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2022-07-15 10:29
学周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概念数学

尹 伟

(甘肃省静宁县八里镇高城寨小学,甘肃静宁 743400)

新课程标准提倡在教育教学中要采取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模式,而在当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虽然教师借助体验式教学方式来指引学生感受数学概念,但是在教学上依旧是以口头讲解为主,学生对概念形成过程理解不深,难以充分把握数学概念的作用。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特点看,学生本身习惯于依靠形象思维来获取知识,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以契合学生认知的思维方式来引导其获取概念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特征

(一)形象直观到抽象概括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双重特性,数学概念学习是一个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其体现出了数学教材的加工处理状况。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概念知识时,应该灵活地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将数学概念直观、形象、清晰地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教师还需在概念教学中关注概念本身的科学性、抽象性特征,便于学生能对概念知识有深层次的思考。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立足于学生综合发展的视角,对教学内容进行逐层次讲解活动,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认知能力发展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让学生能对知识进行形象化延伸,促进学生实际学习效果提升。

(二)知识学习到观念构建

知识并非学生学习的“对象”,而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材料,是推进价值目标的重要路径。从数学概念知识结构体系看,其包含了知识成分、观念成分两个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这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发展。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对于小学教学,教师既要将相应的概念知识、应用技能传授给学生,还需特别关注学生个体的身心成长情况。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征及数学学科概念教学目标,指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做到知识学习向观念建立的转变。小学数学教师要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单纯依靠学生机械记忆知识是远远不足的,学生在死记硬背下很难对知识产生深层次的认知,不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教师要借助多元化的活动,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概念知识的基础上,做到观念构建,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改变学生学习策略。

(三)单一方式多元表征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单一方式向多元表征进行转变,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概念内容时,需要指引学生做到“看图说话”,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要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专业性。教师在讲解知识时要从学生的经验、视角入手,协调好学生已知经验与未知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关注学生多样性思维、独创性思维能力发展,让学生可在对比归类、分析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一)概念引入教学

课堂引入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质量,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忽视课堂引入这个阶段,直接讲解相关知识,如果是讲解抽象的概念知识,无疑会让学生感觉学习很枯燥,学习主动性不强。所以在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概念知识时,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采取灵活的课堂引入方式,从而指引学生高效获取概念知识。在课堂引入中教师要注意,课堂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教师要借助课堂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教师直接讲解知识出现学生接受不了的情况。由于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认知能力有所差异,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在课堂引入环节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能力进行全面考虑,教师要注意课堂引入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不能出现脱离教学内容的情况。在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课堂引入。

1.问题情境式引入。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思维要求极高的课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基础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借助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便于学生理解概念知识。问题情境导入是教师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导入方式,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求知心理,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课堂,在问题情境设计上,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素材,还可结合学生已经获取的知识来制造矛盾,激活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情境引入中,教师要先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取概念知识,比教师直接将概念灌输给学生效果更好。如教师在讲解“长方形”的相关概念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将各种图像展现出来,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是否都认识、都有什么特征。教师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对其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的特征来总结其概念知识,从而深化学生的感知。

2.回顾原有知识引入新知。数学新概念的学习是在原有概念基础上进行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概念时,可从原来概念、原来知识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类比新旧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提升。在日常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根据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在衔接新旧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辅助实物模型引入。这种模式主要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物教具引入知识,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解相关概念时,可将准备好的实物工具展现出来,让学生对其进行观看、思考。这种方式一般应用于图形与几何板块教学中。教师借助直观的工具更容易深化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教学就是一个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教师通过实物引入,更容易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对于学生深层次理解概念知识有极大帮助。

4.数学史引入。数学史引入主要是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通过数学史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数学发展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教师引入数学史能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学习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在平常教学中,需要通过数学史让学生对数学有更加理性、全面的了解,促使学生能更加主动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在备课阶段,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科学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自我探索解决路径,就像数学家一样独自探索数学问题,用自己已知的知识探索未知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也会更加深刻。

(二)数学概念教学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内化概念、同化概念知识,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解,这也是概念教学的关键所在。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概念知识,还要将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鼓励、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活动。数学学科本身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同时数学概念也具备很强的抽象特性,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抽象性与小学生认知事物的形象思维存在明显冲突,导致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很困难,学习热情不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还应该引导学生从数学概念的实质出发,要抓住数学概念的核心要点,还要充分把握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需求来调整教学途径,便于学生理解应用数学概念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从关键词入手,借助关键词对数学概念进行深层次剖析。如在“倒数”的概念中,两个数的乘积为1 的数互为倒数,其关键词为两个数、乘积为1、互为倒数,教师通过对关键词进行解释,可让学生对概念有更深的把握。两个数指的是倒数主要是针对两个数来说明的;乘积为1 则针对的是这两个数的数学关系;互为倒数是两者的关系,两个数是相互的,不能说A 是B 的倒数,而B 不是A的倒数,两者是相互关系的。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练习题引导学生训练,可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意识到数学概念之间具有相互关系,并且有很多数学概念的数学意义比较相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混淆的情况。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思考,准确区分概念之间的差别与联系,便于学生系统把握。如“位数”与“数位”两个概念就容易出现混淆,教师需要为学生详细讲解两者的差别。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做到讲练结合,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较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数学学习涉及大量的习题训练,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引导学生单纯地来记忆概念知识,而是结合习题练习来认识概念,并达到巩固概念学习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可在讲完某个数学概念后,给出学生相应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开展练习活动,让学生能充分了解到数学概念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给出学生变式训练,让学生能根据变式训练来进一步巩固获取到的概念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水平提升。

(三)数学概念巩固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开展数学概念学习活动时,还应该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概念内容、概念信息后,引导学生开展阶梯性的训练活动,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小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性,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按照阶梯性原则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让学生从易到难进行知识探索,很容易帮助学生把握数学概念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实现概念区分,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概念讲解阶段做出努力,还需要在概念巩固阶段引导学生开展针对性训练。对小学生来说,通过概念对比,能更好地理清自身对知识的认知,能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冲突,在解决概念冲突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有解决概念冲突问题,那么学生对于概念混淆的问题会一直存在,这无疑会对其今后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平常要定期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系统的整理,指引学生形成概念知识体系。教师通过对概念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能让学生在大脑中有规则、系统化地对概念进行存储。教师可在每个单元教学完成后,对本单元中涉及的概念知识进行整理,并将其制作成专门的思维导图,在课堂上为学生系统地讲解,深化学生的理解。

(四)习题训练深化理解

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完数学概念的知识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习题训练,通过练习来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由于数学概念具有一定抽象性,因此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根据生活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可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更加灵活地应用概念知识,深入学生的实际来设计问题,便于学生巩固应用知识。如在学生学习完“圆”的概念后,教师可引入生日蛋糕的问题,让学生在处理生活性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让学生在处理问题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为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概念变式训练的途径,判断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应用情况。数学题目可说是千变万化,而变式训练也是多种多样,小学数学教师可在变式训练中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提升。变式训练能将一个概念变成多种形式的题目,学生一方面可在变式训练中满足自身的求知需求,另一方面也可在变式中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整理,这对于学生克服考试困难有良好优势。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最为基础的部分,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都会带来直接影响。在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必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趣味的环境下学习数学概念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概念数学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幾樣概念店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