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县乾隆御诗碑

2014-12-20 21:08付艳华
文物春秋 2014年4期

付艳华

【关键词】河北文安县;皇恩亭;乾隆御诗碑;文安堤工

【摘 要】廊坊市文安县的皇恩亭中立有一块乾隆御诗碑,碑上刻着乾隆巡幸文安阅视堤工后所作的四首诗。诗中记述了乾隆登基以来的30年间文安遭受的几次洪涝灾害及朝廷的应对措施,体现了乾隆关心畿辅水利、关心民瘼的情怀。本文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对诗作内容与历史背景进行了简单介绍。

文安县位于廊坊市南部,处在大清河水系中下游,介于“三河两淀”(大清河、赵王河、子牙河、白洋淀、东淀)之间,由于地势低洼,形如釜底,故有“文安洼”之称,自古以来就是水灾频发之地。据民国十一年(1922)纂修的《文安县志》记载:“文邑灾异,自汉迄今,惟水为甚。征之文献,考之旧志,水灾之迭起环生,几于无岁无之。”[1]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以来,永定河堤防制度大备,筑堤防水,导永定河于三角淀,永定河干扰大清河、危及文安洼的情况始有改观。据《文安县志》等史料记载,文安县从顺治到雍正的90余年间就发生水灾20余次[2],治理京畿水患因此成为清朝历代皇帝都十分重视的要务,乾隆自然也不例外。他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十五年(1770)、三十八年(1773)和五十三年(1788),曾先后四次巡视文安堤工,位于文安县苏桥镇东与崔家坊村相交处的皇恩亭及亭中所立的御诗碑即是历史见证。

皇恩亭,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时年乾隆第一次巡视文安水情,曾在此眺望烟波浩渺的文安大洼,后建亭纪念。该亭原有“皇恩浩荡”金字匾额,故称“皇恩亭”。据《文安县志》记载,乾隆巡幸到文安时,由于地方官的蒙蔽,对水灾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当地一名老儒欲诉无由,便冒着生命危险在龙舟前跳入水中。乾隆命人将其救起,发现其身上有一封密封甚严的信,打开后,见信上有“请主上登堤向南一望”9字。乾隆登堤南望,只见一片汪洋,心中恻然,于是赋诗为记[3],所以此亭又名“望洼楼”。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1939年倒塌。现碑亭为1997年由崔家坊村委会筹资恢复重建。

御诗碑为汉白玉石质,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额浮雕六龙交蟠,高95厘米,厚40厘米,天宫正中篆书“御制”二字。碑身通高150厘米,宽99厘米,厚35厘米,有部分残缺,碑阳、碑阴与碑侧分别刻乾隆御笔五言诗4首,为其4次阅视文安堤工时所做。阳面边缘浮雕一周龙纹,碑阴浮雕一周忍冬纹。原碑座“文革”期间被破坏,形制不详,现碑座为后补。

乾隆的这4首诗,不仅记述了乾隆年间文安所遭受的几次洪涝灾害,间接反映了朝廷的应对措施,还体现了乾隆关心畿辅水利、轸念百姓疾苦的情怀。本文将碑文录如下,并通过梳理相关史料,对诗作内容与历史背景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文安县志》只著录了第一、三、四首诗,并说“前后赋诗三章”[4],原因未知。《日下旧闻考》因成书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所以只收录了前三首。原碑刻文字漫漶不清者,参照《日下旧闻考》与乾隆《御制诗集》补齐。

1.《阅文安堤工作》,刻于碑阳,行书,7行,满行17字。

辛巳秋行潦,风浪掀喧。文安本大洼,长堤」报漫开。清水向南泄,百里遭灾。蠲赈命」妥为,急堵决口培。苏桥至马村,加高益厚」皆。大工癸未就,涸土耕犁排。连年幸有收」,元气复田垓。堤上兹临阅,士民欣我来。叩谢」尔莫亟,吾犹抱慊哉。阅文安堤工作」

