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兆奎,邵 侃
(1.吉首大学 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2.吉首大学 教务处,湖南 吉首 416000)
近年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已成为高等教育推动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未来高层次人才的最高教育阶段,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献回顾表明,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研究生教育全过程革新和重构的过程[1],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构成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核[2],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是其中不可偏废的三个维度[3]。从现阶段来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仍未全面深度铺开,主要源于高校创新创业资源配置、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研究生创新创业动机意愿的影响[4]。而地处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整体起步较晚,加之教育基础薄弱、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导致研究生创新意识偏低和创新能力偏弱[5],因而研究生教育供给侧亟需结构性改革[6]。目前,学界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可谓极大丰富,但聚焦于研究生这一特定群体,特别是聚焦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生这一特定对象的相关研究仍显薄弱。因此,本文以此为研究主旨,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中“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尝试探索新时期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了解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课题组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位和研究对象实况,设计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涵盖个人基本情况、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情况、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情况、本人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情况四个主体部分,共计31个题目。课题组选择武陵山区具有研究生学位授予资格的吉首大学和湖北民族大学作为调查和分析样本,向两所高校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理学、法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等学科专业2018-2020级硕士研究生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78份,回收率为96.3%,剔除随意答题的无效问卷,最终保留有效问卷554份,有效率为92.3%。为补充和完善调查成果,课题组采取半结构式访谈形式与两所高校长期从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进行了深度交流,以期在多维度视角下获得相互印证的调查资料。
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情况是衡量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第一把标尺。从调查情况来看,仅有10%的学生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创新创业非常了解,而高达72%的学生仅有一点了解,还有18%的学生完全不了解。研究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知有限,一方面固然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整体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密切相关,但研究生自身主动了解意识和自发学习动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仅有5%的学生会经常性关注、了解和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即便是对创新创业有所了解的研究生,其信息获取的途径也比较有限,大都是被动式、间接性获取。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创新创业了解的途径排位前三依次为网络媒体、课堂教学、校内创新创业活动。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于创新创业的整体认知比较模糊,有45%左右的学生将参加科研项目或双创竞赛、为开办企业或为开发项目进行培训,理解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两个重要维度。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首先要营造起“广而普之”的教育氛围,方能持续走向深入。从调查结果来看,46%的学生认为所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一般,还有8%的学生认为较差,仅有10%的学生认为很好。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仍依附于整体意义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未形成独立的、针对性的顶层设计、制度框架和实施机制,是故创新创业氛围寡淡也就不足为奇。受访研究生对于在读期间是否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记忆较为模糊,有高达69%的学生表示从未有过相关教育经历。随着调查问题持续走向深入,在课题组成员的引导下,有38%的受访学生记忆被唤起,表示在新生入学教育时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宣讲,初步了解了学校的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参与相关赛事活动是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的主要抓手,65%的学生从举办的各种赛事活动感受到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12%)和比较重视(53%)。但从参与情况来看,59%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相关赛事活动,只有32%的学生参与过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24%的学生参与过本学科的相关竞赛活动。
课程体系建设是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的有效载体。调查显示,43%的受访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30%的学生以选修课形式和12%的学生以旁听形式参加过相关课程的学习,仅有15%的同学以必修课形式进行过学习。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并未真正意义上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研究生整体课程体系之中,即便部分专业有进行“零敲碎打”的建设,也多以“做加法”为主,大都为增加几门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如此施为其科学性和实效性也就可见一斑了。从师资配备来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本就匮乏,很多教师不得已“赶鸭子上架”走上创新创业教育一线,承担起授课教师或指导教师的责任。超过50%的受访学生表示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满意或不清楚,有62%的学生希望加强本校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同时外聘成功创业者和企业家,进而充实和提升创新创业导师力量。
