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崇辉 江辰仪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关于党史·党建学科(1)本文所提及的党史·党建的学科概念是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类中课题学科,而非国务院学务办中学位学科的概念,特此说明厘清学科的概念。的相关研究就随之展开。新中国的成立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从根本上为党史·党建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1]。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进入一段低谷时期[2]。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又重新迈上正轨,1979年中共党史研究会的成立和1980年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的成立极大促进了党史·党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落实保持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对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发展的时代感和深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标志着中国发展正立于新的历史方位,也推动着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迈向了新的阶段。如何从党的十八大之后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热点的变迁发展中把握时代的脉搏,从中推演分析党史·党建学科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对今后向前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将产生现实意义。
国家社科基金作为国家最全面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项目,代表了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其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决策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4]。自1986年设立以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学科覆盖面不断扩大,国家社科基金设有马列·科社、党史·党建、政治学、法学等23个学科以及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形成了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等在内的立项资助体系。笔者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中的项目数据,以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为研究主体,对这三种项目进行量化分析。
基于2013-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数据库中的23个重点学科(2)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库中,教育学、艺术学和军事学等三个单列学科的申报,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全军社科规划办另行组织,不属于本文探讨的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故本文未将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等国家社科基金中单列的学科的相关数据统计在内,同时认为这并不影响结论。的立项项目数据,以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为研究对象,从2013年到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数量总体增长了21.54%,增长趋势明显,其具体分布见图1。23个学科的立项项目总数达到38041个,其中管理学的立项数量占比位居第一(8.67%),其次是应用经济(7.95%)、法学(7.54%)、语言学(6.80%)、中国文学(6.64%)、社会学(5.94%)、马列·科社(5.69%)、中国历史(5.52%)、哲学(5.15%)、民族问题研究/民族学(4.73%),而党史·党建占比(2.50%),远低于所有学科立项数占比的平均值4.35%。
图1 2013-2021年23个学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总量及占比分布
2013年到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中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总数为952个,仅占23个学科总数中的2.50%,占比排名为第18名,平均占比为2.47%,具体排名见表1。党史·党建学科的占比始终低于所有学科类别的平均值4.35%,其排名在2021年之前没有高于第17名,与排名第一的管理学和应用经济相差的百分点较大。党史·党建学科项目在2013年、2015年位于第19名,与管理学分别相差6.93个百分点和6.46个百分点,在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位于第18名,2014年与应用经济相差6.65个百分点,其他年份依次和管理学相差6个百分点、6.5个百分点、5.89个百分点。在2019年和2020年位于第17名,与管理学分别相差6.2个百分点、6.25个百分点。2021年的党史·党建学科的排名首次超过第17名,占比3.55%,排名第13名,占比具有很大提升,与2020年相比,占比提高了0.85个百分点,与管理学相差的百分点也第一次达到5.5个百分点以下,相差5.16个百分点。
表1 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所有学科中的占比及排名分布
从2013年到2021年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立项中一般项目的立项数量占比达到65.94%,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类别中占比最多。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总体数量保持着显著增长的趋势,2013年-2021年期间总体增长了36.03%,其中重点项目增长了36.03%,一般项目增长了56.95%,青年项目存在下降趋势,下降了21.54%。图2为2013-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的数目分布,2021年是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总数最多的一年,共立项4650项,而2015年是立项总数最少的一年,仅立项3777项。2015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2013年-2015年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立项总数下降了1.28%,2015年之后每年的立项项目数量总体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2015年到2021年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数目总体增长了23.11%。
