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具制作以及存留的著名藏品来看,民间俗称鸡翅木的家具用材应由多个树种构成,通常称为㶉鶒木、相思木、杞梓木,由于其一物多名或者多物一名的历史原因,导致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有一定难度。市场上习惯以木材的颜色、产地为依据对民间俗称鸡翅木进行分类,除此之外,还有新、老鸡翅木之分。何为老鸡翅木?说法不一,各持己见。
一、老鸡翅木认知现状的梳理与分析
“老鸡翅木”名曾出现于1960版《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紫檀、黄花梨、乌木、老鸡翅木所制的家具,不论年代一律不出口。”老鸡翅木是何物官方层面上并没有对其相关解释。之后只有极少数学者、专家对其宏观特征上提出个人独自的见解。
王世襄著《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赏》两本书中同时有对老㶉鶒木较为清晰地描述,他认为“所谓老㶉鶒木,实即㶉鶒木,加个老字,以别于新而已……老㶉鶒木其肌理致密,紫褐色深浅相间成纹,尤其是纵切而微斜的剖面,纤细浮动,予人羽毛灿烂闪耀的感觉”。民间俗称鸡翅木亦称为㶉鶒木,老㶉鶒木亦称为老鸡翅木,王世襄认为的老㶉鶒木(老鸡翅木)是一种树种还是多个树种是无法下定论的,他认为老㶉鶒木(老鸡翅木)是出之红豆属(Ormosia hosiei Hemsl.et Wils.)树种的木材,清中期之后使用甚少。
马未都1997年《风格迥异的鸡翅木家具》一文,对老鸡翅木的辨别观点是:“凡明代鸡翅木家具以及清早期的部分家具都使用这种鸡翅木。区分老鸡翅木并不难,首先是份量,老鸡翅木体轻,在硬木家族中最轻,甚至抵不上有些‘柴木’,比如榉木。一件鸡翅木家具,掂一掂份量就可以知道是不是老鸡翅木;其次是颜色,老鸡翅木色灰,尤其年久失蜡以后,其颜色土灰,难看之极。上蜡之后,颜色略浅,鸡翅花纹才可分辨;三是花纹不甚明显,老鸡翅木不如想象那么美丽,经验不足者常常与铁力木混淆。但分辨老鸡翅木有一简便可行的办法:立起指甲与木纹形成90度方向轻轻划过,平滑无碍者是老鸡翅木,随花纹有跳跃感者为铁力木。老鸡翅木纤维柔韧,能胜任一般雕刻,极细的雕刻在明式鸡翅木家具上未见,说明了鸡翅木材质的局限。”马未都从老鸡翅木家具用材的诸多方面即比重、颜色、触感、木材纤维韧性上提出识别的一家之说。同时在其文章中认为老鸡翅木应出之南方罕见树种,至于其是何树种也是没有答案,并认为老鸡翅木在清中期告罄。
“老鸡翅木”之名在1960年官方层面出现之后,应只有王世襄和马未都对其特征有相对具体的阐述,他们两者都认为老鸡翅木是具有一定特征的家具用材,老鸡翅木是何树种是无法下结论的。之后市场上出现了新、老鸡翅木区分的不同观点。有把明代及清早期之间的民间俗称鸡翅木称之为老鸡翅木,清中期以后民间俗称鸡翅木称之为新鸡翅木的观点;也有把材质好的民间俗称鸡翅木界定为老鸡翅木,材质不好的民间俗称鸡翅木认为新鸡翅木的观点;有把老鸡翅木中“老”字理解成单纯语义的新、旧,把进口鸡翅木制作的家具在使用一定年限后自称为“老鸡翅木家具”的现象;由于老鸡翅木的树种未界定,也有一些收藏家认为老鸡翅木已经绝迹了。
老鸡翅木是何物呢?1960版《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中对老鸡翅木的解释可理解成:“不论年代的老鸡翅木用材所制的家具一律不出口。”既然“不论年代”的老鸡翅木家具都不允许出口,可见老鸡翅木的“老”显然不是仅仅指时间维度上的新、老,而是对民间俗称鸡翅木的品种分类。为什么在民间俗称鸡翅木前面加个“老”字呢,笔者认为老鸡翅木的冠名应有当时的用意。中国家具传统用材中,市场上常有在一些优良的品种木材名称前加“老”字的冠名的习惯。古斯塔夫·艾克《中國花梨家具图考》一书有对中国传统用材前面加个“老”的解释。人们对一些优良树种不断砍伐,其资源渐渐枯竭,不断有新品种对其替换,人们在对之前稀缺品种的界定,在无科学数据可对其阐述情况下,通常我们会对之前一些好的品种称为老的品种,“老鸡翅木”之名应是基于当时市场上命名习惯而形成的,其是民间俗称中“最好和最老”的品种,“老鸡翅木”之名应有其来源,老鸡翅木之物应有其框定的范畴。市场上一些对老鸡翅木的区分观点是依据不足的,显然“老鸡翅木”是对民间俗称鸡翅木不同品种上的区分。
