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辉,杜文强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 安徽 六安 237012)
皖西是今安徽省六安市辖区的俗称,它由辖区内的金安区、裕安区、叶集经济开发区,与金寨县、舒城县、霍邱县、霍山县,共四县三区组成。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寨县考察调研时指出,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1]。金寨县是皖西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县域,蕴藏着宝贵的革命文化遗产。
皖西地区已逐渐形成了以金寨县为核心,并绵延其他三县三区的红色热土。金寨县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0万儿女为国捐躯,仅解放后追认为烈士的就有10408位[2],在金寨县走出了洪学智等59位开国将军,省军级领导干部200多位、地师级领导干部400多位[1]。金寨县境内“先后爆发了立夏节、六霍起义,组建了12支主力红军,是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安徽省抗战指挥中心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线指挥部[3]。”因此,金寨也被称为将军之乡、红军的摇篮。
霍山县是安徽红色区域的中心之一,在战争年代,有5万多霍山儿女在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1929年5月在这里爆发了安徽省第一次民团起义,即诸佛庵民团起义,至此拉开了“六霍起义”的序幕了。1930年在霍山诞生了安徽省第一只正规的红军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3师,同年四月组建了霍山县苏维埃政府,这是当时安徽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4]。据霍山县人民委员会文件(霍民0350号)《关于烈士追恤工作专题总结报告》记载,从1956年至1958年间,在党与上级政府的指示下,霍山县协助办理追认烈士2434人[5]906。2008年霍山县修建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革命烈士与革命病故人员共2977人,县团级红军干部80余人[5]879-885,这其中有时任“六霍起义”的总指挥舒传贤烈士,他同时也是皖西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
霍邱县也是皖西红色革命圣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26年,在上海东吴大学就读的共产党员樊逸仙,受党组织委托回乡建党,在霍邱县成立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乌龙庙特别支部,并组织了乌龙农协小组,吸纳进步青年加入党组织。1927年10月,乌龙庙特别支改为中共霍邱特支,这为日后的白塔畈暴动集聚了力量[6]。” 1932年7月6日,红25军在这里打响了霍邱保卫战,战斗无比惨烈。据霍邱县志记载,霍邱涌现出了李特、杨国夫、陶勇等开国将军,全县有烈士1631人,失踪986人,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烈士1198人,解放战争烈士234人,抗美援朝战争112人[7]。
舒城县也有着浓厚的革命历史传统,“游击战争时期,舒城是红二十八军、皖西北独立游击师的主要根据地之一。”1938年6月高敬亭司令率领新四军第四支队进驻舒城县韦家大屋,据舒城县志记载:舒城县革命烈士有720余人[8],已建成和在建的革命历史遗址与纪念馆6处,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舒城县高峰乡东港村,原韦家大屋新四军皖西革命纪念馆。
金安区与裕安区原属六安县,它们都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革命先烈及其事迹成为后人缅怀与学习的对象,2006年以来已经建成六安市金安区革命烈士陵园,张家店战斗烈士陵园。安置了1276名烈士及2477无名烈士[9],供后人瞻仰追思。裕安区形成了以独山镇革命遗址群为代表的四个革命纪念馆,在这里诞生了32位裕安籍开国将军与数千烈士,他们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0]。
在全国十大将军县中,皖西辖区就有两个,分别是金寨与原六安县。如下这组数据(如表1)能看出皖西红色物质文化资源的概况。
表1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简况
皖西共走出共和国开国将军108人,其中上将1人、中将11人、少将96人,至少有30万先烈直接为共和国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被追认为烈士的有25900多人。皖西全境共有革命遗址、故居、墓葬、纪念园、会址等533处,其中纪念设施39处,烈士墓数95处,革命领导人故居47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3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个22处。它们被列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30个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为了更好地弘扬与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科学地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合理地利用与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坚定不移地传播红色文化精神。首要任务就是要弄清楚皖西辖区内红色文化资源的具体内容与分类。只有在熟悉辖区内红色文化资源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让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为子孙后代学习革命历史,珍惜当下生活、把握美好未来提供了鲜活的历史教材。
(一)皖西红色文化资源概念 要厘清何为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红色文化资源,井冈山大学著名红色文化学者张泰城教授,对红色文化资源做了如下界定,“红色概念规定了红色文化资源的主体和年代,即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年代主要指革命战争时期。文化概念说明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全部活动及其结果,这一过程和结果表现为文化形态的历史物质遗存与非物质遗存。资源概念则揭示了红色文化具有资源属性,强调红色文化可以被人们传承、开发与利用,并且这种资源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与应用价值[11]。” 据此,笔者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将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归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于革命时期在安徽省西部,今六安市辖区内开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全部过程及其结果。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即红色物质文化资源、红色文献与档案信息资源、红色文艺创作资源,红色精神文化资源。
