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红
“无聊”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群体的口头禅,在大学校园里蔓延,甚至成为大学校园里的腐蚀剂,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综合研究发现,无聊是一种不愉快的复合情绪体验,包括孤独、冷漠、抑郁、无助、空虚等成分,其主要是由于个体贫乏的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无法满足自身需求而产生的,是一种低唤醒状态[1]。目前关于无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包括状态无聊和特质无聊,本研究中的无聊倾向性主要指的是特质无聊,是一种跨越不同情境而持续存在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人心理特征。本研究中的高无聊倾向性大学生则是拥有该心理特征的大学生群体。
积极心理品质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提出,其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本研究参考我国积极心理健康课题组的定义: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的心理特质[2]。国内研究者官群、孟万金首次将“积极心理品质”这一术语引入国内,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对不同群体的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分析,同时在干预策略上也有较多地发现,如园艺疗法、团体辅导、体育运动等对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有显著的作用。
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倾向于将高无聊倾向性与不良心理与行为问题相关联,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结果也显示无聊倾向性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对于一些不良或成瘾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但以往的研究过分关注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对无聊倾向性群体本身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其积极心理特征挖掘方面有所欠缺,这对无聊倾向性群体的成因分析及改善是不利的。本研究拟针对高无聊倾向性群体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分析,通过积极的视角对高无聊倾向性群体内在心理品质进行深入探究,了解其各维度之间的关联性,为无聊倾向性群体的改善提供新的视角。
在本研究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在校大学生1300名进行无聊倾向性量表和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发放,回收有效问卷1116份,问卷回收率为85.85%,按照统计学方法对无聊倾向性量表总分进行高低分组(临界分数点为27%),筛选出高无聊倾向性群体313名,进一步对其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研究。高无聊倾向性群体被试年龄分布为17-24岁,其中男生135人、女生178人;大一102人、大二81人、大三70人、大四60人;独生子女108人、非独生子女205人。
1.《大学生无聊倾向性问卷》
本研究采用黄时华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该问卷包含六个因子:单调性、孤独感、紧张感、约束性、自控力和创造力,共包含30个题项,问卷采用7点计分方式(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问卷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无聊倾向性越高,该问卷在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2。
2.《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
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由孟万金和官群编制,有较强的适用性[4],该问卷共计62个题项,6个维度,分别是:认知、情感、人际、节制、公正、超越。问卷采用5点计分(从1到5表示“非常不像我”到“非常像我”,程度依次递增)。个体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作答,分数越高表明积极心理品质越多。本研究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2。
研究中使用SPSS 22.0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信效度检验、描述统计、差异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本研究为检验问卷中共同方法偏差带来的影响,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5],对问卷中的原始题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的第一个因子解释变异的17.37%,其值低于40%,表明本研究受共同方法偏差影响较小,数据可以进一步统计分析。
本研究通过无聊倾向性量表筛选出313名高无聊倾向性群体,并对其展开积极心理品质现状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高无聊倾向性群体积极心理品质现状描述
由表1可知,高无聊倾向性群体积极心理品质总均值为3.36,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各维度得分也参差不齐,由高到低依次为:情感维度≥人际维度≥超越维度≥公正维度≥节制维度≥认知维度,具体得分如上。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高无聊倾向性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及各维度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高无聊倾向性群体积极心理品质的情感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其他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2 高无聊倾向性群体积极心理品质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表3 高无聊倾向性群体积极心理品质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由表3可知,在高无聊倾向性群体积极心理品质的超越维度上,独生子女的超越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二者差异显著,在其他维度和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高无聊倾向性群体积极心理品质在年级、家庭所在地、专业类别等变量上的差异分析发现其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对个体的无聊倾向性的二阶因子(内部刺激、外部刺激)与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无聊倾向性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分析
由表4可知,无聊倾向性总分与积极心理品质总分不存在显著相关,但其内部刺激因子与积极心理品质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
基于前期研究可以看出高无聊倾向性群体的积极心理品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表明无聊倾向性群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并不匮乏,其无聊倾向性可能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有很大关系。以往的研究多将高无聊倾向性与一些问题行为或成瘾行为联系在一起,过分关注其带来的消极后果,对其本身的内在潜能挖掘不够,因此,高校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特别是针对某些“问题学生”的教育,更应该注重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客观辩证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不给学生标签化,注重其优势的挖掘,将其优势放大化,适当运用强化技术,以点带面,在方式选择上鼓励多采用积极的干预措施,引导学生从积极心理视角看待自身及遇到的问题,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专题讲座、读书分享会、团体辅导等,不断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自我效能感,在潜移默化的练习中不断促进学生成长和改变。
同时,本研究发现高无聊倾向性群体在情感维度得分相对较高,该维度主要考察个体的真诚、执着以及对情感的觉察等,由此可以看出其本身的情感觉察度并不低,之所以产生较高的无聊倾向性主要在于自己内部对于情感有强烈的需求,而在现实中由于缺乏足够的内外部刺激导致这种需求又无法满足,进而影响自己的整体状态;同时研究还发现高无聊倾向性个体在认知维度得分较低,该维度主要考察个体在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创造力等方面的情况,属于个体的内部刺激范畴,高无聊倾向性群体很大程度上由于缺乏足够的内部刺激表现出较高的无聊倾向性,因此,其本身在认知模块的素养也相对会较低。综合来看,鉴于高无聊倾向性群体在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得分的差异性,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引导过程中应努力帮助学生建立人际联结、打通情感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打通大学生情感交互的最后一公里,引导学生走出宿舍、走出网络,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充分满足其情感方面的需求,从而有效降低无聊倾向性水平。对于认知方面,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体验活动中均可进行相应渗透和培养,在课程学习上注重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挖掘,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果;在校园文化体验活动上可以根据学校专业特点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把主场交给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训练,不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
研究表明,高无聊倾向性群体积极心理品质在情感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情感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源于女生的心思相对细腻,情感也较丰富,对情感的感知也具有较强的敏锐性;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独生子女的超越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其超越维度主要考察个体的心灵触动、信念希望和幽默风趣等。研究表明,在人格特质和人格类型上,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均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来说,其合作精神较差,但神经质(情绪稳定性)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B型人格显著少于非独生子女[6],这与本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独生子女因其从小所处的家庭环境及受教育情况的差异,使其在认知水平层面相对较高,因此,在超越维度表现得更积极一些。日常教育引导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不同群体的差异性,挖掘个体本身优势,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研究显示无聊倾向性的内部刺激维度与积极心理品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91),这表明个体在无聊倾向性的内部刺激维度得分越高,其积极心理品质得分越低,反之亦然。因此,对于无聊倾向性群体的改善我们既可以从其本身着手,兼顾内外部刺激,围绕无聊倾向性的五个维度针对性的提升和改善,通过绘画疗法、沙盘游戏疗法等精神分析技术对个体真实需求进行挖掘,重塑其认知模式,构建生命意义。目前无聊倾向性常用的干预方法包括正念疗法、运动干预、书写表达及萨提亚团体辅导等,在实际的运用中也显示出较强的实效性;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丰富其内部资源,增强个体的希望感、意义感,通过优势与资源的挖掘,使其在生活中实现积极自我与消极自己的平衡,营造积极环境,实现优势互补,进而激发个体内在驱动力,主动建构积极人际关系,有效改善无聊倾向性现状。在具体措施方面也可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及需求针对性开展积极心理品质提升训练,主要形式包括主题讲座、工作坊、实践训练等,营造积极心理氛围,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