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的策略探析

2022-07-16 02:27李晓东
学周刊 2022年28期
关键词:思政融合传统

李晓东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镇李碾小学,甘肃庄浪 744600)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用价值逐渐受到关注,传统文化中优质的思想和精神力量可以为发展小学生的思政素养提供持久的能量,实现小学思政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目标应该紧紧依托传统文化资源。为此,教师有必要全面认知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的意义,同时着力构建文化育人体系,开发和运用科学的融合手段引导学生透过传统文化陶冶思想情操,从而促进学生的文化品格与思政素养协调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的意义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思政课应该打破僵化的教学局面,着眼于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树立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政课程创新融合的坚定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积淀和传承,是我国文化之林耀眼的奇葩,把传统文化元素和小学思政课改革有机进行融合不但可以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力量,也能拓展学生的传统人文认知面。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能够提高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效率。培养小学生精神文明和道德观是小学思政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然而以往小学思政课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都比较匮乏和滞后,学生对思政课程理论灌输普遍感到厌倦,久而久之给完善学生的道德观念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厚的内涵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其中包含中华传统美德以及道德思想,这些和小学思政课程要点极为匹配。教师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可以实现全面延展教学资源和形式,促使学生获得耳目一新的道德思想学习体验,显著提高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效率以及思政学习兴趣。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小学生的价值观念正处于启蒙和摸索阶段,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教师在思政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引导,才能防范学生的价值思想陷入成长误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值得小学生发扬和传承,如爱国主义精神、奋斗精神、知行合一观、崇尚真理、奉献精神等。教师将传统文化价值观和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能够修正学生看待人、事、物意义的价值标准,完善学生的伦理规范和价值思想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为学生终身和谐发展注入持久的动能。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能够涵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滋养小学生心灵世界的重要养料,思政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和精神境界,所以两者的发展方向是同向、同行的。教师将小学思政课程和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可以引导学生见识祖国从古至今多领域的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积累传统人文知识,进而涵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这些都有助于高效落实小学思政课的改革目标。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的策略

(一)开发思政课程资源,钻研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整体实践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追溯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具体的融合路径把握不够到位,在思政课程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欠缺合理性,这些都会阻碍完全发挥传统文化教学的效力。教师是开展传统文化和思政教学融合教育的策划者,自身应当先吃透思政课程资源,明确传统文化渗透的最佳板块,才能提高学生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的效率。对此,教师在优化小学思政课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模式时,应该着力开发思政课程资源,钻研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从而促进两者融会贯通,明确思政教学改革方向,基于思政课和传统文化融合目标的课程资源开发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资源。现行小学思政教材中的很多单元主题都和爱国思想有关,是中国传统文化关键的融合路径。教师在开发此类课程资源时应该广泛搜集表现爱国情怀的传统文化素材,并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呈现给学生。比如,教师可以在思政爱国主义主题课程教育导学阶段给学生讲述历史上的英雄志士以及革命英雄保家卫国、英勇献身的爱国事迹,然后提问:“同学们,听完这些英雄事迹你有怎样的体会?”学生随即展开思考和互动交流,有的学生说震撼于英雄的革命献身精神,有的学生说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无数无名英雄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教师把所有学生的心得体会总结起来,顺势揭示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理论核心,这样学生既能顺利领会爱国思想的要义,也会自觉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报国志向。

第二,感恩教育课程资源。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传统美德,感恩主题教育课程在小学思政教学中占据较大比例,教师在具体开发感恩教育课程资源时应当根据教学需要加强引入传统文化中蕴含感恩内容的材料。比如,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古代孝亲的故事,然后布置交流分享任务:“同学们,想必大家都深受孝亲故事的感动,你能分享生活中和亲人、师长相处的感人瞬间吗?”学生受到传统孝亲故事的启发和感染纷纷讲述自己是如何被父母、师长关怀照顾以及自己做过的感恩回馈行动,这样就能实现传统文化和思政感恩主题教育课程资源的有机融合,切实培育学生的感恩品质。

第三,文明礼仪教育课程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强调知信明理、德才兼备,小学思政教学与之相关的课程资源不在少数,是融合传统文化有力的课程平台,教师在开发此类课程资源时应当尽量应用传统文化向学生播撒文明礼仪知识技能。比如,在讲述人际交往文明礼仪知识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以诚信、友善、帮助他人为题材的传统民间故事,把这些民间故事作为思政文明礼仪教育的正面案例,鼓励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把故事中的文明礼仪思想代入日常学习生活中,探讨如何与他人沟通和相处、如何完善自身的道德文明规范。等学生探讨结束后,教师再让学生个性化解读传统民间故事,剖析其中可以为己所用的文明礼仪指导,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与人为善、诚信自律、宽以待人的高尚品质。

