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虹
【关键词】明清时期;外销瓷;西洋化;历史内涵
【摘 要】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瓷器制造国与出口国,明清之际曾生产了大量的外销瓷,并带有明显的西洋色彩。本文通过对明清外销瓷的时代特点进行研究,剖析中西方交流之概况,指出这是西学东渐背景下中西方交流日渐加深的表现,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华文化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主动融入世界。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瓷器制造业是一项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艺术工艺,它的发展集中彰显了中国人民无限的智慧与创造力。随着时代的转变,我国瓷器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展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在明清之际,中国瓷器制造中的一大特色便是在装饰方面打破了传统的局限,出现明显的西洋色彩,甚至直接出现了西洋画。
一、外销瓷之渊源与梗概
早在商代中期,中国便出现了原始青瓷,虽然还未能完全从陶器演变成现代瓷器,但却展现了瓷器产生的新曙光。经过发展,到东汉后期就已经制造出基本成熟的青瓷,至此,我国成熟的瓷器制造技术正式诞生。到了北朝末年,北方的白瓷烧制工艺取得重大突破,至隋朝时,我国的白瓷烧制水平已经十分成熟。
瓷器的外销是伴随着中外交流日益加深的步伐而逐步发展的。中国瓷器走出国门,首先是在东亚文化圈范围内,历史上,日本、朝鲜与东南亚许多国家率先与古代中国开展贸易往来,从唐代开始,瓷器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大宗。与此同时,中国瓷器也逐渐迈出东亚文化圈,开始远销西亚、中东、欧洲以及美洲。随着历史的变迁,我国外销瓷根据出口地的不同而日渐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其中可以分为东亚文化圈风格、西亚阿拉伯文化风格与欧美西洋风格等三个较为突出的类型。
最早行销欧洲的中国瓷器是由第三方倒卖过去的,即由控制着商路的阿拉伯人通过波斯、埃及等国转运到欧洲,因此唐宋时期中国瓷器在欧洲市场上的数量尚少。至16世纪,随着葡萄牙商船抵达中国口岸,欧洲商人开始在海上直接与中国开展瓷器贸易,由此,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大规模瓷器贸易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从隋唐至五代,中国用于出口的外销瓷主要为越窑的青瓷与邢窑的白瓷[1]。至宋代,生产外销瓷的窑口和瓷器种类增多,主要窑口有龙泉窑、磁州窑、耀州窑、临汝窑和景德镇窑,其中龙泉窑的瓷器数量最多。元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之际,中国的外销瓷主要为青花瓷。由于本文重在研究外销瓷与中西方交流问题,故以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明清之际出口欧洲地区的外销瓷。
二、明清之际外销瓷中的西洋因素
明清之际,针对欧美的外销瓷种类较前期有较大变化。继元代青花瓷开始作为外销瓷的主要品种后,明清之际的外销瓷依旧保留了这一格局,但是销量却有了巨大提高,同时在产品形式与装饰风格上均有较大改变,特别是西洋因素在外销瓷上有了重要体现。这一时期,外销瓷中的西洋因素主要体现在装饰题材、绘画技法与瓷器风格上。
(一)装饰题材的西洋化
首先,徽章瓷的出现是明清之际外销瓷的最大特征。徽章瓷又称纹章瓷,是指在瓷器画面中央绘有徽章的精美瓷器。这种瓷器是西方贵族或大型企业专门订购的,其所用徽章为该家族或机构的徽章(图一)。在具体装饰中,往往在徽章周围用花卉作为衬托,造型典雅优美,高端大气,售价十分昂贵。在前期,为了突出徽章的核心地位,往往加大其所占画面的比例,颇有一种西方彰显个性、突出自我的审美取向。到后期,随着制作工艺的改变,徽章所占画面比例有所减小。据统计,这一时期出现在外销瓷上的各类徽章达300余种,可见当时欧洲人对这种装饰题材的热衷。
其次,以西方宗教为装饰题材的外销瓷大量出现。在以往的外销瓷中,所采用的绘画题材均为中国传统元素,或是已被中华文化所融合的外来文化元素,但是到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代以后,以西方宗教为装饰题材的瓷器开始大量出现,且深受欧洲市场的青睐。在这些外销瓷中,装饰内容多为宗教故事,并有相当数量的神话故事(图二)。
其三,西方人物形象与其民风民俗广泛出现在瓷器装饰中。与以前不同的是,在绘有人物的装饰图案中,不再只是中国人的形象,而是将欧洲各阶层的人物形象与其生活习俗作为新的装饰主题,与中国传统瓷器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图案中,无论男女老少,不管贫贱富贵,或是婀娜多姿的白人少女,或是威风凛凛的骑马少年,其衣着、相貌均为西洋化的人物形象,而所体现的生产生活场景也以欧洲社会为蓝本,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图三)。
此外,一些西方花卉与西洋景物也成为装点瓷器的一大特色。明代以前,瓷器中的景物或为松竹梅兰,或为高山流水,均为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所热衷的绘画题材。但明清之际,一些欧洲人深爱的花卉,如玫瑰花、郁金香等,均成为了装饰题材。与此同时,西方船舶也成为装饰景物的一大特点,此类瓷器的装饰题材多描写船舶航行期间的不同状态,部分瓷器还绘以某国国旗,这反映出西方国家观念对中国瓷器制造业的影响,也体现了当时航海业的兴盛。
可以说,在明清之际,外销欧洲的瓷器装饰题材具有广泛的西洋特色,这与之前各时期的外销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这一时期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历史现象。
(二)绘画技法的现代化
除了装饰题材的显著西化之外,在明清外销瓷中所采用的绘画技法也深刻体现着浓厚的西洋色彩,那便是绘画技法的现代化与调色技术的西方因素。
