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贤娇 左清峰
[摘 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相比较,它具有以下几点鲜明特点:价值取向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现代化观,发展手段上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观,发展内容上始终坚持全面现代化的现代化观,发展目标上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世界意义:第一,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先进政党领导,这是保证;第二,走自己的路,这是原则;第三,学习并创新,这是路径;第四,利用并规范资本,这是密码。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意义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22)03-0001-09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历史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1],这里有两个核心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就是说,要从人类文明新形态上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对西方现代化道路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立在社会主义文明的基础上,而西方现代化道路则建立在资本主义文明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点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取向:人民至上
现代化运动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形成和发展而生成发展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不自觉的产物。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巨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也是现代化最初的源泉和动力,直接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2]405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为目的。因此,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也逐渐凸显,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一极是资产阶级占有绝大多数的社会财富,另一极是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正如马克思所言:“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3]708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者与劳动活动、人与类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相异化,即人陷入严重的异化境地;整个社会被资本逻辑统摄和包围,包括人的精神世界。结果是社会成为“单面的社会”,人成为只具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换言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让现代社会分化为对立的两大阶级,而现代化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分化,以资本主义为本位的现代化造成了人的异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用社会“病理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行了全盘反思,提出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即人的现代化。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64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要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来实现。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既要发挥资本的正面作用,又要尽量避免资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要运用各种力量使资本服从社会主义和人的发展[4]。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5]这彰显了我国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目的与价值旨归。因为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是最基本、最首要的因素,是实践和价值的主体。现代化是一个面向人的科学的、有机的整体,蕴含着“自由”“全面”“充分发展”与“幸福”等本质内容。现代化的直接目标和根本追求,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的适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道路,并创造出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致力于全体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以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最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样的现代化不是“见物不见人”,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物化”社会,而是人民至上的现代化,是真正“人”的社会。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手段:和平发展
不可否认,资本主义现代化曾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表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2]402,“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405。但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终归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的,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以资产阶级无偿获取剩余价值和追逐利润的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及驱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6]因此,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规模的扩大,殖民扩张和资本掠夺是资本主义实现自身现代化的主要途径。“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西方。”[2]405也就是说,这种现代化依靠的是用暴力手段侵吞弱小和落后民族的财富,用工业革命的“武器”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侵略和殖民,以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致使落后国家和人民遭受巨大的磨難。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后发国家的经济尽管也会获得一定程度的快速发展,但他们却无法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发展起来的生产力没有掌握在人民的手中,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丧失了国家主权的独立性、完整性,其实现的是“依附性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遵循的是和平主义的文明发展观,践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整体未来的关怀意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把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邓小平在1978年会见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政府经济贸易代表团时强调:“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能称霸。这个思想现在人们可以理解,因为中国现在还很穷,是不折不扣的第三世界国家。问题是将来我们发展了,搞不搞霸权主义。朋友们,你们都比我年轻,你们是可以看到的,到那个时候,如果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实行霸权主义,仍然属于第三世界。如果那时中国翘起尾巴来了,在世界上称王称霸,指手画脚,那就会把自己开除出第三世界的‘界籍’,肯定就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7]中国发展到现在,可以很自豪地说,从来都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的人民。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走扩张主义和殖民主义道路,更不会给世界造成混乱”[8],“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9]。我国将和平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手段,有着历史渊源和现实需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长期处于救亡图存的斗争中,现代化的发展极其艰难,这让人民意识到,发展现代化需要和平的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0]。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实践证明,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内容:全面現代化
综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有两方面特征非常明显: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与科学技术相互支撑,生产力飞跃式地发展,整个社会伴随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迅速扩张而发展起来;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方面,异化劳动造成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资本家对工人的支配,控制、剥削,最终导致人被物所奴役,“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1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攫取使自然沦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引发了生态危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12]。在世界秩序与和平发展问题上,在资本逻辑无情地驱使下,资本主义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低的成本以获得最高的收益,以牺牲全世界的利益为代价,来争夺利益,来谋求自身的发展,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13],因此,现代化具有一般规律性。同时,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现代化的路径不是唯一且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中都显示出了其特殊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孕育于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性,同时又是顺应中国的国情,历经长期艰难探索出来的,注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超越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历经长期的有益探索,形成了鲜明的历史演进性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的现代化目标单一,是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单一化目标转变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四个现代化”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指导思想[14];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以看出,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由平面到立体,由单一到全面的完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利用“后发”优势,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追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超越了单一追求财富的资本主义单向度现代化,是均衡、全面推进的现代化。
(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目标:共同富裕
现代化是全球性的进程,是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但是现代化之路不是单一的,各国国情决定了现代化的方式及特征的多样性。人类最早的现代化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实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了强国富民,究其原因,这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及资本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决定了“强国富民”中的“民”是把占人口大多数的无产阶级排除在外的。也就是说,在资本的运行逻辑统摄社会运行的逻辑的情况下,无法实现社会公平,进而扩大贫富差距、加剧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荡。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有原则、有目标、有步骤的自觉行动。原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即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践。目标有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而其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15]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一方面科学发挥资本的作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利用顶层设计,规范资本健康发展,把资本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轨道”中,以避免资本发展带来的可怕波折。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注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逐渐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这个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于是我们有了由“三步走”并作“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上的接力探索和不断深化创新。
