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子宫肌瘤临床选穴组方规律研究

2022-07-14 02:52刘婷婷杨凯伟晁毓桥陈少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任脉关元组方

刘婷婷, 杨凯伟, 晁毓桥, 陈少宗

(1.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355)

子宫肌瘤是中年女性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下腹部有包块、腹痛、腰酸、白带异常、不孕等[2]。不同的国家其发病率略有不同,据国家统计病学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在40~50岁女性中可达51.2%~60.9%;美国同年龄段女性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可达到70%[3]。现代医学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多与体内激素水平和免疫微环境紊乱有关,传统中医学把子宫肌瘤归属于“癥瘕”“石瘕”的范畴,认为本病发病的病因常与素体虚弱、冲任不调、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目前,现代医学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是,多数是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而药物治疗又会引起诸多的副作用[2]。中医传统疗法中,针灸治疗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临床疗效显著,费用少,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4-5]。但由于针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文献中涉及选穴组方众多,不利于临床的推广使用,故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子宫肌瘤的选穴和组方规律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已经公开发表并收录的关于针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中文文献。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0月30日。检索关键词为:“子宫肌瘤”“癥瘕”“针灸”“针刺”“艾灸”“温针灸”“电针”“腹针”“毫针”“火针”“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注线”。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国内外公认的诊断标准并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②含有针灸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文献;③文献质量较高,并明确给出针灸处方且效果确切。

1.3 排除标准

①综述性文献;②动物实验类文献;③单纯的作用机理研究文献;④重复发表的文献。

1.4 资料提取

将文献依照“一组主穴配一组配穴”的原则进行拆分,并规范穴位名称。由2名研究成员进行交叉审核,如有疑问,则协商解决。

1.5 统计学处理

依据《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6]对所提取的腧穴名称及归经进行规范,将133条处方编号、腧穴名称、部位、归经、特定腧穴归属分别录入Microsoft Excel 建立原始数据库,将表格中使用的腧穴设置为“T”,未使用的腧穴设置为“F”。利用IBM SPSS Modeler 及其中的Apriori 算法,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文献筛选后,获得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有效文献共计80 篇,其中,24 篇文献是以“一组主穴配一组配穴”为一条处方的形式,共统计77 条处方;再加上56 篇文献中统计的处方,统计的有效处方共计133条。

2.2 高频腧穴分析

在133 条处方中,使用腧穴共计63 个,使用频次共计812 次;使用频次超过20 次的腧穴共有14个,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腧穴分别是关元、子宫、三阴交、气海、足三里。结果见表1。

表1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文献高频腧穴使用频次、频率分析(频次≥20次)Table 1 Frequency and frequency analysis of highfrequency acupoints used in acupuncture for uterine fibroids(frequency≥20 times)

2.3 腧穴归经分析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所选用的腧穴共涉及十二正经、经外奇穴、任督二脉,其中,任脉、脾经、胃经所使用的频次较高,任脉使用频次为208 次,占比为25.62%;脾经使用频次为154 次,占比为18.97%,胃经使用频次为147 次,占比为18.10%。结果见表2。

表2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文献腧穴归经分析(频次≥7次)Table 2 Analysis of meridian tropism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frequency≥7)

2.4 腧穴所属部位分析

文献中所使用的腧穴根据所属部位多集中在下腹部和下肢部,下腹部使用腧穴共计23 个,占比为36.51%,选穴使用频次399 次,占比为49.11%;下肢部使用腧穴共计18 个,占比为28.57%,选穴使用频次276 次,占比为33.99%。结果见表3。

表3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文献腧穴所属部位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acupoint position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uterine fibroids

2.5 特定穴运用分析

在使用的63 个腧穴当中,按照特定穴的归属进行分类统计共50 个腧穴,使用频次共计740 次。交会穴包含9个腧穴,使用频次220次;五腧穴包含11个腧穴,使用频次136次。结果见表4。

表4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文献特定穴运用分析Table 4 Analysi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pecific points of uterine fibroids

2.6 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通过对使用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支持度≥15,置信度≥80,最后得出前10条穴对与穴组的关联规则。在使用双穴时,其关元和天枢组合支持度为19.55%;运用三穴时,其子宫穴、三阴交和足三里组合支持度为22.56%;运用四穴时,其三阴交、足三里、子宫穴和关元组合支持度为15.79%。在腧穴关联网络图中显示,腧穴之间联系线越粗,则说明同时出现在同一条处方时频次越高。结果见图1和表5。

表5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文献穴位关联规则Table 5 Acupoint association rules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图1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文献穴位关联规则图Figure 1 Acupoint association rule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3 讨论

近年来,子宫肌瘤发病在育龄期的女性中趋于年轻化[7],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与雌孕激素、情绪不稳、工作压力等因素有关[8-9]。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瘤体较小的患者,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对于子宫肌瘤瘤体较大并伴有并发症的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10],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有可能会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对机体造成的创伤面积较大,并且术后机体恢复较慢,对个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对于想保守治疗和想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女性,采用针灸治疗有病程短、恢复快并且可预防和降低术后子宫肌瘤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等显著疗效[11]。通过穴位刺激调节内分泌,可降低子宫靶细胞对E2 的敏感性,提高机体免疫力,以此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12-13]。根据本研究的文献数据统计分析,针灸治疗子宫肌瘤在选穴、选经、腧穴组方规律方面有以下的规律可循。