瓷器的装饰与当时社会流行的绘画风格密不可分。在传统瓷器制造工艺中,所运用的绘画技法正是具有浓厚中华文化色彩的水墨丹青,注重对人物神态与景物意境的刻画描写,并不刻意追求与现实的贴近,即注重传神而忽视写实。但是,通过研究明清之际的外销瓷绘画便会发现,在外销瓷的绘画技法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绘画风格,除了保留传统工艺外,更融入了素描技术、水彩画工艺、油画特色、铜版画风格和肖像画技巧,使得画面感更强,给人以更为丰富的观赏价值。这些西洋化的绘画技法是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传入中国的,是中西方艺术领域相融合所产生的独特历史效应。当时众多博学多才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将西方工艺品与美术作品引入中华文化之中,使得中国传统绘画工艺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演变。如明万历年间来华的利玛窦便携带来天主像与圣母像,并且向国人展示了其绘画技法,其讲究光学明暗的方法也曾引发了人们对绘画技法的钻研。
明清之际的瓷器绘画领域中,也闪现着许多西洋现代绘画特色。早在明永乐年间,郑和从远洋归来之时,带回了当时西方社会所使用的着色原料——苏泥勃青,后来又引进了回青。这些源自西方的色料被广泛地用于明代青花瓷的制造中。清康熙年间,我国瓷器装饰领域开始采用源自法国的珐琅彩技术,时人评价这种绘画方式“虽然绚彩华丽,而欠雅润精细,可供闺阁之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2]。这一技术的引进对日后粉彩瓷的生产有重大影响。
(三)瓷器风格的异域化
瓷器造型采用西方异域风格是明清之际外销瓷的另一大特点。这一时期外销瓷的器型开始出现了分类,包括日常生活用瓷和装饰艺术瓷两大类。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这些外销瓷器中,很多的形制与风格都具有十分浓厚的异域风格。
如在日常生活用瓷中,出现了动物或瑞果形状的带盖汤碗,如野猪头形(图四),这类器型是仿照欧洲金属容器的器型烧制的。此外,这种瓷器的造型还有象首、鹅形、鸭形等外销瓷。在酒具中,与中国传统瓷器中的白酒酒具不同,新出现了啤酒杯、啤酒壶等,还有新式的咖啡壶(图五),完全是欧洲异域风情的样式。
在装饰艺术瓷中,一些器物的造型与装饰风格完全是迎合西方的消费心理而烧制的。这类瓷器多为人物或动物的瓷质雕塑,器形高大,常见的多高40~50厘米,个别大型的可达80厘米,形制端庄。人物瓷塑有西洋男女跳舞人、男女雕像等,动物瓷塑有狗(图六)、猴、鸡、鹦鹉等,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可以说,无论是生活日用器还是装饰艺术品,明清时期的外销瓷均体现了丰富多彩的西洋特色,给后人留下了众多可供研究鉴赏的异域风情瓷器。
三、明清外销瓷西洋化所折射的
东西方交流状况
纵观明清之际的外销瓷,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即这一时期的外销瓷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西洋因素,在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不断发展的同时,又孕育出另一种西洋化的艺术体系。这一现象折射出了许多历史内涵。
首先,反映出东西方交往日益密切,双方经济联系日渐增强,相互影响,不断打破以往相对隔绝的状态。明清之际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但是从其内部来讲,已经陷入了一个发展瓶颈期,亟需更为广阔的市场。自明代中期开始,中国南方手工业领域分工日渐明显,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生产效率和产量日渐提高,但是国内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急需寻求海外市场,因而努力迎合西方社会需求,使外销瓷融入了更多的西洋文化色彩。与此同时,西方社会也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值其资本主义加速发展的时期,痴心于寻求更为广阔的贸易市场。从葡萄牙商人第一次通过贩运中国瓷器获利后,更多的欧洲商人相继迈入经销中国瓷器的商业活动之中。中国瓷器西销的另一个经济现象便是,更多品种和样式的西方商品开始流入中国市场,因为往来于东西方贸易商路上的货船永远不会空载航行。
其次,折射出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良性互动,取长补短。进入15世纪以后,世界历史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中西方都在积极努力地开辟东西交通,谋求与世界的联系。无论是明代的郑和下西洋,还是欧洲的新航路开辟,均对打破中西方隔阂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此时西方正逐渐领先于东方,但二者基本上仍在以一种相对平等的姿态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此时中国的外销瓷器便融入了众多西洋科技和文化元素,同时又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平的方式传递到西方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两种文明曾经寻求和平交流的一大体现。
最后,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明清之际外销瓷的西洋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历史不容回避,在明清时期曾经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们,已经开始不断被西方社会超越,但此时的中华文化并没有甘于沉沦。在东西方文明日益碰撞的形势下,中国工匠在瓷器制造领域勇于接受现实,及时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并且成功地迎合了西方市场,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这是这一古老文明在西方文化面前的一次抗争,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创新性和生命力!
