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文旅时代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2022-07-16 11:51陈丹黄雄英梅早旺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7期
关键词:实践基地协同育人产教融合

陈丹 黄雄英 梅早旺

摘 要:智慧文旅时代的到来对高等院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面对智慧化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平台不断融合的旅游市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也应及时进行调整和改革,以实现人才能力和素质与市场的接轨。通过分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必要性,剖析传统旅游实践教学基地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归纳总结了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目标以及产教融合型的实践教学内容,对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建设模式进行了架构,并结合具体措施提出了实施路径。

关键词:智慧文旅;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7.03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国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自2014年在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随后在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毋庸置疑,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要不断推进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已成为近年来国家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方针。

1 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1 校企协同育人是提高旅游人才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复合型人才需求形势下,旅游专业的高等教育也应顺应国家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方针,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基础工作中动手操作的基本技能,还需要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势必要求高校充分重视并有效利用学生的实习实践过程,加强高质量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践环境,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实践教学任务和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1.2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双创型”人才的有力保障

“双创型”人才即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需要依据行业的需求,通过分析在智慧文旅时代发展背景下,学生面向的工作岗位所必需具备的新能力,并将其项目化与任务化,形成动态的能力点和能力模块,体现出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正是培养“双创型”人才的有力保障。通过校企合作,还可在实践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1.3 建设校企合作教育基地是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是当前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高校可安排、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到旅行社、星级酒店等企业挂职、轮岗交流,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而使教师的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得以更新和实践能力获得提高。另一方面,高校可积极引进或聘请旅游行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者聘请行业专家在校内开公开课和讲座,以弥补校内专职教师实践工作经验的不足。

2 传统旅游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实践基地教学目标与智慧旅游人才的核心素养匹配度有待提高

实践基地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主要依据。当前高校中的旅游专业在实践教学目标的设立上,与近年来智慧文旅时代对旅游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笔者通过个案资料收集,对17所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院系所设置的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将实践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词进行单独编码和词频统计。通过输出由培养目标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形成的词云图(见图1)可知,调查高校的旅游专业在实践教育目标上均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出发,重点强调基本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其中“实践”“技能”“管理”“经营”“运营”等表述出现频率较高。然而,在智慧文旅时代,旅游人才所需要具备的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跨学科文化修养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表述出现频率较低。对近阶段广泛需求的能够运用数字化技术、媒体、互联网传播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和素养则鲜有涉及。可以看到当前高校在旅游人才实践教学目标的培养上依然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而对于创新意识、团队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互联网、新媒体及大数据的应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数字化运营的能力培养方面基本缺失。

2.2 传统实践教学内容对智慧文旅人才培养的支撑度有待丰富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中旅游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旅游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特点,分别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对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自由编码,形成多个子节点。根据国标要求将编码的子节点归纳总结到相应的父节点下,形成实践教学目标构成及培养方向的树状分布表(见表1)。

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多所旅游院系都设置了实践教学体系,但是目前的实践形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技能型工作上,對于利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的获取及应用、旅游企业信息化处理、新媒体运营、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培养。

2.3 传统实践教学基地的校企合作深度有限,整体规划安排亟待优化

对于旅游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和实战环节,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实际操作和运营管理的能力。但当前传统的实践教学基地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深度十分有限,多是以高校为旅游企业提供短期实习生的方式,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内容大多为基层技能型的实操。对于实践内容,校内统筹规划实践教学的相关高校部门同旅游企业间缺少沟通,实践教学管理和规划安排缺乏顶层设计,因此实践教学的质量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3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目标

随着智慧文旅时代的到来,旅游产业对智慧化科技以及多媒体运营的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需求。具体来说,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目标可细分为以下三方面:

3.1 培养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应用型人才

根据《国标》要求,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具有应用型的特征。因此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应适当设置一定的技能型工作岗位,帮助学生了解旅游企业接待活动的基本运行和实际操作,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基础性经营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掌握基础技能并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3.2 培养能够利用智慧数字技术推动文旅产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智慧文旅时代,旅游人才应当能够深刻理解智慧文旅产业管理的内涵,把握文旅产业的数字化发展趋势。因此校企合作教育基地应当重点培养能够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旅游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的人才。

3.3 培养能够借助新媒体平台来促进旅游产业传播的创新型人才

智慧文旅时代,新媒体为旅游产业的品牌推广与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学生需要熟悉新媒体的不同特点、受众、运营方式及发展趋势,并开展一系列的模拟或实训联系。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中通过安排一定的新产品策划及媒体运营工作,使得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提升其新媒体的运营能力。

