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黔东地区的府卫归属变迁

2022-07-15 01:18吴春宏
贵州文史丛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明清时期

摘 要:明洪武时期,为了强化对西南地区的管理,明朝在湖广思州、思南二宣慰司境内设置了平溪、清浪、镇远、偏桥、铜鼓、五开等六卫,史称“边六卫”。永乐时期又废除思州、思南二宣慰司,建立贵州布政司,分设思州、石阡、新化、黎平、思南、乌罗、铜仁、镇远等八府,即黔东八府。同时,有意以“边六卫”隶属湖广都司,而以黔东八府隶属贵州布政司,由此形成黔东地区府卫分属、犬牙相制的格局。但这种局面带来了互相推诿等诸多弊端,引发了贵州、湖广两省关于黔东地区府卫归属的长期争议。到了清初,随着卫所郡县化的加速,朝廷最终将“边六卫”全部划入贵州,改并府县,从而结束了这场漫长的归属争议。

关键词:明清时期 黔东地区 犬牙相制 归属变迁 改卫归流

中图分类号:K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22)02-72-83

明洪武时期,在湖广布政司思州1、思南2二宣慰司境内3,设置平溪、清浪、镇远、偏桥、铜鼓、五开六卫,史称“边六卫”。永乐时期以思州、思南二宣慰司内讧为由将二者废除,分设思州、石阡、新化、黎平、思南、乌罗、铜仁、镇远八府,并建立贵州布政司总领之。为了控制地方,明朝以“边六卫”隶属湖广都司,以黔东八府隶属贵州布政司,制造犬牙交错的局面。此后,由于犬牙相制引发了诸多管理问题,贵州、湖广两省围绕黔东地区卫所与府县的归属问题争议多年。直到清初,随着经营西南的深入、地方控制的加强和卫所郡县化的加速,朝廷大行改革,将平溪等“边六卫”全部裁并府县,划入贵州,分属思州、镇远、黎平三府,最终确立统一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结束了这场历时多年的归属争议。

关于这场纷争及其调解,已有学者注意到。如华国樑《论雍正年间的政区变动》4、《贵州通史》5,都论及清初黔东地区的政区调整。郭红在《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中论述了明代黔楚两省的边界纠纷6。韩昭庆考察了清初贵州的政区改制,论及黔东地区的改属问题7。周振鹤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两书中都论述了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的犬牙相入原则,其中明代黔东地区的犬牙交错是典型案例之一1。吴春宏梳理了明清时期黎平府与五开卫之间的矛盾冲突2。吴才茂在研究明代贵州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时,也讨论了黔东地区的卫所归属调整3。但是这些成果都没有涵盖明清时期整个黔东地区的府卫归属变迁及其调整的完整过程,本文拟在前人基础上,尝试对此详加梳理,深入分析明清时期黔东地区的府卫归属演变过程中的细微历史面貌。

一、明初府卫的设置与犬牙相制的形成

明初,随着全国形势的基本稳定,朝廷加强对西南的管理成为重要议题。贵州是云南联系内地的命脉,关系西南边疆的稳定,因而在继承和发展土司制度的同时,大力推行卫所制度,广设卫所进行军事管控,是明朝经营贵州的重要措施。随着卫所、府县的相继设置,黔东地区出现了土司、卫所、府县犬牙交错且府卫分属的复杂局面。

(一)平溪等“边六卫”的设置

因无法忍受田氏土司的暴虐和明朝官军的掠夺,洪武十一年(1378)六月,湖广思州宣慰司五开洞上黄村兰洞寨4吴勉召集当地民众武装反抗5。为了强化管控明朝于洪武十八年(1385)四月设置五开卫6,即今贵州省黎平县德凤街道。洪武十九年(1386)十一月,在五开通往靖州的要道上设置平茶所7。九月,又在五开卫外围增设黎平8、中潮9、铜鼓10、新化亮寨11四所12。

阳河是作为云贵交通动脉的湘黔滇驿道所经之地,为了控制驿道,明朝沿着这里设置了众多卫所。洪武二十二年(1389)二月,阳河上游平越13、黄平14一带的民众反抗活动15,影响了驿道的畅通,引发了一波卫所设置的高潮。为了保护驿道,明朝于七月在阳河中游要塞镇远州城设置镇远卫16。但防御力量显然不够,于是次年(1390)三月,又在镇远以东设置平溪卫17;四月,在周边增设清浪18、偏桥19二卫20。平溪、清浪、镇远、偏桥四卫以镇远城为核心,沿着阳河一线排开,共同镇守黔东门户,保护湘黔驿道,往往以“四边卫”连称。