————————
[1]不少学者把唐三彩作为外销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这实际上是不合适的,因为唐三彩属于陶器,并非瓷器。
[2]《景德镇陶录》卷7。
〔责任编辑:许潞梅〕
明清之际的瓷器绘画领域中,也闪现着许多西洋现代绘画特色。早在明永乐年间,郑和从远洋归来之时,带回了当时西方社会所使用的着色原料——苏泥勃青,后来又引进了回青。这些源自西方的色料被广泛地用于明代青花瓷的制造中。清康熙年间,我国瓷器装饰领域开始采用源自法国的珐琅彩技术,时人评价这种绘画方式“虽然绚彩华丽,而欠雅润精细,可供闺阁之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2]。这一技术的引进对日后粉彩瓷的生产有重大影响。
(三)瓷器风格的异域化
瓷器造型采用西方异域风格是明清之际外销瓷的另一大特点。这一时期外销瓷的器型开始出现了分类,包括日常生活用瓷和装饰艺术瓷两大类。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这些外销瓷器中,很多的形制与风格都具有十分浓厚的异域风格。
如在日常生活用瓷中,出现了动物或瑞果形状的带盖汤碗,如野猪头形(图四),这类器型是仿照欧洲金属容器的器型烧制的。此外,这种瓷器的造型还有象首、鹅形、鸭形等外销瓷。在酒具中,与中国传统瓷器中的白酒酒具不同,新出现了啤酒杯、啤酒壶等,还有新式的咖啡壶(图五),完全是欧洲异域风情的样式。
在装饰艺术瓷中,一些器物的造型与装饰风格完全是迎合西方的消费心理而烧制的。这类瓷器多为人物或动物的瓷质雕塑,器形高大,常见的多高40~50厘米,个别大型的可达80厘米,形制端庄。人物瓷塑有西洋男女跳舞人、男女雕像等,动物瓷塑有狗(图六)、猴、鸡、鹦鹉等,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可以说,无论是生活日用器还是装饰艺术品,明清时期的外销瓷均体现了丰富多彩的西洋特色,给后人留下了众多可供研究鉴赏的异域风情瓷器。
三、明清外销瓷西洋化所折射的
东西方交流状况
纵观明清之际的外销瓷,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即这一时期的外销瓷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西洋因素,在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不断发展的同时,又孕育出另一种西洋化的艺术体系。这一现象折射出了许多历史内涵。
首先,反映出东西方交往日益密切,双方经济联系日渐增强,相互影响,不断打破以往相对隔绝的状态。明清之际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但是从其内部来讲,已经陷入了一个发展瓶颈期,亟需更为广阔的市场。自明代中期开始,中国南方手工业领域分工日渐明显,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生产效率和产量日渐提高,但是国内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急需寻求海外市场,因而努力迎合西方社会需求,使外销瓷融入了更多的西洋文化色彩。与此同时,西方社会也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值其资本主义加速发展的时期,痴心于寻求更为广阔的贸易市场。从葡萄牙商人第一次通过贩运中国瓷器获利后,更多的欧洲商人相继迈入经销中国瓷器的商业活动之中。中国瓷器西销的另一个经济现象便是,更多品种和样式的西方商品开始流入中国市场,因为往来于东西方贸易商路上的货船永远不会空载航行。
其次,折射出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良性互动,取长补短。进入15世纪以后,世界历史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中西方都在积极努力地开辟东西交通,谋求与世界的联系。无论是明代的郑和下西洋,还是欧洲的新航路开辟,均对打破中西方隔阂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此时西方正逐渐领先于东方,但二者基本上仍在以一种相对平等的姿态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此时中国的外销瓷器便融入了众多西洋科技和文化元素,同时又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平的方式传递到西方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两种文明曾经寻求和平交流的一大体现。
最后,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明清之际外销瓷的西洋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历史不容回避,在明清时期曾经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们,已经开始不断被西方社会超越,但此时的中华文化并没有甘于沉沦。在东西方文明日益碰撞的形势下,中国工匠在瓷器制造领域勇于接受现实,及时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并且成功地迎合了西方市场,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这是这一古老文明在西方文化面前的一次抗争,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创新性和生命力!
