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含梅,张玉敏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福州 350100)
积极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PBS)运用教育的方法发展了个体的积极行为,通过系统化的改变调整个体的生活环境,以期在预防和减少个体挑战行为的基础上实现个体生活质量的提升[1—2]。与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的“惩罚以消除挑战行为”不同的是,积极行为支持强调以积极的、指导性的方法代替对儿童挑战行为的惩罚,这种“非厌恶的”积极行为支持逐渐发展成一种特色鲜明的行为干预取向[3]。目前,积极行为支持广泛运用于特殊幼儿群体中,其价值可拓展至普通幼儿群体等。幼儿园是幼儿获得教育的重要途径,园所基于积极行为支持对幼儿行为进行干预与管理,能够有效预防挑战行为的发生,正确管理挑战行为,有助于幼儿的良好发展及其生活质量的改善。
积极行为支持主张以操控先行事件(antecedent anipulations)、撤销挑战行为强化物、教授与挑战行为功能相当的适宜行为等方式降低挑战行为的发生概率(Sugai & Horner,2009;Sugai & Horner,2006)[4—5]。PBS旨在通过预防挑战行为以“防患于未然”,用温和、自然的方法撤销强化物对挑战行为的负面影响,并教授个体使用适宜行为替换挑战行为,实现对挑战行为的矫正。PBS是从整体上改变个体的行为与生活方式,致力于发展能力、提升生活质量的行为模式。
Carr等人(2002)指出,对挑战行为进行干预的最佳时机是在问题还未产生之时[1]。研究表明,积极行为支持就是从源头上预防挑战行为的发生,进而产生最有效的干预。问题行为是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0—6岁是幼儿行为发展的关键阶段,幼儿行为的养成将影响其一生。
行为发生前的“防患于未然”与行为发生后的“及时止损”的双重防范,能够有效减少挑战行为的发生。“强化物”作为“位于行为之后并增加行为重复概率的刺激”与积极行为支持的“减少幼儿挑战行为的重复概率”目标相违背,亟须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温和、自然的支持策略。
“积极行为支持”意味着不把惩罚作为应对个体挑战行为的首要措施,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向个体教授与之具有相同功能的替代性行为的策略。虽然用“惩罚”来消除问题行为的应用行为分析(ABA)能够在短期内压制某种问题行为,但长期而言,个体没有习得到适宜的行为表现方式,即用何种方式代替挑战行为延续生活[6]。
积极行为支持(PBS)通过四个步骤对幼儿的挑战行为进行干预,实施步骤需要严格按照“四步曲”:(1)了解幼儿的挑战行为;(2)预防挑战行为;(3)改变行为后果;(4)教授替代技能。PBS要求实施者首先要精细地观察幼儿挑战行为的整个过程,了解幼儿的挑战行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紧接着,根据环境探究幼儿挑战行为的深层原因,进而分析是否是成人的不当方法纵容了幼儿更多的挑战行为。最后依据幼儿的需要等寻找替代方案。PBS“四步曲”的次序保障了支持是以客观全面的观察作为基础,以对儿童心理需求的把握为核心,以建设儿童更好的行为方式为旨归。以下梳理了四种实施方法:
了解幼儿的挑战行为及其原因,不仅能够帮助实施者定义幼儿的挑战行为,也能对幼儿进行恰当的功能评估,确定挑战行为的功能,从而更好地管理幼儿的行为。所谓挑战行为,是指个体表现出的影响或伤害自身或他人,阻碍个体获得新技能及发展积极社会关系的行为。积极行为支持理论认为,挑战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内在正常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7]。
了解幼儿挑战行为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收集有关行为的信息,二是识别挑战行为的功能。
1.收集有关行为的信息
收集有关行为的信息时,实施者要清晰、具体地记录并且客观地描述幼儿的挑战行为,需要收集幼儿挑战性行为之前和之后发生的情况和事件的信息,并记录以下内容:(1)情况是什么;(2)行为发生之前发生了什么;(3)行为看起来是什么样;(4)行为发生后发生了什么。由于幼儿的行为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详细记录行为的信息可以帮助实施者确定行为最有可能发生的时间及其原因。通过收集行为的有关信息,进而识别行为中的模式,方可对行为下操作性定义。
2.识别挑战行为的功能
实施者在查阅行为信息记录表时,可以从引发行为的源起、行为发生的次数来识别幼儿挑战行为最常见的触发因素是什么,分析引发幼儿的挑战行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记录幼儿挑战性行为引发的常见后果是什么。
预防行为发生是处理挑战行为的一种有效策略。它是通过避免触发或改变情况使其不太可能引发具有挑战性的行为,从而降低挑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这种策略对于使用挑战行为来摆脱任务和活动的幼儿特别有帮助。