洪武二十四年(1391)十一月,黎平地区再次发生民众反抗活动1,又引起了一小波卫所设置的高潮。明朝于次年(1392)五月平息后,又设置了平茶屯2、龙里3、新化屯4、武阳5、长春6、平和7、怀仁8七所9。

洪武二十六年(1393)三月,黎平堂崖爆发民众反抗活动,平定后,明朝在古州长官司领地内设置古州卫10。因为紧邻古州“生界”,当地民众反抗激烈,古州衛被迫于七月废除,并入五开卫11。

洪武三十年(1397)三月,古州上婆洞12又爆发了民众反抗活动,为此,明朝又在五开、靖州之间增设铜鼓卫13,构成掎角之势,加强防守14。九月,数万从征部队与当地民夫共同修筑铜鼓卫城15。至永乐二年(1404),铜鼓卫共设左、右、中、前、后、中左、中右、中中、中前、中后、左左、右右十二所16。

平溪、清浪、镇远、偏桥、铜鼓、五开六卫,嵌入思州、思南二宣慰司领地内部,对土司和土著形成钳制和威慑。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布政司建立后,平溪、清浪、镇远、偏桥、铜鼓、五开六卫因地处贵州布政司东部边缘,但隶属湖广都司,不在贵州都司辖区内,所以合称“边六卫”或“外六卫”。“边六卫”既是贵州东部的卫士,也是湖广西部的屏藩,是明朝控制和经营贵州的重要保障。(见附图)

(二)思州等黔东八府的设置

为加强对西南的管理,明初建设驿道、设置卫所、大兴屯田,使得贵州的交通得到拓展、土地得到开发、经济得到发展,这些趋势需要建立府县来适应。同时,为了控制贵州,稳定云南,又在强化军事的基础上,永乐朝罢废思州、思南二宣慰司,改设思州等八府,并建立贵州布政司,率先改土归流。

元朝末年,在元明王朝更替的背景下,田氏家族由于内部两大支系发展的失衡,最终在明夏政权的扶持下分裂为思州、思南两部分17。明初,朱元璋承认了思南、思州二宣慰司并分而治之,加深了田氏兄弟之间的矛盾18。自元末分裂以后,思州、思南两宣慰司就纷争不已。自永乐八年(1410)开始,两大土司为争夺沙坑不断械斗,乃至诉诸战争,明朝几经调解均告失败。永乐十一年(1413)二月,镇远侯顾成率大军压境,平息内讧。根据户部尚书夏元吉的提议,明朝废除思州、思南两宣慰司,建立贵州布政司1,以思州宣慰司分设思州2、石阡3、新化4、黎平5四府;以思南宣慰司分设思6、乌罗7、铜仁8、镇远9四府10。这是明代贵州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改土归流,成为贵州建省的开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11。

不过,这次改土归流虽然波及很广,但是深度有限,不很彻底。当时只是废除了级别最高的思州、思南两大宣慰司,而保留了级别较低的数十个长官司,此后土司制度依然存在,于是形成土流并治且以土官为主的局面。直到次年(1414)三月,才确定黔东地区各府所领土司,划分辖区和边界:思州府领都坪峨异溪、都素、施溪、黄道溪等四长官司;思南府领务川县及水德江、沿河佑溪、思印江等长官司;镇远府领偏桥、邛水一十五洞、臻剖六洞横坡等三长官司,镇远土州及施秉、镇远溪洞金容金达二长官司;石阡府领苗民、石阡、龙泉坪、葛彰葛商等四长官司;铜仁府领铜仁、省溪、提溪、大万山等四长官司;乌罗府领郎溪、乌罗、答意、治古寨、平头著可等五长官司;新化府领湖耳、亮寨、欧阳、新化、中林验洞、龙里、赤溪湳洞等七长官司;黎平府领潭溪、曹滴洞、古州、八舟、福禄永从、洪州泊里、西山阳洞等七长官司12。(见附图)

(三)府卫分属局面的出现

随着布政司的建立,贵州开始作为独立的管理单元而存在,并且出现了土司—卫所—府县并存的局面,形成了布司府县系统和都司卫所系统两套地方管理体系。黔东八府与贵州都司、贵州宣慰司共同构成了早期的贵州。放眼当时的贵州,大半是贵州都司的军管辖区,中部和西北部则是贵州宣慰司(水西安氏)和贵州宣慰同知(水东宋氏)的土司领地;只有东部的思州等八府是经制州郡和统县政区,且仅思南府领有务川一县,其馀各府全为土司,无一州县,郡县化之地屈指可数。