乾隆丁亥仲春月下浣御笔」

文末钤篆书阳文印“所宝惟贤”,阴文印“乾隆御笔”。

此诗写于“乾隆丁亥仲春”,即乾隆三十二年(1767),记录了他第一次阅视文安河工的情况。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七月,因雨水过多,文安苏桥至马村堤岸尽溃,濒河及低洼地亩均被淹浸,正如诗中所描述的“文安本大洼,长堤报漫开。清水向南泄,百里遭灾”,灾情比较严重。八月,直隶总督方观承奏报:“霸州南崔家房漫口,水深二丈有余,难就口门堵筑,今拟出堤外数丈漫水稍浅处圈筑包越。现备料赶办,其积水疏消之路,有子牙河为尾闾。”[5]乾隆谕旨:“一切堵筑宣泄及备料抚恤事宜,正当及时加紧督率妥办。”[6]同时下旨:“将固安、永清、东安(即今安次)、武清四县照例抚恤,并酌借麦谷,俾涸出之地得以及时布种。其文安、大城、霸州、保定等属,因漫口被淹各村庄,并著照前旨一体查办。”[7]此即“蠲赈命妥为,急堵决口培”。乾隆还担心“秋麦固不能播种矣,若误明年春麦,其谁之咎?”[8]似有问责之意,催问方观承何时可以竣工。九月,“方观承奏崔家房漫口于九月初七日工竣”[9],兑现了他对皇帝的承诺。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夏,直隶暴雨成涝,部分濒水洼地田禾受灾。十月,直隶总督方观承奏报:“直属各处积水,附近大城全经涸出,惟低洼处所尚有聚。文安古洼积水由长堤西马头村穿渠入淀,拟淀水稍落,兼用戽斗,佐以人力,亦可无误春耕。”[10]也许是因为有了前次的责问,方观承特意强调了水情不会影响来年的春耕。

到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因去年雨水过多,所以正月间直隶总督方观承奏报:“现在疏消积水为先务,幸淀水大落,文安、大城积水归淀甚速,涸出处已种麦,其水深二三尺,约四五月始消者,亦不误种秋禾。民间稻种不足,应请借给。或其时不能尽涸,即用戽斗助以人力。”[11]但疏戽积水一事,方观承派人筹划得稍迟了些,所以二月时,协办大学士兆惠奏:“大城、文安水较大,村庄未涸出者甚多,下流现开口引放。布政使观音保同御史兴柱、顾光旭堵筑上游漫口以绝河水倒漾,赶于二十九日合龙。惟河流久溢,堵塞已迟,臣现于艾头村等处缺口测量高下,相度应行开沟处,饬知府周元理在堤办理。”[12]随后御史顾光旭奏:“臣同臣兴柱已将文安堤办竣,随分勘漫水之区,涸出种麦者十之六七。”[13]三月,堵筑漫口合龙,才完成了河堤的疏浚,此即诗中所说的“苏桥至马村,加高益厚皆。大工癸未就,涸土耕犁排”。

乾隆三十二年(1767)正月至三月间,乾隆巡幸天津,阅视淀河与子牙河堤,该诗即作于此时。乾隆在按图披览淀河堤闸时,发现千里长堤从三滩里起至格淀堤庄儿头止,中间并无堤岸。据奉命查勘的阿里衮称,无堤处“东西约长十余里”,其中有民修堤埝,被水冲缺数处,每当雨水过多之时,一二千户村民与千余顷田地常遭受水患。于是乾隆命方观承接筑长堤,“接筑堤自文安县属之三滩里千里长堤起,至大城县属之庄儿头格淀堤止,共长二千七百七十二丈,顶宽一丈六尺,底宽五丈,酌就地势,高五六尺不等”[14],并令大城、文安二县分段修筑,务必于汛前完工。有堤岸作为屏障,堤内的田地才能成为沃壤,百姓的生计才有保障,所以才有“连年幸有收,元气复田垓。堤上兹临阅,士民欣我来”的景象。但乾隆仍说“叩谢尔莫亟,吾犹抱慊哉”,似乎对使百姓受灾感到歉意,是自己作为一国之君没有尽到庇护的责任。