(二)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分类 皖西红色物质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皖西辖区内,于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所留下的有形的物质遗存。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革命旧址与遗址,包括军事战斗指挥旧址、会议旧址、战役遗址等。如位于金寨县沙河乡楼房村的刘邓大军前方指挥部旧址。其二,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存,革命将领与烈士故居、烈士遗物、革命人物所使用过的武装器械、生活生产遗物,如现存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诸佛庵暴动会议用过的香火桌,这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复原的生产生活器具、衣物等。其三,红色物质文化资源还应包括建国后,党和各级人民政府修建的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博物馆、纪念亭、纪念塔、烈士陵墓、红色景区等。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皖西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据初步统计皖西现存革命遗址533处,皖西辖区内现已经建成的红色文化旅游纪念馆、遗址类景区60余处,具体(如表2所示)从表中统计数据可看出,皖西地区红色物质文化遗址总数数量可观,并且还有一些遗址有待发掘与建造。就下表数据而言,金寨县革命历史遗址数多达268处,挖掘利用数量仅有40个,仅占总数的六分之一左右,其他县区合理有效开发的红色遗址更少。这组数据从侧面也说明,皖西地区在弘扬与传承发展红色文化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表2 皖西各县区革命历史遗址数量统计
红色文献与档案信息资源可分为三大类,其一,是红色文献,它主要包括红色文书、战斗报告、会议纪要文件、红色电报、宣言纲领、战斗日志与历史等。其二,是红色档案,它主要包括红色家书、红色信件、烈士证件、功勋章、纪念章、奖状与嘉奖函等。其三,是红色信息资源,它主要是指建国以来,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与个人自发编纂的红色调查报告与地方史志等。如近年来党和国家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革命老区的发展建设,加大力度扶持红色文献档案资源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如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遵远先生,近年来编著了10余本与金寨革命历史相关的书籍,在各级报刊发表金寨县革命历史文章200余篇,形成了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红色著作。金寨县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大批红色文化著作,如《金寨英烈》《红色金寨》《金寨革命史话》《金寨革命史》《红色金寨概览》《金寨红军史》等。与此同时,皖西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镇,各级政府也在积极组织编撰乡镇志,如《汤家汇镇志》《五显镇志》《吴家店镇志》《磨子潭镇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毛坦厂》《霍山历史文化丛书》等,这为后续的红色文化研究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红色文艺创作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其一,是红色历史遗迹、信件、遗物的照片或影像资料。其二,是红色文学作品,如小说、诗词、歌谣等。如传唱祖国大江南北的革命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金寨县佛堂坳小学校长罗银青依照金寨民歌《八段锦》的曲调创作而成。皖西地区红色文学作品主要有以下作者代表,如蒋光慈的小说《少年漂泊者》《短裤党》《鸭绿江上》被称为“革命青年成长三部曲”[12]97;“未名四杰”之一的台静农著有小说《地之子》《建塔者》等;军旅作家徐贵祥著《历史的天空》《对阵》《鲜花岭上鲜花开》等;红色作家马德俊著长篇小说《我们在大别山上》《血战大别山》《许继慎传》《蔡申熙传》等;陈斌先著三卷本《李学先》《遥听风铃》等;马启俊等著《六安革命文学史》系统介绍了从辛亥革命至今,皖西这片土地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赞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真善美的文学作品[12]18。其三,是红色戏剧、影视、纪录片、评书作品。舒城县籍红色戏剧运动的主将胡底,代表作有《为谁牺牲》《战斗夏天》《杀上庐山》等。建国后这类红色题材的创作有影视作品《洪学智》《红色游击队》,纪录片《红色记忆·大别山深处》《大转折——挺进大别山》《抗美援朝中的六安人》,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大型记录片《丰碑》《十万英烈铸两源》。其四,是红色美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宣传画,如油画作品《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大别山农民起义》等。据不完全统计,皖西红色文学作品100余部,有记录的红色影像资料230多集,每集播放时长不等。有记载的红色歌谣有近210首,红色诗词近千余首,它们曾经传遍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各个角落,鼓舞着战士们的士气。
皖西红色精神文化资源,主要是指大别山革命战斗精神,“大别山精神就是信念坚定、意志顽强、意识先进、品质质朴、行动果敢。大别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她鲜明地表征了近现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13]。”本文所描述的红色精神资源主要是指红色革命人物的英勇奋战、坚贞忠诚、牺牲奉献、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革命精神。因此,红色精神文化资源的灵魂是红色革命人物。他们主要包括皖西地区108位开国将军,以及25900余位有记录的烈士,还有无数无名的烈士,以及为了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国捐躯的30余万皖西英雄儿女。他们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皖西红色精神文化的直接载体。目前已经挖掘出来的革命历史人物有670多位,他们各有自己的人物传记或故事。红色精神文化资源还包括皖西红色故事,如金刚台姐妹排游击战争的故事,这类故事多是记载革命先烈们英勇奋战、舍己为国的事迹,目前已经记录在案的革命故事有200多个。大别山区民间口头流传的革命传说也构成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这些传说有进一步做田野民俗研究的价值,虽然有些革命传说运用了民间夸张的手法,但是也不妨碍我们学习革命先烈们舍己为人的正气。正是皖西地区无数革命先烈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塑造了历久弥新、可歌可泣的皖西红色精神文化。