建立贵州布政司后,明朝为了强化管理,将军事和行政分开,以思州、石阡、新化、黎平、思南、乌罗、铜仁、镇远八府隶属贵州布政司,而平溪、清浪、镇远、偏桥、铜鼓、五开六卫隶属湖广都司,于是形成了府卫犬牙交错、分属两省的局面。这就使贵州都司与贵州布政司、湖广都司与湖广布政司的边界都不吻合,而贵州布政司和湖广都司在黔东重叠,形成共管状态。为了防范土著,卫所嵌入土司领地,卫所屯堡与土司属寨相间而立、错落分布。平溪、清浪、镇远、偏桥四卫与沅州、思州、镇远犬牙交错,屯田如天女散花,飞落各地;铜鼓、五开二卫与黎平府互相嵌入,几乎每一长官司都会有一所屯与之相邻,鳞次栉比、如影随形。(见附图)这使得县级以下的辖区和边界凌乱不堪,在大范围、小比例的地图上无法展示,要想精确厘清、复原也是十分困难的。

黔东地区府卫分属局面的出现,主观上是为了让军事区与行政区互相制衡,在客观上也是迫不得已。贵州地狭民稀,财政拮据,长期依靠湖广等邻省协济。黔东紧邻湖广,军事由湖广负责,可减轻养兵压力。贵州系匆匆组合而成,民族众多,唯有以四周成熟的省区叠加管理,方足以平定地方1。“夫分府卫以属两省者,是名犬牙相制;合府卫以归一省者,是名臂指相使。犬牙相制,互相犄角;臂指相使,互相运用,古人皆已行之。”2这也是明廷为了便于统治的策略。

二、明代府卫归属争议的产生及调整努力

贵州建省,本身就是对西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政区调整。由于历史原因,早期的贵州边境犬牙相错,管辖范围畸形寥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贵州自身管理能力有所加强,对土地和人口等又有新的要求。明初人为制造的府卫分属、犬牙相制格局,在实际运行中逐渐衍生出许多弊端。于是不断有人提议调整府卫归属,重划黔楚边界。

(一)万历朝以前的政区调整努力

对上层政区而言,犬牙交错自然有利于朝廷的管理,但对下层政区来说却造成了诸多管理上的不便。为此,无论是地方还是朝廷都曾多次努力,尝试采取各种措施缓解日渐突出的管理问题。肇始于正统末年的地方冲突,蔓延黔楚边境,苦于犬牙交错导致的治理难题,历任地方官员相继发出了变革的呼声。

黔东与湘西山水相连,在历史上曾长期隶属于湖广,因而对其存在一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贵州建省,打破了黔东与湖广的传统关系,加之两省一贫一富反差太大,所以一度出现了黔东回归湖广的呼声。正统十四年(1449),黔楚边境发生民变,府卫分属的弊端暴露无遗。于是景泰三年(1452),思南府长官司长官安逸借进京朝贡之机,请求将思州六府3“官民归并,拨还湖广布政司管辖”,如此方可“一水便利,以纾民困”4。这是谋求隶属上的统一、管理上的便利,同时依靠相对富足的湖广,获得经济上的优待。但是,由于時任兵部尚书于谦表示反对,所以黔东回归湖广的提议未能通过5。于谦之所以反对,主要是因为他作为兵部尚书,必然站在军事的角度,更加看重府卫分属、犬牙交错的军事意义。况且思州六府地域广阔,是当时贵州的主体辖区,割并湖广事关重大,不仅极大伤害贵州的利益,也会加重湖广的压力,因而朝廷不愿轻易改变既成格局。

经过数十年的磨合,黔东地区逐渐融入贵州,所以不再重提回归湖广之事,但是转而要求“边六卫”划入贵州,希望府卫统归贵州,以便改善管理,同时扩大管理范围,增强实力。成化二十三年(1487),福建莆田人周瑛从江西抚州调任贵州镇远知府,上呈《奏议地方事宜疏》,认为府卫分属不利于协调管理,为了实现隶属上的统一,可将镇远府划入湖广,但考虑现实情况,更应该将平溪、清浪、镇远、偏桥四卫划入贵州,“庶几父子兄弟相为一家,手足腹心相为一体”6。镇远府之所以率先站出来提议将平溪等“四边卫”划入贵州,除了改善管理的目的,主要是因为镇远府虽然作为阳河流域的重镇,却在实力比拼上以绝对劣势完败于同城的镇远卫,“是卫广于府也”7。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府县都有充足的理由从湖广那里索要卫所。但是彼时的朝廷尤其是兵部还是更加在乎犬牙相制的战略价值,所以必然否决这类提议。