老鸡翅木是何树种,是一树种还是多个树种,至今尚无定论,在此前提下,如今老鸡翅木的宏观特征主要来源其老家具的数据,对其的辨别大多建立在个人经验之上,其主观性是老鸡翅木形成“说法不一,各持己见”的重要原因之一。王世襄认为的老㶉鶒木(老鸡翅木)有丰富的颜色、动感的花纹,是美感的。马未都则认为老鸡翅木其特性应可理解为色土灰、比重轻、花纹不明显、触感平滑、纤维柔韧不宜极细的雕刻,两者观点相去甚远,似有天壤之别。
为何马未都描述的老鸡翅木家具用材近乎一无是处,这种“一无是处”的老鸡翅木,又如何成为1960版《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为数不多家具用材的其中一员?显然仅凭其“稀缺性”应是不够条件的。“老鸡翅木”应是对民间俗称鸡翅木优良品种的冠名,优良品种为何变成如今的“一无是处”?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深究的问题。老鸡翅木真的如马未都所说的如此不堪吗?答案应是否定的。
二、老鸡翅木家具用材特征的辨识
笔者在《文物天地》2019年第12期《福建老㶉鶒木的初步分析与研究》一文有对产自福建的木荚红豆(Ormosia xylocarpa Chun ex L.Chen)就是老鸡翅木(老㶉鶒木)进行推测,并对其进行实验与分析,对老鸡翅木的宏观特征上的辨识提出个人的见解,本文图片是笔者不同实验之下的拍摄图像。
中华民族在对家具用材的选择时有着其独特的喜好,尤其是宫廷贵族以及官宦商贾之类的富贵阶层,更有着较高层次的选择标准。中国古典家具虽为实用器具,但作为宫廷家具时,首先必须具有符合皇家特定意义的审美取向,以及是否经久耐用且具有长期的传承性。其次作为家具用材的物性特征也具有自己民族的印记,中华民族崇尚中庸含蓄,不喜欢平铺直叙。对一些自然优美花纹的木材选择,其呈现应是内敛的、平和的。中华民族的造物思想追求物我相融,对一些触感温润又极易“包浆”特性的木材极度喜好。列入中国传统家具用材的良材,应同时具备可用、可赏、可玩的特性。
曾作为故宫藏品的老鸡翅木用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辨析其特点。
1.老鸡翅木家具用材的颜色—紫、褐相间,并具有渐变性
老鸡翅木家具用材高抛光之后方能呈现多种颜色的特征,早期主要是金黄的主色调,在强光照射之下,其特征有近似金丝楠木的入木三分移步换景的画面效果,其金黄色与紫色、褐色、黑色等相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是一个逐渐同时加深的过程,多种颜色的特征不会消失,可见老鸡翅木的多种颜色应是具有相对稳定特性。为何王世襄认为老㶉鶒木(老鸡翅木)是紫、褐相间呢?笔者通过产自福建的木荚红豆横切面进行试验与观察,发现其心材的横切面年轮不明显,呈现出不同颜色的色块堆积,其特征详见图1,其横切面的色块堆积在径切面、弦切面上表现是色块相间的现象,应是其紫、褐相间形成的因素。
2.老鸡翅木木材比重—体轻、具有蜡性成分
