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秋桦 高巧燕 丛波
1威海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威海 264400;2威海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威海 264400
伴随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医疗逐渐成为医疗新趋势。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医院、诊疗设备、医护人员、患者信息的互动,整体向数字化、信息化转型[1-3]。护士作为医嘱执行、护理服务的主要执行者,是有效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护理工作繁多、复杂,且部分护理工作的执行有严格的时间约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服务的困难度[4-5]。智慧护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综合医院信息系统(HIS)、护士专用的掌上电脑(PDA)、互联网电视和云打印等客户端平台[6-8]。实现信息的实时录入、处理及调取,有效简化护理工作,缓解护理压力。目前各大医院均致力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形成现代护理工作与管理的新模式。但大部分医院多个系统模块独立运行,缺乏实时共享,形成信息孤岛[9-10]。尚未达到最佳的护理效率提升状态。目前,威海市中心医院根据护理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可切实帮助医护人员实时动态全面掌握患者诊疗信息、执行诊疗与护理计划、及时处理紧急事件的智能护理信息系统。本次主要探究护理信息系统在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进行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接诊3 4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至12月接诊1 668例实施常规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12月接诊1 824例实施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936例、女732例,年龄42~86(68.43±2.49)岁;观察组男1 008例、女816例,年龄46~85(68.58±2.5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与本次研究护士为肿瘤内科病区9名,年龄24~43岁;其中护龄1~5年2名,6~10年4名,10年以上3名。
研究纳入均为在威海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规范化治疗患者,患者及家属无明显沟通交流障碍,患者及家属无精神系统疾患。排除其他科室中途转入本科患者,排除住院期间死亡影响管理记录者。纳入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威海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对照组实施常规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①入院后由护士站登记患者信息,为患者佩戴腕带;②手动记录患者入院时间、核酸检测时间及检测结果等;③每日定时为患者及陪护家属测量体温并手动记录;④患者遵医嘱外出检查或购买特殊药物等,由护士站护士经电脑核实医嘱,并手动记录患者及家属外出时间、原因等,并定时巡检病房患者的返回情况;⑤急诊入院入住缓冲病房的患者,由护士特殊记录,提醒其核酸检测,待患者及家属拿到核酸检测报告后,反馈给护士,护士将患者由缓冲病房转移至普通病房,并对缓冲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并手动进行消毒时间记录。(2)观察组实施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具体如下:①入院后由护士站登记患者信息,为患者佩戴腕带。同时给陪护家属发放二维码,叮嘱陪护家属出入病房均需携带二维码。护士通过PDA扫描患者腕带及家属二维码,自动生成患者入院时间、核酸检测时间及检测结果等后台记录。②患者遵医嘱外出检查或购买特殊药物等,责任护士使用PDA扫描患者腕带及家属二维码,选择医嘱项目提交,后台自动生成患者及家属外出时间、原因等记录。患者返回病房后,再次扫描腕带及家属二维码,自动生成回归时间。③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每日定时自动推动测温提醒至护士PDA,患者及家属测体温后扫描录入,自动生成体温监测单。④患者及家属外出超2 h未返回病房时,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自动推动提醒至护士PDA,护士及时查询原因并联系患者。⑤急诊入院入住缓冲病房的患者,护士扫描患者腕带及家属二维码生成入院记录后,可实时查看核酸检测状态。未做核酸检测状态下,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自动推动提醒至护士PDA,由护士及时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自动推动提醒至护士PDA,护士及时将患者由缓冲病房转移至普通病房,并扫描患者腕带生成转移病房记录。⑥护士使用PDA扫描紫外线灯二维码选择消毒,结束后再次扫描紫外线灯二维码点击结束,后台自动生成消毒时间记录。
(1)出入病房管理规范率。符合以下5条记录为规范管理:①患者住院期间规范佩戴腕带;②住院期间无私自外出、准时返回病房;③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记录时间及原因准确清晰;④对缓冲病房消毒记录准确清晰;⑤护理人员可实时查看患者及家属外出时间,及时查找未归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规范率=(出入病房规范管理例数/总患者及家属例数)×100%。(2)护理工作效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统计人员核算护理人员的体温监测记录耗时、紫外线消毒记录耗时、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时间记录耗时。(3)日均出入病房人次、人均出病房时间。统计患者及家属日均出入病房人次及人均出病房时间。本病区于研究时间段内均实施一患一陪护的制度,如患者及陪护家属同时出入,则记录2人次。(4)患者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11]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量表合计19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每条目1~5分。得分95分为非常满意,76~94分为满意,57~75分为一般满意,38~56分为不满意,19~37分为非常不满意。患者满意度=(一般满意例数+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5)护士工作满意度。采用Mueller 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12]评估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包含外部回报、排班满意度、工作/家庭的平衡、同事之间关系、专业发展机会、工作被称赞和认可、社会或专业交往交流机会、工作自主性/工作责任平衡8个维度合计31条目评价内容。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每条目1~5分。得分越高,护士对工作满意度越高。
使用SPSS26.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一患一陪护共计3 648人次,出入病房管理例数为3 606人次,规范率为98.85%(3 606/3 648);对照组一患一陪护共计3 336人次,出入病房管理例数为3 204人次,规范率为96.04%(3 204/3 336)。观察组出入病房管理规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57,P<0.001)。