(一)地域性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因地处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而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它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皖西地区属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在这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这里是大别山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其次,这里地理位置特殊,它地处江淮之间,是北上、南下与西进交通的必经之地。绵延百里、崇山峻岭的大别山在这里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此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后期在此建立坚强后盾的革命根据地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最后,在革命战争年代,靠山吃山的大别山儿女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信念,肩负着党的重托,克服千难万险为人民解放与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一切都是利用大别山及其沿淮江河有利的地理环境,而形成了战斗优势,在大别山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游击大师林维先将军。在大别山里我们的英雄儿女为人民军队筹粮筹款支持党的革命事业,并形成了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地域性,是山地地理环境优势给予这片红色土地的馈赠,是战争年代皖西英雄儿女不畏牺牲、不惧艰难困苦的精神写照,它最终铸就了世代相传的大别山精神。
(二)唯一性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唯一性,它表现为革命历史事实的不可替代性。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点论述,第一,皖西红色文化资源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这里诞生了108位开国将军,有30万皖西儿女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生命,革命烈士25900多人,无名烈士不计其数,这些数据说明了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第二,皖西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发源地,是鄂豫皖红军主力的诞生地与组建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金寨境内先后组建了11支红军主力队伍,还建立了独立团和第一、二、三游击师、战斗营等多个地方武装力量。参加红军主力的4万余人[14]。”由此可知,皖西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红军革命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唯一性。第三,土地革命时期皖西这片土地,诞生了安徽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霍山与金寨全县赤化,取得了苏埠大捷,书写了红军雄壮的战争史。抗日战争时期,大别山成为安徽省抗日的中心,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皖西是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坚实的大后方,为全国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继承性 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六安人高一涵是参与者和赞助者,之后又有寿县籍高语罕、孙津川、茅延祯等人参加研究会[15]。1923年冬,高语罕等人受陈独秀委托,在寿县成立了安徽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随后有霍邱乌龙庙特支、南溪特支、六安特支先后成立。自此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所创立的伟大革命精神,在皖西这片红色的土地已传承了百余年。一代代皖西人继承了革命先烈们的“坚贞忠诚、牺牲奉献、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新中国成立后,老区人民积极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在大别山区兴建了响洪甸水库、梅山水库、佛子岭水库、磨子潭水库,为大别山区百姓解决了洪涝灾害,浇灌了万亩良田,也为淮河中下游治理带来了契机。四座水利工程的修建,形成了伟大的皖西淠史杭精神。不仅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心系革命老区,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如金寨县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党员人物,如金寨大湾村总支书记何家枝,她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大湾村也因此获得了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又如全国劳动模范金寨县海岛村医余家军,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行百里路,救助伤病百姓,用坚守之心诉说着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以上这些都是红色革命精神在当代皖西大地,弘扬传承最好的例证。