由于隶属湖广都司,黔东地区的“边六卫”军生参加科考需远赴武昌8。贵州建省后,“边六卫”军生寄托府学,乡试在贵州,但科举仍附湖广。嘉靖二十二年(1543),平溪、清浪、镇远、偏桥四卫军生联名上书请求就近赴黔考试1。嘉靖二十五年(1546),平溪卫举人侯位请求将平溪、清浪、镇远、偏桥四卫连同卫学一并划入贵州2。朝廷同意卫学改属贵州,但平溪等“四边卫”留在湖广,于是形成了挂籍湖广、附科贵州的现象。平溪等“四边卫”要求并入贵州,既是为了方便,也是企图从中瓜分科第名额,谋取利益。但此例一开,周边各省边地纷纷步其后尘,要求附科贵州,又衍生许多冒籍现象,引起了贵州方面的不满。

与此同时,平溪等“四边卫”却又企图淡化甚至摆脱贵州的管制。由于辖区太大,湖广对于“边六卫”鞭长莫及,所以黔东府卫的监察从弘治五年(1492)开始全由贵州负责3。但是到了嘉靖二十六年(1547),镇远卫提出撤销贵州兼制的要求。在地理上,“边六卫”距离武昌和贵阳都很远,撤销贵州的兼制,显然是想借用湖广管理的“名”,摆脱贵州兼制的“实”,从而游离于约束之外。时任镇远知府程节为了揭露真相,立即针锋相对进行驳斥,与镇远卫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他还进一步指出,平溪、清浪、镇远、偏桥四卫其实严重依赖贵州:“岂贵州军士不足而藉四卫以充实邪?贵州则有一十八卫三所官军也。岂贵州税粮不足而藉四卫以征纳邪?贵州则川、湖二省有司之粮也。故贵州之屯田不资于四卫之耕,贵州之军器不资于四卫之造,贵州之岁用不资于四卫之输。贵州有总兵府,岁用纸札每卫白银八两,一十八卫三所用之有馀,并无片纸分派四卫也。贵州修理百工、供给百物,用之数多,并无毫分派四卫也。平、清、偏、镇四卫生员则食贵州之廪粮,乡贡则分贵州之科第,岁贡则次贵州之宾兴。是四卫无益于贵州,贵州有益四卫也。”4在贵州看来,平溪等“四边卫”经济价值有限,但这里是贵州门户,控制湘黔驿道,极具战略价值,这就是贵州极力争取其管辖权的理由。

由于历史原因,早期的贵州面积小、人口少、赋税薄,实力孱弱,境内还有几大片“化外生界”,东部又有着湖广卫所,所以一直希望从邻省划拨土地,增强实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贵州自身管理能力有所加强,对土地和人口等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狭窄的阳河流域拥挤着众多管理机构,运转压力很大,而卫所在土地和赋税等各方面都超过府县,却又隶属湖广,引起了贵州方面很大的不满。所以当“四边卫”挂籍湖广、附科贵州却又企图摆脱兼制时,作为知府的程节才会如此愤怒。其实很清楚,卫强府弱是明初早已形成的局面,短期内无法逆转,但若是府县能够得到卫所的补充,无疑也是增强实力的捷径。于是隆庆以后,以督抚为代表的地方大员也开始认真审视贵州政区结构和管理体制问题,全力同四川、湖广等周边临省争取交界地区的土地尤其是“四边卫”的管辖权。

隆庆元年(1567),江西豐城人杜拯升任贵州巡抚,立即指出贵州、湖广、四川三省边界划分不合理:湖广沅、靖二州,平溪、清浪、镇远、偏桥、铜鼓、五开六卫,四川酉阳、播州、永宁三司,虽紧邻贵州却遥属于湖广、四川二省,又兼制于贵州,“所谓十羊九牧,甚不便也”5。于是,杜拯会同御史王时举上呈《议以楚卫属贵州疏》,提议将这些边地划入贵州,从而实现“齐民赋役”“体统相安”等“十便”6。杜拯等人从地理和管理的角度强调了调整的必要性,其后还隐藏着贵州自建省以来就梦寐以求的扩大管理范围、提升实力的夙愿。但杜拯次年(1568)即被调走,其建议最终“泥不果行”1。

从景泰直到隆庆年间多次改革请求的原因和设想虽然不尽相同,但不管卫所、府县和学校如何具体划分,这些方案共同的目标都是要求划属一省,以便统一管理,协调各方利益。然而,纵使地方官员如何费尽心机屡次强调政区调整的重要性,朝廷依然迟迟不为所动,犬牙相制的局面仍旧维持不变。