老鸡翅木的体轻是普遍现象,同一树种木材的比重是在一定参数范畴之内的,是在一定范畴之内存在的比重共性,同一树种的家具用材出自不同环境、不同部位比重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存在质重的个别现象。笔者通过产自福建的木荚红豆的心材进行抛光实验与观察,在带有水份的砂纸对其心材打磨,打磨之后对其快速吹干,呈现出白色粉尘的表层,用同样的木材对白色粉尘的表层进行刮磨,形成的保护膜呈现出入木三分的蜡光琥珀效果(图2),触感如同触摸婴儿的肌肤,温润有加。这种蜡性成分正是迎合古人对物之包浆、物之触感可玩属性的追求,笔者也发现在较寒的气候下对其用材制作的家具进行触摸也没有丝毫的寒意,可见木材本身所具有的恒温属性,这种木材的恒温属性形成与木材的蜡性成分应有直接的关系,木材的热胀冷缩是导致其变形的重要原因,显然木材具有恒温属性是有助于其稳定性的提高。通过以上的实验可得出“近似蜡质”的成分在心材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蜡质成分”本身是质轻的比重特征,应是构成产自福建木荚红豆木材的心材比重整体上体轻主要的原因。笔者同时也发现产自福建木荚红豆的一些心材颜色较深的部位也呈现出体重的特征。
3.老鸡翅木木材花纹—内敛、若隐若现富有动感
老鸡翅木花纹显著特征是薄壁组织与木质层不同对比形成的图形,其显著特征是花纹若隐若现富有动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明显。笔者通过对产自福建的木荚红豆心材不同部位进行高抛光之后,发现其不同部位、不同切面呈现出多样花纹,根部位置易形成变化多端毫无章法的花纹(图2),主干心材在径切面易形成近似铁力木花纹的特征(图3),在弦切面上易形成“鸡翅纹”(图4)。笔者同时也发现其心材具有很明显的偏光现象,同一部位在不同角度观察呈现出不同对比关系的花纹图形(图5、图6),浅色薄壁组织的图形浮现与相对较深的木质层之上若隐若现,内敛、含蓄又极具动感。其木材花纹自然优美令人产生不尽的遐想。木材花纹不明显或者过于明显的特征显然与古人隽永高远、意味深长、引人入胜的审美趣味的追求是不符的。
4.老鸡翅木木材纤维韧性—柔韧性强,榫卯结构中的握钉力好
老鸡翅木纤维韧性好,适合中国榫卯结构的木作需求,是古人物尽所能选材观的具体体现。榫卯是中国古典家具的精华与灵魂,采用精巧准确的榫卯结构将家具的各个部件紧密组合连接在一起,成为结合牢固的一个整体,其与家具寿命相同。榫卯结构牢固性主要表现在彼此之间相互咬合,木作家具的榫卯之间是相互挤压又相互包容的平衡关系,木材纤维韧性强的材料在榫卯上表现是握钉力好,这是构成榫卯结构严实牢固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产自福建的木荚红豆的心材进行削切,丝毫没有绵柔之感,可见其纤维韧性应是极好的,流传至今并能保存完好的老鸡翅木家具的存在,其经久耐用的表现,除了具有很好的耐腐性之外,也与老鸡翅木纤维韧性属性适合榫卯制作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
笔者认为马未都对老鸡翅木家用材的特征辨别是个别现象,不具备普遍性。老鸡翅木家具用材颜色出现“色土灰”是个别特征的表现,并不能代表其所有特征。其一,老鸡翅木家具用材的颜色呈现应是多样性的。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明式家具研究》图录中的老鸡翅木家具颜色特征应是紫、褐色相间,与王世襄描述特征是一致的,显然老鸡翅木家具用材的颜色并非全是“色土灰”,应有多种的可能。其二,老鸡翅木家具用材的颜色具有渐变的过程。古斯塔夫·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优等的鸡翅木具有特殊而几乎古怪的花纹,较浅颜色和非常明显的花纹(版54),它的灰褐色有眾多色调,随年代而加深,并可能在几个世纪的暴露之后转变为深咖啡色。”