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珍,张 艳,李晓华,田雨同,高 月,高梦珂,鹿艺馨
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远程照护又称“远程护理”,国际护士会将其定义为护理人员采用远程医学技术开展护理实践,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服务[1]。远程照护被广泛运用于医院、社区、家庭之中,内容主要包括远程监护、远程居家护理、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培训等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通过多种方式使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获得连续性医疗保健服务,远程照护准备度是指卫生保健机构或社区为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有关的方案所带来的变化做好准备的程度。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远程照护的需求、干预内容及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究[2],我国的远程照护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社区,针对于农村偏远地区鲜见报道,而远程照护要想更好受惠于农村老年人、慢性病人,则需要调查其是否具有远程照护实施的基础。医护人员作为远程照护实施主体,对其远程照护准备度进行评价,确定其是否达到远程照护实施的标准,对于后期远程照护是否能够成功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3]。县域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是促进分级诊疗落地、开展远程照护的重要环节[4],其医护人员作为县域医共体的主要参与人员,是远程照护的中坚力量。对县域医共体内医护人员的远程照护准备度进行调查,了解其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针对远程照护准备过程存在的问题提供个性化指导,对于远程照护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河南省鹤壁市县域医共体内医护人员的远程照护准备度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农村地区实施远程照护方案提供参考。
于2019年12月-2020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鹤壁市县域医共体内的2家县级医院及3家乡镇卫生院的在岗护士、医生及康复治疗师发放问卷。根据问卷条目(17)的5-10倍原则,同时考虑20%的无效问卷率,最终确定样本量为220人。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41份,回收问卷220份,有效回收率91.3%。
1.2.1 调查内容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所在医院、所在科室、婚姻状况、职称、聘用类别、是否愿意为患者提供远程照护服务等。②中文版远程照护准备度量表(telehealth readiness assessment tools,TRAT)。研究者前期已完成汉化并在医护人员群体中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中文版TART总Cronbach's alpha是0.861,量表各维度Cronbach's alpha为0.743-0.866,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5]。TART共包含核心准备度(4个条目)、从事准备度(7个条目)、结构准备度(6个条目)3个维度共17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85分。总分在0-60表示从业人员在成功实施远程健康照护中存在许多障碍;61-80表示某些因素可能对远程健康照护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81-85表示从业人员可以很好地使用远程健康照护。
1.2.2 资料收集方法。由5名具有调查经验的研究生组成调查小组,经课题组统一培训后,在取得相关部门同意的基础上(即向县域医共体内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明研究目的及要求),问卷发放时使用统一指导语解释问卷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在医护人员专业交流群发放和回收问卷。
使用SPSS 21.0对结果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双人录入结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构成比等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县域医共体内医护人员远程照护准备度得分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研究共调查医护人员220人,年龄以30-39岁居多,占55.82%;学历方面以大专居多,占75.40%;职称方面以初级居多,占58.43%;工作年限以11-40年居多,占54.76%;聘用类别多为正式编制,占57.67%。见表1。
性别、职业、学历、平均月收入、聘用类别、是否愿意为患者提供远程照护服务共6个因素的医护人员远程照护准备度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医护人员一般资料及远程照护准备度单因素分析结果
表1(续)
被调查的220名医护人员远程照护准备度得分为(62.07±8.85),远程照护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各维度得分结果见表2。
表2 医护人员远程照护准备度得分情况
以县域医共体内医护人员远程照护准备度总得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即性别、职业、学历、平均月收入、聘用类别、是否愿意为患者提供远程照护服务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变量的赋值情况见表3。结果显示是否愿意为患者提供远程照护服务、职业、性别、平均月收入、聘用类别是县域医共体内医护人员远程照护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共线性诊断中容忍度大于0.1、VIF小于10,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见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
