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鲸津,邢玉良,张玉婷,赵 樱,陈 霞,胡钱东,李 春
(1.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2.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农业农村局,四川 内江 641000)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17~2021年间连续5年出台了《关于开展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办规〔2020〕10号)》[1],目的是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示范带动省、市、区形成梯次推进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提供有力支撑。笔者拟根据《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评分标准(川农领办[2020]24号)》,从基地建设、设施装备、产品加工、农业新业态、质量品牌、科技支撑、组织方式、保障措施8个指标调查了解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内江市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内江城区西南部,距离主城区约13km,距自贡21.95km,涉及永安镇、凌家镇、朝阳镇3个镇17个村,面积5676.61hm2(见图1)。园区围绕“一带双核四基地”重点发展,突出特色水产、水稻两大主导产业,养殖业主要有白乌鱼、观赏鱼、鲈鱼、南美对虾等特色水产类,种植业主要有水稻、水果、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产业规划面积1446.67hm2,其中稻鱼综合种养面积442hm2,池塘精养面积202.67hm2,年度总产值达4.67亿元。
图1 内江市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区位图
内江市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东临白马镇,南接永嘉乡,西临靖和镇、三多寨镇,北连东联镇、朝阳镇、全安镇,距离城区20min车程,区域内内昆铁路、省道206线、内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分布有内宜高速公路出口。园区既是内江市的西大门,又是内江享成渝同城待遇的中心节点和成渝同城化发展的交汇区,直接受益于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幅射,内外区位优势明显,市场广阔。
内江市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地处川东丘陵区,区域水产产业相较于平原地区在规模上具有小而分散的特点。园区养殖方面持续推行鱼-稻轮作、鱼-藕共生、循环水养殖、鱼菜共生、工厂化等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健康养殖场建设初见成效,已形成白乌鱼、鲶鱼、黄颡鱼、锦鲤、小龙虾、泥鳅、南美对虾等为特色的水产品种体系。同时培育有“白乌鱼”“大口鲶”“长吻鮠”“湘云鲫”等特种水产新品种,创建了“永安白乌鱼”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水产养殖场获得农业部健康养殖场荣誉称号。
内江市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按“渔业产业美、渔业文化美、渔村生态美、村民生活美”要求,以申请四川省白乌鱼原(良)种场和打造中国美丽渔村为契机,发展了体验式渔业、创意渔业、分享渔业等新业态。2018年,园区成功创建黄鹤湖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拥有中国西部观赏鱼基地、国家级垂钓中心、大千艺苑(渔乐园)、白鹭湾、川南大草原等休闲景点,是集水产科普教育、渔业文化弘扬、游览观光于一体的渔农深度融合区。其中观赏鱼基地以中华胭脂鱼、锦鲤、彩鲫、热带观赏鱼等养殖为特色,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观赏鱼基地。国家级垂钓基地连续3年成功举办大千杯全国钓鱼高手PK赛、“一战成王”卡宴争霸赛等两项国家级赛事。
内江市市中区作为内江市唯一的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园区确定了超前探索、创新制度,重大突破、配套推进,统一指导、地方为主,先行先试、封闭运行的工作基本原则,通过“三化”“三换”等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开创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根据《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认定评分标准》(川农领〔2020〕24号),明确了8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62个细化的三级指标。对一、二级指标进行分值占比分析(图1),一级指标分值占比最高为设施装备,占比18%,其次是组织方式,占比17%。二级指标中,分值最高为绿色发展和主体培育,分值为9分;其次是生产装备、产地加工和联农带农,分值为8分;再次是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和基础设施,分值为6分。
图2 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一二级指标考评标准占比分析
将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情况与23个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认定评分标准二级指标对标对表进行分析(表1),得满分指标有17个,占74%,部分失分指标有6个,占26%。
表1 内江市水产现代农业园区评分表
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地处丘陵地区,沟田冲交错分布,整体养殖水面较小。受地形地貌影响,养殖水面零星分散,不能集中连片分布,未形成规模养殖局面,不利于集中指导管理,难以达到规模效益,养殖水面整体感官效果较差。
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虽然近年来政府整合各项涉农项目虽有资金投入,但投入力度仍显不够。部分道路、农田水利等设施由业主自发规划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布局较为散乱,建设质量也不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受丘陵地势影响,要求投入较大,导致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园区内机械化水平较低。
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经营机制还不够完善,产业链延伸不足,精深加工、渔业电商等薄弱环节明显。园区现代农业基地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仍需提升,综合开发能力不强;水产产业体系不够健全,还处于原料型、生产阶段,无水产产品加工企业,产后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和线上销售等环节仍较为薄弱,尚无大型综合性的水产集散中心。
