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钰
(甘肃省民勤实验中学,甘肃民勤 733399)
随着社会背景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就是为了探寻适应当下社会人才需求的教学路径,使得学生不仅能在语文课堂中学习基础知识,也能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此成为新时代社会所需的人才。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初中生的表达能力,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表达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提升了表达能力,说明他们组织和使用口头、书面语言的能力有所增强,他们的语言储备库也有所拓展,而在拓展语言储备、提升表达能力的背景下,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示自己,也能间接提升写作、思维、创新等能力,这对于他们实现综合性发展的目标就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次,学生提升表达能力后,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因为学生提升表达能力的前提要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活动上,而在互动和沟通的过程中,他们就能解决个人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所以他们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就能提高。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留下了诸多的经典文学作品,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传承文化和经典也成为时下社会的热点话题,经典诵读便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语文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诵读技巧,还能启发学生的表达意识。在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提升初中生的表达能力,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经典诵读,将其视为语文教学中的常规教学内容,依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从新版教材中选取经典文学篇章,在课堂上设置专门的诵读教学板块,传授给他们诵读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针对不同类型的经典篇章,在语调、停顿上加以区别,体现出篇章的韵律和节奏,展现出经典文学作品的独特风韵。此外,教师也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上引进有关国学诵读的视频资料和音频素材,鼓励学生通过模仿音频和视频中的诵读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诵读风格,让他们在诵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化传递能力,促使他们通过语言表达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深厚意蕴。待学生熟练地掌握诵读方法和技巧后,教师也可以利用主题化的经典诵读活动,以诵读表演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诵读,在广泛搜集和全面分析文本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诵读体现出篇章的文化内涵和节奏韵律,展现出经典作品在语言和意境等方面的美感,在这过程中,学生支配和应用口头语言的能力也有所加强,由此,学生就能在经典诵读中提升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受到中考制度和传统理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为了掌控课堂教学的进度和秩序,在课堂中会以教师讲解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极少给予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也没有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语文课堂中,他们的表达技巧也就不够娴熟。基于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实况,为了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口头表达板块,在文本阅读、习作练习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教材中的文本、口语教育素材等元素中,提炼出具有探讨和交流价值的话题,于课堂中引出话题,将学生分成多个交流小组,引导他们针对口头交际话题进行探讨和思辨,在探讨的过程中展现自身的真实见解,让学生能够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悟,并在口头表达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条理清晰的表达习惯。此外,教师也要对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具体情况和真实表现进行记录,利用小组活动观察表,仔细分析学生在小组交际中表现出的态度、习惯、能力和素养等元素,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表现,制作个人成长档案,展开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工作,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进行精准指导,以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通过口语表达正确地传递信息。长此以往,学生不但提升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和互动的能力也明显提升。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高峰期,情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还能增强其积极情绪,使他们产生主动表达和交流的欲望。鉴于情境教学法的重要价值,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可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虽然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情境教学法,但是他们所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不高,只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导致语文课堂中容易出现“点不对题”的尴尬局面,学生也很难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生发出强烈的表达欲望。对于以上分析中提到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法与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在教学准备阶段,对一段时期内的语文课堂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将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体现在书面上,突出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据此设计细化、优质的情境教学方案。而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既定的情境创设方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创设故事、生活等情境,保证情境的类型与文本内容、写作素材等相契合,让学生在情境中增强文本理解力,并在活跃、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氛围中产生表达欲望。另外,根据初中生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教师要随时调整情境的形式和内容,及时引入与学生兴趣倾向相符的情境化内容。在此环境中,学生的表达意愿自然会不断增强。