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2022-07-13 11:52陈余兴海南西部中心医院骨科海南省儋州市5717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3期
关键词:后路创伤性椎体

陈余兴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骨科,海南省儋州市 571700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是当前临床常见、多发的骨折类型,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对生存质量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1-2],严重者可导致瘫痪。传统临床常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技术成熟,安全有效,但手术过程中会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加之一些患者还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增大了术后骨愈合的难度[3],难以与人们与日俱增健康需求相适应,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是临床医生治疗该类骨折的工作重点和难点。为此,本文中笔者探讨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旨在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骨代谢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在本院脊柱科接受治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经本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骨折椎体T11~12、L1~2;年龄18~63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多发伤、复合伤、感染性疾病、精神疾病、骨质疏松或严重并发疾病者;合并艾滋病等严重疾病者;并发凝血障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等疾病者;脊柱畸形影响骨密度测量者;伴有维生素 D 缺乏症、骨髓瘤或其他骨代谢疾病者;胸腰椎段骨骼有严重感染、肿瘤、创伤史等情况;并发糖尿病、高血压疾病者;不能完成本研究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4.86±9.53)岁;重物砸伤5例,车祸伤22例,高空坠落伤1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4.64±9.71)岁;重物砸伤5例,车祸伤21例,高空坠落伤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1)全身麻醉,取俯卧位,悬空腹部和胸部;(2)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从伤椎中心做手术切口,充分暴露伤椎与上、下椎体;(3)根据骨折情况,选择适宜的点位,在透视下置入椎弓根钉,沿轴线撑开伤椎进行复位,确认位置及衔接良好后,拧紧螺钉;(4)根据伤椎程度取棘突碎骨或自体髂骨行外侧置入骨融合;(5)将创口冲洗干净,留置引流管,缝合包扎切口;(6)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和引流量,2d内拔除引流管,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3d,尽早进行下床活动和功能康复锻炼。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1)抽取患者5ml骨髓,保存于抗凝管中,在无菌条件,依次应用无血清GIBCO低糖α-MEM培养液、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质量分数0.25%胰蛋白酶消化、原代细胞液与传代细胞液1∶2比例传代等程序,培养骨髓原始间充质干细胞(BMSCs);(2)通过质量分数0.25%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加入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终止消化、使用移液器缓慢吹吸使细胞脱落、离心、重悬等程序,制备BMSCs细胞悬液;(3)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实施后72h静脉注射200ml BMSCs混悬液(细胞浓度为1×109/L)。

1.3 观察指标 随访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骨密度与血清抗酒石酸酸性膦酸酶(TRACP-5b)水平以及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总前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水平等骨代谢指标之间的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Cobb角比较 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Cobb角比较

2.2 两组神经功能ASIA评分与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比较 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ASIA与Barthel评分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功能ASIA评分与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骨密度与TRACP-5b水平比较 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TRACP-5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骨密度与TRACP-5b水平比较

2.4 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BGP、BALP、PICP、β-CTX、T-PINP等骨代谢指标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

3 讨论

脊柱骨折是临床上颇为常见的骨折类型,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日益繁荣,因建筑施工、极限运动、交通意外等造成的脊柱骨折越来越多[4],其中尤以胸腰椎骨折最为多见,成为当前骨科临床面临的重要疾病之一。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以有效矫正胸腰椎骨折断端的移位[5-6],但也存在局部组织受损、骨愈合效果不理想等弊端。本文中,笔者尝试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ASIA与Barthel评分、骨密度皆高于对照组(P<0.05),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TRACP-5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骨代谢指标皆优于对照组(P<0.05)。笔者认为,在传统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BMSCs移植治疗,能够充分发挥干细胞的无限增殖与多向分化功能优势,定向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从而修复受损组织功能,同时还能够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分泌和表达,加快脊髓损伤局部神经的再生与重构[7-8],进而更大程度地恢复患者椎体高度和Cobb角,促进神经功能、自理能力、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改善,不但可以提高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促进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尽快康复,还可以降低对患者家庭及社会产生的经济压力,这对于缓解患者痛苦、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显著,有利于修复脊柱结构和神经功能、改善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提高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后路创伤性椎体
超早期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龄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夹心椎体小剂量骨水泥预防性强化治疗“三明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研究
蚕宝宝流浪记
影响急诊非创伤性腹痛分诊准确率的相关因素探讨
10例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原因分析