限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研究生群体大都游离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边缘。尽管如此,研究生大都深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96%的学生都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求职就业和创业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学校开办创新创业实验班,有67%的同学表达了愿意参加的意愿,13%的同学明确不愿意参加,还有20%的同学态度不确定。超过71%的同学认为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并且还可以检验自己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最终效果。在问及学校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排在前三位的选择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丰富创新创业活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还有少部分同学选择了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帮助对接导师和项目团队、提供咨询服务等。在学校政策设计和激励机制上,受访研究生大都认为应该从组织知识技能培训、发放奖金和补贴、等同科研业绩、提供实训平台和场地、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分转换等方面入手。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内容空洞、培养过程相对封闭、评估及反馈机制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7],势必导致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虚而不实”和“浅而不深”。因此,构建立足区位特色、具有独立品格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这也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见图1。
图1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示意
高等教育办学中的无主化、无根化现象非常突出[8],这也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唯有准确的战略定位,方能抓住优势、规避劣势[9],改变“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发展模式,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效能的主要抓手。培养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已成为地方高校战略定位的主要面向,但实践中精英教育惯性、忽视地方特色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10]。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更需紧密围绕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这一战略定位,坚定不移、与时俱进的推进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适配性,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综合素质高、应用性强、专业能力突出的专门人才。不能否认,不少地方高校仍然固守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行动远远滞后于理念的更新,并且常常跟风式、机械化根据报考率、就业率等指标调整专业学科结构,这种模糊不清、摇摆不定、患得患失的做法不仅无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而且很难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毕竟,高校办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而非它的欲望”[11],不能短视化、功利性的去迎合所谓“热点”和“热门”的需要。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立体式、全方位、贯通性的生态教育系统,涵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三大有机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同样也要从这三个基本维度展开,在这其中必须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就是立足于地域性特点和民族性特征,将其置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之下,真正构建起“一校一品”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研究生创新创业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当前研究生群体大都为“90后”,思想较为独立、自我意识较强、价值取向多元[12],虽然渴望实现自我价值且人生期待值较高,但集体意识淡薄、功利性较强、易产生挫败感[13]。而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少数民族生源又占有相当比重,文化适应能力普遍低于其他高校大学生[14],而且往往思想波动起伏较大,对新鲜事物和外界信息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极易陷入认识上的误区和行动上的错位。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之魂,毕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要有政治高度。坚持立德树人的中心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要有价值厚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引领,激发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老黄牛精神,努力将创新创业创优精神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血脉和基因之中。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要有情感温度。在充分尊重研究生群体性格特点和少数民族生源典型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营造氛围、拓展平台、丰富形式、加强辅导等方式拉近与学生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把稳思想之舵,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积极探索兼具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2.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教学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15]。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推进,必须建构起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教学体系,这是培养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核心载体和基本途径。首先,课程教学体系要有广度上的全覆盖性。鉴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寡淡、研究生相关认知亦比较有限以及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意愿较高,建立覆盖全部专业、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创新创业课程要进方案、进学分、进课堂,使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系统和全流程之中。其次,课程教学体系要有梯度上的纵深性。通过建立多学科互补交叉、动态多层的教学体系[16],按照认知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三个梯度循序渐进的配置相应课程,着力解决课程设置的陈旧狭窄以及内容的滞后脱节这一突出问题,打造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创新课堂和创业课堂。最后,课程教学体系要有深度上的专业性。针对目前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仍附属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这一现状,课程教学体系首先要摆脱研究生教育本科化这一误区,真正体现办学层次上和学科专业上的等级差异性。通过大幅增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比例,及时跟进专业领域的前沿成果,结合学科特色强化课程的专业深度,激发研究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和自主创新意识,使其能学善思、能专善研、学研一体、知行合一。
