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博物馆藏明代茶具赏析

2022-07-14 09:41李竹雨
收藏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底径折枝茶具

李竹雨

唐宋时期流行的团饼茶发展至元代已日渐式微,而散茶逐渐在民间流行。明朝初期仍旧以上贡建州茶为主,直至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由此散茶才大规模地走上了历史舞台。

散茶的烹试之法较简便,唐宋时期茶事活动中的碾、磨、罗、筅、汤瓶之类的茶具皆不再需要。陈师《茶考》记载晚明饮茶方式:“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如淡金黄色,香味清馥,过此而色赤不矣!”“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随着饮茶方式的变化,明代茶具也相应发生了改变,逐渐形成了适用于散茶冲泡的配套茶具。

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少量明代茶具,现择其中部分典型器物,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明万历 青花折枝花纹提梁壶(图1)

高19.5、口径6.8、底径8.7厘米。

直口,短颈,弧肩,曲流,圆鼓形腹,矮圈足,提梁式柄。整器装饰青花折枝花卉,颈以短线装饰,肩部以锦地如意形开光两处,开光内绘折枝花卉,腹部用双线分割六个区域,满绘各色折枝花卉。曲流及提梁柄上亦满绘缠枝花卉纹。盖内、颈端及足端皆无釉露胎。整体青花发色淡雅,釉面滋润。同类型器物曾见于“白狮号”沉船。

明代饮茶方式的改变,出现了此类提梁形的茶壶,其形制比宋代的汤瓶更适合煎茶或冲泡。

晚明 锡提梁壶(图2)

高18.5、口径6.2、底径6.2厘米。

直颈,平盖,宝珠顶,二弯流,折肩,平底。提梁呈半圆状,高耸挺拔,造型优美。

锡茶壶在明代颇受欢迎,许次纾《茶疏》载“金乃水母,锡备柔刚,味不咸涩,作铫最良”。“茶注以不受它气者为良,故首银,次锡”。张源《茶录》“桑苎翁煮茶用银瓢,谓过于奢侈。后用磁器,又不能持久,卒归于银。愚意银者宜贮朱楼华屋,若山斋茅舍,惟用锡瓢,亦无损于香、色、味也。但铜铁忌之”。锡壶比瓷壶导热更快,也更耐用,价格便宜,因而广受欢迎。明代出现许多锡器名匠,如明代墓葬中亦出土各式锡茶壶。

明 锡提梁壶(图3)

口径6.2、底径5.6、高21.2厘米。

桶形身,壶身直口,圆唇,短颈,折肩,台阶式盖,桃形纽,平底。二弯流,肩部置高提梁。

晚明 紫砂圆壶(图4)

口径9.5、底径12.8、高16.0厘米。

短颈,垂腹,耳形把,直流,上细下粗,流前端平削。盖鼓,扁圆形纽。浅挖假圈足,圈足内刻款“花晨月夕,舍此不可”。壶身呈赭红色。整器敦厚质朴,为明末时期的紫砂风格。

明代茶具最具特色之处莫过于紫砂材质的使用。明初朱权《茶谱》尚未提及紫砂。明代中晚期紫砂茶壶已在绘画及文献材料中多次出现,许次纾《茶疏》提出“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李渔《闲情偶寄》:“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文震亨《长物志》:“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此外,明代茶书多见推崇小壶之说,但遗留实物以及明代绘画中,却常见大壶造型。通常这些紫砂大壶是用于煮水或者煎茶,晚明之后紫砂壶逐渐转向泡茶的小壺。

晚明“用卿”款紫砂壶(图5)

高29.8、口径13.6、底径13.8厘米。

三弯流式,耳形把,壶颈较高,长腹,腹下渐收,壶盖以贴饰浅浮雕如意云头纹,壶纽为镂空金钱如意纹。壶身刻“瓦瓶新汲龙泉水,纱帽笼头手自煎”诗句,落款为草书“丁卯年,用卿”。陈用卿,明代天启、崇祯年间人,《阳羡名陶系》称其书刻“落墨拙而用刀工”。明代杭州名士张岱在其《陶庵梦忆》中称“宜兴罐,以供春为上,时大彬次之,陈用卿又次之”。

晚明 紫砂小壶(图6)

高6.4、口径4.4、底径4.3厘米。

短直流,鼓腹,盖圆隆,扁圆纽,耳形把,平底。胎色泛红,胎质较粗。

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载:“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宣大,宣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冯可宾《芥茶笺》:“茶壶,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才得其趣。壶小则味不涣散,香不躲搁。”明代茶书中多推崇小壶,然明紫砂壶留存实物及相关绘画作品均以大壶居多,此类明代小壶并不多见。

明 青花“上品香茶”瓷盖罐(图7)

口径2.7、底径4.1、高6.5厘米。

直口,短颈,丰肩,敛腹,圈足。造型典雅别致。罐外壁青花绘双马,以火焰纹相隔。马背上各立一块方形招牌,一牌上书“上品”,另一牌上书“香茶”,近足处绘青花线三道。罐盖上绘梅花一朵。此类罐应是存储茶叶的的实用器。

随着制茶方式的变化,茶叶的储藏器物亦相应改变。唐代通常用箬叶包裹茶饼或者以竹漆器储藏茶饼。宋代以团饼茶为主,同时也出现了少量散茶,所以宋人保留了唐代储藏方式外,也开始用瓷瓶储藏散茶。明代散茶盛行后,时人则多以瓷罐、紫砂罐或者锡罐储藏。陈师《茶考》载:“俟极干,晾冷,以新磁罐,又以新箬叶剪寸半许,杂茶叶实其中,封固。”许次纾《茶疏》“收藏宜用瓷瓮,大容一二十斤,四围厚箬,中则贮茶……另取小罂贮所取茶,量日几何,以十日为限”。

