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2-07-14 03:12张晓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3期
关键词:急性期功能障碍脑梗死

张晓颖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生活方式改变导致原属于老年高危风险疾病也有低龄化趋势,脑梗死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该病症的发病率也有明显提高。脑梗死属于临床神经内科常见难治性危重症,脑梗死急性期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患者预后较差[1-3],疾病复发率也可达到40.3%[4],脑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供血会突然中断,脑部供血主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或血栓,多因患者脑动脉主干出现阻塞导致,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不良影响[5]。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偏瘫、昏迷的症状[6,7]。同时脑梗死患病后可对患者运动功能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8]。患者临床多通过CT 影像学手段进行确诊,脑梗死预后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几率较大,如何行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疾病预后具有关键 意义[9,10]。早期康复治疗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本院于2018 年2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90 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实施治疗,发现采用早期康复措施能够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肌肉痉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8 年2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90 例脑梗死急性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20 例;年 龄39~79 岁,平均年龄(60.5±7.8) 岁。观察组男24 例,女21 例;年龄40~79 岁,平均年龄(59.5±8.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1]:意识清醒,无精神障碍,可进行正常沟通,病情相对稳定;发病在3 d 之内;均经临床相关 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急性期无恶性肿瘤;患侧的肌力低于Ⅳ级;均无其他重要脏器 严重功能障碍;有运动功能障碍;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为自愿参与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脑保护、抗凝、稳定斑块、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1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医院组建早期康复治疗小组,根据每一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医生和护士讨论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②对患者进行起坐训练,活动肩、肘、膝、踝等关节,要求上肢呈自然弯曲、置于身体或大腿的两侧,患者挺直腰胸,头颈保持直立状态,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训练;练习床上跪立、四点跪等体位,定时给患者翻身,锻炼患者的关节;③在对患者进行训练时,在训练中可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配合使用针灸或rood 技术刺激神经[13],达到促通患者局部神经的目的。在治疗期间避免痉挛和肌肉僵硬的情况发生,定期对患者进行正确的、专业的肌肉按摩;④患者卧位或坐位姿势摆放时,通过软垫等物品进行侧位支撑,注意患者的患侧功能位的需要[14];⑤医护协助患者进行上下楼梯、步行、上厕所、穿衣、等日常活动的训练;⑥合理搭配患者饮食,严格按照低热、高纤维、低盐、低蛋白、低脂、高矿物质、低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主食通常为蔬菜水果;⑦训练过程中确保站姿的正确,通过电动直立床对患者开展立位训练;⑧增加患者四肢关节活动的能力,通过上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患者的上下肢及患侧[15,16];⑨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安抚患者的心理,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应用FMA 判断患者治疗前后的上下肢运动功能(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好)。应用Barthel 指数评估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日常活动及自理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FMA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上肢和下肢的FM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和下肢的FM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FMA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FMA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a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 指数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Barthel 指数为(48.15±10.11) 分,与对照组的(48.23±10.2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 指数为(68.55±13.74)分,高于对照组的(49.32±1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6,P<O.05)。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脑梗死发病人群越来越广泛,发病率逐年上升,脑梗死形成原因是因脑动脉呈粥样化性状所致,使得神经功能遭受严重损伤,破坏人体脑部神经组织,阻断运动神经正常传导功能。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死亡率逐步降低,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其自身脑神经功能恢复取决于采取措施时间的早晚,在病发后采取康复介入治疗时间越早,运功功能障碍出现的几率越小,患者临床效果愈加满意[17]。脑梗死的康复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的认可。大脑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在功能或结构上的重组能力较强,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脑梗死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可将大脑功能重组理论和可塑性理论作为基本依据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中运用人类正常运动发育程序对运动通路上的各个神经定位进行刺激,使神经元的重建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调节其兴奋性,对偏瘫肢体和肌肉收缩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采用合适的运动量和技巧,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学习性。脑梗死的运动功能训练应该运用各种康复技术尽快改变痉挛模式,不应该只以提高肌力为目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通过再学习建立正确运动模式,提高生活质量[18]。在恢复早期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可降低关节变形率;实施主被动训练可加速血液循环,确保关节软骨基本能力正常;对痉挛肌肉组织实施牵引,以刺激大脑中枢运动,避免发生因长期卧床引起的生理功能退化现象。另外,早期采取康复治疗能够重建脑组织功能,继而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自理能力提升。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和下肢的FM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 指数为(68.55±13.74)分,高于对照组的(49.32±1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康复诊治效果可观。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急性期功能障碍脑梗死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