(二)万历时期昙花一现的政区调整风波

湖广都司对于西南边缘卫所的控制比较弱,而卫所与府县毕竟是不同的系统,分属两省却又同城而治,难免互相猜忌,龃龉不断。万历八年(1580),五开卫民间自卫武装“款军”首领胡国瑞与五开卫内六所官兵及黎平府五土司部民发动“五哗六哗”兵变2。“五开兵变”暴露了湖广都司对于其西南边缘卫所管理的不足,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万历十年(1582)七月,湖广巡抚陈省提出《议处五开疏略》,提议“府卫联属,文武并饬”,意在强文弱武,加强对卫所的约束3。经兵部会议,靖州参将移驻五开,黎平府升格为黎平军民府,节制五开卫4。多元体制容易给地方管理带来不便,因此削弱地方管理体系的军事色彩,强调行政系统在疆土管理方面的地位,是明朝中期以后的重要趋势。黎平府升为军民府,开始军民共管,卫所的地位被削弱,“于是府辖卫所,而黎平重矣”5。

在处理“五开兵变”的同时,贵州也在为争取四川播州和平溪等“四边卫”的控制权而努力。万历十年(1582)二月,贵州巡抚马呈图提议将四川播州及湖广平溪、清浪、镇远、偏桥四卫改隶贵州6。但次年(1583)八月,兵部认为平溪等“四边卫”“实系全楚藩翰”,是湖广的传统势力范围,不宜触犯其利益,不同意调整7。

极有实力的播州土司与明庭的矛盾越演越烈。万历二十四年(1596),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公开反明,引发“播州之役”,此役影响很大,波及甚广,为贵州、湖广、四川三省边界调整带来了机会。为了扩大管理范围,增强实力,对抗不断扩张的播州杨氏,万历二十七年(1599)闰四月,直隶巡按御史肖重望提议将湖广平溪、清浪、镇远、偏桥四卫及四川永宁、乌撒、镇雄三府划属贵州8。万历二十八年(1600)正月,明朝任命李化龙为湖广、四川、贵州三省总督兼四川巡抚,大举征讨播州杨应龙。因犬牙相制造成的弊端严重影响了平播战争,许多文臣武将都从中认识到了政区调整的必要性。贵州巡抚郭子章重申了此前肖重望的提议,但兵部认为割地涉及三省,事关重大,需待战争结束后方可定夺9。

同年(1600)六月,平定“播州之乱”,湖广川贵总督李化龙上《播州善后事宜疏》,提议四川播州及湖广平溪、清浪、镇远、偏桥四卫割属贵州,使其管理范围扩大,可与内地十二省“比长挈大”10。此时兵部的态度有所转变,逐渐明朗化,为政区调整做了铺垫11。十二月,贵州巡抚郭子章在李化龙和兵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播平善后事宜疏》,深度剖析了改属问题,提出以黎平府改隶湖广,平溪、清浪、镇远、偏桥四卫改隶贵州1。

李化龙、郭子章等人深知府卫分属、互相推诿的弊端,因此要求调整政区,但湖广方面认为得不偿失,极力反对。万历二十九年(1601)四月,兵部只得答复“仍行川、贵、湖、沅诸臣会议,更辖具奏”2。由于改革受阻,郭子章非常愤怒,于是再次上疏,强烈谴责平溪等“四边卫”和卫所军生出于一己之私而不顾大局、反对改属是政区调整的最大障碍,边卫因遥辖而钻了管理上的空子,考生则因为制度的差别而投机取巧,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所以处处阻挠改革3。十一月,因双方争执不下,川贵总督王象乾再次深入调查分析,认为“通记道里赋税,人情土宜,大略相当,以改隶为便”。至此,在川贵总督的竭力主张,湖广巡抚被迫妥协,朝廷终于同意将平溪、清浪、镇远、偏桥四卫划属贵州,黎平府并入湖广4。这样,经过艰苦的努力,贵州终于以划出黎平府为代价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平溪等“四边卫”。

郭子章似乎对这个结果感到比较满意,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感慨说:“今来此平播之后而割地以益之,又以楚地之最远而近于黔者改隶之,则幅员渐扩,居然西南一大都会矣。”5随后,贵州廵按宋兴祖借鉴此前黎平军民府的成功改造经验,拟定变革方案,准备以思州府辖平溪、清浪二卫,改为思州军民府;以镇远府辖镇远、偏桥二卫,改为镇远军民府6。然而,未及方案落实,湖广方面就强烈抗议,要求恢复原状。万历三十年(1602)正月,楚王朱华奎直言平溪等“四边卫”实“系湖南爪牙”,要求归还湖广,以“留通滇南边徼”7。四月,迫于湖广方面的压力,朝廷又将黎平府划回贵州,平溪等“四边卫”划回湖广,轰动一时的改属如昙花一现8。

