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觅
(黄冈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北 黄冈 43800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战争的理论和实践的熏陶下创造的革命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和利用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在学术出版领域,为促进红色文化研究成果的交流和传播,全国有部分期刊开始设置“红色文化”栏目,直接推动了红色文化研究更加全面地展开,并已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作为红色热土的湖北,在“红色文化”学术研究的传播上却表现的并不突出,到目前仅有几家学术期刊开设有“红色文化”类研究栏目。作为期刊大省,并拥有着巨大红色文化资源的湖北省,本应在传播“红色文化”上有资源和渠道的优势,也更应该有所作为。因此,在出版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用党建引领湖北省学术期刊的红色文化研究,既可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传播推动湖北省“红色文化”的学术研究发展,又能够加强湖北省学术期刊自身的组织建设,发挥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对进一步引领湖北省的期刊发展,也具有积极地作用。
(一)红色文化的价值属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内在动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指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研究和宣传红色文化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正本清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夯实信仰之基、铸牢思想之魂,有利于明确历史方位、顺应时代潮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和价值遵循,不断引领中华民族的前进方向。
(二)湖北红色文化资源的禀赋与价值 湖北是红色的热土,是中国红色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既是中国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大革命运动的中心,又是中国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策源地、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诞生地和中国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转折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鄂豫皖和湘鄂赣根据地、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革命活动的旧址旧迹,都构成了湖北红色资源的主要内容,是全体中国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共有的精神财富[3]。深度挖掘和研究这些资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推进湖北文化强省建设及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中国知网上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可以很清楚地发现相关的研究趋势。自2000年以后,“红色文化”研究论文发表数量缓慢递增,直到2019年出现研究爆发的态势,整个2019年共发表了1919篇红色文化研究论文,相较于2018年的888篇,增长了一倍有余。本研究在2020年10月19日进行知网检索时,可查到8594条文献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词,而到了2022年6月10日,文献数量竟增长到了24485条。也就是说,一年半的时间,关于红色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数量几乎增长了3倍!(见图1)
图1 发表数量趋势(数据来源:中国知网)
从论文作者来源的机构来看,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遵义师范学院、井冈山大学、延安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赣南师范大学、临沂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见图2);从基金上看,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有561篇(2019年为278篇),其他论文也大多有省级基金资助。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对“红色文化”关注热度在持续升温,相关学术成果正在不断涌现。
图2 论文作者来源机构分布前10位(数据来源:中国知网)
“红色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数量在不断增长,但相应的刊发“红色文化”研究论文的学术期刊的数量和质量却都没有相应地提高,学术期刊对红色文化传播的力度还有待加强(见图3)。据统计,早在2007年就有学术期刊设立“红色文化”类栏目,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48本期刊开设过“红色文化”类栏目。但这些期刊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却不多见,仅《求实》于2008年到2014年开设的“红色文化与红色资源”栏目,虽然7年间载文量只有22篇,但栏目文献被引率达95.5%,篇均被引频次高达31.3,中国知网篇均下载频次高达893次。然而,这一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栏目在2015年后便不再开设[4]。随着“红色文化”研究热度持续发展,相关稿件也会越来越多,学术期刊“红色文化”类栏目的发展也将有发展壮大的空间。
图3 文献来源分布前10位(数据来源:中国知网)
从当前湖北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传播的现状来看,就是要依托湖北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发掘出立足湖北,辐射全国的湖北省“红色文化”价值。在过去,不计其数的革命先烈、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挥洒着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路上砥砺前行[5]。他们在伟大实践中先后孕育了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到,大别山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论断[6],由此,“大别山精神”研究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对拥有着大别山主要部分的湖北省来说,“大别山精神”正可以作为湖北省推动红色文化传播的重点,努力使其成为继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后,我党凝练的又一笔精神财富。在此形势下,湖北省的学术期刊就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通过党建引领作用中的思想政治引领、方法引领、素质引领和典型引领,参与到“大别山精神”的研究中来,推动红色文化传播。
作为期刊大省,湖北省拥有各类期刊400多种,其中有将近一半是学术期刊,但从目前统计来看,湖北省仅有《黄冈师范学院学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等少数几家学术期刊开设了“红色文化”类栏目,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如《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的“大别山红色文化”栏目,关注的就是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的研究。这对于湖北省这一具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禀赋的大省来说,显得非常薄弱,就实际情形而言,湖北省学术期刊对红色文化的传播远远落后于江西、贵州等省。
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7]。在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党建引领学术期刊出版生态的构建,对于把握学术期刊出版方向和激发学术期刊的组织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内驱动。因此,通过党建引领学术期刊的红色文化传播,既符合党中央对文化传播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更契合“红色文化”传播的内涵式需求。
