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佳妮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从“农合联”视角进行切入,分析浙江省小农户生存发展现状,以及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目前存在的年龄、知识结构、融资难度和小农户组织化水平等各层面存在的困境,由此对农合联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连结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进行探析,得出农合联结合自身综合改革工作,为实现其两者之间的有机衔接作出贡献的可行性。
一、引言
小農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和关键主体,也是促进我国完成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2019年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小农户有2.1亿户,占汇总农户总数的86.9%,小农户经营仍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经营的常态。然而,当下小农户面临着人均土地占有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力不足、农业技术投资低等一系列问题,很难凭借自身力量实现向现代农业方式的转变。因此,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指出:“培育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确定为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对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实施路径、利益联结模式、制度保证等作出了顶层设计。而2020一号文件再次指出要“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以上都体现了党中央对小农户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小农户健康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目标实现的关键性。
浙江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即农合联)于2017年8月22日正式创立,农合联作为为农服务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服务的关键载体。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农合联有责任、有能力结合自身综合改革工作,积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负担应尽的责任。
二、浙江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现状及困境分析
(一)浙江省小农户生存发展现状
目前以小规模运营为特性的小农经济依然长期是浙江省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态,根据《浙江省第三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浙江省第三次农业普查一共登记了11.3万个农业经营单位,全省共有870.9万个农业经营户,其中有10.2万规模农业经营户,小农户占比 98.83%。
浙江省小农户发展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传统分散小农户自主经营。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户籍制度的改革深入,农村居民人口逐年减少。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中,农村常住人口为1755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5850万人的3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达53%。全省目前仍有相当比例的家庭承包土地由小农户自主经营。全省位于平原地区的小农户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晚稻,自行解决各自家庭的温饱问题。而位于山区、半山区的小农户以培育茶叶等浙江传统特色农产品为主,以此满足家庭成员的生活保障,是这些小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
家庭农场自发式快速发展。这些年来,浙江主动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农场主在经营中,注重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组织合作融合,共同提升产业化水平对接“大市场”。浙江的家庭农场发展,在坚持农业经营的农户特性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增强了分散农户的行业不可替代性,推动了浙江现代化农业的不断进步。与其他地方不同,浙江家庭农场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自发性,即农户在规模经营中,通过工商注册登记一步步自发发展而来,而非政府主导的产物。截至2016年,浙江有家庭农场5122家,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3816家,占74.5%,养殖业家庭农场823家,占16.1%,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482家,占9.4%。
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发展。借由调研发现,部分浙江省本地的小农户和很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合作机制,新型农业经营单位不断自我成长,与之相应地还促进了周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比如位于湖州市的南太湖现代农业综合区,设计了“三业三园四社区”的空间格局,其中三业即生态高效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业休闲旅游业,三园是优质粮油、果蔬园艺和特种水产三个万亩园区,还规划了四个农民社区,实现农业园区耕地资源合理布局和科学利用,为已入园或即将入园的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发展平台。现在浙江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架初现端倪,培育成果已然显现。但部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衔接尚不紧密,小农户发展前景依然不大明朗。
(二)浙江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所面临的困境
1.小农户低技能化及老龄化问题突出
现阶段,浙江省农村确实存在着小农户的年龄结构偏向老龄化以及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现实情况,致使部分小农户较难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备和技术,无法顺应“互联网+农业”的新时代态势,电商网络中心目前在各市县、乡镇和行政村都纷纷成立,不过许多小农户将互联网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想法依然不够,小农户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能力还存在许多不足。现代型农业是我国农业进步的方向,而农村从业人员的低技能型和老龄化提高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难度。
2.小农户获取资金支持难度大
金额小、客户群分散、资讯收集和鉴别成本高是小农户经营资金需求的主要特点,这会给银行等外部金融机构带来比较高的服务不确定性和成本。许多小农户表示向银行贷款存在额度小、利息高、缺乏抵押物、授信担保难、手续繁杂等问题。即使各地政府都陆续发行各种惠农银行扶贫贷款等政策,但大多数小农户因为没有合适的抵押物而望而却步。因为小农户融资难问题的存在,会造成农产品在生产、运输、销售和储藏等多环节发生资金短缺的纰漏,使得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连结存在较大阻碍。
3.小农户组织结构不合理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然而,小农户依旧是占多数且长期存在的关键主体,是乡村社会的基本单元,一般小农户所拥有的土地面积比较小而且较为分散,组织化水平不足,现代农业种植方式相应难以推广,小农户组织化程度逐渐偏低,分散化种植难以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红利,因此小农户的各项物质与服务费用都表现出逐年增加的状态。这些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小农户难以协调现代农业的进步。
