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冬梅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肠套叠分为急性肠套叠与慢性肠套叠,其中慢性复发性肠套叠多见于成人,急性肠套叠多见于婴儿,且多为4~10个月的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减少,春季换季时为该疾病的高发期。急性肠套叠的病因尚未清楚,可能因素有以下几种:饮食更改、病毒感染、遗传。小儿肠套叠又分为儿童肠套叠与婴儿肠套叠,后者更为常见。婴儿肠套叠的临床特征较多,如呕吐、阵发性哭吵、腹部肿块等,此外也有患儿会出现全身症状,早期患儿的营养状况良好,但面色较为苍白,晚期患者会出现嗜睡、脱水、反应迟钝等症状;儿童肠套叠则并无明显症状,且起病较婴儿肠套叠缓慢[1-2]。现阶段,治疗该疾病主要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若患儿未及时接受治疗,可能出现休克、肠绞窄坏死,患儿将随时面临着生命威胁,故临床对于怀疑有肠坏死、腹膜炎以及灌肠治疗失败的患儿均急诊行剖腹探查术,并进行对应治疗。传统开腹手术作为小儿肠套叠经非手术治疗失败后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术治疗手段,在大量临床实际应用中被证实具有术中风险程度高、术后恢复缓慢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不足,随着现代医学对小儿肠套叠治疗安全与有效性要求的提升,此种术式在外科手术的地位逐渐被取代。近年来单孔腹腔镜手术被大量用于不同类型的手术中,并在降低机体损伤、加快术后恢复等方面显示出良好优势,为此,我院针对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进行了研究,现作如下详细报告。
选取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入的46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入院时对其进行编号,并规定奇数号为研究组(n=23),规定偶数号为参照组(n=23)。研究组患儿中男10例,女13例;平均年龄(22.5±9.1)个月;肠套叠类型:回肠结肠型、回肠盲肠型、盲肠结肠型,比例12:6:5。参照组患儿中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22.4±5.6)个月;肠套叠类型:回肠结肠型、回肠盲肠型、盲肠结肠型,比例15:5:3;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对本次研究无影响(P>0.05)。
纳入标准:①入组患儿发病至手术治疗时间均在48h之内;②患儿均存在阵发性哭闹、呕吐、腹部肿块等症状,经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肠套叠且提示有移动现象;③使用空气或造影剂灌肠复位治疗后未得到完全复位或怀疑出现肠坏死,需经手术治疗者;④术前生命体征等指标趋于平稳者。排除标准:①病发至手术时间超过48h者;②家属拒绝配合治疗者;③术前提示一般状况不佳,有严重便血、脱水症状者;④合并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等情况者。
术前为两组患儿进行抗生素预防治疗,确认其水电解质平衡以及全身情况均满足相应手术治疗指征。给予参照组患儿传统开腹复位术手术,具体操作如下:对患儿行全麻以及气管插管,年龄偏小者选择其上腹部进行横切口,灌肠治疗时确认肠套叠已回到回肠、盲肠等位置,则行麦氏切口;开腹后使肠套叠包块得到充分显露,对患儿进行检查,是否存在肠管坏死及穿孔情况,通过压挤法沿患儿结肠框展开肠套叠整复,完成复位后确认无肠管坏死、肠壁破裂以及肠管器质性病变等征象后可进行阑尾切除,纳入肠管后逐层缝合;针对有肠坏死症状患儿需立即进行坏死肠段切除吻合术。
给予研究组患儿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取脐部下缘处作一2cm的弧形切口,逐层进腹,常规手法放置Veress针,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人工气腹,待气腹压力达到8~10mmHg时,从切口处放入孔道穿操作刺管,并经由刺管放入腹腔镜以及无损伤肠钳;借助腹腔镜观察并确认患儿肠套叠位置后,利用无损伤肠钳反复交替并挤压肠套叠头部肠管远端结构,促使套叠肠管逐渐退回盲部;使用无损伤肠钳轻轻夹住盲肠壁和末端回肠,反复推拉并进行牵引,直到套叠肠管得到完全复位。成功复位后注意观察患儿肠管有无肠壁损伤、肠管坏死以及穿孔等情况,了解其肠管颜色以及肠管蠕动是否正常,若出现以上异常,则需立即进行开腹手术;若无异常,则使用可吸收线对患儿脐部切口进行逐层缝合。手术完成后,为两组患儿进行抗感染、止血、胃肠减压等治疗,严格禁食禁水,确认患儿肛门正常排气后循序渐进饮食。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所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与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
以SPSS 21.0软件作数据,采用χ2检验与t检验数据资料,分别以率(%)与()进行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治疗与数据分析,研究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为(133.5±11.2)mL,参照组为(66.4±3.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对比()
