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定位下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疗效分析

2022-07-16 07:37马丽珍
哈尔滨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臂丛罗哌卡因

马丽珍

(鹤山市人民医院,广东江门 529700)

临床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常见的手术麻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相关研究指出[1],麻醉药物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浓度、容量是关键。罗哌卡因是临床主推麻醉药物,舒芬太尼是一种麻醉效果良好、镇痛性高、持续时间长、安全的药物,两者联合使用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对此,本研究选取特定对象,验证分析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联合使用在B超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20年期间我院进行的前臂骨科手术80例,其中男女比例为38∶42,平均年龄(40.25±1.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一般性资料差异有可能比性(P>0.05)。纳入标准:①行前臂骨科手术;②了解本次研究内容,且自愿表示参与其中。

1.2 方法:进入手术室后,医务人员先开放静脉通道,对患者的BP、HR、SpO2、ECG进行动态监测,并如实记录。同时,静脉滴注2mg咪达唑仑进行镇静。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部稍微偏向一侧,双肩放松,手臂自然置放于两侧。然后,麻醉医生则选择saote MyLab15超声系统,LG T17PC-3彩色显示器,全面扫描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分辨臂丛上中下干,准确找到进针处、角度与深度。麻醉医师则选用UniPlex NanoLine神经刺激阻滞针,超声套头外侧端进针,当回抽无血和脑脊液时,在臂丛肌间沟上中下干分别注射5~7mL局麻药予以阻滞。对照组使用20mL的0.33%的罗哌卡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0.2μg/kg舒芬太尼。两组患者均由同一个麻醉医师操作。手术过程中如果镇痛效果较差,可静脉注射2~3mg咪达唑仑、0.1~0.2mg芬太尼。如果依然无法满足手术镇痛要求,应立即实行全麻。

1.3 不良反应应急处理: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静脉注射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2~5mg;当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时,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5mg;当患者出现心率过缓症状时,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3~0.5mg。

1.4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同时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用药后30min、1h、3h、6h、12h、24h、48h疼痛情况,分值越高反映了疼痛越强烈。

1.5 疗效评价: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优:无肢体反应,不会感觉到疼痛;良: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不利于手术操作的肢体反应,没有疼痛感;差:手术过程中肢体反应十分强烈,无法承受疼痛,需要迅速换麻醉方法,重新进行手术。

1.6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22.0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麻醉维持时间更长(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s)

表1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s)

组别 n 麻醉起效时间 麻醉维持时间对照组 40 5.41±1.14 554.44±184.54观察组 40 4.47±1.20 725.36±145.52 t 3.254 4.236 P<0.05 <0.05

2.2 两组VAS评分对比:观察组用药后6h、12h、24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VAS评分对比(±s)

组别 n 用药后30min 用药后1h 用药后3h 用药后6h对照组 40 0.09±0.23 0.04±0.23 0.54±0.70 1.18±1.03观察组 40 0.06±0.14 0.03±0.15 0.44±0.62 0.59±0.54 t 0.124 0.547 0.542 2.587 P>0.05 >0.05 >0.05 <0.05用药后12h 3.12±0.57 1.42±0.21 6.355<0.05用药后24h 用药后48h 1.87±0.21 0.12±0.21 1.01±0.63 0.11±0.23 4.547 0.354<0.05 >0.05

2.3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214,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 [n(%)]

3 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较为常见,操作便捷、安全可靠。传统盲探式操作则是麻醉医师根据自身临床经验及手感来确定穿刺位置,准确率较低,需反复穿刺,患者疼痛不已,并发症风险较大,特别是肥胖患者穿刺难度更大。近年来,超声技术逐渐运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中,在B超的引导下,麻醉医师可准确、迅速刺入,有效预防了麻醉药物注射时药物渗透到血管、蛛网膜,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3]。同时,B超技术引导下实行臂丛神经阻滞,可确保用药部位的准确性与用药剂量的合理性,获得显著的麻醉效果。

局麻药能够对神经冲动进行有效抑制,而阿片类药物不仅可抑制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两者联合使用可强化麻醉效果[4]。罗哌卡因是临床典型局部麻醉所用的药物,属于长效酰胺类,可有效作用于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对其神经兴奋、传导的过程进行有效阻隔,药效较长,对中枢神经、心脏的影响较小,在低浓度状态下可有效阻滞与分离运动、感觉神经,临床效果备受肯定。舒芬太尼属于一种典型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溶脂性作用明显,可有效穿透血脑屏障和神经细胞膜,并发挥扩散的功效,促使脊髓、中枢神经阿片受体予以有效融合,从而发挥显著的镇痛作用。同时,相比于芬太尼,其镇痛效果高出十几倍,镇痛时间更长。同时,舒芬太尼具起效快、安全性高等优势。相关研究[5]指出,小剂量舒芬太尼能够迅速发挥较强的镇痛作用,维持时间大约在3h内。相关研究[6]指出,舒芬太尼的镇静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该药物注入人体后,处于神经梢的药物会迅速被周围足足的血管所吸收,并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显著的镇静功效;舒芬太尼可协同发挥镇静催眠的功效;舒芬太尼可有效强化痛阈、抑制疼痛而造成的伤害性刺激,有效预防应激反应的出现。而罗哌卡因能够对神经进行麻醉阻滞,不良反应较少,持续时间较长。

在现阶段临床上,在神经阻滞麻醉及硬膜外镇痛治疗中随处可见阿片受体类药物,当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运用时,两种药物共同发挥独特优势,强化镇痛效果,有效抑制不良反应的出现。相关研究指出,阿片受体类药物可强化椎管麻醉成效,延长镇痛时间。李德强,尹立军等[7]指出,在神经阻滞麻醉时间延长方面,阿片类药物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强化麻醉功效的作用机制可能同脊髓水平相关,当舒芬太尼等药物进入神经区域,通过外周神经纤维后被运转至脊髓后发挥麻醉作用。该药剂在B超定位下进行麻醉,不仅能够对患者臂丛神经分布及周围血管分布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还能够确保用药的准确性,提高剂量的合理性,进而获取最优麻醉成效。另外,可有效预防各种不利因素,如可有效降低药物误入血管和蛛网膜的危险,增强用药安全性。该研究采用的是小剂量舒芬太尼,可更有效的预防不良反应的出现,强化药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麻醉维持时间更长;观察组用药后6h、12h、24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充分证实了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阿片类药物可能对老年人有潜在的呼吸抑制风险,但是本研究并未发现这一现象。目前,临床上关于阿片类药物同局麻药物联合使用的研究较少。国外有关学者指出,局麻药、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阻滞麻醉成功率较高,且延长了阻滞时间,脂溶性效果明显,术后疼痛缓解时间较长。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以上研究结论,说明了局麻药、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适合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应在各级医院进行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臂丛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作为臂丛神经阻滞添加剂的临床疗效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结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价值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3D臂丛解剖动画在麻醉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