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圆方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入导管(PICC)是一种通过对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后在中心静脉置入导管的介入方法,该方法临床上操作简便、使用快捷、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性较小以及可长时间置留等特点[1]。该技术临床上适用于有关血液病的患者,究其原因在于,血液病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特殊性,需长期反复进行化疗药物给药、输注人血白蛋白和血浆等黏稠度较高的血液制品[2]。但由于PICC属于侵入性操作,长期置留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血液病患者如何避免并发症产生,规范护理操作,对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3]。现将我科处置血液病患者PICC风险管理和护理操作的研究整理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在我科住院采用PICC的血液病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主要是在常规操作采用PICC置管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实施置管前对患者预先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诊断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ICC置管基线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8岁,且<81岁。全部经过临床症状、体征、病理学检查确诊且可以进行PICC静脉置管手术,并进行相应治疗。②排除标准:患者若存在以下情况,则不予以纳入研究。药物过敏反应;存在精神疾病;有心脏疾病;肺部疾病;穿刺侧肢体有血栓栓塞、淋巴水肿、上腔静脉综合征等禁忌症。
1.3 方法 本次研究操作人员全部由具备PICC经脉置管资质的护士实施,经过遴选,最终由2名相关人员负责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和日常维护。①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的是常规PICC置管操作,以及常规护理操作。②观察组患者除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之外,还在实施置管前对患者进行抽血检测血常规,若血常规出现异常情况,则对其进行相应的医疗干预,待异常指标恢复正常后,予以PICC置管。异常情况主要包括:白细胞>100×109/L;粒细胞数<0.5×109/L;血小板<10×109/L;恶性血液病患者全身营养差,人血白蛋白<25 g/L或持续高热未能控制的患者。此外,观察组患者除了采取常规的护理操作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日常补液情况,采取不同的封管措施,普通输液后用预充式冲洗器(10 mL生理盐水)常规封管,若为营养液、血制品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根据患者病情安排输液顺序,先输注高渗液体再输注低渗液体,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避免药物沉淀发生。
1.4 评价指标 ①并发症:并发症主要包括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感染、血栓以及局部出现动脉损伤等,对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并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②护理满意度:根据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患者的反馈,本科自制了护理满意度调查评价表,对入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评价总分为100分,获得的分值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获得的数据通过Epidata1.10进行核查,并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独立样本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液病患者进行PICC置管后,其发生感染、静脉炎、血栓、导管堵塞的情况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局部性动脉损伤、血气胸等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施风险评估干预安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静脉炎、血栓、导管堵塞与脱落发病率并发症,而对局部性动脉损伤、血气胸等并发症无影响。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操作比较满意。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例(%)
血液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时间的化疗,其药物多经静脉进行输注,治疗时间过长容易出现药物外漏、血管脆性增加、血管壁硬化、血管弹性降低、管壁狭窄等情况,给临床护理带来极大的难题。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通过手臂外周静脉插入的非开关式中期血管通路装置,因为它们具有较长的原位持续时间,作为中心静脉导管的重要替代方式,在血液系统疾病中被广泛运用,受到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的喜爱。但是有学者对此提出疑惑,认为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较于中心静脉导管并没有较低感染风险[4]。造血系统疾病俗称血液病,系原发于造血系统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病。许多其他系统有血液方面改变者,只能称为系统疾病的血液学表现[5]。引发血液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出血也是血液病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皮肤瘀点、紫癜、瘀斑、血肿,也可表现为鼻出血、齿龈渗血和月经过多等。严重患者可出现内脏出血,如血尿、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少数患者可因为严重出血导致死亡。引起出血的原因主要为血管性、血小板的量和质的异常及凝血机制障碍[6]。
研究中发现,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发生静脉血栓的可能性相同。因此,在临床护理中,结合血液疾病患者血小板缺乏和凝血功能欠缺情况,每次通过PICC导管给药前后,使用10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对导管采取脉冲式封管,使生理盐水在导管中漩涡式冲洗,带走导管内残余药物和血液,可明显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减少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相关研究表明,高渗性或高黏稠液体输注前后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管,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输液,可有效预防PICC堵管发生[7]。
静脉炎(全称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急性无菌性炎症。PICC虽然取得不错的效果,活动性增加也会刺激血管,导致内皮损伤并导致静脉炎,目前静脉炎的发生率持续升高[8]。有研究发现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5.08%,与中心静脉置管基本相同。操作前指导病人做好穿刺肢体的清洁,在置管和维护过程中严格无菌消毒。置管完成后,护理人员应积极指导患者术后3天内要注意避免出现剧烈的运动,以及频繁的屈肘等活动,以引起置管的脱落等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形成周期范围内的PICC维护,形成良性循环[9]。若临床护理过程中,产生了静脉炎,可以予以中药贴敷等操作,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护理质量。
PICC置管术后的护理操作全程由护士进行,由于当前对PICC的相关适应疾病有一定的限制和规范,但是对患者自身特定的实验室检查并未有详细要求和规范,临床操作过程中,血液病患者在PICC置管之后,往往容易出现并发症,大大提高了护理操作的难度和风险系数。因此,本研究旨在对符合纳入要求的患者进行风险护理干预,同时遵循循证医学要求,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风险护理干预,以降低护理过程中的难度和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程度。结果表明,风险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产生静脉炎、导管堵塞、血栓、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操作比较满意。
综上所述,风险干预对血液病患者PICC静脉置管后并发症的产生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同时能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