表4 医护人员远程照护准备度得分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县域医共体内92.33%的医护人员愿意为患者提供远程照护服务,但其远程照护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低于Emilie等对法国远程照护实施者如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远程照护准备度水平的调查[6],分析原因可能为远程照护尚未在国内实现普及,在农村地区实施较少,县域医共体内医护人员缺少相关的远程照护知识,尤其对于远程照护的实施途径、实施方法、运行机制等均较为陌生[7]。同时,由于县级医院受经济条件、基础设施、文化背景等独特因素的影响,实施远程照护具有一定难度[8],当前远程照护实施条件受限使得县域医共体内医护人员对远程照护关注度不高。此外,远程照护在农村地区尚未形成规模化和常态化发展,医患双方对其知晓率和信任度低[9]。提示日后在对农村地区实施远程照护之前及实施过程中,需对医护人员进行连续的远程照护及继续医学教育专业培训,也要加强对农村患者远程照护相关知识的介绍,提高医护双方的知晓率。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远程照护操作规范及评价标准,用于提高医护人员远程照护准备度水平,为远程照护在农村地区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3.2.1 职业。结果表明,医生的远程照护准备度水平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与农村地区医生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护士、康复治疗师等群体有关[10]。此外,伴随着远程会诊服务在河南省农村地区的逐步推进,医生群体对于远程医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比如远程会诊的开展等,其对远程照护有一定的准备度[11]。但相比医生群体而言,护士及康复治疗师群体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其实际参与远程医疗服务较少,对于远程照护的理解程度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应充分调动并利用县域医共体内的护理资源,提高护士在远程照护服务模式中的积极性,切实服务农村地区老人,促进其健康老龄化的实现,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3.2.2 愿意为患者提供远程照护服务。结果表明,愿意为患者提供远程照护服务的医护人员,其远程照护准备度高,与韩二环的研究结果一致[12]。分析原因,可能是愿意参与远程照护的专业人员其积极性、主动性更高,对于有关远程照护的信息更容易接受[13]。同时,受外界媒体和环境的影响,愿意为患者提供远程照护服务的医护人员对远程照护等新事物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这也提示我们在今后实施远程照护的过程中,应加大对远程照护的宣传力度,讲解参与远程照护的利弊条件,使更多的医护人员主动加入到远程照护的队伍当中,为广大农村地区老年人尤其是高龄、失能老人提供便利。
3.2.3 性别。结果表明,性别是医护人员远程照护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与女性相比,男性医护人员远程照护准备度高,分析原因可能为医院临床工作本身较为繁重,很难平衡家庭与生活,但与女性相比,男性有更旺盛的精力及体力接触新事物,其对电子、高科技往往表现出更大的兴趣[14]。但目前临床护士主要是以女性群体居多[15],且本研究中的女性年纪多集中于30-40岁,受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相比男性承担着更多的照顾家庭、抚养子女责任,对于新出现事物的关注受限。因此,今后应加大力度鼓励女性医护人员加入到远程照护的实施队伍中,充分调动并发挥中青年女性医护人员的临床护理照护经验丰富的优势,促进护理资源的高效化利用,缓解县城医院照护负担,形成照护资源有效利用的良性循环。
3.2.4 聘用形式。结果表明,医护人员的聘用形式是远程照护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合同制人员的远程照护准备度水平较高。原因可能为合同制聘用形式的医护人员在薪酬福利、社会保险、个人发展、职称晋升等方面更为不稳定[16],其更愿意尝试新事物,通过学习新技能来获取更多收入和更好的自我发展,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这提示在实施远程照护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合同制及临时聘用人员的远程照护参与度,帮助其体会到远程照护在促进自身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方面的作用并调动其参与远程照护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对其远程照护的教育和培训,达到提升远程照护准备度的目的,为实现更全面、优质的远程照护储备人才资源。
3.2.5 学历。结果表明,学历是医护人员远程照护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中专学历的医护人员远程照护准备度得分较高。原因可能为中专学历的医护人员大多数工作年限较长,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对现有照护方式的不足深有体会,因此更愿意寻求新型的照护方式,与牟丽的研究结果不一致[17],考虑到本研究中调查对象为中专学历仅有6人,数据分析结果可能存在误差,不具有代表性。但这也提示我们在远程照护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不同学历层次人员的优势,如中专学历人员应发挥其临床经验丰富的优势,提升整体人员的照护水平。其次,在进行远程照护培训时应关注到中专学历人员一般年龄较大,运用电子信息平台的能力较弱,应加强对其电子信息系统使用培训,提升其电子健康素养,以期更好开展远程照护服务。
3.2.6 月收入。结果表明,月收入是医护人员远程照护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为县域医共体内医护人员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而远程照护作为一种未来增加医护人员薪资报酬的途径,可能会提高其经济收入[18]。此外,农村基层医院人力资源短缺,工作负担过重[19],可从完善医务人员远程照护的报酬费用补贴制度和绩效激励政策入手[20],吸引更多医护人员从事远程照护工作。目前,农村远程照护仍处在实验阶段,可从合理制定远程照护服务项目的收费入手,使更多医护人员参与其中,提高其职业获益感和专业自信,实现自我价值,上下级医院联动,促进优质护理资源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