图2 2013-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的分布
其中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的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数目逐年的走向趋势与整体项目立项数目的走向趋势存在着一些不同,图3为2013年-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的分布。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青年项目立项数目从2013年至2021年增长了100%,2013年-2020年期间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立项数目发展表现相反趋势,即重点项目呈现稳步增长的时期一般项目呈现下降趋势,反之,重点项目的下降阶段则一般项目呈现上升的趋势。2020年后,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皆呈现增长趋势。2020年-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项目立项的三种项目数量的明显增长呼应了党的百年华诞的时代背景。
图3 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分布
表2为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的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立项数目分布和占比情况统计。党史·党建的重点项目占比2.57%,一般项目占比2.64%,青年项目占比2.13%,均低于平均值4.35%。由此可见,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量的占比一直处于较低位置。
表2 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中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立项分布和占比情况
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立项地区之间差距较大,立项项目分布的地区(3)本文在统计项目地区分布时,“高校”“党校”“兵团”“机关”“军队”这五类所属没有将其归入具体省份,而是单独成类。较分散,表3展示了各地区立项项目数目的具体占比。在重点项目中,辽宁占最大比例(10.00%),其他依次是浙江(8.57%)、四川(8.57%)和江西(8.57%)。在一般项目中,江西占比最大(7.01%),江苏、湖南、山东和上海依次为6.87%、6.12%、5.82%和5.82%。在青年项目中,江苏和重庆占比最大,均为6.64%。重点项目中,山西和河南占比最低为1.43%,与最大值相差8.57个百分点;一般项目中,宁夏占比最少为0.15%,与最大值相差6.86个百分点,青年项目中,吉林、山西、西藏、海南和云南占比最小,均占0.47%,与最大值相差6.17个百分点。
表3 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部分立项地区占比分布
党史是一面既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的明镜。通过研究党史来夯实党建,这不仅能坚定党的初心和使命,还能从历史长河和时代潮流中探究历史规律和分析演变机理,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党的执政提供有力的规律支撑[5]。当下对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立足于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以史为鉴,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学术支撑。
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中的项目名称与项目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息息相关,以项目名称为切口对其进行的整理和剖析有助于理解立项项目背后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意义。以2013年—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称为研究对象,可以得出立项项目的名称中的热点词汇分布。党史·党建学科的立项项目名称有着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立项名称中前十名的热点词汇如表4中所示,其中热点词汇主要聚集在“中国共产党”“建设”“经验”“历史”等方面。从2013年到2021年,出现频率最高的热点词汇第一都是“中国共产党”。同时在排名前十的热点词汇中,2014年首次出现“网络”“治理”“改革”,2015年首次出现“党组织”“延安”,2016年首次出现“党内”“中共”,2017年首次出现“政治”一词,2018年首次出现“新时代”“习近平”,2019年首次出现“农村”“路径”,2020年首次出现“干部”“基层”“党建”。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的热点词汇的变化与不同时期的党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和方针政策关系密切。站在党的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从热点词汇中把握住时代方位,对推动党史·党建学科研究的走深走实具有一定意义。
表4 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排名前十的热点词汇
基于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项目名称的词频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建设”“经验”“历史”“领导”“新时代”等词是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热点词汇,表5展示了2013-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党史·党建学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中的热点词汇及其对应的词频。
表5 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中的热点词汇
由表5中的统计数据可见,“中国共产党”一词的词频高达309次,“建设”出现152次,这两个词汇位于热点词汇排名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建设”“经验”“历史”“治理”“领导”等词汇反映了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重点是围绕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展开的,同时深刻体现了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不仅是为了汲取过往实践的经验和巩固当下党的领导,还是为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理论武装和实践指导[6]。“新时代”这一热点词汇很好地反映了当下的时代背景,彰显出党史·党建学科的相关研究也进入新阶段,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以新时代为契机,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名称中“中国共产党”“建设”“经验”“历史”等热点词汇的词频变迁轨迹如图4所示。通过分析词频的增长率,可以发现“领导”的词频总体增长了333%,位于所有的热点词汇中增长率的第一位。“中国共产党”一词在2013年的词频为20次,到2021年词频达到71次,词频的总体增长率为255%,2013-2021年期间“中国共产党”的词频始终居于所有热点词汇的第一位。2013-2021年“建设”的词频总增长率为123%,2021年词频达到29次,占“建设”词频总数的19.1%。2013年“经验”的词频为16次,2016年词频是2013-2021年中最低的7次,2021年词频为最高的18次。“历史”一词在2017年词频最高为21次,占“历史”词频总数的17.95%,总增长率为17%。2013-2021年“治理”的词频增长率为300%,2013年词频仅为3次,在2020年达到了23次,增长率仅低于“领导”。“新时代”在2018年之前词频均为0,自2018年成为热点词汇后,2018-2021年中除了2020年其他年份的词频均在20个以上。