2.《阅文安堤工叠旧作韵》,刻于碑阴,行书,7行,满行18字。原碑刻中无小注,据《日下旧闻考》补录。

万民随两岸,笑语任掀。登岸罢清跸,才容」线路开。阅堤乃要务,釜底每被灾。壬午始兴」工,卑薄一律培。癸未告蒇事,丁亥获收皆。戊子」复行潦,己丑重瀹排。兹焉观酾流,田略涸高」垓。洼地原汪洋,治水渐斯来。或曰田占水,文安洼形如釜底,潦水易积难消。上次巡视至此,洼水尽涸,盈望麦畴,兹则旧时麦地尚有在水中者,深以疏消乏策为廑。或云洼本水地,涸则民倍获利,乃田占水,非水占田。即果如所言,亦不若速令消涸,让地于民之为愈也[15]。其」然岂然哉!阅文安堤工叠旧作韵」

庚寅暮春月中浣御笔」

文末钤篆书阳文印“所宝惟贤”,阴文印“乾隆御笔”。

此诗作于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该年三月,乾隆巡幸天津,阅视文安堤防。其中“万民随两岸,笑语任掀。登岸罢清跸,才容线路开”的诗句,记录了百姓“老幼扶携,趋迎载道,其欢欣爱戴实出至诚,且布衣絮袄,悉见整齐”的“恬熙景象”[16]。其后,乾隆在诗中回顾了此前的疏浚工作,“壬午始兴工,卑薄一律培。癸未告蒇事,丁亥获收皆”。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八月方观承去世,同年十月,新任直隶总督杨廷璋奏报:“文安大洼东面系大城县地方,旧有堤埝接连千里长堤,向未帑修,堤身单薄,亟应培高,以御子牙河水泛涨。又格淀大堤分属大城、静海、天津三县,本年子牙、淀河并涨,被冲残缺,均应加培。”[17]此建议得到施行,即诗中所说的“戊子复行潦,己丑重瀹排”。己丑为乾隆三十四年(1769)。

乾隆在巡视河堤时发现,文安地形像锅底一样,潦水容易积存,却难以消退。所谓“洼地原汪洋,治水渐斯来”,文安所处的地域本来就是一片水泽,是田地占了水的位置,而不是水把田地淹了,土地涸出后则百姓能加倍获利,因此乾隆认为,还是使水迅速消退,还地于民更好,所以才用质疑的语气说“或曰田占水,其然岂然哉”。

乾隆在三十五年六月的上谕中说:“大城、文安一带,本属洼下之区,旁近地亩,恐不无被淹之处,朕心深为轸念。著传谕杨廷璋,即速另委大员悉心体勘,如有被灾户民,即行妥协抚绥。其涸出之地,可以补种荞麦者,亦应酌借资本。谕令及时赶种,以资民食。”[18]从“即速”“即行”“及时”等言辞中透露出乾隆的心情比较急切。

3.《阅文安堤工再叠旧作韵》,刻于碑右侧,行书,5行,正文较碑阳、碑阴字小,满行37字;注释用小字双行。碑上多处残缺,所缺文字补齐后加()以示区别(图五)。

登堤望大洼,银浪轰雷。百里渺无极,愁眉蹙难开。缘因庚寅潦,辛卯继更灾。去(岁堤始成,早)」增薄者培。疏泄减大半,尚未涸以皆。大吏跽而陈:非不竭力排。稍待四月间,或可耕(田垓。然则非)」秋丰,此地赋何来?文安洼惟丁亥春涸出种麦,庚寅经此阅视,洼仍为水占。今尚一望汪洋,为之轸念。虽周元理(云四月可以尽涸)」,亦未能期其必然。且此洼至今积水,则上年之难施耕种可知。昨岁畿辅既称普丰,而文安洼(尚有积水,百姓岂)」能纳无田之赋?然大洼之有无正供及赋额重轻,不可不彻底稽核。」为民筹久远计,因敕军机大臣会同周元理核实以闻,另取进止。吾当有明诏,蠲缓苏民哉。」