(一) 通过思想引领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传播氛围的建设 思想政治引领是用先进的思想引领其他人,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通过思想引领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传播氛围建设的关键是要用先进的思想把党建文化与学术期刊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有效结合起来。党建文化是党组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蕴含着党组织的特色、理念,党建文化对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8]。学术期刊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是学术期刊做出开设“红色文化”栏目、刊登相关研究文章的基础。学术期刊的主编、编辑对红色文化有着深刻地理解,能够意识到“红色文化”蕴含的巨大价值和作用,才会具有愿意传播“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研究的动力。通过党建引领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传播的氛围,可以有效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既丰富了学术传播的内容,能够打造特色鲜明的学术期刊,又可以帮助学术期刊编辑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红色的力量,从而具备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和甘为人做嫁衣的精神。
通过思想引领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传播氛围的建设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要把政治性放在第一位。学术期刊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引导“红色文化”研究导向,控制研究的范围、深度以及研究结果的使用;二是要将党对意识形态方面的引领与学术传播工作统一起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通过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可以进一步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党的根本原则,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警觉性。对“红色文化”稿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慎之又慎,要充分论证,不能借着学术研究的名义,刊登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稿件;三是要把党建与学术编辑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学习让编辑了解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文化,使他们通过学习提高政治修养和为读者和作者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觉悟。
(二)通过方法引领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传播的机制建设 通过方法引领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传播的机制建设就是要寻求构建在党建引领下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系列帮助学术期刊寻标、对标、提标,不断提升传播动力和效能的机制。这一机制应能够保证在党的领导下,使党建工作与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传播工作协同合作,推动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传播的持续发展。这一机制应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出版前的论证机制。对于湖北省的有些学术期刊来说,传播红色文化是使命所在,不是某些期刊的领导或某个编辑能随便做出的决定,学术期刊要推出“红色文化”栏目需要通过相应的工作机制,经过严格的论证才能决定。在论证时,要看期刊是否具备开辟“红色文化”栏目的条件,是否具备一支能力合格的编辑队伍,是否拥有或者找到“红色文化”研究团队或学者,更重要的是要论证学术期刊是否具有传播红色文化的目标。
二是出版中的优化机制。出版中的优化机制的基础是对“三审三校”制度的落实。在稿件的审稿和编校过程中,加强对内容的社会效益、文化价值和出版价值的审核,严格把好稿件的导向关、知识关、文字关等,要对包括政治导向、学术质量、社会效果、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等方面作出评价。对于“红色文化”栏目中的稿件,要通过党建引领制定和建立更加严格的工作机制。如对涉及重大选题备案内容的稿件,要按规定履行重大选题备案程序,对重大选题应相应增加校次,高标准严要求,确保编校准确无误,使出版工作不断精益求精。
三是出版后的传播机制。出版后的传播机制是要运用科学的传播手段、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将“红色文化”传播好,要能够把“红色文化”的研究成果准确地推送到相关研究者手中,要能够推动“红色文化”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要能够聚集起“红色文化”研究作者队伍,形成研究的合力,最终完成学术期刊传播红色文化的目标任务。
党建引领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传播的机制建设,就是要求学术期刊在党的领导下,从优化编辑管理等着手,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性的工作机制,提升学术期刊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学术期刊的党建与红色文化传播工作相辅相成。
(三)通过素质引领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传播的人才队伍建设 素质引领是通过举办相关活动,建设高素质党员编辑队伍。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发展的关键是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学术期刊进行红色文化传播的成败也在于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党建引领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传播的人才队伍建设,就是要以学术期刊的党支部的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编辑队伍中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带头学、带头干,让编辑部的每一名党员都能够投身到红色文化传播建设中去,为期刊的特色发展做出贡献。学术期刊编辑部要利用为“红色文化”栏目组稿契机,组织编辑开展各种形式的走访、调查,利用栏目定稿会等形式,组织编辑就稿件涉及的红色文化内容进行学习、讨论,通过不同形式让编辑接受革命文化洗礼,涵养红色思维,让编辑能够主动走进红色文化研究,推广红色文化研究,成为红色文化的推广者、实践者和领航人。如《湖北省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培养五年规划》中就要求,在重要舆论部门、文化企业等领导班子中,重点抓好中青年红色文化研究人才、红色产业特殊人才的培养,着力造就一批红色文化名人、名家以及企业领军人物。通过人才强省,推动文化强省,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3]。
(四) 通过典型引领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整合研究 典型引领是积极实施“一支部一特色”,培育基层党建典型,通过典型引领、先锋示范,全面提升党组织“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就湖北省的学术期刊来说,可以通过典型引领学术期刊红色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整合研究,从两个层面推进学术期刊在“红色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一是在全省层面,湖北红色文化是全国红色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人物到文化传承,从自然地理到人文景观,都与荆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是荆楚文化为湖北的红色文化提供了坚实的依托载体[9]。因此,湖北省学术期刊在进行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在党建引领下将红色文化与荆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红色文化研究与荆楚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形成湖北省红色文化的特色;二是在学术期刊层面,湖北省不同地域的学术期刊可以把“红色文化”的研究同传播本地域的文化整合进行研究,如大别山地区的学术期刊,就可以把大别山的“鄂东文化”与“红色文化”进行整合研究,推动“大别山精神”的凝练与宣扬,又如恩施地区的学术期刊可以把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进行整合研究,形成鄂西地区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红色文化,等。这些典型的形成将引领整个湖北省学术期刊的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