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燕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纵观当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由于受应试和课时,进度等种种原因的影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课堂教学的重点还是停留在“教”而不是“学”,教师侧重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忽视对其用英语处理、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力无法提升,思维品质当然也得不到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教育部积极推动教学改革,2017年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并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
教育部2018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
因此,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充分挖掘语言内涵,获取信息、比较异同,提升思维品质,从而使学生通过分析、批判和创新,汲取文化精华,凸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王蔷2017)
一、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阅读教学案例
近日,笔者在区教研活动上听到这样一堂阅读课,顿觉眼前一亮。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Unit 5 Beauty in common things。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品(以孔明灯,剪纸和陶土艺术品为代表)。授课老师顾俊杰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尤其是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读前—创设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起点
顧老师的课在优美的古风音乐中拉开帷幕,学生一边用耳朵感受这份美好,一边用眼睛观察着老师手里的动作,好奇写在了脸上What’s the teacher doing?只见老师边剪边说:As you see, I am cutting paper with scissors. Paper cutting is our traditional art form.学生若有所思。待老师完成之后展示自己的成果—Look, now it’s completed(finished).What shape is it ?(A knot)--Chinese knot is also a traditional art form. We usually put it on the doors but now let me put it on the blackboard.随后顾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 What other traditional art forms do you know?在肯定学生的回答(face changing, lion dance…)之后,顾老师又把两张图片(孔明灯和陶艺娃娃)贴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根据这些和文章的标题猜测文本的主要内容。
顾老师在课前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作为课堂的导入,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音乐,剪纸,剪刀,图片等给学生提供了非常直观的视听感受,学生轻松领会目标词汇scissor, complete等意思,也能轻松预测文本的主要内容。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一堂好的阅读课,读前环节决不能被轻视。它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激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读中—深化文本,探索思维的生长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将思维品质界定为:思维是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并将思维品质划分为“观察与比较、分析与判断、归纳与建构、批判与创新”四个层级。思维品质的层级分类与认知水平发展的框架为英语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阅读教学的读中活动是课堂的核心部分,是阅读教学的输入和理解环节,在该环节,教师需要巧设活动,引导学生使用有效的阅读技巧,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理解。
1.分析文本结构,渗透阅读策略,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文本共四段,第一段总起,其余三段分述。顾老师在让学生猜测文本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找出文本的主题句(The most common things, from paper to clay to bamboo, are turned into objects of beauty)然后又问学生How does the writer support the topic sentence?并给了学生三个选项:
A.By comparing the art forms.
B.By listing the numbers.
C.By giving examples.
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和图片的帮助,找出了答案C.并且是三个examples(sky lantern, paper cutting and clay art).而后顾老师让学生选择本文的框架结构,学生有了前面的铺垫,不难做出判断。随后顾老师再次把四个段落的main idea呈现在幻灯上,用英语串起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A general introduction is usually followed by specific details and examples.就这样,本文的主要阅读策略moving from general to specific被学生轻松领会。在这个过程中,顾老师从让学生寻找主题句入手,到分析支撑主题句的方式,再到判断文章结构,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自然渗透了这个阅读策略,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2.巧用思维导图,搭建有效支架,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思维导图是阅读课中较为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绘制的过程中形成系统,提高学习效率;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激发联想,培养创造力。
顾老师在文本细读环节,选择第四个段落作为示范。通过这几个问题:1.Why is Chinese clay art famous?2. What do clay pieces usually look like?
3. How are clay pieces made?带领学生将文本进行提炼和归纳,并形成这样的板书(图1)。(其中的材料和象征意义在第一遍细读完成信息表格时就已经呈现)尤其是作为本单元的重点语言内容—被动语态,顾老师是指这样处理的:在上面的第3个问题中,顾老师是将陶艺的制作流程形象化,用了两张图片。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将图片排序。在此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仔细阅读文本,按信息找出步骤的前后顺序;另一方面要掌握各步骤的动词在表示被动的时候的具体用法,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把它们呈现在板书上。三个问题之后,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就完成了。整个板书呈现形象直观,一目了然。接下来,顾老师要求同学们细读第三段,并提供了多个选项让他们选择本段所涉及的核心内容(materials, shape, symbol, history and use),然后根据这几个核心内容展开基于文本细节的对话(尤其是被动语态的用法)。此时,对比黑板上的两个思维导图,明显可以看出老师帮助搭建的支架在慢慢减少,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在逐渐提高。在这两个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细读第二段,给图2画出思维导图并用上思维导图向同伴介绍孔明灯。
思维导图,点亮了学生的思维之星。一篇冗长的说明文,在利用思维导图之后,变成了一个个图文并茂、重点突出、想象力可以无限发散的知识体系。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引导之下,对整体阅读的感受更深刻,对文本的结构更清晰,对阅读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三)读后—拓展遷移,促进思维的纵深点
阅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了解文本和获取信息,还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挖掘文本的隐藏含义,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在此过程中,全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读后环节,顾老师设计了这么几个活动:1.话题讨论:What does beauty refer to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挖掘文本内涵。2.问题思考:What’s the writer’s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article and how did the writer make it?剖析作者写作意图以及分析文本写作手法。3.拓展延伸:Is there any traditional art form in Shangyu ? Talk about it in a similar way.学会触类旁通,进行话题拓展。
顾老师的这几个读后活动很有层次性,从文本立意到写作目的和手法到话题延伸,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拓展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阅读从进入文本到读后的第二个活动,引领学生从traditional art forms到what is the beauty in common things再到how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in common things.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从common到beauty的转变,激发了学生去寻找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传统艺术。写作手法的探讨再一次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在经过重读文本结合思维导图后,得出以下结论(by using a good title/ a good structure/passive voice/ introducing the materials/shapes/process…..)这些说明文写作手法的探讨有助于学生把握方向,提升写作能力。顾老师设计的最后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教材走向生活,关注家乡传统文化,增进对青瓷的进一步了解以便更好地对其保护和传承,从而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二、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更需要一定的时间,方法和技巧。老师们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要深入文本解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情景,抓住契机,激发思维火花;借助任务推动思考,引领学生逐步学会从“被思维”到“主动思维”;通过问题激思启疑,促进思维和语言的融合发展。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训练思维的机会,搭建思维培养的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培养思维品质,提升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蔷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英语学习教师版》2017年第2期
[2]包丰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差异化文本解读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