阅文安堤工再叠旧作韵 癸巳暮春月中浣御笔」

诗末钤阴文印“所宝惟贤”,阳文印“乾隆御笔”。

此诗作于癸巳年,即乾隆三十八年(1773)。该年乾隆恭奉皇太后巡幸天津,在三月的上谕中说:“文安大洼联络四淀,向来积水难消,前此曾命协办大学士公兆惠往勘,设法疏治,水即退涸。三十二年经行阅视,业已遍种春麦,弥望青葱,省览实深忻慰。迨三十五年巡视,所经又多积水。此次所见,仍复汪洋一片。若久远难以涸出,恐妨民业,致完无田之粮,朕心深为轸念。”[19]此即诗注中所说的:“文安洼惟丁亥春涸出种麦,庚寅经此阅视,洼仍为水占。今尚一望汪洋,为之轸念。”所以乾隆在诗中说:“登堤望大洼,银浪轰雷。百里渺无极,愁眉蹙难开。”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七月,文安等县雨后积水,且文安县协修堤内鹿疃村一处坍损。到九月时,文安、大城等15州县地势更低洼的地方,积水尚未完全消退。乾隆下谕旨:“此等低洼地亩,去岁曾经遇水,今年又复被淹,若积潦不能速消,民业徒成旷弃。而濒河之地多系一水一麦,如能及时涸出,种麦可望倍丰,于贫民生计甚为有益。但恐该地方官不能实心经理,必致玩日妨农,朕心深为廑念。著派袁守侗、德成分往各处,督率该州县即速设法疏消,务令及早涸出,无误布种春麦。”[20]乾隆三十七年(1772)正月,杨廷璋去世,周元理接任直隶总督。四月,裘曰修奏:“直省堤埝各工,现在次第告竣。”[21]乾隆即命裘曰修带同杨景素查验收工。《文安县志》记载道:“(乾隆)三十五年秋潦积水未消,三十六年又大水堤决,全境成灾。是年秋后发帑修堤,至三十七年四月工始竣。”[22]此即诗中所说的:“缘因庚寅潦,辛卯继更灾。去岁堤始成,早增薄者培。疏泄减大半,尚未涸以皆。”虽然疏泄了大部分,但还有田地尚未涸出。由此地的至今积水,乾隆联想到上年的难施耕种,并且意识到“昨岁畿辅既称普丰,而文安洼尚有积水,百姓岂能纳无田之赋?”定是地方官为了粉饰太平而瞒报了灾情,为此,乾隆谕令:“嗣后著将此洼地视积水之多寡,以定赋粮之等差。水大则全行蠲除,水小则量为减赋。若水涸耕种有收,仍按额征输。其如何查核地亩,纳粮确数,酌定章程,仍著周元理派委明干大员实力详查,妥议复奏。”[23]此即诗注中所说:“大洼之有无正供及赋额重轻,不可不彻底稽核。为民筹久远计,因敕军机大臣会同周元理核实以闻,另取进止。”诗中说“吾当有明诏,蠲缓苏民哉”也确实不是空话,其目的就是:“恒业不致有失,民力并得常舒。俾濒洼黎庶永沐恩膏,共臻安阜,以示观民行庆至意。”[24]