(三)万历时期的风波所折射的地方利益博弈问题

从万历时期的奏折中可以看出,当时力主改属的几乎全为贵州方面的大员。因为改属可以为贵州带来很大的利益,所以他们十分积极。而持反对意见的湖广方面,虽然以犬牙相错有利于控制地方为借口,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所代表的地域在这场变动中丧失了许多利益9。贵州虽然急切扩大管理范围,但与隆庆朝相比,此后除了播州南部和平溪等“四边卫”外,已经暂时放弃了对于其他区域的土地诉求,这主要是因为贵州管理范围的扩大让临省感到影响了其利益,遇到的阻力太大,所以不得不有所放缓。降低诉求并申明利害,是为了减小湖广等临省的反对力量。另外,临危受命的李化龙虽然同意将播州部分地区划给贵州,但他同时身为川贵湖总督兼四川巡抚,显然更多偏向四川,也不可能一味满足贵州方面的诉求。

有意思的是,在政区划界中,黎平府与平溪等“四边卫”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相对的微妙平衡:若“四边卫”隶楚,则黎平府属黔;若“四边卫”归黔,则黎平府入楚。黎平府仿佛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筹码,而铜鼓、五开二卫则近乎隐身,“四边卫”和黎平府很难统归一省,这是明代的一个有趣现象。这种平衡其实是黔楚两省在利益争夺中矛盾選择的结果。贵州地狭民稀,希望扩大管理范围;为了保护驿道,又要争取“四边卫”。平溪等“四边卫”都是贵州和湖广想争取的。黎平虽然隶属贵州,但依赖湖广,又隔着古州“生界”,鞭长莫及,长期边缘化,“黔使曰是绝徼也,安能越楚而治?楚使亦曰彼直外藩,以虚声示要约耳。”1五开、铜鼓是实土卫所,湖广的影响根深蒂固,但二者被视为边远地方,也是边缘化的。当时两省都无法同时占有整个黔东地区,权衡利弊得失,只好放弃黎平府,力争“四边卫”。

贵州建省后碍于地瘠民贫,所以一直试图扩大辖区,壮大实力,但向周边省区争取土地以实现扩大的目的,又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黔东地区的府卫归属争议正是贵州向东面扩大管理范围过程中与湖广发生的利益冲突,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边界纠纷,由于原因要复杂得多,解决的过程也就艰难得多。

万历朝的政区调整终告失败,但贵州的努力并未放弃。天启元年(1621),贵州巡按沈珣再次提出用黎平府换取平溪等“四边卫”2。直到明亡前夕的崇祯九年(1636),贵州巡抚胡平运还在争取划地3。但湖广作为既得者,对于贵州的诉求不予理会,朝廷又听之任之,这些愿望最终都化为泡影。

由于犬牙相错的局面相沿已久,又牵扯多方利益,所以尽管它带来了诸多弊端,但变革仍非易事。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朝庭与地方的冲突日益升级,形势恶化,朝庭无暇顾及地方事件。总督巡抚几乎控制了所有地方大权,朝廷往往只有听从他们的意见,但他们又代表不同的地域利益,互不相让,所以犬牙相制的弊病只好一直存在下去4。终明一代,除播州南部划入贵州、改设平越府外,其它地域的交错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黔东地区的府卫归属争议中,各种力量的博弈呈现出一种失衡的态势。朝廷所起的作用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卫所体制在偏远地区长期存在,具有了一定的顽固性,使得朝廷难以轻易变革5。虽然府卫分属弊端百出,但这是朝廷控制地方的成法,不会轻易改变。深层次的原因更在于边界划分涉及利益问题。政区调整主要是地方之间的利益分配,不直接触动朝廷利益,所以朝廷宁愿听之任之,更多地扮演调停者的角色。府和卫的呼声频频出现,但都碍于权势,只能夹在高层之间难以动弹。而民众的声音几乎听不到,这主要是因为黔东与湘西山水相连,差异不大,朝庭认为政区调整并不会对民众的利益造成明显的创伤,所以才采取这样的策略。政区调整主要是地方利益分配,犬牙相制是朝庭用以控制地方的安排,寄寓其中的传统强势难以撼动。于是,府卫归属争议变成了地方大员就权属问题而展开的拉锯式谈判,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府卫归属争议的进程和结果。

