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2022-07-16 02:27
学周刊 2022年2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教室特色

潘 亮

(甘肃省古浪县第六中学,甘肃古浪 733100)

班级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也是班级中所有学生共同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内容。优秀的班级文化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教育力量,对学生具有引导、平衡、提高等教育价值。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班级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可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下,陶冶学生的情操,滋润学生的心灵等,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一套特色的班级文化。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现状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整洁且和谐的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特色文化的基础。具体来说,班级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教室的环境建设。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成长。通常,给学生构建一个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下陶冶情操、启迪心灵,使其感悟到班集体的温馨,最终产生极强的凝聚力、向心力。但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学校的教室布置相对单一,没有任何特色和新鲜的地方,甚至教室的内部环境出现了混杂的现象,如教室的墙壁上挂着陈旧的名言、毫无生机的黑板、打扫工具随意摆放等。在这种物质环境下,难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特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也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关键。目前,虽然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了精神文化的重要性。但在实施教育时,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师在实施班级管理的时候,主要是以分数为标准。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具有极强的功利性,严重束缚了班级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当前学校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频频开展“文明班”“先进班”的评比活动,且评比的结果与学生的操行相挂钩。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由于部分的班规设计不够科学、不够合理,常常导致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常常将班级精神文化置于一边。由于班级内精神文化建设缺失,导致学生之间常常出现恶性竞争,甚至导致其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或是不健康的行为。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束缚学生行为规范,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在实施班级管理的时候,常常受到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设置了大量的班级制度,致使班级内出现了课堂严谨、活泼不足的现象。同时,在班级制度的影响下,并未真正体现出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教师作为班级活动管理的制定者、执行者,基本上是按照既定的班级管理制度执行,虽然每天忙于班级管理事物,但却事倍功半。还有部分教师在实施班级管理的时候出现了重分数、轻管理的现象,忽视班级管理制度,甚至随意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尤其是对学生的奖惩管理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喜好进行的,甚至奖惩制度都缺乏相关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班级管理制度文化的缺失,难以充分发挥班级制度文化的教育价值,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路径

(一)营造“温馨化”的班级物质文化

良好的教室班级物质文化能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放松心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也有助于学生在良好的班级物质文化熏陶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班级作为学生成长、学习的第一场所,要给学生构建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确保教室内课桌及卫生打扫工具摆放整齐、窗户整洁等,使得学生一走进教室中就能产生放松、愉悦的心情,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第二,给学生营造“和雅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构建班级物质文化时,还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自身的修养,借助学生身边的小事引导,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还可以制定出与其相契合的班规、班训等,促使学生在班规、班训的引导下形成“尊敬师长、听从教导、不吵不闹、文明整洁”等良好的习惯。

第三,科学编排座位。在构建班级物质文化时,还应关注班级内学生的座位方式。具体来说,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教师在编排座位的时候,可将性格不同的学生进行搭配,以便于学生在性格互补中形成健全的人格;也可以将男女生进行搭配,使得学生在性别互补中相互促进;还可以将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搭配,以便于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第四,增加班级环境的艺术性。为了充分发挥班级物质文化的教育价值,教师在构建物质文化环境时还应关注班级环境的艺术性。具体来说,可在教室内设计一面展示墙,将搜集到的有价值的名言名句贴在上面,以便于随时随地激励学生;也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文、优秀书法作品、优秀绘画等展示出来,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还可以设置专门的表扬区域,对表现优秀、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还应用心对待班级中的黑板报,使其成为展示学生个性的重要场所,或者借助黑板报向学生传递优秀的文化、思想等;也可以在班级内设置图书角,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阅读书刊,并在图书角上增加常春藤、绿萝等盆栽,使得教室更加生机勃勃。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是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重要指南、准则。班级制度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制度文化,有助于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教师应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班级制度文化。

第一,教师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应将《学校管理制度》《高中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相关材料发给学生,以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制度的内容。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充分发挥班级制度文化的教育价值。

第二,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教师还应收集各科教师的相关意见。这主要是因为各个学科的教师虽然与教师工作职责不同,但每一位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都取得了相应的成功经验。因此,教师必须要与各个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并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初步制定契合的班级管理制度。由于制定的级管理制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还应在班级中实施一段时间,针对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其更加完善、科学。另外,在设计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还应关注制度的灵活性。例如,虽然制定了上课不能随意走出教室的制度,但少数学生在课上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教师必须要结合班级制度进行灵活处理,而非死板地遵守制度不让学生走出教室。

第三,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还应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借助开班会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应征询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切实结合学生的需求设置班级规章制度。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愿意遵守班级规章制度,才能真正保证班级制度文化的教育价值。

第四,还应公开选举班委会。在构建班级管理制度文化时,还应民主、科学地选举班委会。具体来说,教师在选举班委会之前,必须要将班委会的相关岗位、人数等告知学生,使得有竞选意愿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以投票的方式,根据得票的情况选定具体的班委会成员。

(三)构建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文化

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口号,还应依托一定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的经历和参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班级活动:

第一,积极开展班级活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促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通过体验和感悟,最终内化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等,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从应付的态度中解放出来,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轻松的文体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等,促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逐渐形成优良的班级文化。

第二,教师还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目前中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但教师仍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主题、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教师就可设计出“规划助力美好人生”的主题班会。在这一主题班会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学习、课堂的表现、课桌的布置、自己的行为礼仪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促使学生对自己形成更加深刻的了解。

第三,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之余,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在学习雷锋日到养老院,使学生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带领学生在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缩短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也促使学生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强化意识、规范行为,最终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主要是在全体学生、教师共通努力下而形成的共有财富,可影响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诸多班级文化中,精神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也最为有效。基于此,教师在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时,应意识到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第一,制定班级目标,引导学生为了班级发展而共通努力。这主要是因为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班级目标是关键,是班级的灵魂。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起与学生学习需求相契合的目标,引导学生为了这一共通目标而努力。同时,还应将班级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使其成为不同阶段的目标,最终促使学生在一步步的努力中,逐渐接近共通目标。学生在努力的过程中,也会在成就感的引导下端正自身的行为,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在构建班级精神文化时,还应关注班风的建设,营造一个“团结、文明、勤奋、拼搏”的班风,促使学生在良好班风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规范自身的行为,端正自己的思想。基于此,教师在构建班风时,应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其成为班集体的主人;还可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使得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过程中实现所有学生的进步。

第三,还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在构建班级精神文化时,应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走出来,在日常教学中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多包容学生,尤其是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应公平公正地解决。

第四,还应充分发挥榜样的价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借助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还应充分挖掘、利用身边的榜样力量,促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五)依托校园文化特色打造班级文化

在打造班级特色文化时,必须要明确班级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在联系,确保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尊重校园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一方面,教师在营造班级特色文化之前,必须要对校园文化展开全面、详细地分析,从校园特色文化入手,寻找班级特色文化的亮点,切实保证两者之间的统一。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切实增强班级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否则,一旦忽视了校园文化的分析和研究,就可能导致打造的班级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存在矛盾。另一方面,还应对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解读,明确班级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细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打造班级特色文化时,必须要将校园文化中蕴含的思想内涵进行转化,使其与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相契合,使学生在班级中更好地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特色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教育手段,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人生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以往,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班级特色文化常常受到冷落,严重阻碍了其教育价值的发挥。基于此,教师在培养人才时应立足于班级特色文化的现状,分别从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努力,构建出与校园文化相契合的班级特色文化,促使学生在班级文化的影响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教室特色
“313”教室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中医的特色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完美的特色党建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