(四)丰富性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形态与类型异常丰富,这主要由以下三点原因构成,首先,是皖西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数比较大,如皖西地区走出了10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25900多位有名有姓的烈士,还有30多万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牺牲的皖西儿女们,这一系列数据构成了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庞大的基数。其次,是皖西红色文化遗址、旧址等丰富的档案资料(如统计表3),如红色文物1200余件、革命资料8000余份、革命遗址533余处、革命人物事迹760余个、红色景点60余处、文学作品100余部、影视作品230余部、诗词千余首等,这些为皖西红色文化的后续发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有力的支撑,表中这些数据也只是初步统计,但也初步能够看出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最后,是皖西红色文化的文艺作品流传广泛,如红色影视作品《历史的天空》、红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月亮走我也走》《扒粮歌》《打长工》等,这些红色文艺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再次传播与丰富了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形式与内涵。
表3 红色文化资源名录与数量统计
(五)典范性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典范性,因为皖西红色文化资源早已凝聚成了大别山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丰碑,是全国人民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6]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种典范性首先需要增强人民的自信心,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红色文化,就是为了增强人民的自信心。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典范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皖西红色文化资源能够独当一面,就安徽省辖区范围内而言,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占据了百分之八十,仅皖西地区的开国将军就占安徽省总数的83%。同时皖西红色革命的英勇事迹在全国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二,是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积淀出的大别山精神,已经在皖西地区乃至全国各地传遍开来,不畏艰难困苦的大别山精神,正指引着当代皖西革命老区摆脱贫困,健步走向小康之路。大别山精神,正吸引全国各地无数游客前来瞻仰学习,接受心灵洗礼,这在无形中强化了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典范作用。第三,是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典范性,要求当地各级政府与人民始终坚持革命精神,不断发掘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并努力将皖西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成全国红色旅游的精品,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继续发挥红色文化的典范作用。
(一)夯实红色文化资源基础 笔者在撰写本文时发现,仅知网数据库就收录了,关于皖西红色文化的文章有130余篇,皖西地区各级政府近年来逐渐重视红色文化研究,纷纷成立党史方志研究室来做这项工作。但让人比较费解的是,多数学者注重对皖西红色文化历史文献梳理,无暇关注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容与分类研究。因此,梳理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分类研究,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皖西红色文化资源打好理论基础。
(二)助力皖西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 研究皖西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皖西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方面有所突破。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绝大多数在乡村或城郊地区,特别是大别山区的金寨县,几乎每个乡镇、村落都有自己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革命遗址、会议旧址、烈士故居、战斗遗址、纪念陵园等。发展红色旅游的第一步,便是要弄清楚自己的家底,有多少可以科学利用、合理保护的红色文化资源。它们都分布在何处,如何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进而振兴乡村经济发展。哪些资源是亟待开发利用的,哪些资源是可以稳健保护的。但是至今为止,皖西地区并没有专门的红色文化资源书籍与数据库。笔者孤陋寡闻,仅知2010年左右,全区有过一次梳理革命遗址的下乡调查与统计。因此,急需对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做一次全面彻底的数据普查,并建立相应的数据资源库,向观众开放。这才是科学合理的利用与传承发展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的长久之路,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文化工程。
(三)科学监管与跨区域联合研究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目前还存在一些误区与盲区。首先,红色文化的监管部门众多容易出现混乱。如党史研究室、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旅游与文化局、文物局等都有职权管理红色文化,有些红色革命遗址与会馆,还需要住建部门管理。这样势必造成行政资源浪费和办事效率低下,造成红色文化研究数据更新滞后。如何统筹监管是目前研究红色文化,在行政上首先要厘清的事物。
其次,皖西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之丰富几乎难以穷尽。如何记录与保护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必须先要进行深入细致的乡村调研与考察。对重要的革命事件与战役做口述史的研究与调查,这就需要各行政区域部门之间明确自己的任务与分工。要建立立体、多维度的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以便长久地传承与发扬红色文化精神。
最后,在红色文化研究中也不能只强调分工,红色文化研究应具备开放姿态,鼓励跨区域联合调查与研究,众所周知,皖西地处鄂豫皖三省交汇地带,要真正做好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必须要进行跨省、市、区(县)的通力合作。例如与湖北省红安、英山、麻城等,河南省新县、商城、固始等进行跨区域合作研究,这样必将能够取得更大、更丰富、更详尽的红色文化研究成果。
注释:
①金寨县麻埠、汤家汇镇一带流行的顺口溜,反映了红色文化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