表1 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对比()
经过治疗与数据分析,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参照组为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经过治疗与数据分析,研究组患儿的手术所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手术所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手术所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
表3 两组患儿手术所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
肠套叠属于小儿中较为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对小儿的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在小儿出现突然哭闹、面色苍白、呕吐、果酱样大便等症状时,家庭应提起一定的重视,由于该疾病的诊断存在时间性,即若未及时诊断并接受治疗,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遗症,若患儿在早期便接受了诊疗,则复位成功率较高,故家长应及时将小儿送至医院接受诊断,否则小儿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若病情严重,如肠壁出现坏死、穿孔,患儿则有着死亡的风险[3-4]。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方面:①饮食:要采取科学喂养的方式,若要添加辅食品时,应逐渐添加,避免操之过急。②穿衣:该疾病在春末夏初时的发病率较高,在换季时,气候变化较大,要及时帮助患儿增减衣物。③复发:若婴幼儿曾是肠套叠患儿,则在日常生活中,需对不良因素提起相应的注意,该疾病复发率较高,再出现肠套叠症状时,要及时送至医院接受诊断[5-6]。现阶段,对该疾病的诊断主要分为观察症状与腹部声超等,若患儿出现上述提到的症状,则即可确诊,若患儿症状较少,则必要时,可采取腹部声超等,协助进行诊断,减少错诊、漏诊的发生[7]。
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空气灌肠、B超下水压灌肠、钡灌肠复位疗法,前者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若患者采用手术疗法则应符合以下标准之一:①肠套叠患者在接受非手术治疗后,复位失败。②患者发病超过1~2d,临床上意思存在肠坏死症状。③患者为复发性肠套叠。④患者为成年人。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应对患者行电解质紊乱与纠正脱水,并禁止患者食用水,并行胃肠减压,若患儿存在其他症状,可采取吸氧、退热等辅助措施。传统开腹复位术手术需要在患儿的腹部切开伤口,且伤口面积较大,同时在接受手术过程中,患儿的肠管会有所暴露,遭受牵拉,造成额外伤害的概率较大,患儿需忍受较大的疼痛,可能影响到患儿的精神状态,且患儿有感染的风险。此外,接受传统开腹复位手术的患儿,术后的恢复时间较长,而在经济上,对家庭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在生活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医疗技术也有着较高的创新,微创技术也越发得以应用与普及,经脐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式,该手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学者提出,若对三个月以下的婴儿采取该手术,由于患儿的腹腔空间不足,导致难度略有提高,且在对患儿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注意尽量采取0.5cm的腔镜,可对手术难度起到一定的降低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若患儿的病程较长、疑似存在肠穿孔的症状,或中毒的症状较重,医生应禁止对患儿采取腹腔镜手术。该手术相比于传统手术的优势较大,如该手术可以对患儿的腹腔进行全面的检查,可减少遗漏患儿的小肠套叠,对患儿进行的手术更具针对性。此外,该手术对患儿腹腔内肠管的影响较小,手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患儿的肠管没有暴露,感染率较低,同时,该手术对患儿的肠管创伤较小,术后伤口较小,对患儿造成的疼痛较低,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症状,患儿术后的恢复较快,且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采用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参照组进行比照,其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所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小儿肠套叠患儿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高,有利于患儿的恢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的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