木质家具在未对其表面做漆处理的前提下,使用过程中颜色逐渐变深应是普遍规律,可见“色土灰”并不能完整体现出老鸡翅木家具用材在不同阶段不同颜色的特征,其应是一个变化过程。马未都的“比重轻、花纹不明显、触感平滑、纤维柔韧不宜极细雕刻”的老鸡翅木家具用材的辨识观点,笔者认为应从中国传统家具选材观去分析,从内在关联去理解,才会更好地了解古人对老鸡翅木认可是基于何因。老鸡翅木分泌物显著特征是具有近似蜡性成分,蜡性成分造成老鸡翅木比重相对较轻,比重较轻的特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老鸡翅木木材的稳定性。蜡性成分同时导致老鸡翅木家具使用之后极易形成所谓的“包浆”,“包浆”也造就了老鸡翅木触感温润平滑的特性,这些内部不同成分构成又形成了老鸡翅木木材偏光的物理现象,从而形成了动感、内敛的花纹特征。可见老鸡翅木的质轻、木性稳定、触感温润、动感含蓄的花纹、纤维柔韧好,他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又相互制衡的关系,这是符合中国古人造物思想选材观,其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适应性的理解,其隐藏了中国传统文化阴阳相生相克平衡的规律,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物我相融和谐共生的感悟。老鸡翅木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选材观去理解,其显然是优秀的,今人对这种“优秀”何尝不是认可的。
显然对一木材准确辨别,仅依据其宏观特征主观文字描述的理解是不够的,更主要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如:没有真正接触过海南黄花梨木材的人,通过他人一些经验的分享,是无法做到准确甄别,一些频繁接触海南黄花梨经验丰富的人员,即使是对同一树种的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辨识,其亦能做到有相当高的准确度。当然,真正做到对老鸡翅家具用材的全面准确辨识,一定是离不开科学的要素分析手段,离不开其名与其物是否能做到准确的对应关系,离不开确定树种的依据。
结语
为何老鸡翅木沦落到今天各持己见的地步,既有其历史遗留问题,也与“老鸡翅木”之名不严谨性的关系,“老鸡翅木”之名的“老”字本身所具有的语义,是可理解成民间俗称鸡翅木时间维度上的新、老,把进口国标的鸡翅木家具用材存放一定年限后自称为“老鸡翅木”的观点又何以界定他的不对。对老鸡翅木的传承与发扬,正名显然是前提,“老鸡翅木”之名的不严谨显然不适合用来作为其俗称,老鸡翅木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用材的历史是悠久的,应有相关文献记载,对所谓“老鸡翅木”俗称的严谨的命名应是可以做到的。具有近似铁力木花纹鲜明特征的“老鸡翅木”显然是存在的,如北京故宫有一定数量的老鸡翅木家具,其用材的植物学名尚未定论,对老鸡翅木正物的微观特征提供可能,一树种的绝迹并非易事,老鸡翅木的宏观特征与微观特征对应关系的梳理也是可做到的。
在紫檀、黄花梨、铁力木研究相对清晰情况下,对老鸡翅木的宏观特征的研究以及其树种的论证,是对匮乏的中国古典家具用材领域的有益补充与完善,中国古典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老鸡翅木应是中国古典家具物质载体之一,对老鸡翅木老家具的保护与传承,显然离不开对老鸡翅木正确科学认知。
刘明星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李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