观察组体温监测记录耗时、紫外线消毒记录耗时、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时间记录耗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威海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接诊患者护理工作耗时比较(s,±s)
表1 威海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接诊患者护理工作耗时比较(s,±s)
注:2020年1月至12月接诊1 668例实施常规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12月接诊1 824例实施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设为观察组
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时间记录耗时83.45±8.40 61.47±3.63 101.839<0.001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1 668 1 824体温监测记录耗时50.36±10.24 24.25±1.17 108.130<0.001紫外线消毒记录耗时19.36±2.14 7.25±0.79 225.467<0.001
观察组一患一陪护日均出入病房人次、人均出病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威海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接诊患者及家属日均出入病房人次、人均出病房时间比较(±s)
表2 威海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接诊患者及家属日均出入病房人次、人均出病房时间比较(±s)
注:2020年1月至12月接诊1 668例实施常规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12月接诊1 824例实施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设为观察组。研究时间段内均实施一患一陪护的制度,如患者及陪护家属同时出入,则记录2人次
人均出病房时间(min)43.53±6.37 30.21±3.20 111.809<0.001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人次3 336 3 648日均出入病房人次(人/d)140.24±11.26 103.25±8.03 159.056<0.001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3%(1 788/1 824),高于对照组94.60%(1 578/1 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34,P<0.001),见表3。
表3 威海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接诊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观察组护士工作满意度为(143.17±2.48)分,高于对照组的(130.79±2.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14,P<0.001)。
伴随护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智慧护理成为近年临床护理实践中的重要研究议题[13-14]。《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15]及《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16]均明确提出,需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大力推进护理服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优化护理流程、创新护理服务模式,提升护理服务效率及质量,同步减轻护士工作负荷。目前国内外关于急危重症护理以及药房信息管理模块系统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也为医务工作人员提供便利,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缓解工作压力[17-20]。
目前,根据需求,建设了一套符合威海市中心医院实际工作环境的医院智能护理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全流程、无缝隙、专业便利的智慧护理服务。护理信息系统结合威海市中心医院自身需求,积极参考国内外相关产品的设计理念及发展思路,以“解放时间、辅助决策、智能预测”为主导思想,结合分层理论实践和结构化设计思想,将护理程序与临床照护相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规范化护理管理,杜绝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减轻护理工作量。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一患一陪护出入病房管理规范率(98.85%)高于对照组,体温监测记录耗时、紫外线消毒记录耗时、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时间记录耗时等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效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多由护士采集患者信息后进行人工记录。信息记录及转抄录入过程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并且易于出现数据漏记或记录错误的现象[21-24]。基于护理信息系统的病房管理可将实施采集数据信息自动生成记录,有效避免了出入病房时间、出入病房原因、消毒时间等漏记或记录错误等记录失准情况,提升病房管理规范率。此外体温、消毒记录、出入病房记录等数据信息的自动化记录生成,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一患一陪护日均出入病房人次少于对照组,人均出病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帮助护士加强对患者及陪护家属的出入病房管理,明确其出入病房原因、外出时间及回归状态等,避免其随意外出情况的发生,有效降低一患一陪护日均出入病房人次。患者及陪护家属外出超2 h,系统会自动推动提醒至护士PDA,便于护士及时查询原因并联系患者,减少了人均出病房时间,有效避免患者私自外出情况,增加病房管理的安全性。
护士工作满意度对其自身工作稳定性、提供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均存在重要影响[25-26]。而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又受到个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多重影响[27-28]。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0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效改变了传统手工记录的工作模式,增强护士工作流程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护理过程中,入院时间、核酸检测时间、检测结果记录、体温监测记录及消毒记录等均经护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后台记录,护理程序简化,避免人工记录造成的差错或漏记录现象,有效降低护理差错率,护士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士工作效率的提升、差错率的降低让患者及陪护家属感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增强患者信任感,使护患沟通更加融洽[29-30],患者满意度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患者及家属出入病房管理,病房管理规范率明显提升。护士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护患双方满意度均有效提高。护理信息系统是护理信息化建设的体现,是护理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