(二)创设思政教学情境,科学导入传统文化

现阶段小学思政课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阻力较明显,主要是小学生受年龄和知识储备的制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比较浅薄,无法自主探析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思政精神,教师即便应用相关的文化教育材料展开教学,学生的思政学习体验也是浮于表面。创设情境是符合学生实际认知规律的教学措施,也能加速小学思政课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对此,教师应当创设多彩的思政教学情境科学导入传统文化,减轻学生领会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压力,进而提升学生探索思政课和传统文化的自主动机。以思政课和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为目标的情境创设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创设多媒体视图情境。多媒体视图情境生动、直观,在展示传统文化方面效果显著。教师在实际创设情境时应该采用和思政课程理论内容最贴近的多媒体视图材料,促进学生迅速感知文化现象和思政要素。比如,在小学思政自然山水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白板上为学生投屏播放鸟瞰祖国名川大山的视频,展示古典田园风光的写意画作,同时搭配一些传统的笙、琴、筝乐名曲,让学生沉浸在声像俱佳的传统文化氛围中领略祖国山河的雄奇和壮丽。学生欣赏完多媒体视图情境之后,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同学们,你最喜欢多媒体情境中的哪个自然景观?可以讲一讲哪点最吸引你吗?”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无形中对祖国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建立了具象认识,养成良好的亲近自然的情怀和爱国品质。

第二,创设角色扮演情境。角色扮演情境具有游戏性质和互动性,有助于增强学生思政课传统文化学习的参与感。教师在具体创设情境时应当在现有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把常规传统文化材料升级为角色扮演活动。比如,教师在利用一些成语典故给学生渗透思政知识和人生道理时可以先用白板投屏展示成语典故连环画和文本内容,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初读和研习,然后再引导学生以成语典故为剧本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自主排演结束后轮流上台展示成语典故剧,教师要认真点评并赞扬每一组学生的生动演绎,然后指导学生对照思政教材尝试分析成语典故阐释了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和哲理,教师再在小结时适度完善和补充,这样学生在传统文化和思政课探索过程中必定能收获累累的思想硕果。

(三)采集乡土文化素材,提高学生思政知识的领悟效率

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也和小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及实际生活距离更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的最佳切入点。教师要想在小学思政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植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人文精神,应当先发展学生的爱乡观念与乡土文化自信。对此,教师在融合思政课程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挖掘和采集乡土文化素材,带领学生寻找家乡的传统文化符号,提高学生思政知识的领悟效率。在小学思政课中应用乡土传统文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多给学生展示乡土文化风情。教师要根据思政课教学需要合理引入乡土文化风情资料,如在涉及传统节日的思政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本地节庆活动的摄影视频,同时跟进问题:“同学们,这些节庆场景大家熟悉吗?参加过的同学请举手,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在活动上都见到了什么?”学生踊跃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说节庆活动上表演者身着各色传统服饰,有的学生说活动中的传统鼓乐表演非常精彩,此时教师可以顺势给学生讲解民俗节日文化的来历和发展等知识,利用乡土文化风情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和家乡的认同与热爱之情。

第二,善于开发利用乡土历史文化遗迹。乡土历史文化遗迹是宝贵的传统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辅助学生内化理解思政知识。比如,在关于家乡历史和物产的思政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家乡的名胜古迹、遗址和名人故居的图片,并搭配讲解一些文献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在家乡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动人的历史故事。接着教师可以继续给学生讲解家乡物产、民间工艺、历史沿革等思政知识,鼓励学生举例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家乡的历史人文景观,从而提升学生的乡土文化自信,培育学生爱乡、爱国、爱社会的积极思政情怀。

(四)设计文化实践活动,培育完善学生的思政实践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和小学思政课的融合如果缺少实践理念的支持就如同一座空中楼阁,学生的文化品格和思政素质很难获得实质性培养。基于此,教师应当围绕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目标着力设计、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付诸实际行动探寻传统文化之源,践行优质的思政精神,从而培育完善学生的思政实践素养。学校和教师可以定期策划开展传统文化研学旅行活动,根据学生思政素养和人文精神发展需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身领略传统文化、感悟其中的思政精髓。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让学生在传统文物、碑文和文献记载中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坎坷的崛起进程,学生一边参观,教师一边引导学生回顾思政课程涉及的理论内容,培植学生为祖国繁荣昌盛自立自强、不懈拼搏的进取精神。教师还可以策划设计亲近自然的研学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互帮互助、欣赏自然风光之美,引导学生把思政课中领会的生命教育、劳动教育知识运用到亲近自然的活动中,如植树、为小树穿“棉被”、救护野生动物、清理田野白色垃圾等,活动结束后再让学生从传统文化和思政课程的角度写一篇简短的收获感言,从而强化学生思政理论和传统文化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效率,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涵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回音中持续完善思想境界。教师应该开发思政课程资源,钻研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创设思政教学情境、采集乡土文化素材以及设计文化实践活动,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科学导入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思政知识的领悟效率,从而培育学生的思政实践素养,激发学生热爱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意识。

猜你喜欢
思政融合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