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伟
作为一名职业演唱者和声乐教育工作者,我在多年的艺术实践及担任“金钟奖”评委工作时,深切感受到选手们对这一赛事的珍视和渴望。每一名参赛选手,特别是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和艺术院团的音乐新秀,参加“金钟奖”比赛不仅是其音乐生涯中一次重要的经历,更是其冲击和攀登专业高峰的难得机遇。我与诸多同人一道见证着一批批青年歌者的成长,为他们的成功感到自豪和骄傲。然而,对于更多的学习者来说,在敲响金钟的孜孜探索中,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在一条对的路上破茧而出?回顾自己的艺术之路,结合参加大大小小声乐比赛的体会,我将自己的一些思考予以梳理概括,以飨读者。
“金钟奖”作为一种技艺比拼,选曲是关键。在作品的选择上不仅需要展现自己高超的演唱技术、丰富的内涵修养,也需要兼顾各种风格,每位歌者必须尊重艺术规律,量体裁衣。台下多年的苦练,要在台上短短几分钟内进行全面展示,作品选择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有的选手认为难度大、音域宽、篇幅长的作品更能展示自己的水准,更容易获高分。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试想,我们记忆中的经典作品,无论是《花非花》还是《长城谣》,音域都没有超过两个八度,难道它们的成功是因为技术难、篇幅长?歌剧《运河谣》中的《来生来世把你爱》,《白毛女》中的《恨是高山仇是海》,这些歌剧人物的内在张力也不是凭高音、声音厚重来表现的。我个人认为有些选手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做追问。年轻选手如果对生活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于“喜、怒、哀、乐”情感体验不深刻,那么艺术表现就会相对单一;如果对业务学习缺乏广度和深度,声乐学习只关注唱歌,唱歌只关注怎么解决声音技术,对音乐理论缺乏学习上的认知,对相关学科更是“高高挂起”,那么艺术观就会产生偏差;如果对家国大事、对社会问题缺乏关心、缺乏责任心,那么歌声中就会流露出一种漠然……这些问题都将集中反映在个人的舞台呈现中,也会影响选择曲目的精准度与匹配度。
当然,我并不是说比赛就不能唱高难度的作品,恰恰相反,在“金钟奖”这个角逐激烈的比拼中,技术难度大是获得成功的一大重要保障。在“金钟奖”的舞台上有许多男高音演唱《西部放歌》《红莲啊,你在哪里……》《大江南》《故土情》等,这些作品在技术难度上可谓男高音的试金石,音域都很宽,如《西部放歌》唱到High降E,要演唱这些作品光是解决高音技术就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技术训练是枯燥而艰辛的,有些可能一辈子也无法真正突破,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有鲜花和掌声,但更多的是荆棘挫折和一次次的再坚持、再出发。近年来,我欣喜地看到许多男高音歌手突破了技术难关,解放了声音,获得了很强的演唱能力,他们在舞台上能够挥洒自如的表达作品。在挥洒自如的背后,我们发现这些新生力量对歌唱艺术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我想,这是中国声乐发展的希望,是未来!
好的音乐不是交给耳朵,是送给心灵的。有了好的技术,还要有好的情感,好的情感并不高深,“真”最宝贵!要唱好《西部放歌》光有辉煌的高音是远远不够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壮举让闭塞、落后的西部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何在演唱中融入作品的时代表达,把握这种大格局、大胸怀的艺术格调是唱好这首歌的关键。我从新疆来,能深刻体会到新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向往,这种植根于内心的朴素之爱,使我在演唱作品时“小我”得到升华,充满了对这个美好时代的感恩,也唱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大气磅礴。歌剧《运河谣》中的唱段《红莲啊,你在哪里……》是作曲家印青老师对男主角秦啸生最生动、最深刻、最立体的刻画,也是该剧戏剧冲突最强烈的地方,一个文弱书生眼看着深爱的水红莲为救自己被烧死在船头,那种失去爱人的切肤之痛,对张水鹞的恨,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怨,对世道不公的责,到最后要一同赴死的绝望,如何通过不同层次的表演将这些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表达出来?需要对人物做感同身受的剖析,产生共情,让真情实感自然流淌。然而,通过几届“金钟奖”比赛现场来看,很多选手在唱这个选段的时候,人物表现非常机械、古板,甚至肤浅,全然没有唱到观众的心里,甚至出现笑场。事实证明,心动是艺术之美,不真诚却是艺术之殇。
郭兰英老师演唱的《我的祖国》传递出崇高的信仰力量,郭淑珍老师演唱的《黄河怨》爆发出一个民族的不屈精神,胡松华老师演唱的《赞歌》表达出直抵人心的民族豪情……老一辈歌唱家们的歌声为什么能经久不衰,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是因为他们用最“真”的情感体验唱出了自己的心声,那种朴素、真挚的情感通过艺术创造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形成普遍的共识,引起巨大的艺术共鸣。然而,我们现在的许多选手歌唱时“不走心”——唱爱情不心动、唱悲情不心痛,歌唱如果缺乏了心动的感觉,那谈何艺术创造呢?舞台是生活的凝练,是对演员人品、艺品的综合考量。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任何脱离人物的动作和表情都会使表演失去支撑,而离开规定情境的表演就算再用力、再用情,结果往往是越努力越错。大到歌剧选段,小到艺术歌曲,都是一个道理,如果大家能将一首艺术歌曲当成一个歌剧选段来设计人物的情感和情景,我想在演唱中就会更有的放矢。
