康?
多用脑
勤思考可以延缓痴呆的发生和发展。平时多看书看报、做一些益智类的游戏、记忆训练等。通过学习更多新技能来促进大脑的思考,如下棋、写字等。
多运动
运动可以刺激大脑,改善血流和代谢,减少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并有可能影响大脑的可塑性促进神经再生。另外,运动还可以延缓轻度痴呆患者的认知衰退。
多参加体育和社交活动
尤其是团体类体育活动,在锻炼的同时可以相互交流,更有利于改善认知功能。痴呆风险随着体育活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健康饮食
饮食结构能降低痴呆的风险,还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多吃蔬菜、水果、低脂(或脱脂)奶制品、全谷物、鱼、豆类和坚果。少吃食盐、含糖饮料和加工肉,用水果来代替甜品。
管理好心血管病的风险因素
糖尿病会使痴呆的风险增加46%,高胆固醇血症会使痴呆的风险增加42%,高血压会使痴呆的风险增加24%。
适当补充维生素
研究表明,維生素D、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会增加患痴呆的风险。
良好的情绪
抑郁或焦虑均可以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所以心理健康一样重要。
高质量的睡眠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要熬夜。如果有明显的打呼噜或者在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等睡眠障碍,需要就诊睡眠医学专科。
戒烟戒酒
烟草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损伤大脑神经元,任何时候戒烟都有好处。
避免头部外伤
平时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评估跌倒的风险,必要时使用头盔保护头部避免意外摔伤。在家时也要防止摔倒。
(来源:中国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