————————
[1]不少学者把唐三彩作为外销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这实际上是不合适的,因为唐三彩属于陶器,并非瓷器。
[2]《景德镇陶录》卷7。
〔责任编辑:许潞梅〕
明清之际的瓷器绘画领域中,也闪现着许多西洋现代绘画特色。早在明永乐年间,郑和从远洋归来之时,带回了当时西方社会所使用的着色原料——苏泥勃青,后来又引进了回青。这些源自西方的色料被广泛地用于明代青花瓷的制造中。清康熙年间,我国瓷器装饰领域开始采用源自法国的珐琅彩技术,时人评价这种绘画方式“虽然绚彩华丽,而欠雅润精细,可供闺阁之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2]。这一技术的引进对日后粉彩瓷的生产有重大影响。
(三)瓷器风格的异域化
瓷器造型采用西方异域风格是明清之际外销瓷的另一大特点。这一时期外销瓷的器型开始出现了分类,包括日常生活用瓷和装饰艺术瓷两大类。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这些外销瓷器中,很多的形制与风格都具有十分浓厚的异域风格。
如在日常生活用瓷中,出现了动物或瑞果形状的带盖汤碗,如野猪头形(图四),这类器型是仿照欧洲金属容器的器型烧制的。此外,这种瓷器的造型还有象首、鹅形、鸭形等外销瓷。在酒具中,与中国传统瓷器中的白酒酒具不同,新出现了啤酒杯、啤酒壶等,还有新式的咖啡壶(图五),完全是欧洲异域风情的样式。
在装饰艺术瓷中,一些器物的造型与装饰风格完全是迎合西方的消费心理而烧制的。这类瓷器多为人物或动物的瓷质雕塑,器形高大,常见的多高40~50厘米,个别大型的可达80厘米,形制端庄。人物瓷塑有西洋男女跳舞人、男女雕像等,动物瓷塑有狗(图六)、猴、鸡、鹦鹉等,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可以说,无论是生活日用器还是装饰艺术品,明清时期的外销瓷均体现了丰富多彩的西洋特色,给后人留下了众多可供研究鉴赏的异域风情瓷器。
三、明清外销瓷西洋化所折射的
东西方交流状况
纵观明清之际的外销瓷,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即这一时期的外销瓷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西洋因素,在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不断发展的同时,又孕育出另一种西洋化的艺术体系。这一现象折射出了许多历史内涵。
首先,反映出东西方交往日益密切,双方经济联系日渐增强,相互影响,不断打破以往相对隔绝的状态。明清之际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但是从其内部来讲,已经陷入了一个发展瓶颈期,亟需更为广阔的市场。自明代中期开始,中国南方手工业领域分工日渐明显,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生产效率和产量日渐提高,但是国内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急需寻求海外市场,因而努力迎合西方社会需求,使外销瓷融入了更多的西洋文化色彩。与此同时,西方社会也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值其资本主义加速发展的时期,痴心于寻求更为广阔的贸易市场。从葡萄牙商人第一次通过贩运中国瓷器获利后,更多的欧洲商人相继迈入经销中国瓷器的商业活动之中。中国瓷器西销的另一个经济现象便是,更多品种和样式的西方商品开始流入中国市场,因为往来于东西方贸易商路上的货船永远不会空载航行。
其次,折射出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良性互动,取长补短。进入15世纪以后,世界历史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中西方都在积极努力地开辟东西交通,谋求与世界的联系。无论是明代的郑和下西洋,还是欧洲的新航路开辟,均对打破中西方隔阂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此时西方正逐渐领先于东方,但二者基本上仍在以一种相对平等的姿态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此时中国的外销瓷器便融入了众多西洋科技和文化元素,同时又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平的方式传递到西方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两种文明曾经寻求和平交流的一大体现。
最后,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明清之际外销瓷的西洋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历史不容回避,在明清时期曾经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们,已经开始不断被西方社会超越,但此时的中华文化并没有甘于沉沦。在东西方文明日益碰撞的形势下,中国工匠在瓷器制造领域勇于接受现实,及时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并且成功地迎合了西方市场,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这是这一古老文明在西方文化面前的一次抗争,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创新性和生命力!
————————
[1]不少学者把唐三彩作为外销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这实际上是不合适的,因为唐三彩属于陶器,并非瓷器。
[2]《景德镇陶录》卷7。
〔责任编辑:许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