4 产教融合型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内容

4.1 构建智慧型实践教学模块

随着本科教育质量的逐年提升,以及智慧型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企业对于能够利用数字化技术以及新媒体资源来实现企业管理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传统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学生到旅游的基层岗位实习是主要活动形式,很多学生多是从事基层的服务工作,而对于企业智慧型发展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因此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将主要针对数字化技术以及新媒体运营两个方面的能力,以智慧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智慧型实践教学模块。

4.2 校企合作深度融入旅游人才的培养过程

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多为“学生走出去”,即学校派遣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相关的专业实习实践活动,而“专家请进来”,即邀请经验丰富的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进入课堂为学生讲授相关实务及管理知识、学生与企业家的对话讲座、校企合作竞赛等活动鲜有安排。学校和企业依然是分隔开的两个部分,旅游企业仅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实习,参与“协同育人”的程度较低,未能深度融入人才的培养过程。针对以上问题,应升级校企创新合作模式,从单纯走出去实习到请进来指导,从基地被动接受实习生到举办相关专题、讲座、校企联合竞赛等,进一步挖掘实践基地的功能和作用,更好的诠释协同创新的理念,从而为教学实践活动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加强高校对校企合作创新性的认识,完善创新实践教育活动的安排。

4.3 融合校内外资源,实现教学研实践共享平台的共享

在实践教育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和旅游企业的市场资源,高校充分借助旅游企业的市场资源,结合在教研和科研中的思考,向旅游企业寻求帮助,如市场调查、用户分析、对比测验、高层访谈等,而旅游企业也可将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难题求助于高校师资,以获得智力支持。与此同时,教学研共享平台还可以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数字公益服务,为开展学科竞赛提供帮助,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5 产教融合型校企合作教育基地建设路径

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需要从学生发展、专业发展和企业发展三方面入手,最终形成可持续的三方共赢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实践教育基地模式可由三部分组成,具体框架见图2。

5.1 实现“学生走出去”

为了共同促进基地建设的改革,一方面,可以开展基础操作的实践技能培养。由旅游企业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或观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意向。另一方面,还可针对新媒体、智慧化管理及运营能力进行专业性培养。在实践教学基地,可以通过任务型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问卷设计、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整理,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智慧化手段来完成旅游企业内一定的管理工作,通过一定的营销方案设计、新媒体使用、平台共建、合作推广等方式,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来提升。

5.2 实现“专家请进来”

为更好地实现校企互动,使得高校的教学内容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可以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优势,将校外的专家请到学校中来。首先,可以邀请高管进校授课拓展学生视野。在专业课程的授课期间,根据课程内容的设置,安排旅游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或高管进校开展课程专题讲座和讨论,将最新的案例和企业实时的变化带进校园,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其次,可以开设校企合作赛事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校方与企业方可结合当前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和媒体资源,积极合作开展举办多种赛事,引导学生参加比赛,并由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参赛作品的指导和评比,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

5.3 实现“产学研”校企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

基于智慧文旅的产业发展要求,可以通过创建“产学研”校企资源共享平台来满足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教师教研、科研等多方面的需求。第一,教师陪同学生到旅游企业同步挂职。在实践基地的建设期间委派教师在假期期间赴企业挂职,在学生实习期,进入企业同步陪同并指导实践工作,协助学生顺利完成“学生”——“员工”的角色转变,使其可以尽快地融入工作,完成实习目标。第二,深度优化“双创教育”。进行双创教育的过程中,可由校内外专家共同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创新创业类竞赛。校企合作共建旅游服务智库,拓展共享平台的服务功能。高校利用旅游企业资源获取市场数据信息,旅游企业利用高校资源获取人才市场信息,无论是数据还是结果均可在平台内实现共享。

6 结论

智慧文旅时代为旅游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中,只有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为根基,把握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充分利用高校与旅游企业的不同资源,发挥双方在人才与市场上的优势,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提升,才能实现校企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协同育人的总目标,进而提升我国旅游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承宁,姜丽莉,圣文顺.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产学研用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软件期刊,2018,39(11):5054.

[2]窦立军.基于“共赢机制”的多元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1):6265.

[3]潘虹.產教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措施研究[J].湖北开发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3):146147+152.

[4]杨昆,高依晴,吕悠. 基于动态知识转化模型的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优化探析[J].高教学刊,2021,7(25):15+10.

[5]刘杨.高校旅游教学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探析[J].当代旅游,2021,19(08):7576.

[6]叶旸.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研究——以合肥学院为例[J].西部旅游,2021,(07):6869.

[7]谢天慧.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山西农经,2020,(06):121122.

[8]王建华,董廷旭,李辉等.校企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探索与实践[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0(08):116120.

猜你喜欢
实践基地协同育人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