因此,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目标的共同富裕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这里我们必须明确,共同富裕不是劫富济贫,而是以富带富,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也不是均贫富,不能通过“等”“靠”“要”来实现,它需要通过每个人辛勤劳动、创新劳动来实现。作为一个过程,共同富裕意味共同致富和共同发展,全体人民都有追求发展、勤劳致富的权利和机会,通过共同努力和共同奋斗,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一个结果,共同富裕意味着全体人民不仅要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即物质文明的共同富裕,而且要过上精神丰盈的生活,即精神文明也要共同富裕,是全社会所有人的整体富裕、全面富裕。只有这样的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6],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奋斗目标。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669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前提下,立足我国国情,在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索中形成的,其内生逻辑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从改革开放伊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四个现代化”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再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等,无不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前提下开辟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这条道路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性,分析揭示其内在逻辑,有助于给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一)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先进政党的领导,这是保证
中国走到今天,之所以能开创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永葆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
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这一点清晰可见。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了一系列抗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是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开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1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因而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理论源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伟大历史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历史证明,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命运所系,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保证所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先进政党来领导,这是后发国家推进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核心保证。
(二)走自己的路,这是原则
关于后发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问题,在西方话语模式下,一直认为西方经典现代化是唯一的道路。但是,现实证明并不是如此,一些后发国家按照所谓“华盛顿共识”推进现代化,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掉入了現代化陷阱而不能自拔。世界历史实践一再证明,“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18],我国的实践也一再向世界证明,“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19],而且只有坚定走自己的路的理念,才能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否则,如果东施效颦,不但不能成功,反而有可能给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因此,走自己的路,这是后发国家在开创其现代化道路时必须遵行的首要的核心原则。
当然,每个国家和民族在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对世界各国现代化道路的努力和发展样式都应该给予尊重。我们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尊重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尊重本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以及具体国情。
首先,我们对西方经典现代化道路不迷信、不盲崇,而是抱以尊重、科学的态度,对西方经典现代化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学习它们的积极的文明成果并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为我所用,拒斥照搬。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20]。
其次,从我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出发,认真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所处的历史与现实场景,这是开创自己的路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我国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不同特点时,首先提及的就是历史与现实场景的不同:“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21]因此,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与现实场景的现代化,走的道路不可能一致。
“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22]也就是说,后发国家只要坚定走自己的路,就一定能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三)学习并创新,这是路径
对于后发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新兴国家为了发展一直奉行走西方经典现代化道路,想借此来实现现代化。这些国家虽然一定程度上国内经济得以发展,但由于全盘接收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模式,对西方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过度依赖,而逐渐丧失国家独立性,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又出现了依附性难题,给国家带来了血雨腥风般的灾难。因此,后发国家在开创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时,面对着已经成功的现代化经验,“怎么学”是一个问题。
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也走了一些弯路。一开始简单地以意识形态为标准来对待西方经典现代化,基本抱以全盘否定的态度,而不是一分为二来看。改革开放后,最大的不同就是主张辩证地看待西方经典现代化,承认西方经典现代化有很多先进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而且认为首先要大胆学,但要一分为二地学;其次不仅要学,更要创新,为我所用。邓小平特别强调这一点,并提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3],并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来引领学习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两个是否”标准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即“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4]。正是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虚心学习与开拓创新的努力下,中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因此,尊重并向一切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学习,并结合本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进行创新,这是后发国家开创符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路径。
(四)利用并规范资本,这是密码
后发国家要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遵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要发展以工业化为依托的现代化社会生产。以工业化为依托的现代化社会生产的构建离不开资本。资本是现代化的社会生产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力要素,它和劳动、知识、技术和管理一样,都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5]但是,资本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文明,另一方面是野蛮。
改革开放前我们在谋求现代化建设时,因为更多看到资本野蛮的一面,所以全面拒斥资本。这里有历史与当时现实的原因。首先,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本能抗拒资本;同时,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更让中国人民感同身受了资本野蛮、血腥的一面。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形势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對立局面。但当时,与我们不同的是,有些后发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只看到资本文明的一面,于是选择全面拥抱资本,任资本宰制,导致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倒在现代化的路上。
因此,在学习并创新的路上,如何利用资本来发展生产力而又规避资本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是后发国家寻求自己现代化道路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现代化能否顺利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但不被资本利用,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能顺利推进的关键一点。利用资本,就是要利用、引导资本发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早就说过,资本“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26]。规范资本,就是在利用、引导资本的基础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制资本,避免资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带来两极分化、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紧张等一切毁灭性的灾难。简单来说,就是让资本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以实现社会效益为目的,服务于人民,实现资本由人民主宰,而不是人民被资本主宰,从而充分发挥资本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这是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密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道路。
综上所述,对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实践的总结与理论的提升,对后发国家寻求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具有世界意义。
三、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尽艰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开创的,是一条坚持人民至上、和平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全面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不同于西方经典现代化的道路,是一条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道路。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属于中华文明,也属于世界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综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过程,作为后发国家要顺利推进现代化,就必须注意几点:首先,要有一个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先进政党来领导,这是推进现代化的保证;其次,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是原则;再次,学习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并积极创新,这是路径;最后,要正确处理与资本的关系,即引导、利用并限制、规范资本,这关系到以工业化为依托的现代化社会生产能否发展起来的问题,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创的密码。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唐爱军.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8-26(3).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94.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7.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2.
[8] 梅世雄.习近平会见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N].人民日报,2018-06-28(1).
[9]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254.
[10] 刘雷.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人类发展八大难题[J].瞭望,2022(9):47-50.
[1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8.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13]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增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
[14] 宋学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历史逻辑[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24):82-89.
[15]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N].人民日报,2021-01-30(1).
[16]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 人民日报,2021-08-18(1).
[1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N].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3.
[18] 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7(2).
[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7.
[2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76.
[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59.
[22]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8-04-11(3).
[2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24] 中共中央宣傳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83.
[2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
[2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7-928.
[责任编辑:杨 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