三、清初改卫归流与政区调整

明中期以后,卫所军事职能日渐弱化,内部加速行政化,与府县的差别不断缩小。同时,卫所制日益衰落,营兵制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主要兵制,而卫所制退居其次,处于辅助地位6。到了清朝,朝庭经制军队又变成绿营兵,随着有司系统的逐渐完善,布政司官员逐渐取代都司卫所官员,在地方事务中取得主导地位。清初在延续卫所制度的同时,也频频改革,主要表现为取消卫所的军事性质,取消都司卫所官世袭制、改为任命制,裁并都司,改军士为屯丁,官兵编入民籍,继而将卫所改并府县,实现改卫归流。

(一)康熙时期以黎平府换取“四边卫”的调整思路

入清以后,贵州历任督抚相继为争取“边六卫”和府卫归一而不懈努力,黔东地区的府卫归属争议开始出现了解决的希望,并朝着有利于贵州的方向发展。

平溪、清浪、镇远、偏桥等“四边卫”,地土、钱粮隶于湖南1,而驿站、夫马则属贵州,管理混乱,争议很大2。为了改善管理,康熙二十二年(1683)正月,贵州巡抚杨雍建上呈《划清楚黔地界疏》3。四月,朝廷予以批准,将平溪、清浪二驿划入湖南,镇远、偏桥二卫改隶贵州4。十一月,裁撤镇远卫,并入镇远县。同年,鉴于卫所早已混同于州县,云贵总督范成勋上《卫所归并改设州县疏》,请求裁撤偏桥卫,就近并入施秉县5。该提议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获批6。

而黎平府和五开卫的归属,贵州与湖南均各有打算,难以一致。当然,也不乏有识之士从大局考虑,着眼长远,发表具有前瞻性的见解。如著名文学家、藏书家、山东德州人田雯,于康熙二十六(1687)担任贵州巡抚后,深感黎平府、五开卫分属两省弊端太多,认为必须统归一省,要么并入湖南,要么并入贵州。虽然黎平府划入湖南也能实现隶属上的统一,但通盘考虑,以府卫统属贵州最为合理。康熙二十七年(1688),他将自己的看法写成《黔府楚卫同城疏》并上呈朝廷7。田雯的认识显然比慕天颜更进一步,造成了一定的反响,获得了贵州御史陈紫芝的支持。但是湖南表示反对。

康熙二十八年(1689),田雯又请求将平溪、清浪二卫改隶贵州,但湖南在连续失去镇远、偏桥二卫之后不愿继续让步8。即便改革存在困难,田雯对于形势的观察还是非常准确的,他信心满满地在自己的文集《古欢堂集》中这样写道:“若夫改卫为县,军则久已为民,裁屯弁而归之有司,事权遂一,积弊可清,国家之立制诚至当矣。”9

不难发现,康熙时期的政区调整主张,除了田雯外,都倾向于将“边六卫”划入贵州、黎平府划入湖南,实际上是以划出黎平府为代价换取“边六卫”。这其实仍然是明代以平溪等“四边卫”归黔、黎平府入楚模式的延续,还没有完全转变到明确要求府卫归一、统属贵州这个层面上来。这是因为“边六卫”占据要害,实力更强;而黎平府土地、人口和赋税少等原由。

(二)雍正时期改卫归流、划清地界的大力改革

雍正二年(1724)闰四月,清廷下诏除漕运卫所外,其馀卫所归并州县10。十一月,云贵总督高其倬上《请改五开卫归黔疏略》,详细分析了黔东南的形势,指出都匀与黎平之间的古州生界亟需开拓经营,“若以五开归黔,则苗区包在黔内,一切办措,呼应即灵。若割黎平归楚,凡有调度,必俟咨移,往还迟缓,坐失事机。臣反复审酌,归黔为是”11。高其倬认为黎平府与五开卫均应并入贵州,使得整个古州完全被包括在贵州境内,便于放手经营。重点强调开辟古州,这与清朝积极经营西南、准备大规模改土归流有关。

雍正三年(1725)四月,清廷同意将五开、铜鼓二卫改为一县1。雍正五年(1727)二月,又将平溪、清浪二卫划属思州府,天柱县并入黎平府2。三月,云贵总督鄂尔泰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五开、铜鼓应分别设县3。闰三月即改五开卫为开泰县、改铜鼓卫为锦屏县,并入黎平府;又改平溪卫为玉屏县、清浪卫为清溪县,隶属思州府4。