4.《阅文安堤工三叠旧韵》,刻于碑左侧,行书,6行,文字大小与右侧同,正文满行30字。碑上多处残缺,所缺文字加()以示区别(图六)。

文安地处洼,淀水相击。辛巳及辛卯,冲堤凡两开。文安地势洼下,旧多积水,自辛(巳漫溢)培修堤工之后,民间得以种植(有收,至)」辛卯复被淀水冲击,地亩仍为水占。随令将堤工增高培厚,以冀消涸。及癸巳亲临阅视,又命军机大臣会同该督彻底稽核,减轻赋额,并将无田之赋清厘豁免。吾民叹昏垫,赈济频(救灾)。」茭楗那惜费,低增薄与培。癸巳临阅后,至今安晏皆。兹来观民风,熙熙迎(驾排)」。暖衣过冬月,新苗茁春垓。幸此十余岁,象如癸巳来。该处堤工稳固,十余年以来,并(无漫溢)之患」。而堤南大洼,地亩连年多(获丰收)」。兹来省视麦田,一望青葱」,民气倍形安乐,为之欣慰。既思语忌盈,吾惟益惕哉。」

乾隆戊申仲春阅文安堤工三叠旧韵 御笔」

诗末钤阴文印“古稀天子之宝”,阳文印“犹日孜孜”。

作于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的这首诗可以看作乾隆对辛巳年(1761)以来文安修堤治水工作的总结。“辛巳及辛卯,冲堤凡两开。”乾隆首先回顾了二十六年与三十六年的两次决堤,“吾民叹昏垫,赈济频救灾”,百姓深受低洼淹没之苦,朝廷疲于赈济救灾,“茭楗那惜费,低增薄与培”,为了加固堤防不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与人工。自乾隆三十八年阅视之后的10余年间,文安大堤“并无漫溢之患。而堤南大洼,地亩连年多获丰收”,“癸巳临阅后,至今安晏皆。兹来观民风,熙熙迎驾排。暖衣过冬月,新苗茁春垓。幸此十余岁,象如癸巳来。”百姓保暖过冬,禾苗茁壮生长,民气和乐,乾隆对治理的效果颇感欣慰。同时,年逾古稀的乾隆虽然自诩为“十全老人”,但他也深知天道可畏,“既思语忌盈,吾惟益惕哉”,不要将话说满,还是要敬慎戒惧,小心从事。诗末所钤的“犹日孜孜”印也暗示了这一点。

果然,在20多年后的乾隆五十九年(1794),大水再次决堤。其后几代皇帝在位期间,因子牙河与滹沱河泛滥及暴风烈雨,文安又多次发生水灾。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安的水利建设,投入巨资修建防洪除涝工程设施,才彻底解决了困扰文安百姓千余年的低洼水患问题。

作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的统治者,乾隆一方面对自己的统治充满自负,另一方面对现实问题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民生疾苦也较为关心,曾多次下旨蠲缓受灾地区的钱粮,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他每次巡视总是免除沿途州县赋税,百姓们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应当并非完全出于地方官员的安排。《尚书·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在乾隆的诗中也有体现,他为受灾百姓所采取的举措已属难能可贵,文安县的百姓们建立皇恩亭与御诗碑,感念的也许正是这一点。