改变后果是帮助幼儿停止使用挑战行为的另一个有效策略。幼儿在使用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行为后得到回应的后果,会让幼儿感到满足并持续使用挑战行为。实施者或者他人关注或消除幼儿的需求,都会强化幼儿的挑战行为并使幼儿加剧使用挑战行为。因此,通过更改后果,即开始奖励好的行为、停止奖励挑战行为变得十分有效。
需求的表达、情绪的宣泄等都需要采用正确的方式。但当幼儿不知道如何用更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时,他可能还会持续使用挑战性行为。对这些幼儿来说,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教他们一种新的技能,帮助他们更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这项策略中包含两个关键要素:选择替换技能、使用提示和奖励。
1.选择替换技能
实施者要确定幼儿可以用来满足其需求的更合适的行为,即替换的行为或技能应该与挑战行为具有相同的功能或原因,易于幼儿使用并且容易被与幼儿互动的所有人理解。
2.使用提示和奖励
一方面,实施者需要从最支持的提示开始使用来帮助幼儿运用替代技能,从而避免触发具有挑战性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实施者将使用越来越少的支持性提示来帮助幼儿独立使用替代技能。另一方面,奖励幼儿使用替代技能应该与幼儿行为的功能有关,例如:获得喜欢的活动、要求关注或脱离任务等等。
幼儿园是幼儿成长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见到幼儿的挑战行为,例如打人、骂人、咬人、破坏公共设施等,许多教师表示幼儿的挑战行为不仅会影响教育活动的进程,更会波及身边的幼儿学习该错误行为、甚至伤害其他幼儿的身心,教师倍感苦恼。为此,本文选择“咬人”这一挑战行为分析PBS策略在幼儿园中对幼儿挑战行为的干预应用。
案例:
中班年段的晨间活动时间到了,活动音乐一响起,小A马上朝大球飞奔过去。这时场地上的大球只剩下一个,小A和小B同时拿到大球。两人互不相让,小A大喊:“是我先拿到的。”小B说:“不对,明明是我先拿到的。”小A仍大叫:“我要玩。”老师走过来对他们说:“你们俩商量一下想个办法,要不这样下去谁也玩不了。”于是小B小声地对小A说:“我先玩,等会儿再换你玩,好吗?”小A松开拿着大球的手,老师以为小A同意了小B的提议刚要表扬,没想到小A猛地抓起小B的胳膊狠很地咬了一口,小B痛得立刻松开了手并大哭起来,小A见状立即拿起大球准备玩起来,老师当场把这个大球拿走,谁都不能玩。
根据小A咬人的案例,基于积极行为支持的策略做以下分析,见表1:
表1 基于积极行为支持的小A咬人行为的干预策略分析
基于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对幼儿行为进行管理,该教师发现小A的咬人行为明显减少,小A可以与同伴友好交流、自主协商轮流玩玩具,同时可以在幼儿之间合作开展游戏。班级里会用其他挑战行为的幼儿也学着小A,用协商的方式沟通、用合作的方法玩游戏、用不一样的办法满足需求,班级的挑战行为不断减少,教师与幼儿相处得更融洽。
Sobol(1990)研究发现,幼儿问题行为的出现是与各种因素相关联的[8]。研究者在调查幼儿问题行为时发现,生物学因素、消极的家庭生活、不良的人际关系、缺少关爱与回应等等都是幼儿问题行为的来源[9]。若幼儿园教师遇到较难解决的幼儿挑战行为时,实施者需要多方面了解幼儿的生活环境。此时,采用PBS策略可以由熟悉幼儿的班级教师或父母,以及一个熟悉行为功能分析的人员组成干预小组,利用行为核查表、问卷或访谈资料进行观察,以确定该幼儿的挑战行为与环境事件的功能关系(Snell,Voorhees, & Chen,2005)[10]。
在幼儿园的干预中以教师为实施者居多,但幼儿生活环境不仅有幼儿园的生活,更有家庭生活、社会生活,PBS干预的实施需要家长的共同参与。目前,有大量研究证明家长、教师参与儿童挑战行为干预都具有有效性。Harrower(2000)指出家长和专业人员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增加协作的可能性,建立有效行为干预[11]。有些家长担心幼儿在和他人相处时会出现问题行为,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后果,存在问题行为的幼儿可能会被限制参与到社区环境中的机会,例如拜访邻居、参加社区的娱乐活动等。实际上,家长作为儿童身边的重要他人,要主动带领幼儿融入社区的各种活动中;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成员的全力支持与积极参与配合是非常必要的[12]。在幼儿园的行为干预后,离开幼儿园回到家家长若能继续实施积极行为支持,便能更好地保持幼儿积极行为的稳定、保证不同情境下的有效干预、实现对幼儿的全方位干预。
近年来,国内外日益重视对幼儿积极行为支持的研究和应用。在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应用中,教师通过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PBS策略在本园、本班的实践,不仅能够缓解或消除幼儿存在的挑战行为,提高他们的沟通技能,发展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能够使幼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发生变化。除了幼儿园中对幼儿行为的管理,PBS干预策略也可以迁移到家庭中应用。基于全面观察的四个步骤依次实施干预,进而达到注重预防、减少挑战行为、提升幼儿家庭生活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