4.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
过去由于我国工业化水平落后,曾在一段时间内实施以农促工政策,农业给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基础,工业在获得农业发展重大支持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大进步,但这也使得部分地区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的成长态势呈现出不同,在很长的时期内,农业都处于发展不足的状况下,农业发展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也没有得到发展,导致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不足。由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足,变成限制分散农户与现代农业连结的重要成因。社会化服务是各农业生产单位进行农业经营最直接需要的。现实中,各农业生产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会产生种种问题,如农业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与配套、优质优惠的生产资料的购买和配送、具体耕种过程中的机械化操作、资金的支持、保险项目的配备、销售渠道的构建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等等。种种此类问题,仅凭农业生产单位单方面的力量是不足以应对的,还需要加强提升全社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尚不够健全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汇集所有农业相关产业于一体的多层级、复合型产业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主要以保障食物安全、提升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健康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建设发展非常关键。多年来,浙江省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获取了一些进步,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慢慢产生了一些具有浙江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不过现阶段浙江省农业产业体系水平与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还有一些差距,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农业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平衡,农业中各产业的构成比例以及各产业内部之间的构成比例不协调;以及农业产业效益较低、农产品流通服务机制不完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较低等各种问题。
三、农合联独特作用分析
2017年8月22日,浙江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成立大会在杭州市召开,标志着浙江省自上而下全面构建了省市县乡四级农合联体系,也是目前中国最为健全的农合联体系。该体系包括了942个乡镇农合联、83个县级农合联、11个市农合联和6.61万个农合联会员,全省较规范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涉农服务组织(企业)基本都已经加入了各级农合联。农合联不仅是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组织,也是推动产业兴旺、实现绿色生态,最终实现农村稳定成长的组织。随着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农合联应该积极发挥为农服务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实现自身功能价值。
(一)提高小农户组织化水平
农合联可在不改变小农户作为基本生产单元的前提下,将大家组织联合起来,为小农户们提供生产指导、现代农业技术、信息共享以及教育培训等服务,随着组织化水平的提升,小农户在农合联的管理组织下,耕地资源可以得到合理地开发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生产方式也得到顺利推广,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耕地的最大化利用。浙江省部分地区的小农户信息受限,往往空凭经验进行种植,使得所产的农产品品质差、产量低,有的不能以高价出售,有些甚至找不到愿意收购该农产品的市场。而农合联就可以发挥自身作用,帮助小农户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生产,互相借鉴吸收其他地区先进的生产经验,从而进行自上而下的系统性推广。并且,还可以规范大型农用机械的运用,最终实现统一调配,实现集中区域化的机械耕种和收割,实现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连结。
(二)带动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发展
从农产品产业链角度来看,发展壮大农合联能够很好地促进农业商品产业链升级,由此促成分散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连结。农合联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模式积极探索农合联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施路径,一是整合农业单位资源积极发展“农户+联合社+农业龙头公司”模式,形成规模效应抵御市场风险。二是以生产、供销、信用为核心,开展全产业链服务。三是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向农产品加工上下游产业延伸,向周边相关产业拓展,拉长和拓宽产业链条,形成产业带和产业群,减少农产品的季节性、物流困难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农合联的创建很好地顺应了中国浓厚的地缘文化,它的合作经营模式可以把小农户“捆绑”在一起,集中进行产业链升级,实现全产业链经营,带动小农户面向大市场,随着农合联不断地发展壮大,农业也将稳步实现产业化经营。
(三)积极提供社会化服务
农合联可以积极发挥为农服务作用,深入提升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努力完善区域农合联服务平台以及产业农合联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和创新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农村金融服务。例如,以各项农业政策的变化为导向,为小农户提供技能培训和指导,为小农户提供有效的培训平台以及专业的咨询服务平台,提升小农户独立经营管理和农民各项综合素质;还应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为小农户积极提供融资渠道,发挥其组织优势,推动资金互助的进程,致力于产业发展和农户生产生活需要,促进乡村金融服务发展。
(四)稳定小农户与农企的合作联结
当前,零散式小农户生产与市场经济间的冲突也逐渐加剧,小农户零散式经营往往使其难以应对各类状况和风险,从而出现农产品产量减少和农用资金链中断的现象。因为种种不可控风险,部分涉农企业觉得小农户生产的农业商品品质水平无法保证,而且小农户履约意识不强,很难为涉农企业提供稳定的货源,因而与小农户合作意愿较低。而农合联对内可以实现小农户的组织化,在小农户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发挥保障功能;还可以在高风险的时候利用其风险管理应急资金盘活经营,从而增强小农户对抗市场风险的力量,实现增收;对外则可以帮助小农户与涉农企业沟通协调,稳固与他们之间的利益联结。
结 语
农合联作为拥有健全的组织制度体系、网络、资源、人才、管理等独特优势的为农服务组织,有助于有效推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由此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了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更好地连结,区域农合联可以提供各产业普遍需要的“基础性服务”,而随着现代化农业的持续进步,不同的农产品在生产、技术、品质检测等各方面需求不一,产业农合联则可负责针对某一产业的“专业性服务”。同时为了实现自身的独特作用,农合联自身也需要继续进行“三位一体”综合改革以适应农业生产经营环境的不断更新变化。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