————————

[1]民国十一年《文安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1968年,第1283页。

[2]同[1],第1275—1276页。

[3][4] 同[1],第164页。

[5][8]《清实录》第17册《高宗实录》卷643,中华书局,1986年,第198页。

[6][7]同[5],卷642,第173、174页。

[9]同[5],卷645,第214页。

[10]同[5],卷673,第530页。

[11]同[5],卷679,第596页。

[12][13] 同[5],卷681,第627页。

[14]同[5],第18册,卷780,第574—575页。

[15]《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989页。

[16]同[5],第19册,卷854,第445页。

[17] 同[14],卷821,第1154页。

[18] 同[16],卷863,第581页。

[19][23][24]同[5],第20册,卷928,第495页。

[20]同[16],卷893,第988页。

[21]同[19],卷906,第122页。

[22]同[1],第99页。

〔责任编辑:成彩虹〕

4.《阅文安堤工三叠旧韵》,刻于碑左侧,行书,6行,文字大小与右侧同,正文满行30字。碑上多处残缺,所缺文字加()以示区别(图六)。

文安地处洼,淀水相击。辛巳及辛卯,冲堤凡两开。文安地势洼下,旧多积水,自辛(巳漫溢)培修堤工之后,民间得以种植(有收,至)」辛卯复被淀水冲击,地亩仍为水占。随令将堤工增高培厚,以冀消涸。及癸巳亲临阅视,又命军机大臣会同该督彻底稽核,减轻赋额,并将无田之赋清厘豁免。吾民叹昏垫,赈济频(救灾)。」茭楗那惜费,低增薄与培。癸巳临阅后,至今安晏皆。兹来观民风,熙熙迎(驾排)」。暖衣过冬月,新苗茁春垓。幸此十余岁,象如癸巳来。该处堤工稳固,十余年以来,并(无漫溢)之患」。而堤南大洼,地亩连年多(获丰收)」。兹来省视麦田,一望青葱」,民气倍形安乐,为之欣慰。既思语忌盈,吾惟益惕哉。」

乾隆戊申仲春阅文安堤工三叠旧韵 御笔」

诗末钤阴文印“古稀天子之宝”,阳文印“犹日孜孜”。

作于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的这首诗可以看作乾隆对辛巳年(1761)以来文安修堤治水工作的总结。“辛巳及辛卯,冲堤凡两开。”乾隆首先回顾了二十六年与三十六年的两次决堤,“吾民叹昏垫,赈济频救灾”,百姓深受低洼淹没之苦,朝廷疲于赈济救灾,“茭楗那惜费,低增薄与培”,为了加固堤防不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与人工。自乾隆三十八年阅视之后的10余年间,文安大堤“并无漫溢之患。而堤南大洼,地亩连年多获丰收”,“癸巳临阅后,至今安晏皆。兹来观民风,熙熙迎驾排。暖衣过冬月,新苗茁春垓。幸此十余岁,象如癸巳来。”百姓保暖过冬,禾苗茁壮生长,民气和乐,乾隆对治理的效果颇感欣慰。同时,年逾古稀的乾隆虽然自诩为“十全老人”,但他也深知天道可畏,“既思语忌盈,吾惟益惕哉”,不要将话说满,还是要敬慎戒惧,小心从事。诗末所钤的“犹日孜孜”印也暗示了这一点。

果然,在20多年后的乾隆五十九年(1794),大水再次决堤。其后几代皇帝在位期间,因子牙河与滹沱河泛滥及暴风烈雨,文安又多次发生水灾。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安的水利建设,投入巨资修建防洪除涝工程设施,才彻底解决了困扰文安百姓千余年的低洼水患问题。

作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的统治者,乾隆一方面对自己的统治充满自负,另一方面对现实问题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民生疾苦也较为关心,曾多次下旨蠲缓受灾地区的钱粮,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他每次巡视总是免除沿途州县赋税,百姓们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应当并非完全出于地方官员的安排。《尚书·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在乾隆的诗中也有体现,他为受灾百姓所采取的举措已属难能可贵,文安县的百姓们建立皇恩亭与御诗碑,感念的也许正是这一点。