明 红绿彩花卉纹瓷盖罐(图8)

口径3.5、底径4.3、高7.6厘米。

直口,短颈,丰肩,腹下部至足渐收,圈足,珠纽盖。器腹绘红绿彩折枝花卉,绿彩已脱落。

明 紫砂盖罐(图9)

高10.5、口径3.5、底径8.0厘米。

直口,薄唇,短颈,折肩,平底,腹呈直筒状。盖面微坡,中心印“天俊”阳文长方形印章款。此罐由红泥制成,泥料粗,杂含砂粒,珠粒隐现。

徐渭《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屠隆《茶笺》“藏茶”条载:“又买宜兴新坚大罂,可容茶十斤以上者,洗净焙干听用。”“用时以新燥宜兴小瓶取出,约可受四五两,随即包整。”

明代紫砂兴起后,逐渐形成了紫砂罐储茶习俗,这种存茶方式一直流传至今。从明代文献的记录中可知,当时人们用紫砂大罐储茶,平日用紫砂小罐分装四五两使用。

明 如意云纹剔犀漆盏托(图10)

高9.0、口径9.0、底径8.0厘米。

整个盏托由圆形盏、葵瓣式盘、高足组成。通体髹紫红色漆,雕如意云头纹饰,花纹刀口侧面露出黑漆线一道。托内髹黑漆,乌黑黝亮,有自然断纹。

朱漆茶托和白瓷茶瓯是明代常见的茶具组合,在明代绘画作品中多有出现,如李士达《坐听松风图》,画面中的茶器便有风炉、茶壶、朱漆茶托及白瓷茶盏。明代《卢仝烹茶图》亦绘有紫砂茶壶、白瓷茶瓯及朱漆茶托等物。

晚明 白瓷茶盅(图11)

口径9.4、底径3.8、高4.8厘米。

撇口,圈足。整器施白釉,无纹饰,釉色匀净素雅。用作茶盅,能鲜明地衬托出茶汤的颜色。

与宋代崇尚黑釉茶盏相反,明代更推崇景德镇白釉茶盏。屠隆《茶笺》:“宣庙时有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最为要用。蔡君谟取建盏,其色绀黑,似不宜用。”张源《茶录》:“盏以雪白者为上,蓝白者不损茶色,次之。”因明代不点茶,直接煎茶或者泡茶,多使用蒸青或者炒青绿茶,用雪白的茶盏更衬托青翠或者金黄的茶汤,可谓尽茶之天趣也。除颜色外,茶盏的形制亦变化较大,宋代在盏中点茶,需用茶筅在盏中击拂,因此茶盏多喜斗笠式,大敞口的形制适合点茶时的击拂,也方便饮用茶汤。而明代茶盏少见斗笠式,据廖宝秀考据,明代茶盏多称之茶盅,口径均在10厘米左右,此类规格用作茶碗从明代开始即见于文献记载,一直到清代成为标准尺寸。

明中期 青花人物纹瓷茶盅(图12)

口径12.2、底径5.0、高6.2厘米。

撇口,弧腹,圈足。整体以青花装饰。外壁上下两道线内绘一人物端坐于奇石花草之旁,其余皆绘有大块的写意云气纹。内壁口沿下绘一周十字交叉短线锦地纹,器心双圈内绘写意纹饰。足端露胎,青花发色灰蓝,

晚明 青花螭龙纹瓷茶盅(图13)

口径10.1、底径3.8、高5.4厘米。

直口,垂腹,圈足。整体以青花装饰。外壁口沿下绘线两道,腹部绘螭龙纹,间以折枝花。器内壁口沿下亦绘线两道,器心双圈内绘螭龙。圈足内双框内以青花“玉堂佳器”。

晚明 青花山水纹瓷茶盅(图14)

口径7.8、底径4.0、高4.4厘米。

撇口,弧腹,圈足。整体以青花装饰。外壁口沿下绘线两道,外壁腹部整体绘山水纹,纹饰画风随意,圈足绘线三道。器内口沿下亦绘线两道,器心双圈内亦为山水纹,寥寥数笔,颇有意境。圈足内花押款。

晚明 红绿彩婴戏纹瓷茶盅(图15)

口径11.5、底径5.6、高6.0厘米。

直口,弧腹,圈足。胎土灰白中略泛黄,胎体较为厚实。碗内光素无纹饰,外壁以矾红、绿釉绘动作各异的儿童数名,线条流畅舒展,色彩浓淡适宜,儿童欢欣雀跃之状宛然如生。足端无釉露胎,圈足内以青花绘双圈。

整体工艺粗糙,胜在绘画生动活泼,體现了民窑返璞归真、清新自然的特点。

明代是茶文化重要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点茶法转向了瀹饮法,沈德符《野获编补遗》评论到:“今人唯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沦便暖,遂开千古茗饮之宗。”饮茶方式的转变促使了茶具的变革,从此壶、盏搭配的茶具组合一直延续到现代,奠定了现当代茶具基本模式。

(责任编辑:郭彤)

猜你喜欢
底径折枝茶具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元代磁州窑白地黑绘花鱼藻纹盆装饰浅析(中)
品雅茶具
江城
金缕衣
冯可宾买茶具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耀州窑系青瓷碗鉴赏
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乡达勿坪白土梁寺洼文化墓葬群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