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宇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作为需要持续运行的设施,水利堤防出现结构损伤的情况无法避免,加之水利堤防需要长时间承受水体的冲击,发生渗漏或其他问题的概率自然较高,若相关人员未能做到及时发现并消除上述隐患,便会威胁附近“泛洪区”居民的安全。由此可见,对水利堤防进行防渗加固极为重要,堤防防渗加固最常见的施工工艺为防渗墙施工。本文选择对防渗墙施工要点进行研究,供相关人员参考。
国内对水利堤防进行加固的手段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填充及堵漏,旨在确保水利工程可长期、稳定运行,在对堤防整体质量进行提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避免水体长时间冲击,导致地方被侵蚀或是受损。目前,堤防堵漏常用方法有建设防渗墙、灌浆施工、防渗土工膜等,上述方法的适用情况和条件不同,相应地,施工方法与技术也存在明显差别,需要施工方以现场情况为依据加以选择,确保加固效果可最大程度接近预期。
对防渗墙进行布置的方式分为三类,分别是嵌固式、悬挂式和组合式。若以墙体结构为依据,则可将防渗墙分成柱状防渗墙、槽孔防渗墙、混合防渗墙,不同类型防渗墙的特点均有所不同。首先是柱状型,即搅拌桩;其次是槽孔型,成槽方法包括铣削、钻抓和钻劈等,施工期间可用的机械较多,主要有锯槽机、钢绳冲击钻机、回旋钻机和射水成槽机等;最后是混合型,该结构形式的特点为组合使用,可起到优缺互补的效果。
2.2.1 结构稳定
水利堤防需要长时间经受水体的冲击,因此,即使防渗墙能够做到内部无水体渗入,如果其稳定性不理想,同样会由于水体冲击而出现倾倒或是偏移的情况,进而使防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由此可见,对防渗墙而言,要想使自身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前提是要保证结构稳定且可靠。
2.2.2 便于施工
现阶段,防渗墙类型及施工方法十分多样化,但无论采取何种施工方法,其步骤均相对简单。以射水法为例,施工方可通过两步完成施工,第一步是破坏原结构,第二步是浇筑混凝土,随着结构性能得到提高,防渗效果自然会变得更加理想,下文将对此做详细说明。
2.2.3 不透水
防渗墙所用材料多为不透水材料,即便墙体表面需要长时间与水接触,仍然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水体渗入墙内的情况。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防渗墙表面可能会出现少量缺口,但其内部结构仍然能够对水体进行阻隔,防渗效果有目共睹。
2.2.4 成本低
防渗墙材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上述材料均十分常见,具有成本低和便于制作的优点,无形中提高了防渗墙的经济价值。另外,近几年,防渗墙使用泥浆的比例有所提高,用泥浆替代传统材料,可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但要注意一点,泥浆适用范围较窄,要想对其加以运用,前提是保证现场条件符合有关要求。
对水利堤防而言,防渗墙的核心功能有三个,首先是预防渗漏,其次是承担或减小水体冲击所形成作用力,最后是阻断水体接触堤防结构的途径。一般情况下,施工方会选择在堤防质量不理想的区域建设防渗墙,旨在对堤防质量所存在不足进行弥补,凭借防渗墙所具有特性,为堤防结构提供全方位的保护。现阶段,常见的防渗墙类型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永久防渗、临时防渗,前者将防渗墙视为改善工程质量的措施之一,在应用价值、功能价值等方面,均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后者则强调通过防渗墙对堤防、水体进行阻隔,随后,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区域进行处理,待堤防质量达到行业标准后,便可将防渗墙拆除。
2.4.1 射水法
射水法造墙采用泥浆护壁,主要工具为二代机组,包括正循环系统、造孔机和浇筑机等部分。卷扬机负责向造孔机提供动力,确保成型装置可反复多次的冲击防渗面,使防渗面形成相应的槽孔,先施工单号操控,在灌注砼初凝48—72h后再施工双号操控,检查高速成槽机水平,确保导向系统垂直;成槽达到入岩深度0.5m后清孔,提钻后检查操控质量,为保证墙厚不小于22cm,槽孔厚度应超过22cm,泥浆浓度应根据地质条件进行调整,并严格保证槽孔泥浆水位。以槽孔水平面为依据,对行驶路径进行确定,将机组转移至行驶路径,确保在机组横移过程中,机组内射水装置可向堤防内喷射水柱,将原土破坏,正循环系统的作用则是将土渣排出。待清理原土的工作告一段落,便可通过浇筑机对混凝土进行浇筑,获得相应规格的防渗墙。
2.4.2 深层搅拌桩