————————

[1]民国十一年《文安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1968年,第1283页。

[2]同[1],第1275—1276页。

[3][4] 同[1],第164页。

[5][8]《清实录》第17册《高宗实录》卷643,中华书局,1986年,第198页。

[6][7]同[5],卷642,第173、174页。

[9]同[5],卷645,第214页。

[10]同[5],卷673,第530页。

[11]同[5],卷679,第596页。

[12][13] 同[5],卷681,第627页。

[14]同[5],第18册,卷780,第574—575页。

[15]《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989页。

[16]同[5],第19册,卷854,第445页。

[17] 同[14],卷821,第1154页。

[18] 同[16],卷863,第581页。

[19][23][24]同[5],第20册,卷928,第495页。

[20]同[16],卷893,第988页。

[21]同[19],卷906,第122页。

[22]同[1],第99页。

〔责任编辑:成彩虹〕

4.《阅文安堤工三叠旧韵》,刻于碑左侧,行书,6行,文字大小与右侧同,正文满行30字。碑上多处残缺,所缺文字加()以示区别(图六)。

文安地处洼,淀水相击。辛巳及辛卯,冲堤凡两开。文安地势洼下,旧多积水,自辛(巳漫溢)培修堤工之后,民间得以种植(有收,至)」辛卯复被淀水冲击,地亩仍为水占。随令将堤工增高培厚,以冀消涸。及癸巳亲临阅视,又命军机大臣会同该督彻底稽核,减轻赋额,并将无田之赋清厘豁免。吾民叹昏垫,赈济频(救灾)。」茭楗那惜费,低增薄与培。癸巳临阅后,至今安晏皆。兹来观民风,熙熙迎(驾排)」。暖衣过冬月,新苗茁春垓。幸此十余岁,象如癸巳来。该处堤工稳固,十余年以来,并(无漫溢)之患」。而堤南大洼,地亩连年多(获丰收)」。兹来省视麦田,一望青葱」,民气倍形安乐,为之欣慰。既思语忌盈,吾惟益惕哉。」

乾隆戊申仲春阅文安堤工三叠旧韵 御笔」

诗末钤阴文印“古稀天子之宝”,阳文印“犹日孜孜”。

作于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的这首诗可以看作乾隆对辛巳年(1761)以来文安修堤治水工作的总结。“辛巳及辛卯,冲堤凡两开。”乾隆首先回顾了二十六年与三十六年的两次决堤,“吾民叹昏垫,赈济频救灾”,百姓深受低洼淹没之苦,朝廷疲于赈济救灾,“茭楗那惜费,低增薄与培”,为了加固堤防不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与人工。自乾隆三十八年阅视之后的10余年间,文安大堤“并无漫溢之患。而堤南大洼,地亩连年多获丰收”,“癸巳临阅后,至今安晏皆。兹来观民风,熙熙迎驾排。暖衣过冬月,新苗茁春垓。幸此十余岁,象如癸巳来。”百姓保暖过冬,禾苗茁壮生长,民气和乐,乾隆对治理的效果颇感欣慰。同时,年逾古稀的乾隆虽然自诩为“十全老人”,但他也深知天道可畏,“既思语忌盈,吾惟益惕哉”,不要将话说满,还是要敬慎戒惧,小心从事。诗末所钤的“犹日孜孜”印也暗示了这一点。

果然,在20多年后的乾隆五十九年(1794),大水再次决堤。其后几代皇帝在位期间,因子牙河与滹沱河泛滥及暴风烈雨,文安又多次发生水灾。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安的水利建设,投入巨资修建防洪除涝工程设施,才彻底解决了困扰文安百姓千余年的低洼水患问题。

作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的统治者,乾隆一方面对自己的统治充满自负,另一方面对现实问题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民生疾苦也较为关心,曾多次下旨蠲缓受灾地区的钱粮,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他每次巡视总是免除沿途州县赋税,百姓们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应当并非完全出于地方官员的安排。《尚书·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在乾隆的诗中也有体现,他为受灾百姓所采取的举措已属难能可贵,文安县的百姓们建立皇恩亭与御诗碑,感念的也许正是这一点。

————————

[1]民国十一年《文安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1968年,第1283页。

[2]同[1],第1275—1276页。

[3][4] 同[1],第164页。

[5][8]《清实录》第17册《高宗实录》卷643,中华书局,1986年,第198页。

[6][7]同[5],卷642,第173、174页。

[9]同[5],卷645,第214页。

[10]同[5],卷673,第530页。

[11]同[5],卷679,第596页。

[12][13] 同[5],卷681,第627页。

[14]同[5],第18册,卷780,第574—575页。

[15]《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989页。

[16]同[5],第19册,卷854,第445页。

[17] 同[14],卷821,第1154页。

[18] 同[16],卷863,第581页。

[19][23][24]同[5],第20册,卷928,第495页。

[20]同[16],卷893,第988页。

[21]同[19],卷906,第122页。

[22]同[1],第99页。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