曲目积累不足是参赛选手表现出的重要问题。持续关注“金钟奖”赛事的人们不难发现,许多选手都是熟面孔,他们都有自己的保留曲目,不少选手用同一组作品参加了多届比赛。“十年磨一剑”固然是艺术精品打造的必经之路,但十年“只磨一剑”也反映出选手们对待比赛狭隘的成功观。选手们更应该将每一次比赛都当作全新的开始,而不是年年“吃老本”。
此外,比赛作品选择的高度雷同也值得我们关注。我记得在一场比赛中,有一半以上的男高音选择了《渔翁》。难道这些男高音都适合唱这首作品?《渔翁》真的能展示出每一位男高音选手的优势?近年来,男声的歌剧作品《我的爱人,你可听见》《爱永在》,女声的歌剧作品《来生来世把你爱》《苍天把眼睁一睁》《山鬼之歌》等,成为参赛选手逢赛必选的热门曲目。这些作品本身毫无疑问都是优秀的声乐作品,但优秀作品并不一定适合众多选手,相反,我们看到很多选手选择这些作品后暴露了自己很多的缺点。这反映出选手对自身的情况并不完全了解,对自己的演唱上的不足和条件上的限制认识不够,不能做到扬长避短,而歌唱恰恰需要扬长避短。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就是优秀作品,我们就应该大胆选用。高水平的演唱是可以听出歌者的智慧,这种智慧首先表现在“自知”,唯有“自知”才能在努力后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只会南辕北辙。每个人的声音条件、技术技巧、语言能力、人生阅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充分的认识自己才能有方向的打造好自己,找到自己的独特风格。
如何做好曲目积累?我想,歌者应据其艺术特质做好不自觉积累与自觉积累的结合。所谓不自觉积累就是要把自己置于自然、文化、历史等大背景下,将对音乐文化(比如民间音乐文化)的感知润物无声地吸纳到自己艺术涵养的无意识深处,这是一种“大”的曲目积累,需要经年日久地下“大”功夫。比如,中国的民歌、戏曲、曲艺博大精深,作为演唱者(特别是民族声乐演唱者)要积极吸纳与借鉴。来自河南的选手应熟悉豫剧、曲剧、河南地方小调和民歌等。来自河北的选手应熟悉河北梆子、河北民歌,以及乡野俚曲等。来自新疆的选手应熟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等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语言、习俗……多种声腔曲调,熔于一炉,集其大成,必将受益终身。所谓自觉积累,当然就是在平常的声乐学习中,要挑选大量适合自己的不同风格、不同语言的作品,反复练唱,不断激发自己的声音和情感充分发挥。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对作品的驾驭能力,进而磨练出稳定的心理素质,最终用“厚”的曲目积累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第三届深圳声乐季”中指导年轻歌手(2021)
近些年的比赛使我强烈地体会到选手们对“新”的热衷和追求。作品新、表演新、服装新、演唱新,种种“新”扑面而来。改编民歌、改编戏曲成了选手们的“座上宾”,似乎很多选手认为民间歌曲结构小、张力不够,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因此纷纷加入炫技段。也有选手大概觉得新创作的作品太“生”,观众接受度低,于是将作品新旧结合,演唱上也有“民美”“民通”这些跨越。客观地讲,这些尝试都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声乐界。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但创新并不能单纯地为“新”而“新”。文艺创新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我希望选手们能将目光聚焦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唱法的选手们,特别应该聚焦到传统戏曲、古诗词、民间歌舞等,这些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是支撑艺术发展的重要源动力。
“金钟奖”致力于选拔各种有潜力、有希望的年轻声乐演员,摒弃千人一声、千人一面的演唱。去年比赛中有一位陕西选手,初赛时她演唱的《槐花几时开》《小桃红》,很有民歌韵味儿,让人眼前一亮。看到一匹“黑马”,评委们不约而同地打出了高分。但是,在第二轮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段中她演唱的《枫桥夜泊》《秦生啊,你还好吗?》却名落孙山。这名选手对陕北民歌驾轻就熟,但在偏向西洋唱法风格的古诗词、歌剧作品的诠释中难以胜任,于是优势陡转成劣势,遗憾地止步半决赛,这应当引起大家的反思。我认为声乐发展中不仅需要“学院派”的全能型人才,也需要有个性、有鲜明民族民间风格特质的声乐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做到这一切,就需要我们用“新”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最后,我想跟奋斗在声乐道路上的年轻歌者们说:天赋卓绝,也只能惊艳一时;修为深厚,方可受用一世。歌唱家的成长不仅是声音技术更迭的日趋完美,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这个新的时代找到支点,厚德方能载物,根深才能叶茂。丰富的声乐艺术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表演者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要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这样才能更加完整地表达歌曲的内涵。
未来,中国声乐艺术之路就在每一位歌者脚下,走上对的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