3.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孤立的开展课堂讲授无法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17],以问题教学、体验教学、权变教学、行动教学等多元方式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方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隐性根基[18]。作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源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公共服务滞后等影响,实践教学长期以来就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但其实换个角度衡量,先天的劣势条件反倒带来不少机遇。首先,实践教学体系要有本土色度。地方高校的天职和使命就是服务地方,为区域社会发展持续输出高素质人才,因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基本底色就是“本土化”,在响应国家战略的前提下精准对接本土的紧迫需求,深度融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之中。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实验、实训、实习、实战,均需要“实地”的有效支撑,也唯有如此,研究生方能真正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其次,实践教学体系要有实施效度。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实践教学要落到实处,民族地区地方高校要彻底改变实践教学“浅而不深”“虚而不实”的现状,充分挖掘和整合现有资源,搭建多主体共建的实践平台,给全体研究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全链条的实践场域,并辅以考核和激励机制,真正将实践教学做实做细做深。最后,实践教学体系要有持续黏度。无论是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还是社会实践教学,如果都只是“快餐式”的浅尝辄止,是无法获得良好成效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就是要使研究生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和行动惯性,将其内化于学习和研究的全过程之中。唯有形成持续黏度,方能不断的积累“有用功”,进而为创造生产力打下坚实基础。
“一核三体九度”构成了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本逻辑,而若要将其付诸具体实践,尚需从文化氛围、课程体系、资源平台、导师队伍、考评机制等主体环节入手,打造多层次、全链条、立体式的“双创”教育体系。
作为一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营造文化氛围为主、传播理论知识为辅的综合教育[19],其最终目的是内化于高等教育改革的血脉和基因之中,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养成。处于先天区位劣势、后天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尚未真正进入起步阶段,研究生群体大多游离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外,这是“双创”教育亟待解决的突出性问题。没有“量”的积累也就无法谈“质”的提升,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首先要全方位、全覆盖的铺开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厚植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根基,营造“广普式”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一是深化顶层设计。高校决策层要牢固树立高等教育发展新理念,从战略导向、政策设计、制度安排和运作机制各个层面入手,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构建集咨询指导、教育教学、科研实践、资源支撑、平台服务等于一身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二是大力宣传引导。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要持续加强创新创业理念的植入与催化,从校园文化建设到学科专业发展,从培养方案取向到毕业标准衡量,均要突出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基本底色,不断促进“双创”种子向下扎根生长。三是打造品牌活动。在推动广大研究生积极参加广义上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及相关活动的同时,高校管理部门要针对研究生这一特定群体,立足于高校发展实况,打造专属性的创新创业品牌活动,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四是加强示范引领。在研究生科研创新、“双创”赛事、创业孵化等诸多创新创业实践中,着力打造一批创新性强、经济效益高、社会反响好的示范性项目,在这过程中深入挖掘一批“科技之星”“创新之星”“创业之星”等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锋示范作用和“头羊”带动效应,进而推动创新创业文化入眼、入脑、入心。
目前,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课程设计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融于专业教育体系[20],而部分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甚至没有设置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而课程体系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的核心环节之一,创新创业知识积累、技能储备、精神塑造、品质打造均要从课程学习入手,因而打造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尤为紧迫和必要。从目前来看,学分制体系下的研究生课程一般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实验课程、特色课程、国际化课程等类别,对于跨专业录取的新生也往往设置补修课程体系。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群的打造,要避免简单化在前述课程类别基础上“做加法”,或是直接将其他高校的课程体系整体“移植”过来,而是要在渐进式的本土化建设和融合过程中打造“有限性”创新创业课程群。一是课程规模的有限性。课程群建设不能一窝蜂式的盲目大上、快上、乱上,不具备支撑条件的不能勉强开设课程,而是要立足于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学资源实况,秉承必要性、适宜性、可行性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设置和开发相应课程,并且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二是课程开发的有限性。课程群的打造未必要在各个类别的课程体系中采取“淘汰+新设”的单一方式,而是要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兼用改造、合并、新设等多种举措,因势利导的加以整合和优化,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度融于课程体系之中。三是课程配置的有限性。课程群建设在适度引入一些学科交叉课程和国际化课程之外,还应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毕竟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重大使命就是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平台建设是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的关键环节,然而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教学设施条件本就薄弱,加之落后的区位经济和有限的市场资源[21],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大多流于形式,很难发挥实质效用。