通过改并解决了卫所的归属问题后,湘黔两省继续协商,处理具体勘界问题,尤其是清理遍布边境的飞地和插花地。雍正六年(1728),将沅州西溪六里划属玉屏县,麻屯划归麻阳县,沅屯划入沅州5。雍正八年(1730),将原五开卫中中所五屯,孤悬溆浦县境内的四屯、武冈州的二屯、邵阳县的三屯、新化县的十六屯,以及石家、永坪二驿,一起划归湖南6。同年,又将沅州平三一里中之四八两甲划属玉屏县7,清浪卫在辰溪县境内的寄庄划属辰溪县8。雍正十二年(1734),考虑到地理因素,将天柱县由黎平府划入镇远府9。这些勘界实践,打破了民田、屯地原有的管辖格局,基本保障了府县管理范围的相对完整性,在府县之间对土地和户口作了进一步的调整,使得长期存在的犬牙交错问题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处理。

四、结  语

卫所改并府县,裁卫归县,这是必然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卫所改并之后,其名称往往也会改变。除了天柱专名不变外,镇远、偏桥二卫分别并入镇远、施秉二县,而平溪、清浪、铜鼓、五开四卫改为县后,其名称分别改为“玉屏”“清溪”“锦屏”“开泰”。很显然,这是寄寓安定繁荣之美好愿望。

总体而言,黔东地区的政区调整,主要针对卫所防区和屯地,既有从湖南划入贵州者,也有从贵州划入湖南者,但以从湖南划入贵州为主。两省划界,考虑了便于管理和便利地方等因素,基本上把坐落贵州境内的卫所屯地划属贵州,紧邻湖南及孤悬湖南境内者划属湖南,两省对这样的划分办法和结果大体上都能够接受,所以最后的调整进行得比较顺利。

黔东地区的府卫归属变迁及政区调整,前后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即由以府换卫演变为府卫归一,这是一种必然趋势,结束了黔东地区军事与行政分离的状态,解决了黔楚两省旷日持久的辖区争议。政区调整对贵州产生了重大影响。“边六卫”的来属,扩大了贵州的辖区,使其轮廓渐趋完整,政区构成更加合理。通过改卫归流,将卫所改并府县,增加了行政单位,使得贵州的建置更加完善,成为完整的行政地理意义上的省级政区,为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The Disputes over the Ownership of Wei-suo and Prefecture on Eastern Guizhou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Wu Chunhong

Abstract: In order to suppress the chieftain, the Hongwu Dynasty planted The Six Marginal Wei in the territory of Sizhou and Sinan Chieftain, including Pingxi,Qinglang, Zhenyuan,Pianqiao,Tonggu and Wukai.The Yongle Dynasty abolished the two Chieftains,divided them into Sinan, Shiqian,Wuluo,Tongren, Sizhou, Zhenyuan, Xinhua and Liping Prefecture,and established Guizhou Province.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locality, the Ming Dynasty divided The Six Marginal Wei into Huguang Dusi while the eight Prefectures belonged to Guizhou province, the consequence is in overlapping administration.This situation has brought many disadvantages, such as mutual prevarication, and triggered a long-term dispute over the ownership of Prefecture and Wei-suo between Guizhou and Huguang.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into Prefecture of Wei-suo, the empire finally assigned all the Wei-suo to Guizhou and changed them to Prefecture, thus ending the disputes.

Key words: Ming and Qing Dynasty;Eastern Guizhou;Interlace;Ownership Disputes;Reform of Wei-suo

(责任编辑:石 峰)

作者简介:吴春宏,1987年生,苗族,贵州黎平人,绍兴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明清史。

1 思州宣慰司,治今贵州省岑巩县。

2 思南宣慰司,治今贵州省思南县。

3 按,思州、思南二宣尉司领地范围,大体相当于今黔东地区,包括黔东北铜仁市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4 华国樑:《论雍正年间的政区变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三期,第121~126页。

5 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第二卷)明代的贵州》,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第8997页。

6 郭红、靳润成:《中國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00~505页。

7 韩昭庆:《清初贵州政区的改制及影响(1644-1735年)》,《历史地理》(第二十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3~107页。

猜你喜欢
明清时期
扬州明清人文聚落分布概况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牙人牙行兴盛中的作用
明清时期徽州民居建筑风格研究
论明清时期广西少数民族户口的调查统计与入籍问题
浅析明清时期处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缓慢的原因
从两方高阳碑志拓片看明清两代的学规禁例
明清之际外销瓷的西洋化及其历史内涵
明清时期徽州书院的资金来源
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藏铜造像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