图4 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部分热点词汇变迁
通过分析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称的热点词汇的变迁趋势,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这一关键词始终位于热点词汇的首位,这体现了党史·党建学科研究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展开的。2013-2017年“新时代”还没有出现在热点词汇之中,2018年进入新时期后含有“新时代”关键词的立项项目急速增多,体现了党史·党建学科的建设的时代感,紧随历史潮流,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探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从2018年开始“建设”“经验”的词频逐渐增多,这与党的相关重要决定和会议精神息息相关。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对于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具有深刻意义。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内涵,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路线和思路。“历史”这一热点词汇从2013年到2021年总体保持了比较高的词频,这充分体现了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的重要性。“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7]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需要善于从历史的纵深中寻找把握现实和谋划未来。重视对党史的挖掘和探索进而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是党史·党建学科研究的主旋律。“治理”“领导”“政治”等词汇从2017年起词频逐渐增加,这与2017年起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有密切联系,同时与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各项要求相符合。
早期的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中带有“革命”这一词汇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对新民主革命、土地革命等偏向于历史回顾的研究。自2019年以来,含有“革命”一词的立项项目有相当一部分注重于党的“自我革命”意识。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8]这一变化与党在新时期再次强调勿忘初心和使命这一精神相符合。
总体来说,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立项的热点词汇深刻反映了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注重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关注历史发展轨迹并从中汲取对未来发展有利的经验。
结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通过对2013-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党史·党建学科项目的研究,可以从中归纳出党史·党建学科项目的研究趋势。
第一,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了明显的发展,党史·党建学科项目得到了一定重视,但总体而言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数量仍然较少,占比位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23个课题学科的后列。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质。这首先体现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的地区分布中,图5为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总体立项地区的分布和占比。在项目的地区分布中江苏总数位于第一,在项目总量中占比6.94%,其次是湖南(6.10%)、江西(5.89%)、上海(5.57%)、广东(5.47%)、湖北(5.36%)、山东(5.26%)、高校(4.63%)、浙江(4.21%)、北京(3.47%)、重庆(3.36%),陕西、四川和天津均占3.26%,党校占比3.05%、福建占比2.73%,黑龙江占比2.73%,高于平均值2.70%,而内蒙古(0.32%)、宁夏(0.32%)、海南(0.32%)、西藏(0.42%)等地区低于平均值2.70%。其中东部地区占比约为51%,东部地区中广西、海南、河北、辽宁这四个地区占比低于平均值2.70%。中部地区占比约为22%,中部地区中湖北、江西、湖南这三个地区的占比远高于平均值2.70%,其中江西占比最高为5.89%。西部地区中仅有陕西、四川和重庆的占比高于平均值2.70%,由此可见西部地区的项目立项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红色城市所在的省份的立项项目数量总体偏多,例如著名的红色故都瑞金坐落在江西省,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的延安位于陕西省,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居韶山在湖南省,这三个省份都承载了党成长历史中重要的一部分,因而位于这三个地区中有关党史·党建学科的立项数量居于前列。
图5 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总数的部分地区分布
第二,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是对党史的研究和对党的建设的探索,因而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研究都是围绕中国共产党展开的。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主题中的热点词汇“建设”“经验”“治理”“革命”等都和中国共产党是紧密关联的。表6展示了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中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热点词汇的权重值。其中“中国共产党”的权重值为1,“建设”的权重值为0.8832,“经验”的权重值为0.8761,“历史”“新时代”“治理”“新中国”的权重值均高于0.85,位于前列。新时代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的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构建起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组成的学科建设框架[9]。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有力弘扬了建党精神,传达出了党中央将继续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信念,同时体现了共产党人以史为鉴,在百年的经验启示中明确前行的方向、汲取前进的力量的决心[10],这将为今后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指明方向。