从目前来看,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和办学条件历史欠账太多,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很难短时间内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故而在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适当追加投入,打造“轻资产”的创新创业平台是可行之策。所谓“轻资产”模式,其实现路径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整合现有研究生实验实训平台资源,推动院所资源共治共享,打造学科交叉、专业互补、开放交流的新型创新创业平台体系。二是加大与本土企业合作力度,充分凝聚校友企业力量,建设一批接纳能力强、教学融入度高、实践效果好的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中强化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三是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创业大赛和专业类学科竞赛,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发动和组织研究生团队参赛,必要时可设立研究生通道,建立常态化和长效化的科研项目和赛事活动参与机制。四是充分利用高校地处欠发达地区腹地这一区位条件,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返贫遏制、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进程中,通过建立校地协同机制,将以“人”为载体的思想、知识、技能和以“地”为依托的项目、调查、竞赛落地本土场域,促使研究生扎根基层沃土,接受思想洗礼,锤炼意志品格,增强实践能力,并将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服务于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22]。
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这也正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长期以来似乎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的薄弱环节,诸如师资数量不足、整体水平不高、兼职教师匮乏等一系列短板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双创”教育的实现,需要“双能”型师资的支撑,尤其是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更需打造一支数量充裕、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在建设过程中,要匡正视“双证”和“双职称”为“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认识误区[23],将胜任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的能力作为“双能型”导师的评价维度,进而加快推动导师队伍的整体转型与全面发展。一是建立长期、稳定、持续的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制度,通过政策宣讲、专题培训、名师讲堂等方式重塑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使“双创”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自觉”。二是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导师到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实践基地一线兼职或挂职锻炼,并将其作为常态化和长效化举措予以全面推进,以促进导师队伍“双能”素质的持续提升。三是吸纳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没有导师资质但却拥有较强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的教师进入导师团队,形成高效协作、优势互补的团队式指导模式,以满足研究生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和实践需求。四是采取校聘、外聘、长聘、临聘等多元方式建立一支专业覆盖、梯度配置、有序流动的兼职创新创业导师队伍,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充分挖掘兼职导师的潜力和价值,以有效缓解师资供需不足的矛盾,促进研究生开放式培养模式的实现。
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塑造内源性的“教育自觉”是决定其兴衰成败的核心因素,而建构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嵌入式”创新创业教育考评机制则是不可或缺的外部助推器。创新创业教育考评机制不是孤立的、单维度的,而是融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于一体、融导师和研究生于一体、融政策设计和落地实施于一体,从最大程度上推动全校融入、全员融入整体格局的实现。一是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置4-6个创新创业学分,鼓励和支持研究生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实验实训、创业实践等创新创业活动,并按照相关经历和成果折算计入学分,纳入学业总成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化和成绩化。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纳入管理机构、教学院系的年度考核,通过设置科学性、系统性的量化指标体系,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和具体责任人,推动将“双创教育”纳入教育管理、教学运行的常态工作体系之中。三是通过开展教学检查、发布教学动态数据、研究生评教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监督体系,实施以全过程、重能力、求创新为抓手的累进式考核,注重考查研究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条件成熟时可以探索非标准答案考核方式。四是完善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好的团队和个人,在职称评审、项目申请、校内奖励、业绩津贴等资源分配方面予以重点倾斜,而对于长期游离于“双创”教育之外的教师可采取诫勉谈话、暂停任职资格、末位淘汰等递进式制度安排,进一步推动师资结构的优化升级。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整体发展滞后,并且在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底色的背景下似乎渐行渐远的又被甩在了队尾列末。研究生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和输出高层次、高素质人才,而且也存在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24]。作为地处民族地区和脱贫地区腹地的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诸多症结性问题则严重制约了其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社会发展这一重大使命的担当和践行,因而加速构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及探索适切性实践路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的省视和反思在于,希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重塑,助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建立起一个现代化、制度化的教育治理架构,进一步凸显“民族高校”的特色优势,提升“地方高校”的质量内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促进研究生教育的转型发展。当然,由于区位条件、制度环境、组织架构、作风惯性等因素的冲突,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必会面临诸多矛盾与困难。但这一困境不能回避而必须直面,教育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贵在践行,唯有紧扣“双创”教育的目标与定位,通过顶层设计、制度改造、利益调整以及效果评价等举措不断自我变革,在反思中探索与行动,在行动中反思和总结,方能从根本上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源池”和“智力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