以主机传动系统为依托,确保并列钻杆匀速旋转,由旋转钻头向钻机施加动力,推动钻机沿预设路线到达指定位置。待钻进实际深度达到设计要求,便可对搅拌设备进行提升,保证搅拌设备和槽孔的孔口处于同一高度。连接槽孔与水泥泵,将水泥泵状态切换为开启,确保水泥浆能够匀速注入孔内,随后,再运用搅拌装置搅拌堤防内原土和水泥浆,获得具有良好防渗性能的防渗墙。若防渗面积相对较大,则需要持续推进钻机,直至钻进边界与防渗墙搭接端相连,确保所形成防渗墙连续且可靠。施工期间应对水泥浆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施工所用材料均已通过防渗测试,以免由于材料性能不达标,导致防渗墙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
2.4.3 开槽机开槽
现有开槽机(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起重设施,电气系统,设备底盘,排渣系统,液压系统。正常工况下,开槽机可将液压系统所形成动力尽数传递到刀杆上,由刀杆带动刀排通过反复切削的方式获得槽孔。而切削期间所形成土渣,通常会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落到槽底,随后,由排渣系统将其排到槽孔外。通过灌注泵或是人工灌注的方式,将浓度符合要求的泥浆匀速注入孔内,待泥浆完全凝固,便可获得防渗墙。在运用开槽机进行施工时,相关人员应对防渗面尺寸引起重视,合理选择刀排及刀杆规格,避免由于槽孔直径偏大,导致施工量及难度大幅增加。
图1 开槽机
2.4.4 组合机开槽
组合钻机(如图2所示)内部结构往往较为复杂,核心构件有砂石泵、多头钻头以及反循环系统等,通常需要凭借主机传送系统带动潜水钻匀速切削土层,切削所形成土渣则通过砂石泵被尽数排出,从而获得符合要求的槽孔。建造防渗墙的步骤如下:首先,对隔离体橡胶囊、导管进行安装;其次,浇筑混凝土;再次,将隔离体拔除,最后,实施再循环。施工期间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重视:一是前期准备阶段,应有序开展测量放线、砌筑导槽和铺设钢轨等工作,在对组合钻机进行安装的前提下,确定钻机架位置,为后续的开槽提供便利。二是尽量做到连续浇筑混凝土,避免出现浇筑中断的情况,若由于突发情况需要中断浇筑,则要将中断时长控制在2min以内,这样做可保证混凝土性能不受到严重影响。
图2 组合钻机
某地政府计划对水利堤防进行加固,该水利堤防总长度为2.8km,迎水侧面积在80万m²左右,由于该堤防投入使用的时间较长,现已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渗漏问题,需要尽快进行防渗处理达到加固效果。该工程地面部分的原高度在25m左右,防洪墙应略高于堤防,二者高度差以3m为宜,堤顶宽度在2m~4m间。前期准备阶段,施工方派专业人员前往现场,对地质条件进行了考察,发现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相对复杂,主要包括花岗岩、壤土还有淤泥,但地质状态和整体强度较为理想,可保证所建设防渗墙发挥出应有作用,这点需要有所了解。
该堤防有三个区域存在渗漏点,且各渗漏点均为典型的穿透性渗漏,穿透深度约为堤身的2/3~1/3,只有尽快进行加固处理,才能避免更严重的问题出现。施工方出于对技术实用性进行提高的考虑,在对渗漏点位置、附近情况加以确定后,决定采取射水法+开槽机开槽,其中,一处泄漏点用射水法处理,其他渗漏点则用开槽法处理。
在用射水法进行施工时,先进行钻孔,再按照上文所介绍流程完成后续施工,期间应对原土破坏规模严加控制,本项目的破坏规模为2m³。待射水环节告一段落,相关人员便着手对实际破坏情况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符合要求。另外,施工期间还要对杂物进行清理,避免由于洞内堆积大量杂物,导致后续浇筑工作无法顺利展开。
开槽法的施工流程如下:第一步,对各渗漏点情况进行统计,在本项目中,有两个渗漏点符合开槽法施工要求,二者的高度为0.5m和0.8m,宽度是0.7m和0.4m,深度则分别是2.1m和2.3m。第二步,以检测所获得参数为依据,对刀排及刀杆进行选择。第三步,按照上文所介绍流程完成施工。成墙后28d,经专业人员检查,防渗墙质量符合项目要求。对防渗墙进行检测的技术要点如下:其一是墙体接缝。据统计,在出现渗漏问题的防渗墙中,约有80%的防渗墙存在接缝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对墙体接缝进行检测,其重要性有目共睹。在本项目中,相关人员以分槽段为依据,通过全面清理防渗墙的方式,使接缝存在夹泥等问题的概率被降至最低,与此同时,还对接缝搭接长度进行了检查,确保搭接长度均处于1m~2m这一范围,对于检查期间发现的、长度不符的接缝,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处理,杜绝日后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其二是垂直度。只有垂直度合理的防渗墙,才能始终与墙体的轴线保持一致,本项目所建设防渗墙的深度较深,对垂直度所提出要求为垂直度偏差在0.4%以下。在检测垂直度时,应如实记录轴线偏差、左右偏差,若发现倾斜度超出规定范围,需尽快进行补救。检测结果表明,该防渗墙垂直度符合项目要求,可正式投运。
经过防渗墙改造的水利堤防已投运数年,期间防渗墙未发生质量问题,堤防原渗漏点没有再次出现渗水情况,说明堤防结构稳定且防渗性能良好,在社会性和经济性方面均有突出表现。未来开展类似项目时,施工方可借鉴该项目的做法,综合考虑现场水文与地质情况,对防渗墙形式及施工方法加以确定,为堤防所具有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