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现有农业生产仍以散户经营为主,缺乏核心农户的示范,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虽有江龙水产、兴利农等示范水产专合社,但其对现代农业、现代渔业的带动作用还不强。农业产业组织市场化不足,在农业的产供销环节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大,利益联结机制仍需完善。
下一步,园区建设主要方向建议在基地建设、设施装备、农产品加工、农业新业态、品牌培育、科技支撑、组织方式等7个方面进行提升改造,实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加工品牌、全产业链优化等,实现园区全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高质量发展。
张云彬指出,所有农业园区一般具有生态、生产、游憩和生产服务四大基本功能[2],这四大基本功能应该是研究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建设规划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政府应统筹制定科学的园区发展规划,从而保证农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园区功能布局的合理性,使得农业产业与经济、生态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应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按照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建设思路进行园区规划及建设。
构建以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企业自有资金投入为主体,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投资为补充,金融机构信贷为支撑的园区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更多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园区建设,推动以园区为平台整合财政、水利、国土、科技、交通、农业、林业、综合开发、扶贫等各部门支农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成效。设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对园区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强化金融保险协同支撑机制。
政府应围绕主导产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重视园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原则,发挥现有核心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向外延伸,串点成线、成片,立足于改善园区内水、电、道路、田间管网等基础设施,形成产业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强、规模成片的万亩产业带。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田网”“路网”“渠网”“林网”等配套,加快建设生态良好、集中连片、稳产高产、设施完备、有利于机械耕种的高标准农田。加快中汇力冷链物流园区、产地集散中心、集散点建设,加快凌家农副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为园区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提供保障。加快农业生产设施装备配套,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扩大农机服务组织。同时,园区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方式,加快建立完善园区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农业化学投入品监控体系、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
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应充分发挥地处成渝中心节点地理优势,抢抓内自同城一体发展机遇,以永安渔旅融合和特种水产两个千亩核心区为基础,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形成集渔业生产、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渔旅融合等为特色,区域渔业结构平衡、产业层次较高、辐射效应明显的现代渔业经济区。持续推进园区品牌创建与品牌营销,推进园区公众官微平台自媒体建设,抓好园区对外宣传。举办园区农产品会节营销、促进园区三产融合发展;依托四川农产品数据化智能供应链,通过阿里巴巴村淘、赶街、乡村易田等农村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渠道,提升电商销售额占比。规范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黑名单制度,树立园区农业产品品牌形象,打造市中区现代农业样板。
黄修杰认为,应探索现代农业园区在经营管理、金融、人才培养、政策服务、产品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机制和体制创新,从而推动园区健康高效发展[3]。园区应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殖向园区集中,鼓励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集团,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深化“村集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等联农带农机制,推行“五统三分”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统一标准、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集中连片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科技“三新”示范推广运用,切实推进农业科研院校与园区的院校地协作工作,以点带面、重点抓好示范基地、示范户、专家大院建设,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快构建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多元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园区从业人员科技素质、提升园区的科技水平。
现代农业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指挥棒”,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而每个园区都具有多样性的自身条件和特色,无法寻求一个普遍适用于园区建设的具体方法,但是,对于园区的建设的内容框架仍需一个合理的指导标准。文章从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评分标准进行分析,以内江市市中区水产现代农业园区为研究对象,从而探讨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需走高效、绿色生态、三产融合、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