而在学生积极表达和勇于表达的教学环境中,整个班级中的学生都可能会受到积极影响,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仅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承担教学任务,学生也可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讲解知识,这为其进行语文表达创造了新的机会,有助于其表达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探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可以尝试翻转课堂,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老师,讲解知识。不过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上,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了表达欲不足的问题,不敢参与到翻转学习活动中,不相信自己能够清楚讲解知识。而另一部分学生虽然较为大胆地参与到了翻转讲解语文知识的活动中,但是由于准备不足,他们经常会在表达中暴露出语言逻辑混乱等问题,导致表达能力迟迟无法提升。解决前一问题,教师应将激励教育思维渗透在以教师授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在课堂上踊跃表达自我时,要及时对其引导并表示认可。学生的表达自信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从不敢说、被动说到主动说,表达信心越来越足,表达逻辑越来越清晰,表达能力循序渐进地提升。针对后者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强化对学生课堂表达准备的引导,为他们提供提前准备表达材料的机会,并适当为其提供资料搜集渠道。学生在资料搜集中便可以围绕如何表达展开思考,模仿教师的授课方式提前写下说课稿,进而在课堂上按照说课稿进行表达,随机应变地调整表达方式与语言。其表达思维敏捷度在充分准备下提升,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地也能够得到提高。并且,此类课堂学习活动能够营造更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其他表达也创造了更积极的环境。学生在积极环境下通过其他方式展开主动表达,能力同样可以得到提高。
读写结合是时下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也能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水平。鉴于读写结合理念起到的重要作用,为了全面提升初中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全面了解阅读与写作关系的前提下,引进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机制,从单元教学的角度入手,将阅读和写作教学视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在读中写、于写中读。在实施单元阅读教学方案时,要求学生借助“学习记录本”将文本中优秀的词汇、语句或者修辞手法等逐一记录下来,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归纳,通过此种方式为学生提供积累素材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将阅读文本中的语言素材和历史典故等,吸纳到自身的素材储备库中,以便为后续的书面表达提供资源。同一时间,针对语文的实际情况,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将积累的素材应用到习作练习中,从简单的仿写练习开始,再在尊重其思维与表达习惯基础上设计开放性的主题作文题目,促使他们在同主题的写作训练中不断提升书面表达水平,而随着书面表达水平的提升,学生的思维也会愈加灵活,他们不仅能够主动吸纳语言素材,也能够自如地应用语言素材表达真实想法和见解。
从“孟母三迁”的历史典故中我们可以得知,环境和氛围对教学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提升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营造自主表达的氛围,让学生主动“想”、主动“说”,以这一目标为基点,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互动交流活动的方式,在语文课堂上针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思维偏差等进行多元讨论,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表达感悟、倾听意见、商讨答案,让学生在表达中抒发情感,促使他们在平等友爱的环境中消除恐惧心理,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和互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于追问的过程中引领学生的正向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参与到讨论活动中,共同商议学习语文知识的正确路径和有效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技巧,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互动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学生的表达技能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达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他们具备扎实的表达技能,就能正确地传递信息、充分地表达情感,也能在正确传递信息后获得自我效能感,为构建良性的教学循环打下基础。从这一论点切入,为了锻炼初中生的表达技能,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组织竞赛活动,针对阶段性教学情况和教学成果,选择具有生活特征和社会探讨价值的主题,作为竞赛活动的起点,以激励性的话语和驱动性的竞赛任务,让学生主动加入竞赛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思辨能力、增强表达思维的机会,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灵活地调动语言素材,促使他们掌握利用口语形式传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此外,为了强化竞赛活动的效果,教师应提前制定活动方案,在方案中涵盖具体的流程、主题和分工,让学生准确了解自身的职责,并提前做好竞赛准备工作,以充沛的精力应对激烈的赛事活动,引领他们在辩论和演讲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并熟练地掌握表达技能。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正向着理论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的道路迈进,而在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初中语文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那么其表达能力就会大幅度超越当前的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依据课内教学的内容,延伸语文教学的范围,提前制定内容翔实、环节过渡自然的实践活动计划,并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引导他们补充和完善活动计划。此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活动计划,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职业体验和公益奉献等类型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脱离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促使他们在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主动与人沟通和交流,并在应对不同问题时学习和掌握不同的表达方法。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已经无法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所以对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就是一项必要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以此为依据精心设计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活跃、和谐和友好的环境中学习表达技巧、提升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