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双补方法对脾虚型顽固性湿疹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2-07-13 11:52肖增栋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人民医院中医科30028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3期
关键词:内啡肽顽固性脾虚

肖增栋 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人民医院中医科 300280

湿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皮肤疾病,也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疾病。湿疹在临床主要表现为瘙痒、疼痛、皮疹等症状,特别是顽固性湿疹的病情更加复杂,发病周期更加漫长,可出现丘疱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2]。顽固性湿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3]。中医把顽固性湿疹归为“湿疮”等范畴,其中脾虚型顽固性湿疹可发病于耳部、乳头部、四肢弯曲部等部位,常规治疗效果易反复,对于治疗的要求也较高[4]。氯雷他定为治疗脾虚型顽固性湿疹的主要药物,但是存在疗效不稳定及容易出现药物依赖性等问题,且长期应用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5]。中药治疗脾虚型顽固性湿疹需要健脾治本、化湿治标,使湿邪自除、脾运复常、肌肤得润,病获痊愈[6-7]。本文探讨了脾肾双补方对脾虚型顽固性湿疹患者的疗效,并简单阐述了相关机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脾虚型顽固性湿疹患者142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顽固性湿疹的诊断标准;均存在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中医辨证为脾虚型;入院前1个月未使用过抗组胺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制剂;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患有异位性皮炎者;皮损广泛且合并严重内脏疾病者;患有肿瘤、皮肤癌、对光敏感的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缺乏者。根据1∶1信封随机抽签法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各71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此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国药准字H20031111,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治疗,10mg,1次/d,持续2周。中医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脾肾双补方治疗,组方:黄芪15~20g、党参12~15g、白藓皮12~15g、刺蒺藜12~15g、炒白术8~10g、茯苓8~10g、泽泻8~10g、车前子8~10g、秦艽8~10g、甘草8~10g、土茯苓20g、山药20g,水煎200~300ml,每日1剂,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疗效,分为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四个级别,痊愈:皮疹完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显效:皮疹基本消退,临床症状轻微;进步:皮疹部分消退,有中度症状;无效:有新发皮损或加重现象,临床症状明显。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2)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皮肤水疱、色素沉着、瘢痕、胃肠道不适等。(3)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采静脉血2ml,低温分离血清后,选择酶联免疫法检测P物质和β-内啡肽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27.0处理所得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标准差、百分比表示,并行t检验与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后中医组的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80.3%(χ2=10.143,P=0.001<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对比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中医组治疗期间皮肤水疱、色素沉着、瘢痕、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低于对照组的18.3%(χ2=9.019,P=0.003<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2.3 血清P物质和β-内啡肽含量变化 治疗后两组的血清P物质和β-内啡肽含量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医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和β-内啡肽含量对比

3 讨论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瘙痒性疾病,其中脾虚型顽固性湿疹主要表现皮肤色素性改变、皮肤增厚、粗糙,可全身发病。顽固性湿疹的发病机制复杂,复发率高,缠绵难愈,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现代研究表明脾虚型顽固性湿疹的内因包括过度疲劳、情绪波动过大、年龄、内分泌失调、精神紧张、失眠等,外因包括气候变化、饮食异常、皮肤受到刺激等[9]。氯雷他定治疗脾虚型顽固性湿疹虽然可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其病情易复发,且长期使用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10]。比如氯雷他定停药后患者病情易反弹,可造成毛细血管扩张、乏力、嗜睡、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中医把脾虚型顽固性湿疹的病因归纳为风、湿、热、毒,脾运化水液,属土居中州,患者素体禀赋不足、外感六淫、后天失养,导致湿邪内盛、脾失健运、运化失常,从而发为湿疹[11-12]。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中医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脾肾双补方在脾虚型顽固性湿疹患者中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机制上分析,黄芪、党参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白藓皮、刺蒺藜活血祛风止痒;炒白术、茯苓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泽泻、车前子可健脾除湿、补血养血;秦艽、甘草、土茯苓、山药可健脾燥湿、利水渗湿[13]。

神经肽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包括P物质和β-内啡肽等,其中P物质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闱神经系统,可通过平滑肌、血管、皮肤、上皮细胞等的直接生物效应参与速发型或迟发型变态反应。β-内啡肽是由31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类,可与皮肤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的β-阿片肽受体结合,参与皮肤的多种病理、生理反应[14]。中医认为脾虚型顽固性湿疹主要是由于水湿停滞、脾虚失运所致,在治疗上需要健脾利湿。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血清P物质和β-内啡肽含量低于治疗前,且中医组低于对照组,表明脾肾双补方在脾虚型顽固性湿疹患者中应用能抑制血清P物质和β-内啡肽的释放。从机制上分析,脾肾双补方具有行气化滞、健脾利湿、健脾和胃之功效,可持续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抑制血清P物质和β-内啡肽的表达[15]。不过由于时间限制,本研究未纳入其他中医分型的患者,也未进行随访探讨,将在以后研究中分析。

总之,脾肾双补方在脾虚型顽固性湿疹患者中应用能抑制血清P物质和β-内啡肽的释放,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内啡肽顽固性脾虚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我们为什么会“上瘾”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我们为什么会“上瘾”
动物体内也产生兴奋剂吗?
内啡肽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