3.1 取穴规律分析

通过对使用腧穴的数据整理显示,针灸治疗子宫肌瘤运用频次较高的腧穴是关元、子宫、三阴交等。子宫肌瘤在中医学中,属于“癥瘕”“石瘕”的范畴。《灵枢·水胀篇》记载:“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血不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指出本病病因病机为机体正气不足、情志失调、气滞血瘀,使有形之邪凝聚胞宫日久渐成癥瘕[12]。故采用扶正祛邪、调节气血的治疗方法。关元是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位于下腹部,针刺关元可以补虚益损、理气和血等。子宫穴属于经外奇穴,位于小腹部,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经验要穴。针刺子宫穴可引气至病灶,使气血运行通畅[14]。三阴交又名承命、太阴,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除湿、调理冲任气血、活血化瘀之功效。实验研究[15]表明,针刺子宫穴能够对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轴的活性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以此调整内分泌达到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针刺三阴交可以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内分泌的中枢机制,综合调整机体内分泌免疫网络[16]。电针足三里可以减少血清中IL-lβ和PGE2分泌,使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hchRab)降低,以此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提高抵抗力[17]。从神经生理学和神经解剖学分析得出,关元、子宫、三阴交等穴位均与子宫有相关性,子宫接受T11-L2 交感神经及S2-S4 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支配,关元、子宫等穴位于下腹部,主要接受T11-12 神经节段支配[18],三阴交位于下肢,接受L5-S3神经节段支配,这些腧穴与支配子宫的神经节段具有高度的重合性。针灸治疗子宫肌瘤高频次腧穴的选用具有一定的传统中医学理论支持以及神经生物学的依据[19-21]。

3.2 选用经脉规律分析

对腧穴所属经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针灸治疗子宫肌瘤使用频次较高的经络是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经外奇穴等。《医学源流论》记载:“凡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冲任脉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以可知其所从起。”《素问·骨空论》云:“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根据经脉循行,任脉起于胞中[22],妇人属阴,以血为本,任脉为阴脉之海,能够调节阴经气血以此治疗相关的胞宫疾病[23]。足太阴脾经的腧穴可通过调理脾的运化功能从而调节其他脏腑功能,可以治疗腹部、阴部等脾经循行经过部位的病症[24]。子宫肌瘤的病因病机多与素体虚弱,气血不畅等因素有关,《素问·刺法论篇》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通过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可以提升机体免疫,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因此,从传统中医学的角度也证明针灸治疗子宫肌瘤所选用经络的可取性。

3.3 腧穴组方规律分析

通过对针灸治疗子宫肌瘤选用腧穴组方以及腧穴所属部位和特定穴统计显示,其中足三里、三阴交、子宫穴组合支持度最高,为22.56%。腧穴关联规则中,无论两穴组方还是三穴、四穴组方均出现在高频次的腧穴之中。在腧穴所属部位的选取主要以下腹部和下肢部为主,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腧穴主治特点,所涉及的任脉与薄氏腹针理论“下腹部穴位主治下腹部、生殖、泌尿相契合[25],并且与现代医学所提出的根据病位选穴,针刺病之所在具有良好的靶点效应观点不谋而合[26]。《灵枢·终始》言:“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使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下肢的腧穴起到对腹部疾病的治疗作用。针灸治疗该病尤其擅用一些特定穴,多使用交会穴、五腧穴、募穴,交会穴、募穴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多以局部取穴为主,五腧穴以合穴和输穴为主。合穴擅治腑病,阴经的输穴又是该经的原穴。《难经·六十六难》亦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故脏腑疾病无论虚实皆可使用相对原穴。腧穴所属部位和特定穴的运用同时也体现了选穴以胞宫近部和远端相结合以及循经选穴治疗疾病的原则,腧穴组方规律的研究结果虽然有一定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依据,但缺乏系统深入而又相对科学严谨的现代针灸学的研究。

4 小结

本研究所纳入的针灸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均排除涉及到头皮针、壮医8环针法、平衡针等对本病的治疗方法的文献,数据库在选用文献时亦仅限于临床的中文文献。而国内文献中主要是针对某一个证型的实验研究[27],存在样本量少,不具有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28],并且提取文献中缺少国际上对本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的总结。针灸治疗子宫肌瘤虽然涉及腧穴、处方多并且繁杂,但在选穴及腧穴组方上仍有一定规律可循。本研究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子宫肌瘤临床选穴使用频次较高者为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气海等;常用经络为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腧穴所属部位以下腹部和下肢为主;特定穴的选用以交会穴、五腧穴、募穴较频繁;腧穴组方以足三里、关元、子宫三穴配伍时支持度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上针灸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猜你喜欢
任脉关元组方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自组方与穴位贴敷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中药组方治疗肥胖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浅谈收涩药在带下病中的应用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的七十味珍珠丸与二十五味珍珠丸的现代研究进展对比和分析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针刺任脉加巨刺对脑卒中恢复期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
养肺活血法治疗肺纤维化组方用药规律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