表6 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热点词汇权重值
第三,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积极构建新时代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史·党建学科的话语体系。党史·党建学科始终与时代发展密切交融。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中的热点词汇“创新”“改革”“理论”“经验”“机制”等词能够很好反映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特点。其中立项名称中包含“实践”的有64项,包含“经验”的有135项。表7和表8依次展示了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中包含“实践”和“经验”的词频研究,对于“实践”的研究中“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治理”“经验”“思想”“新时代”等热点词汇的词频较高,均位于所有热点词汇的前20,体现了党史·党建学科的实践研究是基于理论展开的,同时结合实践去探讨治理与建设的方案。对于“经验”的研究中“中国共产党”一词的词频高居首位,“历史”“建设”“新中国”“历程”“领导”“政治”等热点词汇的词频较高。党史·党建学科的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种历史大趋势和理论大逻辑,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理论自觉、文化自觉和学科自觉的逻辑呈现,需要在实践、理论、制度、文化、未来走向等逻辑维度上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阐释[11],当前中国正立于新的历史方位之上,过往丰富的党史资料和如今鲜活的社会实践为党史·党建学科提供了充分的研究素材,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正需要依托这些素材对学科发展进行健全与优化,更好地不断推动党史·党建的发展和建设。
表7 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中包含“实践”的词频研究
表8 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中包含“经验”的词频研究
第四,新时代的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高度重视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和学科协同建设,并融合多种研究方法。早在1942年毛泽东对党内高级干部所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中就专门阐释过研究方法问题,他以“古今中外法”为一方面阐释的研究方法中既包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也包含具体研究方法。正是运用这些科学方法,毛泽东对党的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作出科学权威的分析[12]。这便体现了对过往党史文献进行相关整理和对照研究的重要性。2013-2021年党史·党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中直接体现“文献整理”的有5个,占项目总数的0.53%,研究“文献整理”的项目见表9所示,其中2014年、2017年、2018年、2020年和2021年各有一个,其中4项都是一般项目,另外1项为青年项目;研究“创新”的项目有43个,占项目总数的4.52%;研究“机制”的项目有72个,占项目总数的7.56%。表10、11列举了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中包含“创新”和“机制”的热点词汇的词频。
表9 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立项名称中包含“文献整理”的项目分布
表10 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中包含“创新”的词频研究
表11 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中包含“机制”的词频研究
“治理”在研究“创新”和研究“机制”中词频排名均靠前,在研究“创新”中“中国共产党”“理论”“治理”“党建”等词在其中的词频较高;“领导”“基层”“干部”等词在“机制”研究中词频个数位于前列。新时代党史·党建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需要真正有效的方法论加以引领,例如,原则性方法论有历史主义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矛盾分析法,具体研究方法有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口述史学法,等等。[13]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研究“文献整理”“创新”“机制”等热点词汇的词频变迁体现了党史·党建学科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发展。
第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利用党史研究成果推进新时期党建。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中研究“路径”的项目个数为42个,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治理”“实践”等方面展开,具体分布见表12。党史·党建学科需要更多落实到实际的实践中,需要从中归纳出经验,为今后研究的发展提供路径指引,充分展现其服务于社会问题解决和政策方向指引的作用。
表12 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中研究 “路径”的词频研究
2013-2021年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热点以及趋势反映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史·党建学科对党史研究结果的充分继承和对党的建设的积极探索。
本文从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整体学科中的占比情况、项目类别的分布情况以及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地区分布等角度来分析党史·党建学科所体现出的厚积薄发的趋势,可以预见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良好发展。通过对党史·党建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立项项目名称中热点词汇的词频研究,把握了当下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热点,新时代下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将为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完成贡献其不可缺少的学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